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共6页。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言词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概述课文内容。2.能够从观景角度、感官调动、写作手法等多角度品析文章的美点。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言词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概述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能够从观景角度、感官调动、写作手法等多角度品析文章的美点。2.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找有关富春江的资料, 课上让学生诵读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名句:1.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 2.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3.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刘嗣绾 )富春江因其秀丽奇绝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今天我们也跟随吴均的脚步,化身为游览富春江的游客,一起去欣赏这里的美景吧!任务导学,走进文本任务一:读几遍课文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自由朗读2遍,注意下列字的读音。缥碧(piǎo) 急湍(tuān) 轩邈(xuān)(miǎo) 泠泠(líng)千转(zhuàn)嘤嘤成韵(yīng)(yùn) 鸢飞戾天(yuān)(lì) 窥(kuī) 柯(kē)再读课文:划分节奏听录音朗读后自己再读2遍,在课本上标注出停顿。[教师PPT出示正确节奏划分,学生再读]三读课文:明确感情基调抓住文章的关键词:独绝、缥碧、好鸟等,引导学生体会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对山水自然之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找个别学生朗读,学生互评,老师点评]任务二:积一些常识文学常识(1)书:书信,一种文体。(2)吴均: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yáng)。他的文章善于写景, 尤其擅长小品书信,文辞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3)本文是一篇骈体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韵文,因多用四六句又称“ 四六文”,讲究对仗和声律,多用偶句(骈句),少用散句。2. 词汇知识①指出加点词语的意思,你发现这些词的用法是 任意东西( ) 互相轩邈( ) 横柯上( )蔽 风烟俱净( ) 猛浪若奔( ) 望峰息()心 千转( )不穷 窥谷忘反( ) ②试说说下面词语的古今异义一百许( )里 经纶( ) 鸢飞戾( )天③解释加点词之后,你发现这些加点词属于 现象。百:一百( )许里 猿则百( )叫无绝许:一百许( )里 遂许( )先帝以驱驰绝:天下独绝( ) 猿则百叫无绝( )任务三:做一次导游1.本文介绍富春江的美景,主要用哪两个字来评价?“奇”“异”。引出“奇山异水”。 然后布置任务:做一次导游,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富春江“奇”“异”的山水美景。2.能否对他的语言再进行润色加工,使语言更加优美。布置作业,巩固知识1.将自己的导游语修改润色。2.整理课文中的文言常识并背诵课文。 12与朱元思书主备人:金雨寒(实验初中) 第 2 课时 总共第 23 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言词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概述课文内容。2.能够从观景角度、感官调动、写作手法等多角度品析文章的美点。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言词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概述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能够从观景角度、感官调动、写作手法等多角度品析文章的美点。2.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复习导入PPT出示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句子的翻译以及本文的文学常识任务导学任务一:品几个美点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 作者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艺术表现能力。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觉得美的地方并加以赏析,要求用以下句式:这篇文章的 美,不信你看,描写景物时,有视觉,听觉,有动态,静态,有对偶句……,描绘出了 的景色,真是手法多变,生动形象。教师展示例子:这篇文章的描写美,不信你看,描写山峰时,“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一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它们以生命和动感。[提示学生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思考:描写美、结构美、意境美、情趣美、节奏美、用字美。结构美明确: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凸显“独绝”,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写景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动静结合。突出了景物主要特征,详略适宜,轻重有度。可以引导学生做出结构图意境美明确:1.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听到了什么?这些声音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提示:听到了欢快的声音,生命的欢歌,感受到了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也可从文中的一些议论性的语句中探究作者的情趣。如“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惬意。“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着重赏析这句话】任务二:做一个对比《答谢中书书》与本课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相似点,请同学们比较本文与《答谢中书书》的异同。(从描写,结构,手法,情感等角度分析)小组交流讨论相同点:写作性质相同,都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书信; 2. 都主要采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 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3.都侧重写山, 写出了山势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 4. 描写的景物大体相同,《答谢中书书》主要有山、水、石、壁、鱼、树木、猿鸟、夕阳、雾等,《与朱元思书》主要有水、山、鱼、鸟、石、树、蝉、猿等。不同点: 描写顺序上:《答谢中书书》是按照四季常景和晨昏之景的顺序来写的。 《与朱元思书》先写“水”,后写“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侧重动静结合的描写。 结构上,《答谢中书书》先总写山川之景,再具体描绘各种景色,最后抒发感慨(总—分—总)。 《与朱元思书》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总—分)。任务三:写一段美文《与朱元思书》,如诗如画。 它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旎风光, 历来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请根据课文的意境, 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富春江最美的一点,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述出来。200字左右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