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评价(三)(第三单元) 试卷 (教师版)2023-2024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876956/0-169666113569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质量评价(三)(第三单元) 试卷 (教师版)2023-2024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876956/0-16966611357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质量评价(三)(第三单元) 试卷 (教师版)2023-2024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876956/0-169666113573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质量评价(三)(第三单元) 试卷 (学生版)2023-2024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876956/1-16966611375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质量评价(三)(第三单元) 试卷 (学生版)2023-2024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876956/1-16966611375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质量评价(三)(第三单元) 试卷 (学生版)2023-2024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876956/1-16966611375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同步练习+试卷
单元质量评价(三)(第三单元) 试卷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单元质量评价(三)(第三单元) 试卷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文件包含单元质量评价三第三单元试卷学生版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docx、单元质量评价三第三单元试卷教师版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质量评价(三)(第三单元)(6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富硒食品是市场上的一类畅销食品,科学研究证明,硒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这里所说的“硒”指的是 (A)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2.锌元素是人必需的微量元素,儿童缺乏锌元素易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已知锌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0,中子数为35,则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D)A.35 B.5 C.65 D.303.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能转化成以下哪种粒子 (B)A.带正电荷的离子 B.新的原子C.带负电荷的离子 D.新的分子4.(2022·成都期中)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C)5.碳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 g,相对原子质量为12,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则它的实际质量为 (B)A.3m B.m gC.3m g D.m6.氧、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8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gD.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7.氦(He)核聚变会释放出巨大能量,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提供了途径,各国都对这一科技感兴趣,我国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如图是核聚变燃料氦的原子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表示的是质子B.氦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C.氦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D.氦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8.相同质量的钠、镁、铝、铁四种金属中,含原子数目最少的是 (B)A.钠 B.铁C.铝 D.镁9.(2022·临沂中考)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B)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10.(2023·内江期末)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D)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不可再分B.水遇冷可结成冰,说明低温下水分子不再运动C.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分子的体积不一定比原子大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该变化过程分子种类没有改变BNa、Na+化学性质不同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C氧气、臭氧的化学性质有差异氧原子的结构不同D水银温度计测温度原子的体积都很小12.(2022·眉山期中)电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B)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B.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C.两种不同的分子D.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13.(2022·天门中考)如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①和②化学性质相似B.它们表示三种元素C.表示稳定结构的是②和③D.表示阳离子的是②14.(2022·南宁中考)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甲元素的符号是HeB.原子序数:乙>丙>甲C.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D.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15.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除特殊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37分)16.(6分)用化学符号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O 。 (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 Na+ 、 Cl- 。 (3)2个镁离子 2Mg2+ , 3个氧原子 3O 。 (4)空气中最多的气体 N2 。 17.(4分)(2022·哈尔滨香坊区期中)如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该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填名称)。 (2)此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一定条件下, 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每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水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3)画出比一个氧原子多1个周期少2个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4)B图所示物质属于混合物,微观判断依据是 该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 18.(10分)(2022·烟台芝罘区期中)宏观、微观与符号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观察图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硅是由 硅原子 构成的。 (2)水是由 水分子 构成的,而水分子是由 氢原子 和 氧原子 构成的。 (3)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填写表格:宏观物质①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微粒名称氧分子②氢分子③二氧化碳分子符号④ O2 ⑤ H2 CO2模型(4)如图能表示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 D (填字母)。 19.(9分)图1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3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1)铯元素属于 金属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32.9 。 (2)图2方框内的数字是 3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去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其离子符号为 Al3+ 。 (3)下列有关图3的说法正确的是 AD (填字母)。(2分)A.原子序数:Z>YB.原子核外电子数:X=YC.Y和Z同处于第二周期D.X和Y具有相似化学性质(4)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作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BD (填字母)。(2分) A.NO和O2B.CO和N2C.SO2和CO2D.P和S20.(8分)(2022·广州期中)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图1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氩原子 。 (2)图1中元素从左至右排列所遵循的规律是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写一条)。(2分) (3)图2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碘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碘元素(I)与图1中 氯 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4)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①若m=11,该粒子为原子时,n= 1 。 (2分)②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n=8,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S2- 。(2分)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每空2分,共8分)21.如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1)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锥形瓶口滤纸变成红色 。 (2)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变红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对照 实验,证明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4)请你就两个实验的操作过程、药品用量、以及实验的严密性或其他方面作出比较性的评价:图(1):操作复杂,药品用量多,观察时间较长,严密性强。图(2): 所用仪器较少,操作简单,节约了药品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每空2分,共10分)22.(2022·深圳期中)(1)某阴离子X2-的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8个中子,则X的质子数为 16 ;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34 。 (2)一个水分子(H2O)中有 两 种原子,共 三 个原子。 (3)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 。 (填字母)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