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单元教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时教案(含答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单元教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时教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单元教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时教案(含答案),共22页。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知识目标】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了解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能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4.能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分类。
【素养目标】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建立“静止是相对,运动是永恒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点】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一、导入新课
【导入1】
[教师]多媒体展示《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诗,同学们对其诗意已有所了解,不知道大家是否从化学角度思考过“为有暗香来”是什么原因?
【导入2】
教师事先在教室前面喷香水,让学生闻到香味。
[演示]往水中加入白糖,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改用热水,缩短实验时间)
[学生思考]多媒体展示问题,讨论,提出合理的猜想:物质是由一些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演示]实验3 - 1
现象:品红在水中扩散。
[图片展示]分子的图片。
显微镜下苯分子的图像
(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二)分子的特点
[分析]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假如有人问你:“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原来,按照上面所说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需要五十万年!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演示]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
(1)取一小烧杯A,加入水,再加入酚酞溶液,搅拌,观察颜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颜色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有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1)溶液为无色;(2)溶液变红;(3)A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结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实验]A组实验: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红墨水,观察现象。
B组实验:取温度计两支,一支放入冷水杯中,一支放入热水杯中。
现象:A组实验,热水中红墨水扩散较快,冷水中红墨水扩散较慢;B组实验,热水中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快,冷水中则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演示]100 mL水+100 mL酒精混合。
现象: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 mL。
结论:分子间有间隔。
[实验]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再吸入等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针筒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现象:吸有空气的注射器比吸有水的注射器容易推进。
结论:气态物质的粒子间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间隔比较小。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一定量的水,在它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数目、大小不变,分子间的距离(间隔)变化。
【例1】 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埋在地震废墟中的幸存者,这能说明 ( A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比原子大
解析:人体中散发出的物质,其分子不断运动,刺激搜救犬的嗅觉细胞,从而感知生命的存在。
探究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提问]为什么不能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物质性质包括哪些?
[回答]因为在物理变化中,虽然分子不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物理性质却发生了变化。除了化学性质外,还包括物理性质,如色、味、态、熔点、沸点等。
[讨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这些分子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呢?水由水分子构成,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水和酒精的化学性质相同吗?氧气、液氧、固态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
[结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展示]播放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模拟动画。
[提问]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怎样变化?
[回答]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在氧化汞分解的微观过程中,氧原子和汞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提问]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结论]分子、原子与物质间的关系是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3.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
(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2】 以下四位同学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D )
A.分子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C.分子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解析: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A项错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项错误;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项错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项正确。
1.“龙泉古梅”是明清昆明八景之一。每年冬天,黑龙潭公园里的数万株梅花争相怒放,漫步其中能闻到阵阵清香是因为 ( B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C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小
3.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C )
A.水结成冰 B.水分蒸发
C.氧化汞分解 D.水汽化
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C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不运动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核外电子的排布
【知识目标】
1.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
2.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素养目标】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粒子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
【教学难点】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一、导入新课
【导入1】
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叩开了原子的大门,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
卢瑟福通过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1911年,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极少数α粒子反弹了回来。
α粒子轰击金箔
【导入2】
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呢?可再分,不可再分?
