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提能作业(36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运动和力的关系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运动和力的关系6超重和失重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运动和力的关系专题强化6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和图像问题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运动和力的关系专题强化7动力学中的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综合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12页。
第四章 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023·陕西榆林高一校考期末)如图所示,冰壶比赛是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冰壶在冰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以下关于比赛中冰壶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离手后,水平方向上冰壶受到摩擦力和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B.竖直方向上冰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冰壶在冰面上的运动直接验证了牛顿第一定律D.冰壶在运动过程中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是不变的解析:离手后,水平方向上冰壶只受到摩擦力,故A错误;竖直方向上冰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冰壶在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冰壶在冰面上的运动不能验证了牛顿第一定律,故C错误;冰壶在运动过程中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即惯性是不变的,故D正确。2.(2023·辽宁沈阳高一期末)小明住的楼房中有一部电梯,小明用了如下方法估测电梯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用测力计悬吊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保持测力计相对电梯静止,测得电梯加速上升时测力计读数为G1,减速上升时读数为G2,若该电梯加速和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是相同的,由此,估算电梯变速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C )A. B. C. D.解析:设该电梯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牛顿第二定理可得,加速上升时有G1-mg=ma,减速上升时有mg-G2=ma,联立解得g=,a=,C正确。3.(2023·山东济南高一期末)小志汽车上的一个挂件引起了小勤的兴趣,挂件形状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A、B、C三个物体通过轻绳和轻滑轮连接,其中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2m。若在一小段时间内A能保持静止,则C的质量应为( D )A.m B.C. D.解析:若A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拉B、C的绳子拉力应为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B物体2mg-T=2ma,对C物体T-mCg=mCa,联立解得mC=,故选D。4.(2023·河北石家庄高一阶段检测)如图所示,ab、cd是竖直平面内两根固定的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圆周半径为R,b点为圆周的最低点,c点为圆周的最高点。现有两个小滑环A、B分别从a、c处由静止释放,滑环A经时间t1从a点到达b点,滑环B经时间t2从c点到达d点;另有一小球C从c点由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经时间t3到达b点,不计一切阻力与摩擦,且A、B、C都可视为质点,则t1、t2、t3的大小关系为( A )A.t1=t2=t3B.t1>t2>t3C.t2>t1>t3D.A、B、C三物体的质量未知,因此无法比较解析:对于球A,设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圆的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下滑加速度为a1==gsin θ,又根据动力学公式2Rsin θ=a1t,解得t1=,对于球B,设cd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下滑加速度为a2==gsin α,又根据动力学公式2Rsin α=a2t,解得t2=,对自由落体的球C而言,有t3==,故三者时间相等。故选A。5.(2023·湖南常德汉寿县高一期末)儿童游乐场里“淘气堡”生意火爆,成为了小朋友们的欢乐海洋。如图,一质量为50 kg的小男孩,从斜面上端由静止沿斜面向下滑至底端后,冲入“海洋球”中,玩得非常开心。若斜面长4 m,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37°,男孩与斜面间摩擦因数μ=0.5,(sin 37°=0.6,cos 37°=0.8)g=10 m/s2,则男孩在斜面上滑行时间为( A )A.2 s B. s C.1 s D.0.5 s解析:分析题意,小孩在斜面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37°-μmgcos 37°=ma,解得a=2 m/s2,又由x=at2,得t==2 s,故选A。6.(2023·内蒙古包头高一期末)如图,电梯与水平地面成θ角,一人静止站在电梯水平梯板上,电梯以加速度a启动过程中,水平梯板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FN和Ff。若电梯启动加速度改为2a,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A.人处于超重状态B.人处于失重状态C.水平梯板对人的支持力变为2FND.水平梯板对人的摩擦力仍为Ff解析:对人受力分析,由于人有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故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如图所示,当加速度为a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cos θ,FN-mg=masin θ,当加速度变为2a时,Ff′=2macos θ=2Ff,FN′=mg+2masin θ<2FN,故C、D错误;由于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所以人处于超重状态,故A正确,B错误。7.(2023·新疆乌鲁木齐高一期末)如图甲为某热气球示意图,图乙是它某次升空过程中的v-t图像,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0到10 s内,热气球的平均速度为2.5 m/sB.30 s到40 s内,热气球竖直向下运动C.30 s到40 s内,吊篮中的人处于超重状态D.0到40 s内,热气球的总位移为125 m解析:0到10 s内,热气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可得,热气球的平均速度为==2.5 m/s,A正确;30 s到40 s内,热气球速度仍为正值,热气球竖直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错误;30 s到40 s内,吊篮中的人随热气球减速上升,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C错误;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到40 s内,热气球的总位移为x=×5 m=150 m,D错误。8.(2023·吉林长春高一期末)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的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 N/cmC.