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评价(二)(第2章) 试卷(教师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45180/1-1698565084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质量评价(二)(第2章) 试卷(教师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45180/1-16985650841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质量评价(二)(第2章) 试卷(教师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45180/1-16985650842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质量评价(二)(第2章) 试卷(学生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45180/0-16985650824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质量评价(二)(第2章) 试卷(学生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45180/0-1698565082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质量评价(二)(第2章) 试卷(学生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45180/0-16985650825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质量评价(二)(第2章) 试卷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展开这是一份单元质量评价(二)(第2章) 试卷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文件包含单元质量评价二第2章试卷教师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docx、单元质量评价二第2章试卷学生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质量评价(二)(第2章)
(60分钟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答案 |
|
|
|
|
|
|
|
1.(2023·贵阳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废水处理,工厂废水直接排放
B.节约用水,洗菜剩水用于浇花
C.绿色出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D.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2.(2022·十堰中考)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说明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剧烈,以获得更高温度
D.将食物放置冰箱冷藏,以延长它的保质期
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氢气+氯气氯化氢
B.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水氢气+氧气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4.研究二氧化碳性质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在T形三通管中放入干、湿两条紫色石蕊纱布条,并向内缓慢通入二氧化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干布条不变红,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
B.湿布条下部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C.干布条不变红,湿布条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将变红的湿布条取出,片刻后又变回紫色,说明石蕊与氧气发生了反应
5.(2023·贵州期末)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铜丝和铁丝—观察颜色
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C.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D.二氧化锰和炭粉—空气中燃烧
6.(2023·铜仁江口质检)以下推理不合理的是 ( )
序号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反应的因素 |
A |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反应物浓度 |
B |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 反应温度 |
C |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催化剂 |
D |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 反应物的种类 |
7.(2023·遵义质检)已知氧化铜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46分。
8.(4分)小明同学去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2)进行过滤操作时,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检测泉水的硬度要用 。
9.(6分)(2023·贵阳期中)如图1、2所示,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1)如图1所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反应原理: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判断氧气集满的方法是 。
③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顺序应是 (填字母)。
a.装入药品,开始加热 b.停止加热
c.收集气体 d.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
e.从水槽中撤出导管
(2)如图2所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①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
②证明铁与氧气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 。
10.(6分)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装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3)用装置C收集气体(保持瓶口朝上)。
①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不能从导管j端进入,原因是
。
②若用250 mL集气瓶收集一瓶空气与所制得的氧气的体积比为1∶4的混合气体,其主要操作为用量筒量取 mL的水,倒入到集气瓶中,盖上瓶塞,将氧气从导管 (填“j”或“k”)端通入,待瓶中的水排尽即可。
11.(8分)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其中“→”表示左边的物质能生成右边的物质。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无色液体,
C、D、E均为气体,其中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具有可燃性,D常用来制作碳酸饮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E ;
(2)实验室中A→B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
(3)B→E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正极产生的气体常用 来检验;
(4)实验室常用 (填试剂名称)来检验D,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2.(9分)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O2并验证相关性质。
①写出仪器A名称: ;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符号表达式 ;
③小组同学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完好后,打开K1、关闭K2,开始制备CO2。装置Ⅰ中的现象为 ;装置Ⅰ和Ⅱ组合使用能否控制Ⅰ中反应的进行 ;
④实验中,同学们将点燃的木条放在a处,木条熄灭。关闭K1,瓶内CO2按如图操作实际不能集满,请从图装置分析原因 。为能集满CO2,你的改进方法是 ;
⑤利用Ⅰ、Ⅲ装置组合,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验证CO2的有关性质。请完成下列表格
装置Ⅲ中物质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 与水反应 |
| 变浑浊 |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
蜡烛由下至上熄灭 |
|
13.(5分)(2023·遵义质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探究】
步骤1:关闭弹簧夹,将纱布袋伸入双氧水中;
步骤2:提起纱布袋,打开弹簧夹,挤压氮气袋;
步骤3:关闭弹簧夹,将纱布袋伸入双氧水中;
步骤4:点燃酒精灯;
步骤5:保持酒精灯燃烧,提起纱布袋。
【实验分析】
(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在连接好装置后,关闭弹簧夹,将锥形瓶置于冰水中,观察到 ,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A装置的优点是 。
(2)观察到烧杯内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步骤2中挤压氮气袋的目的是 。
14.(8分)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两位科学家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方面的进展”被授予该奖项。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某化学小组同学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提出: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1) ;
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实验】用天平称量0.2 g氧化铜,取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实验:
(2)填写如表:
步骤③现象 | 步骤⑥结果 | 步骤⑦现象 | 结论 |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所得固体重 g |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
(3)步骤①的目的是 。
(4)步骤⑦重复步骤②、③的目的是 。
【拓展探究】研究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选用海藻酸钠(海藻酸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在本实验中性质稳定)作为催化剂支架,制备负载不同催化剂的海藻酸钠微球,对H2O2分解的各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定量对比探究。
(5)实验设计:该小组设计了三组对比实验,相关的实验药品用量如表所示,分析可知,表格中X的值应为 ,设计实验a和实验c对比,其目的是 。
实验 | 催化剂/0.2 g | 负载催化剂微球 | H2O2溶液浓度 | H2O2溶液体积 |
a | MnO2 | 30粒 | 5% | 20 mL |
b | CuO | 30粒 | X | 20 mL |
c | Fe2O3 | 30粒 | 5% | 20 mL |
【实验分析及结论】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收集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MnO2催化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