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感受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吧!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原子的构成
[设问]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分析]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③极少数α粒子反弹了回来——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核虽小,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结论]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1.原子的结构
原子原子核(中心)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表1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粒子种类
电性
质量
质子
1个单位正电荷
1.6726×10-27 kg
中子
不带电
1.6749×10-27 kg
电子
1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质量的11836
表2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镁
12
12
12
24
[思考]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小结]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原子结构中的一些规律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
(4)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是唯一没有中子的原子)。
(5)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等)。
【例1】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中子数
解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故A错误;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某种氢原子核内无中子,故B错误;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C正确,D错误。
探究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运动特点:无固定的轨迹,高速运动,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2.电子层: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电子层最多时有七层。
3.离核越近,电子能量越低。
4.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则:“一低三不超”。
(1)电子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排满一层,再排下一层(能量最低原理);
(2)第一层最多不超过2e-;
(3)第二层最多不超过8e-;
(4)最外层最多不超过8e-。
5.原子结构示意图
【例2】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A B C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排布为B。
(2)C中x为8。
解析:(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7,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第一层为2,第二层为8,第三层为7,故选B。(2)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C中的x应为8。
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决定原子种类的粒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B.原子中的中子带负电荷
C.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核外电子数决定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下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3.我国已实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B )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4.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C )
A B C D
第2课时 离子 相对原子质量
【知识目标】
1.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
【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重点】
离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的形成。
一、导入新课
【导入1】
《漫游原子世界》中有一段话: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运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家伙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儿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荷,质子带正电荷,正好把身带负电荷的我和我的同伴深深吸引。
【导入2】
教室中安排座位的情况:如果有的课桌只坐一个人,有的课桌坐了两个人,有的课桌没有人,必然有人产生抱怨情绪,我们称之为不稳定状态。如果每张课桌都坐了两个人,大家觉得比较均等,谁也不会抱怨谁。当原子中有许多个电子时,原子会如何安排这些电子的座位呢?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电子能否挣脱原子的吸引?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讲,原子核外空间很大,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重点。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离子的形成
1.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的形成
[图片展示]Na+、Cl-、NaCl的形成:
[小结]像氯化钠这样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还有很多。一般地,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的。如:氯化镁、氯化钾等。
3.离子符号的书写:离子符号表示式为Xn+或Xn-。
(1)阳离子:Na+、K+、Mg2+、Ca2+、Al3+、NH4+、Fe2+、Fe3+。
(2)阴离子:O2-、F-、S2-、Cl-、SO42-、CO32-、NO3-、OH-。
注意:①简单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②简单阴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8减去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③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1”省略不写。
4.物质与其构成粒子间的关系
【例1】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B.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
C.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解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离开这一条件,原子可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A错误;钠原子变为钠离子只是失去一个电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变,故B错误;分子之间有间隔,由气态变为液态和固态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故C错误;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D正确。
探究二、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是Ar)。
2.相对原子质量(Ar)=该原子的质量112×一种碳原子的质量。
[分析]也可以用比较形象的方法解释。
[展示投影]
3.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单位是“1”,通常不写。
[分析]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等于1.66×10-27 kg。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1个质子和 1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所以电子的质量与原子的质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4.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中子数。
【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质量都没有单位
B.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所以氢原子的质量为1 g
C.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
D.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 kg,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原子的质量很小,有单位,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故A错误,C正确;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实际质量约为1.67×10-27 kg,并非1 g,故B错误;由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知,原子的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也越大,故D错误。
1.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粒子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等于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大于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小于
核外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性
显负电性
符号
用元素符号表
示,如Na、Cl
用离子符号表示,
如Na+、Mg2+
用离子符号表示,
如Cl-、S2-
联系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2.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Ar=某原子的实际质量(kg)标准碳原子的质量(kg)×112。
(2)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是比值。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 A )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如图是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C )
A.1个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了1个电子,电子层数减少1层
B.一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了相对稳定结构
C.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物质
D.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3.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出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63,中子数为89,核外电子数为63。
第1课时 元素和元素符号
课题3 元 素
【知识目标】
1.说出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2.知道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说明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4.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素养目标】
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逐步积累化学用语,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教学重点】
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
【教学难点】
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
一、导入新课
【导入1】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化学元素打交道,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水中含有氢元素、氧元素;吃的蔬菜中含有铁元素,铁锈中也含有铁元素;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钠元素、氯元素;对绿色植物而言,镁元素是不可缺少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元素。
【导入2】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索世上万物最基本的组成成分有哪些?经过长期努力,终于知道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就如用26个英文字母可拼写出数十万个英文单词一样。这一百余种元素组成了上亿种物质。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元素
1.定义: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注意
(1)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3)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4)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3.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分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举例
如: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联系
元素原子
4.元素的分类
5.元素的分布
(1)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2)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
(3)空气中含量前两位的元素:N、O。
[提问]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什么?
[讨论]在化学反应S+O2SO2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结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小结]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均不变。
[知识拓展]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提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小结]
[归纳]描述物质的几种方法:
(1)有的纯净物由分子构成,有的由原子构成。
(2)纯净物都由元素组成。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1】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中子数不同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一定不同,但最外层电子数、中子数可能相同。
探究二、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
1.书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C、S、P、K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Na、Mg、Ca、Zn、Si等。
[分析]在国际上现在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例如Cu表示铜元素,Cl表示氯元素,Ca表示钙元素。
[思考]元素符号表示什么意义呢?
例如:H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
He表示氦元素表示氦气表示一个氦原子
2.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表示一种物质——稀有气体、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如He—氦气、Fe—铁、C—碳微观:表示一个原子
[思考]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是否还能表示该元素?
