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统编版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
展开【标题】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1.概述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2.了解中国历代基层组织的形态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
3.概括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分析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特征。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战国:国家开始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3.汉朝
(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3)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4.隋唐
(1)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
(2)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5.宋朝:宋朝户籍分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和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6.元朝:按职业划分户口类型,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7.明朝
(1)明朝以职业定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
(2)明朝的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8.清朝
(1)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管理相对松弛。
(2)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3)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思考1:东晋和宋朝户籍制度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东晋在江南建立政权后,一方面沿用西晋时期的“黄籍”制度,另一方面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原因在于户籍是政府征收赋役的主要依据,只有将南迁的人口进行了登记,才会将其纳入以后征收赋役的范围。若不这样,将会激化其政府和南迁北方人与南方土著人的矛盾。
(2)宋代户籍分主户与客户,其原因是:宋代城市化与商品经济发展迅猛,打破了传统的农耕经济藩篱;商业税收远超农业税;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允许产权流动,征收赋税渐以田亩为主;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强。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
(1)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2)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
①乡设三老,章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缴,掌捕盗。
②里设里正。
③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3)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4)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2.社会治理
(1)秦汉:建立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相互监督。
(2)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互相监督。
(3)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法。
(4)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
(5)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宋之前
(1)社会救济: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2)优抚政策
①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②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
③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
2.宋之后
(1)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①代表: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
②作用: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2)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3.政府和社会救济的不同
(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2)社会力量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资助贫困人口的教育、安葬无人埋葬的骸骨等。
思考2:阅读教材第101页“材料阅读”,你如何认识商周时期的救济设想?
提示: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而且天灾人祸不断,人们的自救能力差,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救助,因此政府必须做到未雨绸缪,事先做好各项准备,保证粮食和各种物资的充足。史料所反映的古人备荒的意识和各级机构储蓄和备荒的设计,对今日的救灾工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思考3:阅读教材第102页“学思之窗”,想一想: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
提示:(1)古代政府之所以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其原因是:对贫苦无依的人进行救助是必须的,用法律对此进行规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将这一救助真正落到实处;这样做体现了政府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能够在百姓心中树立政府的威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2)这样的规定能否落实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治环境。因为只有统治者英明,能够励精图治,深深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能够胸怀天下、心系百姓时,这样的规定才能够落实。否则,不能落实。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材料实证】
材料一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传统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功能:征发民力;征收赋税;统计人丁;控制人民。
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其根源;(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强力维持;长期以来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等。
【拓展】 (历史解释)
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1)功能全面:随着户籍制度的不断完善,户口登记的内容和功能由简单到复杂。古代户籍制度就直接与土地所有权相联系,以家庭(户)为单位为人口管理方式,其基本功能是为分配土地、征收赋税徭役提供依据。宋代以后的保甲制又为户籍管理增添了社会治安功能,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维护政权统治的重要措施。
(2)地域分隔:户籍管理亦即人口合法居住地的管理,所谓“合法”即政府将其编入户口册簿,视为一地正式居民。他们既承担国家赋役,又可享受让子女参加科考等权利。因为人口与赋役紧密联系,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甚至把任意离开户口所在地的流动人口视为一种犯罪而施以重罚。
(3)身份世袭: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的世袭制以职业为基础标准来划分户口类别。因为职业划分是固定的,平民一般继承父辈的职业,终生从事一种职业,而且他的子孙也必须继承该业。与人口的地域流动受限一样,人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
(4)等级严格:自汉代时就出现了户等划分,以后的历代王朝都赋予户籍制度严格的等级性。就“编户齐民”的立户资格而言,不是所有的家户都有资格立户,一般良民阶层才能享受立户资格,而贱民阶层没有立户资格,属于非编户的范畴。从户口类别上看,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
中国古代社会救助
材料 中国古代统治者素来秉持“仁政”思想,扶助贫困人口往往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包括保障社会福利,国家财政可以通过社会救济等经济补助手段扶助那些生活贫困的民众。社仓、义庄更多体现出宗族互助的特点,带有小农经济时代的鲜明特征。明清以后商业逐渐发达起来,富有的商人大量涌现,他们通过慈善捐助的形式帮助穷人,使救助行为更加社会化,体现出超越宗族的特点。
