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2节群落的主要类型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学案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3节群落的演替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学案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学案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学案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学案 0 次下载
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导学案
展开1.通过学习种群的数量特征,形成稳态与平衡观。(生命观念)
2.通过分类与比较,明确种群密度的不同调查方法的原理及使用范围。(科学思维)
3.设计并实施方案,尝试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科学探究)
4.通过了解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立的过程,认同基础学科研究的重要意义,关注野生濒危动物的保护。(社会责任)
学霸记忆
1.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研究种群密度的意义: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在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捕捞强度的确定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3.调查方法
(1)逐个计数法:针对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2)估算法:如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4.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
5.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6.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并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知识点一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教材梳理
1.种群与种群密度
(1)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_同种__生物_所有__个体形成的集合。
(2)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_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__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_最基本__的数量特征,可用公式_种群的个体总数/面积或体积__进行计算。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a.适用生物:一般适用于调查_植物__的种群密度,对一些活动范围_小__、活动能力_弱__的动物也可以采用,如昆虫卵、蚜虫、_跳蝻__等。
b.调查步骤:_随机__选取若干个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_平均值__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c.选取样方:样方选取时要注意随机取样,在调查对象分布较均匀的方形地块中,宜采用_五点取样法__,若调查对象整体分布在狭长地带中,宜采用_等距取样法__。
(2)标记重捕法
a.适用生物:活动能力_强__、活动范围_大__的动物。
b.调查步骤: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环境(计数M)→一段时间后重捕并记录含有标记的个体数和重捕到的总个体数(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带标记个体数为m)→估算种群密度。
c.计算种群个体总数(N)的公式:
eq \f(初次捕获数(M),种群个体总数(N))=eq \f(重捕中带标记个体数(m),重捕总数(n)) 。
(3)其他方法
a.黑光灯诱捕法:适用于调查具有_趋光性的昆虫__。
b._逐个计数法__:适用于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如调查某山坡上的珙桐密度。
判断正误
1.同一物种可能包含多个种群,但同一个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2.调查土壤中蚯蚓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
3.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核心探讨
一、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样方法实施的一般步骤
(1)准备;(2)确定调查地点、调查对象;(3)_确定样方__;(4)计数;(5)计算种群密度。
2.选择双子叶植物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单子叶植物的原因: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_丛生或蔓生的__,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而双子叶草本植物的个体数目则_易于辨别__。
3.确定样方
(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确定合适的样方大小
不同样方大小的种群密度调查
提示:表格中样方大小为0.3 m×0.3 m、0.6 m×0.6 m,1 m×1 m、1.5 m×1.5 m时,样方内的物种数目都较小,测出来的种群密度不够准确,因此合适的样方大小为2 m×2 m。
(2)如果所调查物种个体较大,样方大小应该怎样设置?如果调查物种数目比较稀疏,样方大小应该怎样设置?
提示:如果所调查物种个体较大,样方面积应该适当扩大;如果调查物种数目比较稀疏,样方面积也应该适当扩大。
(3)请据表中的数据,确定合适的样方数量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
↓统计不同样方数
不同样方数的蒲公英种群密度
提示:选取5个样方是合适的,因样方数量从5个增加到10个,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并没有明显差异。
(4)请据图选择合适的取样方法
①调查对象总体分布为近方形地块时,适宜用_五点取样__法。
②调查对象的总体分布为长条形地块时,适宜用_等距取样__法。
(5)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
提示:强调随机取样是为了使调查结果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4.计数和确定种群密度
某兴趣小组调查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结果:
其中第四个样方(1 m2)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1)如何计数第四个样方的植株数量?该样方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提示:需要计数样方以内的个体数量,以及任意两个相邻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数量。该样方的种群密度为(5+2+1)÷1=8(株/m2)。
(2)该植物种群密度是多少?
提示:8株/m2。
二、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及其误差分析
1.请分析标记重捕法的原理(M、m均为标记数,N、n为不同范围内的总数)
原理:在_个体随机分布__的前提下,整体与局部的相关比例相等,即有eq \f(M,N)=eq \f(m,n)。
2.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为25条,由此估算该池塘中共有多少条鲫鱼?
提示:约386条。
3.标记重捕法主要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个体,为什么活动能力差的动物个体不宜用?
