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时训练
展开【基础巩固】
1.据考古发现,汉代的户籍把每户户主的姓名、籍贯、住址、爵位、职业、年龄、妻子、兄弟、姊妹以及牛马、田宅、奴婢、车辆的数量和价值都登记在内。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落实重农抑商政策B.强化对民众的控制
C.根除王国势力威胁D.抑制豪强地主势力
【答案】B
【解析】汉代户籍统计具体准确,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征发赋役和控制百姓,故B项正确。
2.南朝时期,政府推行“土断”制度,即清查大量被“私门”“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这一制度( )
A.标志国家户籍制度成熟B.使得门阀士族开始走向衰退
C.使得均田制进一步推广D.削弱了士族门阀的经济实力
【答案】D
【解析】将大量被“私门”“大户”吞噬的人口编入国家户籍,削弱了门阀士族的经济实力,故选D项。
3.宋朝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到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客户的比例不断下降,反之,主户的比例相应上升。这可能是因为( )
A.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科举制度改革
C.市民阶层的壮大D.理学的发展
【答案】A
【解析】宋朝户籍中的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宋朝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使客户的比例下降,主户的比例上升,故选A项。
4.清初,政府确立了以单纯的人丁编审为核心的户籍管理制度。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政策的调整B.赋役制度的变革
C.基层治理的失控D.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初实行以单纯的人丁编审为核心的户籍管理制度,随着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到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故选B项。
5.战国时期,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将全国人口编为五家为伍的单位,这一举措被称为“户籍相伍”;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 )
A.确立了皇帝制度B.摧毁了宗法关系
C.建立起官僚政治D.加强了基层治理
【答案】D
【解析】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和商鞅“集乡为县”有利于加强对基层的管理,故D项正确。
6.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更定保甲之法: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这表明( )
A.保甲法完全禁止了人口流动B.保甲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甲是明代最基层的行政机构D.保甲兼具户口管理和治安功能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的保甲法强化了对基层和民众的管理与控制,说明保甲兼具户口管理和治安的功能,故D项正确。
7.521年,梁武帝曾下诏:“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赡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他还多次责令郡县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使“孤幼有归,华发不匮”。这反映当时政府( )
A.采取“无为而治”保护弱势群体B.践行民本思想防止贫富分化
C.重视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D.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C
【解析】梁武帝下诏要求地方郡县长官设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目的是加强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故C项正确。
8.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范仲淹家族的《续定义庄规矩》规定:“诸位子弟得贡赴大比试者,每人支钱一十贯文,再贡者减半,并须实赴大比试乃给。即已给而无故不试者,追纳。”这说明义庄( )
A.救济的重点在于赈济B.规范族人的奖励机制
C.成为社会救济的主体D.关注家族的长远利益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范仲淹家族的义庄对参加科举考试的子弟给予资金帮助,这明显着眼于家族长远利益,子弟如果高中做官,有利于整个家族的发展,故D项正确。
【能力提升】
9.两汉时期,在户籍管理上,户内有男性成员的情况下,女性也可以成为户主;尊长与卑幼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尊长或卑幼均可能成为户主。三国时期出现了新的趋向,若户内有成年男性,则女性和未成年男子不能成为户主。据此可知,三国时期( )
A.国家治理效能显著提高B.户籍制度日趋完备
C.儒学逐渐渗入基层管理D.女性社会地位低下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到三国时期伦理纲常逐渐渗入基层户籍管理中,从而出现户内有成年男性的情况下,女性和未成年男子不能成为户主的现象,故C项正确。
10.唐初推行的籍帐制度,包括手实、计帐和户籍三部分。手实是唐代民户以户主的名义按期向政府申报户口、土地等情况的文书;基层官员根据手实的内容汇总成计帐,将手实和计帐逐级上报,最后上报至户部。唐初推行这一制度意在( )
A.保证政府的赋役征发B.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核
C.限制阶层之间的流动D.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通过籍帐制度,政府自下而上编制各地户籍并汇总成计帐,掌握各地户口、土地等情况,有利于保证政府的赋役征发,故A项正确;籍帐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政府的赋役征发,不是为了考核官员,排除B项;籍帐制度不是为了限制阶层之间的流动,材料也没有体现阶层流动因此受到限制,排除C项;籍帐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政府的赋役征发,不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排除D项。
