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同步测试题
展开第四章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3北京昌平期中]野外观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手段。下图为某次野外实习学生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1~2题。
1.野外观察地貌的正确顺序是( )
a.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 b.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 c.描述河漫滩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A.a、b、c B.a、c、b
C.b、c、a D.c、b、a
2.图中的次一级地貌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冲积扇 B.②—河谷
C.③—山峰 D.④—山脊
广东省肇庆市美丽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1 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七星岩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共同形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的景致。每年国庆节前后,傍晚时候,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读图,完成3~4题。
3.观察“卧佛含丹”奇观,最佳位置是( )
A.攀登卧佛观察 B.乘坐游艇观察
C.特定角度远眺 D.山脚向上仰望
4.七星岩属于地貌层级中的( )
A.宏观地貌—山地
B.次一级地貌—喀斯特地貌
C.微观地貌—溶洞
D.次一级地貌—河流地貌
[2023广东江门期末]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由城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关城是长城防御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至关重要。下图为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及关城景观图片。读图,完成5~6题。
5.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地貌,长城城墙和关城修筑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A.山脊、山谷 B.山谷、山峰
C.山脊、鞍部 D.陡崖、山谷
6.为方便游客观赏,景区计划在M、N之间修建缆车索道,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95米 B.200米
C.285米 D.305米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B点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 )
A.350米和200米
B.200米和250米
C.200米和150米
D.100米和125米
8.图中B、C两地的温差约为( )
A.0.6 ℃ B.1.2 ℃
C.1.8 ℃ D.3.2 ℃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某地理学习小组利用周末对学校附近某地进行地貌考察。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当地地貌简图。据此完成9~10题。
9.观察图示地区地貌,最佳观察点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图示区域内次一级地貌是( )
A.山峰、河流地貌
B.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
C.河流地貌、石林
D.山峰、喀斯特地貌
[2023山东淄博期末]成都某地理学习小组开展“观察家乡的地貌”活动,在此过程中,某同学通过手机App获取了一个观察点的海拔。下图为观察点海拔及该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观察点5和观察点2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22米 B.82米
C.108米 D.98米
12.坡度、坡向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坡度和光照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坡度大,光照条件好
B.甲地坡度大,光照条件差
C.乙地坡度大,光照条件好
D.乙地坡度大,光照条件差
13.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2022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C处有一石碑“某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该小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解释其中原因。
(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在C处和E处的两位同学?为什么?
(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 ,请在①②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I。
(4)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处测量当地的气温,你认为两处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
参考答案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1.A 2.B 解析 第1题,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由此可知,观察的正确顺序为a、b、c。故选A。第2题,据图可知,①为山坡,A错误;②为河谷,B正确;③为山脊,C错误;④为山峰,D错误。故选B。
3.C 4.B 解析 第3题,观察“卧佛含丹”奇观,宜选择较远距离,正对卧佛观察,故应寻找特定角度远眺。第4题,据材料信息“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可知,七星岩属于喀斯特地貌,为地貌层级中的次一级地貌,故B正确。
5.C 6.C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长城城墙主要穿过山脊。读图可知,关城修筑地区两侧等高线为一对山谷线和一对山脊线交会处,是两个山顶之间较低的部位,为鞍部。鞍部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有道路经过,说明该地交通相对便利。同时,两侧为山顶,有天然屏障,利于防守。故长城城墙和关城修筑的地形部位分别是山脊、鞍部。故选C。第6题,景区计划在M、N之间修建缆车索道,M海拔为600—650米,N海拔为850—9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00—300米,285米符合题意。故选C。
7.D 8.A 解析 第7题,读图可以看出,B点纵坐标是100米,表明其绝对高度是100米,而A点低于海平面约25米,所以B点与A点的相对高度是125米。故选D。第8题,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 ℃。B点海拔为100米,C点海拔为200米,B、C两地相对高度为100米,故两地温差约为0.6 ℃。
9.B 10.D 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乙山峰海拔最高,且位于图示地区中部,为最佳观察点,故B正确。第10题,读图可知,图示地区山峰较多,溶洞和石林也较多,溶洞和石林均属于喀斯特地貌,故D正确。
11.C 12.D 解析 第11题,由材料可知,观察点5海拔为162米,读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20米,观察点2海拔为40—60米,因此观察点5和观察点2的相对高度为102—122米,C正确。故选C。第12题,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图可以看出,与乙坡相比,甲坡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更缓和,A、B错误;成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都位于正南方,根据图中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向可知,甲坡是阳坡,光照条件好,乙坡是阴坡,光照条件较差,乙坡等高线密集,坡度大,D正确,C错误。故选D。
13.答案 (1)画图略。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
(2)看不到C处的同学,因为C、D两处之间有山脊,会阻挡视线;能看到E处的同学,因为D、E两处之间是山谷,不会阻挡视线。
(3)② 画图略(分别在最高、最低处)。
(4)3 ℃。根据等高线可知,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00米。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故两处之间的温差约3 ℃。
解析 第(1)题,河流发育在山谷,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大,河流流速较快;反之,流速较慢。第(2)题,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为山脊。如果两地之间有山脊相隔,就会阻挡视线,山谷则不会阻挡视线。第(3)题,G、H两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从G处到H处海拔先升高再降低,故应是②图。GH和DE的交点I应为GH间的最高点,DE间的最低点。第(4)题,图中等高距为100米,B处海拔为700米,A处海拔为1 200米,两处的相对高度为500米,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故两处之间气温相差约3 ℃。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精品测试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2《地貌的观察》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2《地貌的观察》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同步训练题,共8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当堂检测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M处公路穿越的地形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