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导读课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伊索寓言》导读课课件,共20页。
《伊索寓言》整本书阅读(导读)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猜一猜?什么是寓言?寓言,用简单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植物、日常物品等。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知识回顾:什么是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的寓言集,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书中讲述的故事简短精练,刻画出来的形象鲜明生动,每则故事都蕴含哲理,或揭露和批判社会矛盾,或抒发对人生的领悟,或总结日常生活经验。该寓言集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伊索寓言》对后代欧洲寓言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是西方寓言文学的典范之作,也是世界上传播最多的经典作品之一。伊索是谁?伊索(约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可能是埃塞俄比亚人,后做过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伊索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极富哲理的寓言故事,他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是古希腊人尽皆知的了,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他创作的寓言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现存的《伊索寓言》原名《埃索波斯寓言故事集成》,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以及人们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及古罗马寓言汇编而成的,却统归在伊索名下了。知识回顾:四步阅读法如何分析寓言故事?特点弱小威猛、强大猜一猜:①弱小的蚊子挑衅威猛的狮子,被狮子一掌拍死。揭示的道理:要正视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②狮子和蚊子比武。狮子虽然威猛强大,但是骄傲轻敌,最终败给了蚊子。揭示的道理:骄兵必败。……弱小的蚊子和威猛狮子发生了什么故事?读一读: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人。。说一说:蚊子向狮子宣战,取得胜利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了。蚊子和狮子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威武的狮子为什么打不过弱小的蚊子?蚊子能战胜强大的狮子,为什么却被蜘蛛吃掉了?智谋得当,轻便灵活,抓住狮子的弱点,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所以弱小的蚊子打败了威武的狮子。蚊子胜利后,骄傲自大,得意忘形,所以败给了蜘蛛。想一想:你从哪里看出来蚊子懂得以己之长克敌之短的?又从哪里看出来蚊子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蚊子很聪明,想出了打败狮子的办法,非常有信心战胜狮子。②通过“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写出蚊子懂得抓住狮子的弱点,以己之长克敌之短。③“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通过“吹”“唱”动作描写,写出了蚊子战胜狮子后骄傲自大,得意忘形。找一找: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见高低各不同①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③一时的胜利不能说明什么,得意于一时的胜利往往会导致最终的失败。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⑤笑到最后的人才笑得最好。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⑦胜利时要有危机感。……寓意:读一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王要攻打楚国,警告他的大臣们说:“有敢于劝阻我的,我一定处死他。”吴王的一个年轻门客,想去劝阻但又不敢,于是就怀里带着弹弓候在后园里,露水沾湿了他的衣服。他像这样一连过了三个早晨。吴王对他说:“你过来,何苦让露水把衣服沾湿成这个样子呢?”年轻人回答说:“这个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发出悲鸣,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后面;螳螂把身子贴在隐蔽的地方,只想去捉蝉,却不知道有一只黄雀在它的旁边;黄雀伸长脖子想啄螳螂,却不知道在它下面有人拿着弹弓呢。这三个动物都力求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管它们身后隐藏着的祸患啊。”吴王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和《蚊子和狮子》哪些地方相似?①都是借动物表达寓意;②故事情节都跌宕起伏;③寓意类似;……找一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和《蚊子和狮子》哪些不同的地方?①《蚊子和狮子》一定是虚构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能是真实发生的。②《蚊子和狮子》是为了表达寓意而虚构的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通过发生的事情,总结出深刻的寓意。……找一找:读一读:鹞子和天鹅从前,鹞子具有天鹅那样的唱歌本领。一天,鹞子听见马叫,十分喜欢,就想学马的叫声。他拼命去学,结果连自己原有的声音也丧失了。最后既没有学会马叫,也忘记了唱歌。不适当地模仿别人,会丧失原有的本色。读一读:孔雀和鹤一只孔雀,一边展示着他美丽的尾巴一边嘲笑着一只鹤。他挑剔地说:“你看,我的衣服多美,金碧辉煌,多么气派!我一开屏,所有人都赞叹。再看你,灰暗的羽毛,无光的翅膀,连一点儿颜色都没有。”鹤答道:“是的,朋友。可是我能展翅飞向天空,伴着群星歌唱。而你呢,只能像只公鸡一样,在粪堆上和母鸡们一起刨食。”学无止境阅读公约:①利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分析3个寓言故事,并运用“寓言类比分析4+N”进行类比分析,作出思维导图;②思考:还能从哪些方面分析寓言故事?还能从哪些方面类比分析?下节课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