提示:活动能力差的动物个体被标记后不能与其他动物充分混合,会导致重捕时误差较大。
核心归纳
样方法与标记重捕法比较
知识贴士
1.样方法的误差分析
(1)对调查对象认识不准,导致统计时有偏差。
(2)选取样方时,样方的数目、大小不统一。
(3)在计数时,对各生长期的个体统计不全。
(4)种群密度因时间、场所等因素的不同差异较大。
(5)对样方边线上的个体未做到“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而是全部统计。
2.标记重捕法“误差”成因分析
(1)标记物易脱落:导致重捕个体中标记的个体数目偏小,据计算公式N=eq \f(Mn,m)推知,则N会比真实值偏大。
(2)被捕一次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导致重捕个体中标记个体数偏小,依据公式可推知,N比真实值偏大。
(3)标记物过于明显使其易被天敌发现:导致重捕个体中标记个体数偏小,据公式可推知,N比实际值偏大。
(4)标记物影响了动物活动,使其易被再次捕获:导致重捕个体中标记个体数偏大,依据公式可推知,N比真实值偏小。
典题应用
1.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记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解析: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关键是随机取样,A项正确;调查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B项错误;标记重捕法是对种群密度的估算,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C项正确;根据公式:eq \f(第一次捕获个体数,种群数量)=eq \f(第二次捕获中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数),解得该鹿群个体数约有(M·n)÷m只,D项正确。
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C )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
B.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不宜用样方法
C.调查某树林中麻雀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
D.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解析:样方法适合调查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生物,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A正确;标记重捕法适合调查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B正确;调查麻雀的种群密度应用标记重捕法,C错误;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D正确。
知识点二 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及其关系
教材梳理
1.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时间内,_新产生或死亡__的个体数目占_该种群个体总数__的比值,是决定种群密度的_直接__因素。
2.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_迁入或迁出__的个体占_该种群个体总数__的比值,也是决定种群密度的_直接__因素。
3.年龄结构:指一个种群中_各年龄期__的个体数目的_比例__,大致可分为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依次称为_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__。年龄结构可_预测__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4.性别比例:指种群中_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__,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农业生产中,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就是改变该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_出生率__,使种群密度降低。
判断正误
1.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 )
2.城市人口的剧增,主要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造成的。( √ )
3.我国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主要是为了维持我国正常的性别比例。( √ )
4.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密度一定增大。( × )
核心探讨
种群的数量特征
1.据统计,1990年~2013年的24年间,我国0~14岁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7.69%下降到16.41%;15~64岁人口的比例由66.74%上升到73.92%;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例由5.57%上升到9.67%,这说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这说明我国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比在减少,老年人口占比在增加,我们应该关注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2.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呢?
提示:不一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结构,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会越来越少,但是也不排除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3.下图为种群数量特征间的相互关系,请据图判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
A._迁入率__,B._出生率__,C._性别比例__,D._年龄结构__,E._迁出率__,F._死亡率__。
核心归纳
准确判断各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1.对一个自然种群来说,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2.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通过迁入和迁出,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之间也进行了基因交流。
3.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因为生物的繁殖、衰老、死亡都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种群的年龄结构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进一步影响种群密度。
4.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不论生物种群属于哪种性别比例类型,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如果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人类的干预,使其正常的性别比例发生变化,则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并会进一步影响种群密度。
典题应用
3.如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A为出生率和死亡率,B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C
C.D为年龄结构,每种类型中都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总是随着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A为出生率和迁入率,B为死亡率和迁出率,C为性别比例,D为年龄结构,A错误;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是通过破坏性别比例来降低种群密度的,B正确;年龄结构的每种类型中都包括老年、成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C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故种群密度不一定随着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D错误。
4.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种群的性别比例都为1︰1
B.种群内的个体都能雌雄互配、繁殖
C.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
D.种群中的老龄个体比例过大,预示种群密度将下降
解析:自然界中有些生物是雌雄同体的,没有性别之分,而有些种群的性别比例不是1︰1,如蜜蜂、蚂蚁等,A错误;一个种群中只有进入生殖期的个体,才可以雌雄互配、繁殖,B错误;种群数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共同决定的,而不是由出生率单独决定的,因此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不一定增长越快,C错误;如果一个种群中老龄个体比例过大,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是衰退型,预示着该种群密度将下降,D正确。
样方大小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样方5
种群密度(株/m2)
0.3 m×0.3 m
0
0
0
0
0
0
0.6 m×0.6 m
0
0
0
1
0
0.56
1 m×1 m
0
0
1
1
0
0.40
1.5 m×1.5 m
0
1
2
1
0
0.36
2 m×2 m
1
2
4
2
2
0.55
样方
1
样方
2
样方
3
样方
4
样方
5
样方
6
样方
7
样方
8
样方
9
样方
10
26株
22株
27株
13株
14株
17株
23株
17株
23株
18株
统计的样方
前
5个
前
6个
前
7个
前
8个
前
9个
前
10个
平均值(株/m2)
20.4
19.8
20.3
19.9
20.2
20
样方
N1
N2
N3
N4
N5
种群密度(株/m2)
8
7
8
x
9
项目
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
调查
程序
确定调查对象
↓
↓
计数
↓
计算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eq \f(种群数量,种群面积))
(所有样方取平均值)
确定调查对象
↓
捕获并标记(数量为M)
↓
重捕、计数eq \b\lc\{\rc\ (\a\vs4\al\c1(捕获数(n),标记数(m)))
↓
计算种群数量(N)(eq \f(M,N)=eq \f(m,n))
注意
事项
①样方数目随调查地段的大小而定
②选取的样方大小随植物类型而定,如乔木100 m2、灌木16 m2、草本植物1 m2
③样方法中的五点取样法适用于正方形或不规则形地块,等距取样法适用于长方形或长条形地块
④一般不选不容易计数的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植物,而选个体数目容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
⑤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
⑥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
⑦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个体,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及其顶点上的个体(如图中黑色实心圆表示需统计的个体)。
注:图甲为正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圆表示统计或测量的个体,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径。
①调查期间没有大量个体的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
②标记物不能过于明显,不能对所调查动物的生命活动有影响
③标记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记物在调查期间不会消失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导学流程,迁移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第一课时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学习,课上学习,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学案,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