[小结]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就只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只具有微观意义)
【例2】 108号元素是人工合成的元素,其元素符号由两个字母组成,下列书写正确的是 ( D )
A.HS B.hS C.hs D.Hs
解析: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元素在书写时要遵循“一大二小”的原则。108号元素符号由两个字母组成,其第一个字母一定要大写,第二个字母一定要小写,故选D。
1.超市中销售的奶粉种类很多,有加钙奶粉、加锌奶粉,这里的“钙”“锌”指的是 ( B )
A.分子 B.元素 C.单质 D.原子
2.新冠病毒感染的医疗预防中所用的消毒剂包括酒精(C2H5OH)、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过氧乙酸(CH3COOOH)等,这些消毒剂中都含有 ( C )
A.氧原子 B.氧分子 C.氧元素 D.氧单质
3.2020年1月14日,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迎来了进入2020年后的第一次飞行。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D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C.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D.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4.下列符号各表示什么意义。
(1)2N两个氮原子;
(2)3S三个硫原子;
(3)nFen个铁原子;
(4)Ne氖元素(或一个氖原子或氖气)。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2.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素养目标】
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逐步积累化学用语,利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教学难点】
能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一、导入新课
【导入】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为此,科学家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PPT投影]元素周期表。
[提问]同学们能从元素周期表中得出哪些信息?
二、探究新知
探究、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含有的信息:
2.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叫作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元素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共有16个族。(记忆:横是周期,纵是族)
4.元素周期表共有三种颜色,一种颜色表示的元素全部为金属,另一种颜色表示的元素全部为非金属,第三种颜色表示的元素全部为稀有气体。
5.每周期开头的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这说明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出现了周期性的变化。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也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名称的来源,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6.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1)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2)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例题】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周期族
ⅠA
0
1
1 H
1.008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He
4.003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张青莲(或门捷列夫等)。
(2)12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012;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Ne的化学性质稳定(填“稳定”或“不稳定”)。
解析: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1.云南个旧曾经被称为“世界锡都”,如图是锡元素的相关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D )
A.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为Sn
C.原子序数是50
D.相对原子质量是118.7 g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B )
A.氟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9
B.氟、硫、氯都是非金属元素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g
D.氟和氯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知识目标】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了解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能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4.能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分类。
【素养目标】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建立“静止是相对,运动是永恒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点】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一、导入新课
【导入1】
[教师]多媒体展示《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诗,同学们对其诗意已有所了解,不知道大家是否从化学角度思考过“为有暗香来”是什么原因?
【导入2】
教师事先在教室前面喷香水,让学生闻到香味。
[演示]往水中加入白糖,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改用热水,缩短实验时间)
[学生思考]多媒体展示问题,讨论,提出合理的猜想:物质是由一些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演示]实验3 - 1
现象:品红在水中扩散。
[图片展示]分子的图片。
显微镜下苯分子的图像
(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二)分子的特点
[分析]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假如有人问你:“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原来,按照上面所说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需要五十万年!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演示]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
(1)取一小烧杯A,加入水,再加入酚酞溶液,搅拌,观察颜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颜色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有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1)溶液为无色;(2)溶液变红;(3)A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结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实验]A组实验: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红墨水,观察现象。
B组实验:取温度计两支,一支放入冷水杯中,一支放入热水杯中。
现象:A组实验,热水中红墨水扩散较快,冷水中红墨水扩散较慢;B组实验,热水中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快,冷水中则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演示]100 mL水+100 mL酒精混合。
现象: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 mL。
结论:分子间有间隔。
[实验]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再吸入等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针筒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现象:吸有空气的注射器比吸有水的注射器容易推进。
结论:气态物质的粒子间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间隔比较小。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一定量的水,在它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数目、大小不变,分子间的距离(间隔)变化。
【例1】 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埋在地震废墟中的幸存者,这能说明 ( A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比原子大
解析:人体中散发出的物质,其分子不断运动,刺激搜救犬的嗅觉细胞,从而感知生命的存在。
探究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提问]为什么不能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物质性质包括哪些?
[回答]因为在物理变化中,虽然分子不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物理性质却发生了变化。除了化学性质外,还包括物理性质,如色、味、态、熔点、沸点等。
[讨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这些分子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呢?水由水分子构成,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水和酒精的化学性质相同吗?氧气、液氧、固态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
[结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展示]播放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模拟动画。
[提问]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怎样变化?
