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1.对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名称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山地②高原③平原④丘陵⑤盆地B.①高原②盆地③山地④丘陵⑤平原
C.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盆地⑤平原D.①丘陵②山地③高原④丘陵⑤平原
2.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的水深为11034米,两者的相对高度约为( )
A.8848米B.19882米C.11038米D.2194米
3.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是( )
A.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沙漠
B.盆地、高原、丘陵、山地和戈壁
C.平原、盆地、山地、丘陵和高原
D.高原、平原、盆地、河谷和沼泽
4.图中A、B、C、D分别对应的地形类型可能是( )
A.高原、丘陵、盆地、平原B.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C.山地、丘陵、盆地、高原D.山地、平原、高原、盆地
5.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代表平原B.褐色比黄色海拔高C.蓝色代表海洋D.白色表示雪山
6.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最高点的海拔在2000米以上
B.丙村所在的地形部位是鞍部
C.甲乙丙丁四村中最有可能发生滑坡的是丁村
D.图中AB河段的流向大致是东北流向西南
7.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时间甲处的气温高于乙处
B.丙位于乙的东北方向
C.图中最高峰海拔不超过800米
D.图中最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丙处
8.图上A.B.C.D.E五处等高线形态不一样,分别表示不同部位。图中C地是( )
A.鞍部B.山顶C.山谷D.陡崖
9.在我们学过的地图中,利用颜色来辨别地形种类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分层设色地形D.陆高海深表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升高是山峰
B.等高线重叠是陡崖
C.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谷
D.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是山脊
二、判断题
1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
12.读千佛山公园等高线地形图,根据图中信息,请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海拔最高千佛山顶的海拔高350米。 ( )
(2)文昌阁在兴国禅寺的东北方向。 ( )
(3)慈云坊与观音寺的相对高度约120米。 ( )
(4)千佛山游园的正门是北门,游人也多从东北方向开始爬山,其原因是因为北坡比南坡缓,且景点集中。 ( )
13.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平原、高原、山地和丘陵四种。( )
1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一般表示平原。( )
15.等高线上一般都标有高度,例如100米,它指的是相对高度。
三、填空题
16.宽广平坦,起伏很小,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的地形叫 。
17.山地的海拔较高,一般在 米以上,平原则海拔较低,一般在 米以下.
18.定义
地形剖面图是以 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19.请将下列四种山体部位的名称与等高线地图、等高线特征对号入座
①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②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③闭合曲线、外低内高 ④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A.山脊 B.山谷 C 山峰 D.陡崖
特征(数字) 名称(字母)
( )——甲——( )
( )——乙——( )
( )——丙——( )
( )——丁——( )
20.定义,不同颜色代表的地形
绿色表示 ,蓝色表示 ,黄色表示 ,褐色表示 ,白色表示 以上
四、解答题
21.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河、乙河、丙河、丁河中,最有可能出现瀑布景观的是 。乙河的流向是 。
(2)图中A、B两地同一时间的温差是 ℃。
(3)图中最高峰的海拔可能是( )
A.650米B.550米C.450米D.500米
(4)图中居民区主要分布在( )(多项选择)
A.山脊地区B.河流沿岸C.沿海地区D.山谷地区
22.下图为某乡镇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等高距为 米,乡镇甲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2)该乡镇为了发展经济,拟在丙处建立度假村,度假村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一场暴雨后,C、D、E三处可能形成临时河流的是 ,理由是 。
(3)该乡镇拟在朝阳峰和天柱峰之间修建一条观光索道,两座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若量的两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5cm,则可能修建的观光索道应不少于 千米。若从度假村修一条乘索道的步道,a、b两条线路中,更合理的线路是 。
(4)若拟建一座集发电和水上运动一体的水库,你认为A、B两处更合适修建水库大坝的是 ,理由是 。
23.读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
C ,E 。
(2)图中周庄的海拔为 ~ 米,周庄位于李庄的 方向。
(3)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在 (填“B”或“D”)处最合适。
(4)图中还有哪里可能形成小溪流?请用虚线画出其位置。
(5)某徒步旅行者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地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并走出丛林脱险。他的做法是否正确? ;理由是 。
参考答案:
1.B
【详解】由图可以看出,①是海拔较高,内部平坦、周围陡峭的高原;②是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③处是地形崎岖不平,海拔高的山地;④是海拔较低,坡度较缓的丘陵;⑤是海拔低、地势平坦的平原,故选B。
【点睛】
2.B
【详解】相对高度指的是一个地方高于另一个地方的垂直距离,珠穆朗玛峰的最新海拔为8848.86,马里亚纳海沟的水深为11034米,则两地相对高度=8848-(-11034)=19882米,B正确。故选B。
3.C
【详解】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海拔较低,一 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故选C。
4.C
【详解】读图可知,A海拔在基本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较大,可判断其是山地;B海拔在200~500米之间,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可判断其是丘陵;C中部低,四周高,可判断其是盆地;D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不大,四周陡峭,因而是高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D
【详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A不符合题意;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褐色比黄色海拔高,B不符合题意;蓝色表示海洋,C不符合题意;白色表示冰川,D符合题意,故选D。
6.C
【详解】读图分析,图中等高距为200米,该区域最高点为朝阳峰,其海拔为1300-1500米,A错误;丙村处等高线凸向高处,可知为山谷,B错误;甲乙丙丁四村中,丁村处等高线最为密集,地形坡度最大,最有可能发生滑坡灾害,C正确;根据指向标可知,图中AB河段的流向大致是由西北流向东南,D错误。故选C。
7.D
【详解】由图可知,甲处海拔高于乙地,在同一时间内,甲处气温低于乙处,故A错误。根据指向标可知,丙地是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故B错误。图中最高峰的海拔在800米以上,但不会高于900米,故C错误。图中最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丙处,因为此处是山谷,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8.C
【分析】根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读图可得,A地是山顶;B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C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D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9.C
