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化学反应的限度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71497/0-16963918117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3化学反应的限度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71497/0-1696391811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3化学反应的限度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71497/0-169639181183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苏教版 (2019)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测试题
展开一、单选题
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AB.BC.CD.D
2.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3mlH2和1mlN2充分反应后,可得2NA个NH3分子
B.室温下,1LpH=1的HCl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数目为0.1NA
C.0.1ml金属Na在空气中完全氧化生成Na2O和Na2O2,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1ml/L的NaCN溶液中含CN-和HCN的数目之和为NA
3.在一定温度下,将2mlSO2和1ml O2充入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ΔH=-197kJ·ml-1,当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O2和SO3共2mlB.生成SO32ml
C.放出197kJ热量D.含氧原子共8ml
4.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4NH3(g)+5O2(g)4NO(g)+6H2O(g) ΔH=-905.9 kJ/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 ml NH3和5 ml O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905.9 kJ
B.平衡时5v正(O2)= 4v逆(NO)
C.平衡后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D.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中NO含量增大
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已知反应中的起始浓度分别为、、,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 )
A.为B.为
C.为D.为
6.已知:N2(g)+3H2(g) 2NH3(g) △H =-92.4 kJ/ml。一定条件下,现有容积相同且恒容的密闭容器甲与乙:① 向甲中通入1 ml N2和3 m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 kJ;② 向乙中通入0.5 ml N2 和1.5 m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 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Q1=2Q2<92.4B.92.4=Q1<2Q2
C.Q1=2Q2=92.4D.92.4>Ql>2Q2
7.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总能量一定低于生成物总能量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一定有非极性共价键断裂D.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8.反应2CO2+6H2CH2=CH2+4H2O可用于合成烯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压强可加快该反应速率
B.降低温度能减慢该反应速率
C.增大H2的浓度能加快该反应速率
D.若反应中加入足量的H2,可使CO2 100% 转化为CH2=CH2
9.向一支大试管中加入5mL0.1ml·L-1KI溶液和1mL0.1ml·L-1FeCl3溶液,用力振荡,为证明I-与Fe3+可发生可逆反应,下列实验设计不正确的是( )
A.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观察现象
B.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0.1ml·L-1KSCN溶液,观察现象
C.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该溶液与Fe2+反应能产生蓝色沉淀),检验是否有Fe2+生成
D.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现象
10.在一定温度下,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4HCl(g)+O2(g)=2H2O(g)+2Cl2(g)下列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C.断开4mlH﹣Cl键的同时,生成4mlH﹣O键
D.HCl、O2、H2O、Cl2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2:2
二、填空题
11.向含有2 ml的SO2的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2SO2+O22SO3,充分反应后生成SO3的物质的量 (填“<”“>”或“=”,下同)2 ml, 转化率 100%。
12.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序号)。
①
②
③、、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ml的同时生成ml
⑤单位时间内生成ml的同时生成ml
⑥反应速率
⑦一个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键断裂
⑧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⑪其他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13.(Ⅰ)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某可逆反应(ABC均为气体),从0~2分钟进行过程中,在不同反应时间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用C表示反应速率 ;
(4)2分钟后A、B、C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反应已达到了 状态。
(Ⅱ)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SO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空格里(填写“增大”“减小”“不变”)。
14.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在4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标准状况),实验记录如表(累计值):
①哪一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 min(填0~1、1~2、2~3、3~4、4~5)。反应开始后反应速率先增大的原因是 。
②求3~4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 (设溶液体积不变)。
(2)另一学生为控制反应速率防止反应过快难以测量氢气体积,他事先在盐酸中加入少量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蒸馏水 B.KCl溶液 C.KNO3溶液 D.CuSO4溶液
(3)某温度下在4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X、Y、Z的反应速率相等 B.X、Y的反应速率比为3:1
C.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生成1ml Y的同时生成2ml Z
③2min内X的转化率为 。
15.工业生产硝酸铵的流程图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硝酸铵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任写一条)。
(2)已知N2(g)+3H2(g)⇌2NH3(g),ΔH=-92.4 kJ·ml-1。
在一定温度压强和铁催化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lN2和3mlH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 (填“<” “>” “=”)92.4kJ,理由是 。
(3)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16.反应mA+nBpC,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时,
(1)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为 。
(2)若c为气体,且m+n=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是向 方向移动。
(3)如果在体系中增大或减小B的量平衡均不移动,则B为 态。
(4)若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降低,此反应的逆反应是 热反应。
17.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bM(g),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已知计量系数比为最简整数比,则b= 。
(2)若t2-t1=10 min,则从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计算出来的结果为 ml/(L·min)。
(3)t1、t2、t3三个时刻中, 时刻达到反应的最大限度。
三、实验题
18.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l·L-1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 。
(2)甲组同学取2 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 。
(4)丙组同学取10 mL 0.1 ml·L-1 KI溶液,加入6 mL 0.1 ml·L-1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 mL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Fe3+,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 反应。(填可逆不可逆)。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 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
19.(1)利用原电池装置可以验证Fe3+与Cu2+氧化性相对强弱,如下图所示。
该方案的实验原理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为原电池。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装置中的负极材料是 (填化学式),正极反应式是 。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证明2Fe3++2I-⇌2Fe2++I2为可逆反应,设计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
取5mL0.1ml/LKI溶液,滴加2mL0.1ml/L的FeCl3溶液,再继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再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①方案一中能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的现象是 。
②有同学认为方案一设计不够严密,即使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也可能出现上述现象,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方案二:
设计如下图原电池装置,接通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注:灵敏电流计指针总是偏向电源正极),随着时间进行电流计读数逐渐变小,最后读数变为零。当指针读数变零后,在右管中加入1ml/L FeCl2溶液。
③方案二中,“读数变为零”是因为 .