[回答]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在氧化汞分解的微观过程中,氧原子和汞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提问]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结论]分子、原子与物质间的关系是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3.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
(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2】 以下四位同学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D )
A.分子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C.分子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解析: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A项错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项错误;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项错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项正确。
1.“龙泉古梅”是明清昆明八景之一。每年冬天,黑龙潭公园里的数万株梅花争相怒放,漫步其中能闻到阵阵清香是因为 ( B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C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小
3.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C )
A.水结成冰 B.水分蒸发
C.氧化汞分解 D.水汽化
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C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不运动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核外电子的排布
【知识目标】
1.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
2.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素养目标】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粒子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
【教学难点】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一、导入新课
【导入1】
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叩开了原子的大门,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
卢瑟福通过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1911年,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极少数α粒子反弹了回来。
α粒子轰击金箔
【导入2】
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呢?可再分,不可再分?
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感受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吧!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原子的构成
[设问]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分析]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③极少数α粒子反弹了回来——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核虽小,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结论]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1.原子的结构
原子原子核(中心)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表1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粒子种类
电性
质量
质子
1个单位正电荷
1.6726×10-27 kg
中子
不带电
1.6749×10-27 kg
电子
1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质量的11836
表2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镁
12
12
12
24
[思考]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小结]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原子结构中的一些规律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
(4)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是唯一没有中子的原子)。
(5)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等)。
【例1】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中子数
解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故A错误;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某种氢原子核内无中子,故B错误;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C正确,D错误。
探究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运动特点:无固定的轨迹,高速运动,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2.电子层: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电子层最多时有七层。
3.离核越近,电子能量越低。
4.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则:“一低三不超”。
(1)电子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排满一层,再排下一层(能量最低原理);
(2)第一层最多不超过2e-;
(3)第二层最多不超过8e-;
(4)最外层最多不超过8e-。
5.原子结构示意图
【例2】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A B C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排布为B。
(2)C中x为8。
解析:(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7,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第一层为2,第二层为8,第三层为7,故选B。(2)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C中的x应为8。
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决定原子种类的粒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B.原子中的中子带负电荷
C.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核外电子数决定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下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3.我国已实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B )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4.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C )
A B C D
第2课时 离子 相对原子质量
【知识目标】
1.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
【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重点】
离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的形成。
一、导入新课
【导入1】
《漫游原子世界》中有一段话: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运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家伙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儿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荷,质子带正电荷,正好把身带负电荷的我和我的同伴深深吸引。
【导入2】
教室中安排座位的情况:如果有的课桌只坐一个人,有的课桌坐了两个人,有的课桌没有人,必然有人产生抱怨情绪,我们称之为不稳定状态。如果每张课桌都坐了两个人,大家觉得比较均等,谁也不会抱怨谁。当原子中有许多个电子时,原子会如何安排这些电子的座位呢?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电子能否挣脱原子的吸引?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讲,原子核外空间很大,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重点。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离子的形成
1.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的形成
[图片展示]Na+、Cl-、NaCl的形成:
[小结]像氯化钠这样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还有很多。一般地,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的。如:氯化镁、氯化钾等。
3.离子符号的书写:离子符号表示式为Xn+或Xn-。
(1)阳离子:Na+、K+、Mg2+、Ca2+、Al3+、NH4+、Fe2+、Fe3+。
(2)阴离子:O2-、F-、S2-、Cl-、SO42-、CO32-、NO3-、OH-。
注意:①简单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②简单阴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8减去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③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1”省略不写。
4.物质与其构成粒子间的关系
【例1】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B.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
C.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解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离开这一条件,原子可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A错误;钠原子变为钠离子只是失去一个电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变,故B错误;分子之间有间隔,由气态变为液态和固态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故C错误;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D正确。
探究二、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是Ar)。
2.相对原子质量(Ar)=该原子的质量112×一种碳原子的质量。
[分析]也可以用比较形象的方法解释。
[展示投影]
3.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单位是“1”,通常不写。
[分析]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等于1.66×10-27 kg。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1个质子和 1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所以电子的质量与原子的质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4.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中子数。
【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质量都没有单位
B.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所以氢原子的质量为1 g
C.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
