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训练(29份)
-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5共点力的平衡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习题课二共点力平衡问题中的模型与方法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运动和力的关系1牛顿第一定律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运动和力的关系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运动和力的关系3牛顿第二定律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9页。
第三章过关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P是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C.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D.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答案B解析以P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P受到绳的拉力和桌面对P的摩擦力的作用,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2.(2023·河南开封高一期末)某品牌菜刀如图所示,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B.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C.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不同,分开其他物体的力会有所不同D.刀刃顶角的大小对分开其他物体的力没有影响答案C解析把刀刃部分抽象后,可简化成一个等腰三角劈,设顶角为2θ,背宽为d,侧面长为l,如图甲所示。当在劈背施加压力F后,产生垂直侧面的两个分力F1、F2,使用中依靠着这两个分力分开被加工的其他物体。由对称性知,这两个分力大小相等(F1=F2),因此画出力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实为菱形,如图乙所示。在这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取其四分之一考虑(图中阴影部分),根据它跟半个劈的直角三角形的相似关系,得F1=F2=,由此可见,刀背上加上一定的压力F时,侧面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顶角的大小有关,顶角越小,sinθ的值越小,F1和F2越大。但是,刀刃的顶角越小时,刀刃的强度会减小,碰到较硬的物体刀刃会卷口甚至碎裂,实际制造过程中为了适应加工不同物体的需要,所以做成前部较薄,后部较厚。使用时,用前部切一些软的物品(如鱼、肉、蔬菜、水果等),用后部斩劈坚硬的骨头之类的物品。故选C。3.如图所示,一重为120 N的球固定在弹性杆AB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沿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拉球,使杆发生弯曲,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00 N。已知sin 37°=0.6,cos 37°=0.8,则杆AB对球作用力的大小为( )A.80 NB.100 NC.110 ND.120 N答案B解析球受到重力mg、测力计的拉力F=100N和杆对其的作用力FN,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Nx=Fcos37°=80N,FNy=mg-Fsin37°=60N,所以FN==100N,选项B正确。4.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F2>F3 B.F3>F1>F2C.F2>F3>F1 D.F3>F2>F1答案B解析P点受力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得F3>F1>F2,选项B正确。5.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相连接,a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线的质量不计),则下列图正确的是( )答案B解析对a、b球整体受力分析知,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如图甲所示线的拉力,同理,对b球受力分析如图乙,选项B正确。6.吊兰是常养的植物盆栽之一,右图是悬挂的吊兰盆栽,四条等长的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30°,花盆总质量为2 kg,g取10 m/s2,则每根轻绳的弹力大小为( )A.5 N B. NC.10 N D.20 N答案B解析根据对称性可知,每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设每根绳的拉力大小为F。在竖直方向由平衡条件得4Fcos30°=G,解得F=N,故选项A、C、D错误,B正确。7.如图所示,三个重力均为100 N的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各接触面水平,水平拉力F=20 N作用在物块2上,三条轻质绳结于O点,水平绳与物块3连接,竖直绳悬挂重物B,倾斜绳通过定滑轮与物体A连接,已知倾斜绳与水平绳间的夹角为120°,A物体重40 N,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物块3受力个数为( )A.3 B.4 C.5 D.6答案C解析对结点O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则FT3=FTAcos60°,又FTA=GA,故绳子对物块3的拉力为GAcos60°=20N。将物块1和物块2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向右的拉力F和向左的静摩擦力Ff32,根据平衡条件得Ff32=F=2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块2对物块3的静摩擦力Ff23水平向右,大小为20N;又绳子对物块3的拉力水平向左,大小也为20N,则物块3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0。故物块3受重力、支持力、压力、物块2给物块3的摩擦力、绳子拉力,共5个力作用,选项C正确。8.两个中间有孔的质量为m0的小球A、B用一轻弹簧相连,套在一根光滑水平杆上。两个小球下面分别连有一轻弹簧。两轻弹簧下端系在同一小球C上,如图所示。已知小球C的质量为m,三根轻弹簧的劲度系数都为k,三根轻弹簧刚好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则( )A.水平杆对质量为m0的小球的支持力为(m0+m)gB.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的轻弹簧的弹力为C.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的轻弹簧的伸长量为D.套在光滑水平杆上的轻弹簧的形变量为答案CD解析以三个小球和三根弹簧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得水平杆对质量为m0的小球的支持力F=g,选项A错误。单独研究质量为m的小球,由平衡条件可得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的轻弹簧的弹力F=,再由胡克定律可得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的轻弹簧的伸长量x=,选项B错误,C正确。单独研究质量为m0的小球,由平衡条件可得套在水平杆上的弹簧的弹力F'=,由胡克定律可得该弹簧的形变量x'=,选项D正确。9.如图所示,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弹簧测力计读数/N1静止0.42静止0.63直线加速0.74匀速直线0.55直线减速0.3 A.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0.7 N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 N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答案BC解析第1次和第2次实验都没有拉动木块,说明这两次的拉力大小均未超过最大静摩擦力,第3次实验时,木块做加速运动,说明拉力已经大于最大静摩擦力Ffmax,因此可知,最大静摩擦力范围0.6N≤Ffmax<0.7N,选项A错误,B正确。滑动摩擦力与运动情况无关,因此第3、4、5次的摩擦力大小相等,选项C正确,D错误。10.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与沙漏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对C的摩擦力可能始终增大B.地面对C的支持力可能不变C.C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且逐渐减小D.