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01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02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03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04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05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06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07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08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评优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评优课ppt课件,共28页。

    第17课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标要求】(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户籍制度: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是专制王权对编户齐民进行控制的最重要手段。
    【名词解释: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商朝:我们从甲骨文的记载可以得知,早在商代,就已进行了人口登记。当时以人丁为基本登记单位,目的是为了征集士兵,目的比较单一。这种户籍登记制度被称为“登人”制度,是户籍制度的最初来源。
    1.战国时,秦国的户籍制度相比其他国家是最完备。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2.《商君书》说:“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
    1.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宦籍、市籍等。2.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政府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农、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这叫做“编户齐民”……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编户齐民”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户齐民意味着将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身依附状态中释放出来。 ——吴钩《户籍上的中国》
    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隋朝: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材料: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彻底清查户口,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与本人的体貌进行核对,从中检查隐漏户口,以解决诈老诈小的行为,即为“大索貌阅”……通过这一措施,新增成定人数44.3万,新附人口164万。——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每岁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 ——《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材料:由于唐政权强力推行了籍账制度,从而借此检括出大批隐漏人口,复核出人丁的实际年龄,大大防止了虚报年岁以规避税役的弊端,达到了维护社会秩序、最大限度搜刮租调征发力役的目的。——周秀女《从敦煌户籍残卷看唐代籍账制度》
    1.宋朝:户籍分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主户与没有土地的佃户——客户。2.元朝:按职业定户籍,如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著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元朝)将其全部人户,以职业、民族、宗教的不同,而划分为多达数十种“户计”……民户户计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户数的80%左右,是元朝诸色户计中最基本的户计,是元朝赋役的主要承担者。——高树林《元朝民户研究》
    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税。
    思考:宋朝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元至元年间湖州路户籍文书,登载了322叶900户的人口事产营生信。
    明朝:承元制,以职业定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十年攒造黄册、以定赋役,核隐漏,清逃亡,法例甚详,具列于后。 ——《大明会典》卷二十 人民之丁产事业,官府必有册;土田之鳞次栉比,乡里必有图。按图以稽荒熟,为某人见业则不可隐;按册以稽某家某户占田若干、坐落某处,则税不可逋。——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清朝:普通户籍沿用明制,由于政府赋役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材料 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祖恩旨,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谕
    知识链接“滋生人丁,永不加赋”: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摊丁入亩”: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亩中,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2000多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变特点、原因?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徭役;统计人丁。特点: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财政危机;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1.基本特点: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一、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概况: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2.表现:
    材料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
    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王制》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七患》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材料:寿昌遂白令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则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隋文帝于开皇三年“以仓库尚虚,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委输,漕关东之粟以给京师。” ――《唐六典》卷20《常平署》
    政府救济的重点在于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 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
    安济院也作“养济院”。在《武林旧事》中记载,“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指贫困无依靠的老人,可以进养济院,如同现在的养老院。
    1.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的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2.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学思之窗 《大明律》对救助鳏寡孤独有专门的律条规定: 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想一想: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
    编制严密 的保甲制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
    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全面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问题,集中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聚焦精准扶贫共建小康社会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逐渐发展出登录全户家口的“户籍”, 户籍中详细编录家口与土地资料,是为“编户”;将人民编进户籍、纳入统治,身份大致平等整齐,称为“齐民”,合称为“编户齐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调度人力资源服务争霸战争 B.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异C.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坚实基础 D.打击贵族势力消饵阶级差别
    2.《大明会典》载: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它还规定:若诈冒脱免避重就轻者杖八十。明朝的这些规定意在( )A.变革元朝的户籍制度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C.规范户籍登记与管理D.严格限制人身自由
    3.汉高祖时期,县、乡三老作为“乡族势力的代表”,正式成为“国家认定的地方社会领袖”,其职能主要是在道德风俗方面“掌教化”、“帅众为善”“率其意以道民”’。材料说明汉代中央( )A. 政府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治理B. 地方宗族势力强大C.治国思想由“无为”变为“有为”D.不拘一格选拔官吏
    4.北宋初期,中央剥夺了州县的行政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通过通判、巡检、县尉来完善地方管理职能,并藉由户等制、乡役制、保甲制来加强对乡村民众的控制。这反映出,北宋( )A. 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B. 乡村治理的制度完善C. 地方官丧失了治理权D. 中央权力向基层渗透
    5.抄箚(通“札”)制度是宋代的赈灾户口调查登记制度。有别于税账、丁账等不计妇女的做法抄的对象包含男女老幼,并按家业分等。灾时户等越高所获救助越少,中产以上家庭不仅“不系赈救”且要出粮帮助赈济灾民。材料体现了宋代( )A. 奉行善政养民的执政理念B. 扩大赋税的征收范围C.强调国家社会的尊卑等级D.建立健全的户籍制度
    相关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精品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等级性和不平等性,古代中国的优抚政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精品ppt课件,共28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案配套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萌芽阶段,满足战争的需要,制度性,登记人口,二奠基阶段,战国时期,等级性和不平等性,强大的国家组织能力,汉编户齐民,征发赋税徭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