D.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 kg,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原子的质量很小,有单位,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故A错误,C正确;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实际质量约为1.67×10-27 kg,并非1 g,故B错误;由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知,原子的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也越大,故D错误。
1.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粒子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等于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大于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小于
核外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性
显负电性
符号
用元素符号表
示,如Na、Cl
用离子符号表示,
如Na+、Mg2+
用离子符号表示,
如Cl-、S2-
联系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2.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Ar=某原子的实际质量(kg)标准碳原子的质量(kg)×112。
(2)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是比值。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 A )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如图是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C )
A.1个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了1个电子,电子层数减少1层
B.一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了相对稳定结构
C.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物质
D.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3.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出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63,中子数为89,核外电子数为63。
第1课时 元素和元素符号
课题3 元 素
【知识目标】
1.说出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2.知道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说明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4.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素养目标】
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逐步积累化学用语,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教学重点】
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
【教学难点】
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
一、导入新课
【导入1】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化学元素打交道,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水中含有氢元素、氧元素;吃的蔬菜中含有铁元素,铁锈中也含有铁元素;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钠元素、氯元素;对绿色植物而言,镁元素是不可缺少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元素。
【导入2】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索世上万物最基本的组成成分有哪些?经过长期努力,终于知道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就如用26个英文字母可拼写出数十万个英文单词一样。这一百余种元素组成了上亿种物质。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元素
1.定义: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注意
(1)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3)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4)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3.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分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举例
如: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联系
元素原子
4.元素的分类
5.元素的分布
(1)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2)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
(3)空气中含量前两位的元素:N、O。
[提问]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什么?
[讨论]在化学反应S+O2SO2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结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小结]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均不变。
[知识拓展]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提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小结]
[归纳]描述物质的几种方法:
(1)有的纯净物由分子构成,有的由原子构成。
(2)纯净物都由元素组成。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1】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中子数不同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一定不同,但最外层电子数、中子数可能相同。
探究二、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
1.书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C、S、P、K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Na、Mg、Ca、Zn、Si等。
[分析]在国际上现在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例如Cu表示铜元素,Cl表示氯元素,Ca表示钙元素。
[思考]元素符号表示什么意义呢?
例如:H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
He表示氦元素表示氦气表示一个氦原子
2.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表示一种物质——稀有气体、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如He—氦气、Fe—铁、C—碳微观:表示一个原子
[思考]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是否还能表示该元素?
[小结]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就只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只具有微观意义)
【例2】 108号元素是人工合成的元素,其元素符号由两个字母组成,下列书写正确的是 ( D )
A.HS B.hS C.hs D.Hs
解析: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元素在书写时要遵循“一大二小”的原则。108号元素符号由两个字母组成,其第一个字母一定要大写,第二个字母一定要小写,故选D。
1.超市中销售的奶粉种类很多,有加钙奶粉、加锌奶粉,这里的“钙”“锌”指的是 ( B )
A.分子 B.元素 C.单质 D.原子
2.新冠病毒感染的医疗预防中所用的消毒剂包括酒精(C2H5OH)、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过氧乙酸(CH3COOOH)等,这些消毒剂中都含有 ( C )
A.氧原子 B.氧分子 C.氧元素 D.氧单质
3.2020年1月14日,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迎来了进入2020年后的第一次飞行。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D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C.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D.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4.下列符号各表示什么意义。
(1)2N两个氮原子;
(2)3S三个硫原子;
(3)nFen个铁原子;
(4)Ne氖元素(或一个氖原子或氖气)。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2.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素养目标】
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逐步积累化学用语,利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教学难点】
能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一、导入新课
【导入】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为此,科学家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PPT投影]元素周期表。
[提问]同学们能从元素周期表中得出哪些信息?
二、探究新知
探究、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含有的信息:
2.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叫作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元素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共有16个族。(记忆:横是周期,纵是族)
4.元素周期表共有三种颜色,一种颜色表示的元素全部为金属,另一种颜色表示的元素全部为非金属,第三种颜色表示的元素全部为稀有气体。
5.每周期开头的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这说明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出现了周期性的变化。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也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名称的来源,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6.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1)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2)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例题】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周期族
ⅠA
0
1
1 H
1.008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He
4.003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张青莲(或门捷列夫等)。
(2)12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012;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Ne的化学性质稳定(填“稳定”或“不稳定”)。
解析: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1.云南个旧曾经被称为“世界锡都”,如图是锡元素的相关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D )
A.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为Sn
C.原子序数是50
D.相对原子质量是118.7 g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B )
A.氟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9
B.氟、硫、氯都是非金属元素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g
D.氟和氯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