滑轮对绳的作用力方向始终不变答案AD解析若一开始C对B的摩擦力就沿斜面向上,则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C对B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此时B对C的摩擦力也始终增大,选项A正确。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细绳的拉力逐渐减小,以B、C为整体,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在竖直方向,地面对C的支持力逐渐变大;在水平方向,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始终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C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右,且逐渐减小,选项B、C错误。绳的拉力大小处处相等,且方向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它们的合力的方向也不变,因此滑轮对绳的作用力方向也始终不变,选项D正确。二、实验题(18分)11.(6分)在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甲所示连接起来进行探究。甲乙(1)某次测量如图乙所示,指针示数为 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 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所示。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 N/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表中数据 (选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钩码数1234lA/cm15.7119.7123.6627.76lB/cm29.9635.7641.5147.36 答案(1)16.00(2)12.5 能解析(1)刻度尺最小分度为0.1cm,读数时需估读到0.01cm。(2)题表中对lA的测量有四组数据,应采用逐差法计算增加一个钩码时弹簧Ⅰ增加的长度。l0==0.04m故k==12.5N/m通过计算lB-lA可得出A、B两指针间的长度,进而计算出增加一个钩码时弹簧Ⅱ增加的长度,从而计算出其劲度系数。12.(12分)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记录纸如图甲所示,O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30 N、F2=3.85 N和F3=4.25 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甲乙丙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图丙所示。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a、Fb的大小关系为 。 (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① ;② 。 答案(1)如图所示,F合=4.70(4.60~4.90都算对)(2)Fa=Fb (3)BD(4)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 选用新橡皮筋(或拉力不宜过大;选用弹性好的橡皮筋;换用弹性好的轻弹簧)解析(2)分析端点N受力,设橡皮筋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θ,由平衡条件易得橡皮筋的拉力F=,可见θ相同时橡皮筋拉力相同。(3)题图丙中ab表示两次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的长度之差,易知选项A错误,B正确。由图中的两轨迹间的距离变化可知,θ越大时长度差越大,结合F=知对应的拉力越大,选项D正确。因同样拉力下橡皮筋第2次长度较长,故同样长度下橡皮筋第2次所受拉力较小,选项C错误。(4)从能在记录纸上完成实验的角度考虑,橡皮筋不宜过长,所选标度不能过小或过大等;从能测出拉力及减小相对误差角度考虑,拉力不宜过大或过小,两力之间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等;从能保证两次测量中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角度考虑,选用新的、弹性好的橡皮筋或换用弹性好的轻弹簧等。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6分)(2023·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左端与墙壁相连于O点,作用于右端A点的水平外力F变化时弹簧长度不断变化,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测得外力F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弹簧原长;(2)弹簧的劲度系数。答案(1)15 cm (2)400 N/m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当F=0时,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即自然长度(原长)为15cm。(2)由胡克定律可得k=N/m=400N/m。14.(8分)滑板运动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水上运动,研究表明,在进行滑板运动时,水对滑板的作用力的方向垂直于板面,大小为kv2,其中v为滑板的速度大小(水可视为静止),k为常数且k=54 kg/m。如图所示,人在水平牵引力作用下,与滑板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滑板和水平面的夹角θ=37°,若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108 kg,不计空气阻力,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1)人受到的水平牵引力的大小;(2)滑板的速度大小。答案(1)810 N (2)5 m/s解析(1)以滑板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受重力、水平牵引力F与水对滑板的作用力FN,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FNcosθ=mgFNsinθ=F解得F=810N。(2)由于FN=根据题意可知FN=kv2解得v==5m/s。15.(13分)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有一质量为0.54 kg的小环A,用轻绳将质量为0.5 kg的小球B与A相连。B受到始终与水平方向成53°角的风力作用,与A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此时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运动过程中B球始终在水平细杆的下方。求:(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1)B对绳子的拉力大小;(2)A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1)3.0 N (2)0.3解析(1)对小球B由平衡条件得,绳的拉力为FT=mBgsin37°=3.0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B对绳子的拉力大小为3.0N。(2)环A做匀速直线运动,有FTcos37°-Ff=0FN=mAg+FTsin37°而Ff=μFN解得μ=0.3。16.(15分)一般教室门上都会安装一种暗锁,这种暗锁由外壳A、骨架B、弹簧C(劲度系数为k)、锁舌D(倾斜角θ=45°)、锁槽E,以及连杆、锁头等部件组成,如图甲所示。设锁舌D的侧面与外壳A和锁槽E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大静摩擦力Ffm由Ffm=μFN(FN为正压力)求得。有一次放学后,当某同学准备关门时,无论用多大的力,也不能将门关上(这种现象称为自锁),此刻暗锁所处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P为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接触点,弹簧由于被压缩而缩短了x。(1)试判断自锁状态时,D的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2)求自锁时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正压力的大小;(3)无论用多大的力拉门,暗锁仍然能够保持自锁状态,则μ至少为多大?答案(1)水平向右 (2) (3)-1解析(1)自锁状态时,D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所以它的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右。(2)D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水平方向FNsinθ=Ff1+Ff2cosθ+kx竖直方向F=Ff2sinθ+FNcosθ又Ff1=μF,Ff2=μFN解得FN=。(3)自锁状态时,无论FN多大,都不能将门关上,所以有1-2μ-μ2=0得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