——摘编自陈忠海《中国古代的“扶贫”》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社会救助行为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提示:变化:由宗族互助到跨越宗族社会救助;救助贫困对象范围由窄到宽;救助方式上由行政性向社会化方向转变。
原因:儒家思想的影响;宗法观念的延伸传承;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社会意识的增强;小农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
【拓展】 (历史解释)
2.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特征
(1)政府主体、民间辅助。政府在其中起到主体的作用,民间慈善起到辅助性的作用,这与统治者的统治政策和保持社会安定有很大关系,民间慈善没有政府的支持很难发展和成体系。
(2)带有宗教色彩。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受宗教影响较深,道教、佛教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民间慈善,不管是宗族慈善还是宗教慈善起初都带着浓浓的宗教色彩,信奉宗教的教义,而且宗教组织的慈善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始终。
(3)各自为政、缺少合作。中国古代慈善两大主体是官府和民间,虽然在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两者都各自为政,缺少合作,没有形成资源的融合推动更好的发展。
(4)制度缺乏、监督缺失。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达到鼎盛,注重的仅仅是措施和制度本身,缺少与之相匹配的监督制度,这很可能造成在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救济资源挪为他用,发挥不出相应作用的情况。
1.春秋战国时期地方官要对所掌户籍和赋税造册“上计”中央,以查考其政绩。秦朝对人口的管理和控制进行了改革,不仅按不同情况区分户籍,还确定了户口的什伍编制方式等,为历代所沿用。此举表明 ( C )
A.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户籍是征收赋税的依据
C.对人民的管理日益加强
D.开始有了户籍管理制度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对人口的管理和控制进行了改革,为历代所沿用,这说明历代政府对人民的管理日益加强,故C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的政策,故A选项错误;虽然户籍是征收赋税的依据,但材料强调的是通过户籍加强对人民的管理,故B选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户籍管理制度的产生时间,故D选项错误。故选C。
2.宋代在户籍管理上明确设立“坊郭户”(城市居民)和“乡村户”户籍,这种户籍划分主要反映 ( A )
A.城市经济不断发展 B.市民政治地位提高
C.商业地域限制打破 D.官府限制商业发展
【解析】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城市有专门城市的户籍,从侧面反映的只能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经济不断发展,但是并不能反映市民政治地位提高。官府限制商业发展和题意是明显的矛盾。不是商业地域限制打破,而是户籍地域限制打破。故A项正确,排除B、C、D项。
3.元末明初理学家、教育家汪克宽在其《环谷集·郑长者传》中这样记载:“乡邑讼理不决者,往往求直于长者,无不惭服而去。”以下理解合理的是 ( C )
A.反映了元末明初中央集权的弱化
B.长者积累了更多诉讼经验
C.基层自我管理是国家治理的补充
D.理学成为司法判决的依据
【解析】据材料“乡邑讼理不决者,往往求直于长者,无不惭服而去”并结合所学可知,“里老文化”作为明初社会治理中一种特有的历史现象,渊源于里老制度产生和发展,材料中强调乡村中有纠纷不能自己解决的,经常求助于德高望重的长者,最后都惭愧、信服而归,这是地方自我管理而对国家治理的有益补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基层自我管理有利于社会稳定,便于国家的管理和中央集权,A项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里老制”中的长者是村乡德高望重的乡绅、族长、耆老等担当,而不是“积累了更多诉讼经验”,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乡里纠纷的解决、调节,而不是“司法判决”,D项说法错误。
4.唐朝时期,为了救助病残、乞丐及贫民,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些病坊。据《天宝年代敦煌郡会计牒》记载,该郡的病坊有床4张、被子3张、碗10枚、匙箸各10口,可以提供10人一年的开支。其他州的情形与敦煌郡相差无几。这表明唐代 ( C )
A.中央用法律保障弱势群体
B.比以往的朝代更重视仁政
C.重视基层治理以促进稳定
D.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析】根据材料“为了救助病残、乞丐及贫民,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些病坊”可知唐朝政府注重基层救助,对贫苦百姓的救助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救助并未上升到法律文献的保障,只不过是政府的一些措施,A选项排除。材料相关信息不能得出唐代比以往的朝代更重视仁政的结论,B选项排除。唐代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说法不符合史实,D选项排除。
5.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 B )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解析】据所学宗法制的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宗族内部重视社会教化,而中国古代乡村又多是以聚族而居的宗族为基础形成的,因此古代中国乡村自治是与宗族治理相联系的,源于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故选B项;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可以为乡村自治提供保障,但据材料“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知,乡村自治的实现依靠的是村民自觉,与国家政权的稳定与否并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古代中国专制制度下,实行的是“人治”,法律制度并不健全完备,且据材料“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知,中国古代乡村自治主要并非依靠法律,排除C项;据材料“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可知,古代乡村依然是在政府的管辖范围内的,并未脱离政府的管控,排除D项。
6.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 ( B )
A.宗法血缘关系 B.家国同构观念
C.尊卑等级意识 D.以民为本思想
【解析】通过材料中“国”和“家”“君”和“父母”的关系,没有谈到嫡长子继承制等宗法制度的有关内容,故A项错误;“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讲到的是家国同构的观念,故B项正确;材料中国等同于家,没有提到尊卑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谈的是国与家的关系,没有体现以民为本,故D项错误。
7.明清时期,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如规范本镇本行业交易活动的行会、维持治安的保甲、负责慈善事业的义庄等,事类不一,互不统属。这表明明清时期 ( C )
A.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
B.商人自治引起了基层行政体系的改变
C.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传统基层治理模式相结合
D.封建国家放松了对基层社会的管控
【解析】根据材料“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其中包括一些对基层的管理,故C选项符合题意。江南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动材料体现不出来,A选项排除。商人自治材料中没有体现,B选项排除。封建国家对基层的态度材料没有涉及,D选项排除。
8.《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C )
A.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B.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C.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解析】根据“发粟及募民存饷”可知,是对饥荒百姓的直接救济,以廉价劳动力大兴土木实际上是“以工代赈”,故C项符合题意;面对饥荒,范仲淹不是鼓励百姓继续生产,而是鼓励寺庙大兴土木,故A项不符合题意;主张兴修佛寺,招募低工价劳动力,并没体现要求百姓忍耐,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寺院以饮食救济百姓的信息,故D项不符合题意。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学案设计,共13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优秀学案,文件包含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学生版docx、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师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7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学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