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上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试卷
展开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第1部分 积累与运用(50分)
一、字词积累。(17分)
1.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6分)
逊色(sùn xùn) 投降(jiàng xiáng) 骚人(sāo shāo)
弯曲(qū qǔ) 叶柄(bǐng bǐn) 占领(zhān zhàn)
2.读拼音,写词语。(7分)
蟋蟀不喜欢suí yù ér ān( ),总是shèn zhòng ( )地xuǎn zé( )住址,而且将wò shì( )建造得非常shū shì( )。当四周安静的时候,还能qiáo jiàn ( )它在门口的平台上zhuān xīn( )地弹琴呢。
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题西林壁 小题大做 B.只缘身在此山中 无缘无故
C.暮江吟 吟诵诗歌 D.梅雪争春未肯降 举手投降
4.填入下列词语中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引蛇出______ 狡兔三______ 龙潭虎______ 筑______引凤
A.窝 窟 穴 屋 B.洞 窟 穴 巢
C.洞 窝 穴 巢 D.洞 穴 厩 窝
二、句段运用。(10分)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B.《爬山虎的脚》一文中,作者不但观察细致,还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C.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得准确。
D.“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里的“最多”可以去掉。
6.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
(1)( )作者对爬山虎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他把爬山虎描写得很生动。他发现,爬山虎的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手指( )不费一点儿劲,( )不能把它拉下来。(填关联词)
(2)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用几个连续的动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蟋蟀的工具是那样懦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文要素训练。(23分)
7.读一读,你觉得下面的句子分别体现了怎样的观察方式?
(填序号,4分)
A.比较观察 B.多角度观察 C.细致观察 D.连续观察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
(3)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 )
(4)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 )
8.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9分)
(1)诗中有美景,《暮江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色。诗中有哲理,《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______________,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雪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寸有所长”的含义。
(2)读了《爬山虎的脚》,我们了解到作家__________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弄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蟋蟀的住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________写的,全篇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通过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内容。
(3)农历的二月、八月,天气变化反复无常,可能早晚穿棉衣,中午又要穿单衣,所以说“二八月,__________”。农历八月,候鸟们准备飞往温暖的地方过冬,正是“八月里来雁门开,__________”。一场秋雨过后,天气转凉,真是“_______________,十场秋雨要穿棉”。我发现这三句谚语都与________有关,我还能再写一句这样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部分 阅读与欣赏(18分)
四、课外阅读。(18分)
鸬 鹚
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岸边有几棵垂柳,垂柳那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几只又窄又长的渔船浮在湖面上。近处的那只船上,渔人正悠然地坐在船尾,望着湖面。十来只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不多一会儿,就有鸬鹚钻出水面,扑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
鸬鹚不断地跳上渔船,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
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了,让它们停在船舷上。他从舱里拣些小鱼,一条条抛给鸬鹚吃。鸬鹚张开长长的嘴巴,接住抛来的鱼,一口吞了下去。
鸬鹚吃饱了,又像士兵似的,整齐地站在船舷上。渔人就荡起桨,划着小船回去了。
天色逐渐暗下来,湖面恢复了平静,只留下一条闪闪的水痕。
(有删改)
9.【新题型】根据短文内容,选择与图片对应的画面。(3分)
①鸬鹚捕鱼图 ②鸬鹚待命图 ③凯旋而归图
10.第3自然段中,描写鸬鹚捕鱼的动词有: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动词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渔人挤鱼动作娴熟利落、经验丰富的动词是:________________。(6分)
11.文中两处画“ ”的句子都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鸬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分)
12.文中最能体现作者细致观察的地方是( )(多选)(2分)
A.夕阳照耀下的湖面。 B.鸬鹚捕鱼、渔人挤鱼的过程。
C.渔人喂鸬鹚的过程。 D.像士兵一样训练有素的鸬鹚。
13.“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一抹”中的“一抹”换成“一挥、一扫、一划、一拍”好不好?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部分 表达与交流(3 2分)
五、语文实践。(7分)
14.从右图可知,全国“爱眼日”是每年的______月______日。
(1分)
15.你的同桌看书时,眼睛离书本非常近,这样下去,肯定会影响他的视力。请你给他提出两条保护视力的建议。(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你为全国“爱眼日”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快乐习作。(25分)
17.观察对于学生来说必不可少。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连续观察过某种动物或植物?观察过程是怎样的?请你把观察所得以观察日记的形式写下来,不少于400字。
要求:①题目自拟,观察细致。
②内容准确,用通顺的语句记录下来。
第三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一、1.
2.随遇而安 慎重 选择 卧室 舒适 瞧见 专心
3.D 4.B
二、5.D
6.(1) 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2) 示例:难道这座住宅不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吗?
(3) 示例:我一进家门就放下书包,去卫生间洗手,然后吃饭。
(4) 示例:蟋蟀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三、7.(1) B (2) A (3) C (4) D
8.(1)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局者迷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尺有所短
(2) 叶圣陶 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法布尔 拟人 住宅的特点
住宅的修建过程
(3) 乱穿衣 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 天气 示例: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四、9.② ③ ①
10.钻、扑、跳 鸬鹚捕鱼的快速与熟练 抓、挤、甩
11.比喻 井然有序、训练有素 12.BC
13.不好。“一抹”表现了渔人的动作十分轻巧、优美,技术十分娴熟。同时这个动作显得极有分寸,体现了渔人对鸬鹚的爱护之情,换成其它词语则没有此效果。
五、14.6 6
15.示例:(1) 看书时姿势要端正,眼睛和书本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2) 要少看手机和电视。
16.示例:保护心灵之窗,开阔全新眼界。
六、17.思路点拨:习作时,要连续并细致地观察,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用通顺的语言记录下来,并写清楚自己观察时的想法和心情。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