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背景】
本课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这是学生开学不久接触到的较为完整的化学活动与探究实验,因此,本课是化学实验的起点和基础,对全部初中化学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化学是本学期新开设科目,学生感觉陌生的同时也感觉新奇,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的方式对空气和呼出气体进行探究。另外本节课内容从日常生活中的呼吸现象入手,学生比较感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该探究活动的开展,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认识学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并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
2、通过实验分析探究,了解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含量的不同。
3、学会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4、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实验,初步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逐步培养学生勤于动脑、乐于动手、大胆实验的学习习惯,逐步树立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实验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学生小组合作并设计实验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
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吸管、澄清石灰水、火柴棒、小烧杯、废液缸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命的存在离不开呼吸,我们每天、每时、每分、每秒都需要呼吸,现在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做一次深呼吸,在这司空见惯的呼吸现象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科学奥秘呢?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一个和呼吸有关的问题: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出示课题)
实验探究步骤: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评价反思。
〖提出问题〗
下列事实说明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含有那些成分?
1、动植物的呼吸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
……
由此可知: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都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那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进行猜想〗
请同学们作出猜想。
生猜想: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低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
〖设计实验〗
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各小组晒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
师生合作交流,共同制定最优实验设计方案
〖进行实验〗
小组合作,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1.收集两瓶空气和两瓶呼出的气体
2.将燃着的火柴棒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两个瓶中,观察现象
3.将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两个瓶中,振荡,观察现象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一块放在空气中,向另一块玻璃片呼气,观察现象
〖收集证据〗
各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师总结补充:
1.盛空气的瓶中无明显变化,而盛呼出气体的瓶中燃着的火柴熄灭。
2.盛空气的瓶中无明显变化,而盛呼出气体的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空气中玻璃片无明显变化,而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
〖得出结论〗
各小组分析并汇报实验结论,师总结补充
〖评价反思〗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时,盛空气的瓶中无明显变化,而盛呼出气体的瓶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少,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呈现资料)
〖学以致用〗
1.小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体是否呼出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猜想和假设 B 、进行实验
C 、制定计划 D 、解释与结论
2.为分析H市的空气质量,现需该市的一些空气样本,如何采集?
(H市的空气质量检测报告)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要想每天都能呼吸到洁净新鲜的空气,我们每个人应该携起手,共筑碧海蓝天。今天的化学探究之旅到此结束,感谢同学们的积极配合,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板书设计】
课题: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教学总结和反思】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有何不同”进行探究。先让学生进行猜想,再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然后分组进行实验,最后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这样一个生动真实的探究情景,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本节课还凸显以下几个特点:
(1)通过日常生活中呼吸的探究,体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2)允许学生犯合理性错误,给他们宽松的思维空间。
(3)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是引导。
(4)学生的自主活动较多,参与面广,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积极性较高,
(5)教学中以实验探究为主线贯穿全过程,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
本节课对于我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教学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如学生动手能力较弱,语言表述不太准确,作为教师的我,还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多进行指导。总体而言,在认真的准备之后,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获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不积跬步无疑行千里,不积小河无疑成江海,”我在以后的化学教学中,还需不断学习、探索和创新。我愿和同学们一起跋涉前行,共同成长!吸入的空气
呼出的气体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
氧气 > 氧气
水蒸气 < 水蒸气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媒体与器材,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实验准备,教学设计,反思小结,成长记录,深化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2 水的净化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实验及学习,学生小组实验,找出问题,反馈检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