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题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无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066817/0-17020177637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测试题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无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066817/0-1702017763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测试题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无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066817/0-17020177638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一单元测试题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测试题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无答案),共6页。
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3分)A.涨(zhǎng)起来 酝酿(yùn niàng) 窠巢(kē cháo) B.嫩绿(nèn) 嘹(liáo)亮 抖擞(sǒu) C.应和(hè) 黄晕(yùn) 薄烟(bò) D.披蓑(suō) 朗润(rùn) 宛(wǎn)转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鸟巢 撩亮 莅临人间 B.襄上 发髻 咄咄逼人 C.屋檐 琅润 呼朋引伴 D.水藻 两鬓 花枝招展3.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晴朗无云) 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娇柔而秀美) C.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清澈明亮) D.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灵活而不可捉摸)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B.高铁的开通,意味着从我市到南宁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C.春天的昆明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的空气清新了许多。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B.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C.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 D.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春》一文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睛”的特点,描绘了一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雨的四季》一文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作者对雨的爱恋,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D.《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其中,天净沙是题目,秋思是副题。7.综合读写。(9分)如今正是北雁南飞、瓜果飘香,大地丰收的季节,班上准备进行一次“感受自然,享受秋天”的秋游活动请你参与。(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吧! (2分)(2)在这次感受自然的综合性活动中,除了秋游活动,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请你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2分)(3)假如你与大自然展开心灵对话,想试着结交几个自然界的朋友,你会选择哪个朋友,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4)出发之前,老师和同学们推荐你给同学们讲几句话,请把你要讲的话写在下面。(2分)8.补全下列诗句。(5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3)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将羁旅漂泊的游子的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句子是: ,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 , ”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的牵挂中。二、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下列各题。(6分)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嗳缓日和风,闲干楼阁帘栊①,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②.【注】:①[帘栊(lóng)]带帘子的窗户。 ②[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9.关于以上两首元曲,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曲牌是曲子的调名,又叫曲调。“天净沙”就是曲牌名,“秋思”和“春”则分别是两首小令的题目。B.《天净沙•秋思》中出现了多个景物,其中“夕阳”为全诗笼罩上一层温暖的色彩,让游子凄凉的心得到安慰。C.《天净沙•秋思》中的景象相互映衬: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相映,动态的“西风”与静态的“古道”相映。D.《天净沙•春》的首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的春色图:“山”春意盎然,“日”暖意融融,“风”和煦温情。10.两首元曲中都有“小桥流水”,请你结合作品,说说“小桥流水”的图景分别蕴含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情感。(3分)(二)现代文阅读(32分)课内阅读(14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11.用选文中的一个短语概括秋雨的特点。(3分)12.“这时候,雨不大出门”一句话的意思是 。(3分)13.说说下面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14.古人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但作者并不这样认为,为什么呢?(4分)课外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漓江情韵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体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雅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15.文章题为《漓江情韵》,全文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3分)16.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17.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18.文中画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却又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19.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三、写作(50分)20.以“家乡的秋天”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500字以上。
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3分)A.涨(zhǎng)起来 酝酿(yùn niàng) 窠巢(kē cháo) B.嫩绿(nèn) 嘹(liáo)亮 抖擞(sǒu) C.应和(hè) 黄晕(yùn) 薄烟(bò) D.披蓑(suō) 朗润(rùn) 宛(wǎn)转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鸟巢 撩亮 莅临人间 B.襄上 发髻 咄咄逼人 C.屋檐 琅润 呼朋引伴 D.水藻 两鬓 花枝招展3.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晴朗无云) 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娇柔而秀美) C.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清澈明亮) D.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灵活而不可捉摸)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B.高铁的开通,意味着从我市到南宁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C.春天的昆明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的空气清新了许多。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B.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C.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 D.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春》一文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睛”的特点,描绘了一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雨的四季》一文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作者对雨的爱恋,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D.《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其中,天净沙是题目,秋思是副题。7.综合读写。(9分)如今正是北雁南飞、瓜果飘香,大地丰收的季节,班上准备进行一次“感受自然,享受秋天”的秋游活动请你参与。(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吧! (2分)(2)在这次感受自然的综合性活动中,除了秋游活动,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请你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2分)(3)假如你与大自然展开心灵对话,想试着结交几个自然界的朋友,你会选择哪个朋友,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4)出发之前,老师和同学们推荐你给同学们讲几句话,请把你要讲的话写在下面。(2分)8.补全下列诗句。(5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3)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将羁旅漂泊的游子的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句子是: ,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 , ”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的牵挂中。二、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下列各题。(6分)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嗳缓日和风,闲干楼阁帘栊①,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②.【注】:①[帘栊(lóng)]带帘子的窗户。 ②[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9.关于以上两首元曲,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曲牌是曲子的调名,又叫曲调。“天净沙”就是曲牌名,“秋思”和“春”则分别是两首小令的题目。B.《天净沙•秋思》中出现了多个景物,其中“夕阳”为全诗笼罩上一层温暖的色彩,让游子凄凉的心得到安慰。C.《天净沙•秋思》中的景象相互映衬: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相映,动态的“西风”与静态的“古道”相映。D.《天净沙•春》的首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的春色图:“山”春意盎然,“日”暖意融融,“风”和煦温情。10.两首元曲中都有“小桥流水”,请你结合作品,说说“小桥流水”的图景分别蕴含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情感。(3分)(二)现代文阅读(32分)课内阅读(14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11.用选文中的一个短语概括秋雨的特点。(3分)12.“这时候,雨不大出门”一句话的意思是 。(3分)13.说说下面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14.古人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但作者并不这样认为,为什么呢?(4分)课外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漓江情韵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体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雅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15.文章题为《漓江情韵》,全文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3分)16.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17.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18.文中画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却又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19.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三、写作(50分)20.以“家乡的秋天”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500字以上。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