【详解】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是利用海拔高度来辨别地形种类;分层设色地形是利用颜色来辨别地形种类;陆高海深表利用高度表辨别地形种类;故答案选C。
10.A
【详解】等高线闭合,数值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升高是山峰,A错;多条等高线重叠是陡崖,B对;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谷,C对;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是山脊,D对;依据题意,故选A。
【点睛】
11.√
【详解】试题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故本题叙述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
12.(1)×
(2)√
(3)×
(4)√
【详解】试题分析:
(1)据等高线的知识可知:本图的等高距为40米,公园里海拔最高千佛山顶的海拔为280至320米之间,错误。
(2)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根据指向标判定:文昌阁在兴国禅寺的东北方向;正确。
(3)海拔就是超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慈云坊海拔80米;观音寺海拔160米;两者的相对高度大约是160-80=80米,错误。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据图可知:北坡比南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游人多从东北方向开始爬山,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13.错误
【详解】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所以题目叙述错误。
14.正确
【详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一般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海拔较高的高原或山地,蓝色表示海洋。故说法正确。
15.错误
【详解】在地图上,我们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叫等高线,等高线指的是海拔高度,即绝对高度,因此等高线上标注的100米,它指的是绝对高度,即海拔。
16.平原
【详解】试题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考点:本题考查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比较.
17. 500 200
【详解】陆地上的五种地形类型中,山地的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平原的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18.等高线地形
【详解】地形剖面图呈现的是某一条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
19. ② B
①
A
④ D ③ C
【详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峰;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山谷;等高线重合为陡崖。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图中等高线特征可知,甲图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乙图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丙图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为陡崖;丁图等高线呈闭合曲线,外低内高,为山峰,所以甲与②、B相对应;乙与①、A相对应,丙与④、D相对应,丁与③、C相对应。
20. 平原 海洋 低山丘陵 高山 雪线
【分析】本题以分层设色地形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图分层如何设色的知识点,考查学生对于分层设色地形图不同颜色表示的地形识别的能力和各种地形辨别的素养。
【详解】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通用的颜色顺序是: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浅紫色表示。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通过所给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故我们可以得出图中不同颜色表示的地形: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丘陵,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线。
【点睛】分层设色地形图考查频率不是很高,但是需要学生记住不同的颜色表示的不同地形分别是什么,要会辨析丘陵以及山地高原用什么颜色来表示。
21.(1) 甲河 自西北流向东南
(2)1.8
(3)B
(4)BCD
【分析】本题以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的特点,河流流向,海拔,等高线地形判断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甲河流沿线等高线重合,为陡崖,可能出现瀑布景观;该图无指向标,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乙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
(2)读图可知,A地的海拔是200米,B地的海拔是500米,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两地相对高度为300米,因此,A、B两地同一时间的温差是1.8℃。
(3)读图可知,图中最高峰为丙附近的山峰,根据等高距100米推算,该地的海拔在500米-600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读图可知,图中居民区主要分布在河谷河流沿岸和沿海地区,BCD正确;A错误;故选BCD。
22. 200 盆地 鞍部 C C处为山谷,能形成河流;D、E处为山脊,无法形成河流 206 3.5 b A A处峡谷更狭窄,工程量较小,投资较少;A处村镇小,搬迁量较小。(答对一点即可)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 200米,乡镇甲所处的地形类型是为中间低,四周高的盆地。
(2)该乡镇为了发展经济,拟在丙处建立度假村,度假村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位于两座山峰之间的低洼之处的鞍部。一场暴雨后,C、D、E三处可能形成临时河流的是C处,因为C处为山谷,能形成河流,D、E处为山脊,无法形成河流。
(3)该乡镇拟在朝阳峰和天柱峰之间修建一条观光索道,两座峰的相对高度是1456米—1250米=206米,图中比例尺为1:10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若量的两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5cm,则可能修建的观光索道应不少于3.5千米。若从度假村修一条乘索道的步道,a、b两条线路中,更合理的线路是b。
(4)若拟建一座集发电和水上运动一体的水库,我认为A、B两处更合适修建水库大坝的是A,理由是A处峡谷更狭窄,工程量较小,投资较少;A处村镇小,搬迁量较小。。
23. 山脊 陡崖 100 200 东南 D 小溪流的位置如下图虚线所示。
正确 在茫茫林海里迷路,河流是最好的“生命通道”,因小河最终都会汇入大河,向山外流去,而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解释合理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相关知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运用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重点识记。
【详解】(1)读图可知:C是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山脊,E是等高线重合为一起的陡崖。
(2)读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0米,图中周庄的海拔为100~200米,该图没有指向标,没有经纬网,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确定方向,故周庄位于李庄的东南方向。
(3)读图可知: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在D处最合适,因为该地位于盆地狭窄出口处,利于蓄水,工程量小,节省成本。
(4) 小溪流的位置如下图虚线所示,该处为山谷,是集水线。
(5)某徒步旅行者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地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并走出丛林脱险。他的做法是正确的,理由是在茫茫林海里迷路,河流是最好的“生命通道”,因小河最终都会汇入大河,向山外流去,而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巩固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十一期间,小明回家乡旅行,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