11.《明会典》记载:“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还规定:“若诈冒脱免,避重就轻者,杖八十。其官司妄准脱免及变乱版籍者,罪同。”明朝此规定意在( )
A.变革元朝的户籍制度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C.规范户籍登记与管理D.严格限制人身自由
【答案】C
【解析】材料“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表明明代户籍管理严格,旨在规范户籍登记和管理,故C项正确。
12.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由此可知,汉代的“乡”是一种( )
A.村民自治组织B.地方政权机构
C.社会教化团体D.安全保卫机构
【答案】B
【解析】材料“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说明乡的三老等负责教育、收税和治安等工作,这是在行使地方政权的职权,故选B项。
1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用乡亭什伍保甲作为纵向管理,用宗族组织、村落组织的自治自管作为横向管理,兵籍制度以及与其匹配的服役、治安、教化等是纵横管理的交叉点,从而真正构成了控制基层乡里社会的管理网络。这段材料意在说明中国古代( )
A.基层管理系统的独立性B.亲民睦邻色彩的自治性
C.宗族组织融于乡党里闾D.基层管理组织的严密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用乡亭什伍保甲作为纵向管理,用宗族组织、村落组织的自治自管作为横向管理”可知,古代中国的基层管理体现了乡里制度与宗族组织的相互结合,从横向到纵向形成了严密的体系,故选D项。
14.明清时期,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如规范本镇本行业交易活动的行会、维持治安的保甲、负责慈善事业的义庄等,事类不一,互不统属。这表明明清时期( )
A.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
B.商人自治引起了基层行政体系的改变
C.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传统基层治理模式相结合
D.封建国家放松了对基层社会的管控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其中包括一些对基层的管理,表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传统基层治理模式相结合,故C项正确。
15.下图是四川彭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砖,画像砖正面为官府粮仓,仓前设席于地,一人正衣冠而坐其上,两手伸出,拟作指挥之状,其前置器二。右一老者荷鸠杖跪于地上,正观量器内之粟,其前一人执量器注粟于地上的容器中。上述史料可以说明汉代( )
A.形成优抚弱势群体的完备体系B.宣扬尊老养老之风气
C.践行民本思想以缓和社会矛盾D.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画像砖表现了老者持杖前往官府粮仓领取政府给的粮食的情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皇帝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画像砖反映汉代通过国家赡养老人的举措来体现“以孝治天下”的理念,宣扬尊老养老之风气,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对高龄老人的优抚,无法说明形成完备体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践行民本思想,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休养生息政策,排除D项。
16.中国历代都设立了不少义仓、常平仓和惠民仓等。义仓属于地方性济民救灾设施,常平仓由朝廷兴办,另有惠民仓作为辅助之用,又设广惠仓以赈灾济民。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
A.以民间救济为主B.人民社会福利完善
C.仓储制度集权化D.社会救济方式多样
【答案】D
【解析】材料“义仓属于地方性济民救灾设施,常平仓由朝廷兴办,另有惠民仓作为辅助之用,又设广惠仓以赈灾济民”体现的是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故D项正确。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的社会救济思想主要体现在政府、社会精英以及广大社会民众三个方面。……宋代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仓储备荒体系,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赈灾救荒法规,创立了功能较为齐备的济贫恤穷设施等。
——张南《简论宋代的社会救济》
材料二 宋代建立了一整套的国家福利救济体系,在对象上包括了儿童、孕妇、老人、乞丐、鳏寡孤独者等,在内容上基本涵盖了国民的“生老病死”,宋之后元明清三代虽然也继承了宋朝的很多做法,但总体上国家福利救济是收缩的。
——摘编自罗开元、罗霜《宋代社会救济制度及其弊端》
材料三 清代地方州县是上层政权机构或正规官僚行政机构的最低一级,州县官因之被称为“亲民之官”。县以下为基层社会,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作为上层统治伸向基层统治触角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态势。
——摘编自张研等《清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推行国家福利救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及其积极作用。
【答案】(1)特点:体系化(仓储备荒体系);立法保障(赈灾救荒法规);设施齐备(齐备的济贫恤穷设施);全民保障(对象广泛);内容全面(涵盖生老病死)。
(2)主要特点:不是国家正式官僚机构;三大系列社会组织并存,彼此之间相互关联。
积极作用:对基层社会实施了有效管理;维持了基层社会的统治秩序;推动了基层社会的发展。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练习题,共6页。
历史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历史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明律》规定,07,8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