④“在右管中加入1ml/L FeCl2溶液”后,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 偏转(填“向左”、“向右”或“不”),可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20.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
(1)实验一:探究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及方案: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反应生成碘,反应原理是2IO3-+5SO32-+2H+=I2+5SO42-+H2O,生成的碘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则V1= mL、V2= mL。
(2)实验二:探究KI和FeCl3混合时生成KCl、I2和FeCl2的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实验步骤:
i向5 mL 0.1 ml/LKI溶液中滴加5~6滴0.1 mlL 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丙三等份;
ii向甲中滴加CCl4,充分振荡;
iii向乙中滴加试剂X。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I-+ Fe3+= I2+ Fe2+
②步骤iii中,试剂X是
③步骤ii和iii中的实验现象说明KI和FeCl3混合时生成KCl、I2和FeCl2的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该实验现象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少量饱和(NH4)2SO4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B
将苯、液溴和铁粉混合后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AgNO3溶液中
产生淡黄色沉淀
苯和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C
相同条件下,将SO2和O2按体积比1:1混合并通过灼热的催化剂充分反应,产物依次通过BaCl2溶液和品红溶液
前者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后者溶液褪色
SO2和O2的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D
向2支均盛有2mL1.0ml/L的KOH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浓度均为0.1ml/L的AlCl3和FeCl3溶液
一支试管出现红褐色沉淀,另一支无明显现象
Ksp[Al(OH)3]> Ksp[Fe(OH)3]
编 号
改变的条件
生成SO3的速率
①
升高温度
②
降低温度
③
增大O2的浓度
④
使用V2O5作催化剂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100
240
464
576
620
实验序号
0.01ml/L 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0.01ml/L Na2SO3溶液的体积/mL
水的体积/mL
实验温度/°C
出现蓝色的时间/s
①
5
5
V1
0
②
5
5
40
25
③
5
V2
35
25
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5.C
6.D
7.A
8.D
9.D
10.B
11. < <
12.③④⑦⑨
13. A、B C 2A(g)+B(g)⇌2C(g) 0.5 ml/(L•min) 化学平衡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14. 2~3min 因为反应开始阶段温度对反应的速率起决定性的作用,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0.025ml/(L·min) CD 3X(g)+Y(g)2Z(g) CD 30%
15. 可做氮肥等 <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1ml氮气和3ml氢气完全反应生成2ml氨气,放出92.4kJ热量,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完全,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 4NH3+5O24NO+6H2O
16.(1)m+n>p
(2)逆反应
(3)液态或固态
(4)吸
17. 1 0.05 t3
18. 防止氯化亚铁被氧化 2Fe2++Cl2=2Fe3++2Cl- 隔绝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Fe2+ 可逆 反应生成的Fe3+催化了H2O2的分解
19. Cu+2Fe3+=Cu2++2Fe2+ Cu Fe3+ + e- = Fe2+ 下层(CCl4层)溶液呈紫红色,且上层清液中滴加KSCN后溶液呈血红色 4Fe2++O2+4H+=2H2O+4Fe3+ 该可逆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向左
20. 40 10 2 2 1 2 KSCN溶液; ii中下层溶液紫红色,iii中加入KSCN后显红色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课后复习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随堂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精练: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精练,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