物体的质量为2 kg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解析:弹簧为轻质弹簧,所以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恢复原长,故A错误;刚开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弹力二力平衡,有mg=kx,其中x=4 cm,拉力F1为10 N时,弹簧弹力和重力平衡,合力等于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kx-mg=ma,物体与弹簧分离后,拉力F2为30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mg=ma,代入数据解得m=2 kg,k=5 N/cm,a=5 m/s2,故C正确,B、D错误。9.(2023·安徽淮北高一期末)下列选项中关于力和运动各物理量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CD )A.由加速度定义式a=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大小a与速度变化量Δv成正比,与时间Δt成反比B.由公式k=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弹簧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的形变量成反比C.由位移公式x=at2可知,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的大小x与运动时间的平方t2成正比D.由公式a=可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解析:公式a=为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Δv和时间Δt均无关,A错误;弹簧的劲度系数k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弹力F和形变量x均无关,B错误;由公式x=at2可知,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的大小x与运动时间的平方t2成正比,C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D正确。10.(2023·广东广州高一期末)蹦极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运动,运动员将弹性绳的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然后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如图所示。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c点是运动员所到达的最低点。在运动员从a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A.运动员的速度一直减小B.加速度是先减小后增大C.运动员速度最大时,运动员对绳的拉力等于运动员所受的重力D.运动到c点时,运动员对绳的拉力大于运动员所受的重力解析:刚通过a点时,弹性绳的弹力小于重力,运动员仍在加速运动,随着弹性绳的伸长,弹力逐渐增加,运动员所受的合力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当弹性绳的弹力等于重力时,运动员的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达到最大值。再向下运动时,弹性绳的弹力大于重力,随着弹性绳弹力的增加,运动员所受的合力向上增加,加速度向上增加,A错误,B正确;运动员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此时弹性绳对运动员的拉力大小等于运动员所受的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对绳的拉力等于运动员所受的重力,C正确;运动到c点时,运动员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向上,绳子对运动员的拉力大于运动员所受的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对绳的拉力大于运动员所受的重力,D正确。11.(2023·山东青岛高一期末)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和小球b用轻弹簧A、B连接并悬挂在天花板上保持静止,水平力F作用在a上并缓慢拉a,当B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时,A、B伸长量刚好相同。若A、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BD )A.k1∶k2=1∶2B.k1∶k2=1∶4C.撤去F的瞬间,b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撤去F的瞬间,a球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2g解析:先对b球受力分析,受重力和弹簧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有F1=mg,再对a、b球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和弹簧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有F2==4mg,F=2mgtan 60°=2mg,根据胡克定律有F1=k1x,F2=k2x,解得k1∶k2=1∶4,A错误,B正确;球b受重力和拉力,撤去F的瞬间,由于弹簧不能发生突变,则球b所受重力和弹力都不变,故加速度仍然为零,处于平衡状态,C错误;球a原来受重力、拉力和两个弹簧的拉力,撤去拉力F瞬间,其余3个力不变,合力与原来的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球加速度为a==2g,D正确。12.(2023·湖北高一阶段检测)如图(a),一水平外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根据图(b)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C )A.物体的质量m=1.5 kgB.斜面的倾角θ=53°C.加速度为5 m/s2时物体的速度v=16 m/sD.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水平外力的大小为F=15 N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cos θ-mgsin θ=ma,根据图(b),令a1=2 m/s2,F1=20 N,a2=6 m/s2,F2=30 N,代入解得m=2 kg,θ=37°,A、B错误;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加速度a=0,根据Fcosθ-mgsin θ=ma,结合上述,解得F=15 N,D正确;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仅仅知道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不知道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条件不全,无法求出加速度为5 m/s2时物体的瞬时速度,C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BC。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3.(8分)(2023·山东菏泽高一校考期末)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小车A的质量为M,连接在小车后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一端带有定滑轮且足够长的木板上,重物P的质量为m,C为测力传感器,实验时改变P的质量,可以读出测力器不同读数F,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1)实验过程中,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M≫m。(2)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释放小车,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T=0.02 s,其中A、B、C、D、E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用题和图中物理量符号表示),算得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0.60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将长木板左端适当垫高,其目的是为了平衡摩擦力,但他把长木板的左端垫得高度不足,使得倾角过小。用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F表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则他绘出的a-F关系图像是 D 。解析:(1)由于拉力的大小可以直接用测力传感器测出,故不需要M≫m。(2)根据Δs=aT2结合逐差法可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带入数据得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m/s2=0.60 m/s2。(3)由于木板的右端垫得高度不足,倾角过小,则拉力的一部分需要抵消摩擦力,即要有一定的力才有加速度,D正确。14.(6分)(2022·山东卷)在天宫课堂中,我国航天员演示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受此启发。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力传感器、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轻弹簧和待测物体等器材设计了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主要步骤如下:①将力传感器固定在气垫导轨左端支架上,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滑块上;②接通气源,放上滑块,调平气垫导轨;③将弹簧左端连接力传感器,右端连接滑块。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左端位于O点。A点到O点的距离为5.00 cm,拉动滑块使其左端处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④计算机采集获取数据,得到滑块所受弹力F、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部分图像如图乙所示。回答以下问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12 N/m。(2)该同学从图乙中提取某些时刻F与a的数据,画出a-F图像如图丙中Ⅰ所示,由此可得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 0.20 kg。(3)该同学在滑块上增加待测物体,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在图丙中画出新的a-F图像Ⅱ,则待测物体的质量为 0.13 kg。解析:(1)由题知,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左端位于O点,A点到O点的距离为5.00 cm。拉动滑块使其左端处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结合图乙的F-t图有Δx=5.00 cm,F=0.610 N根据胡克定律k=计算出k≈12 N/m。(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则a-F图像的斜率为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的倒数,根据图丙中Ⅰ,则有=kg-1=5kg-1则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m =0.20 kg。(3)滑块上增加待测物体,同理,根据图丙中Ⅱ,则有=kg-1=3kg-1则滑块、待测物体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m′ =0.33 kg则待测物体的质量为Δm=m′-m=0.13 kg。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0分)(2023·宁夏银川高一阶段检测)如图所示,小车内两轻绳拴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两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1)若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细线的拉力Ta、Tb的大小;(2)若小车水平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Tb恰好为零,求小车的加速度a的大小。答案:(1)mg,mg (2)g解析:(1)若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Ta=mgcos 30°,Tb=mgcos 60°解得Ta=mg,Tb=mg。(2)若小车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Tb恰好为零,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mgtan 30°=ma解得a=g。16.(10分)(2023·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高一校考期末)重庆欢乐谷的一种巨型机动游戏设备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以惊险刺激深受年轻人的欢迎。一个可乘十多个人的环形座舱套装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60 m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离地面15 m时,制动系统启动,使座舱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刚好停下。乘客小明的体重为60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空气阻力不计)求:(1)离地面15 m时座舱的速度大小;(2)此过程中座舱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3)设备匀减速阶段,座舱对小明的支持力大小。答案:(1)30 m/s (2)1 s (3)2 400 N解析:(1)设H=60 m,h=15 m座舱自由落下时间为t1,有H-h=gt解得t1=3 s离地面15 m时座舱的速度为v=gt1=30 m/s。(2)制动时间为t2==1 s。(3)设制动过程加速度大小为a,有v2=2ah,FN-mg=ma解得a=30 m/s2FN=2 400 N。17.(12分)(2023·山东临沂高一期末)传送带经常用于工厂物件输送,机场行李箱传送、快递物流分拣等各个领域。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传送带底端M与顶端N之间距离为20 m,传送带始终以v=2 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工人将工件无初速放在M处,该工件可视为质点,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工件与传送带间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工件刚放在传送带底端M处瞬时,工件加速度大小;(2)工件从传送带底端M处到达顶端N处所经过的时间。答案:(1)1 m/s2 (2)11 s解析:(1)工件刚放在传送带底端M处瞬时,设工件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cos 37°-mgsin 37°=ma解得a=1 m/s2。(2)工件达到与传送带相同速度历时t1,则v=at1位移大小为x1=t1随后工件沿传送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历时t2到达顶端N处,有LMN-x1=vt2所以工件从传送带底端M处到达顶端N处所经过的时间为t=t1+t2解得t=11 s。18.(14分)(2023·陕西高一阶段检测)如图所示,质量M=1 kg、长L=9 m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放置一个质量m=1 kg、大小可以忽略的滑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某时刻起在木板右端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 m/s2。求:(1)要保证滑块和木板在运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拉力的最大值Fm;(2)若F=12 N作用在开始静止的木板上,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a1、a2;(3)施加F=12 N的力后,滑块和木板从静止开始到两者刚好分离,所需要的时间?答案:(1)10 N (2)1 m/s2 3 m/s2 (3)3 s解析:(1)研究滑块刚要在木板上相对滑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μ1mg=mam以木板和滑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μ2(M+m)g=(M+m)am解得Fm=10 N。(2)当F=12 N大于10 N,故滑块和木板已经相对滑动,对滑块μ1mg=ma1对木板F-μ1mg-μ2(m+M)g=Ma2解得a1=1 m/s2,a2=3 m/s2。(3)设所用时间为t,则此过程中滑块和木板的位移分别为x1=a1t2,x2=a2t2两者位移关系L=x2-x1解得t=3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