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除法》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案
展开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 第1课时 滴水实验 | |||
课题 | 滴水实验 | 课型 | 新授课 |
教材分析 | 滴水实验是综合与实践里的内容。这一课在设计上突出了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典型特点:重问题,重过程,重综合。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设计了滴水实验数学教学活动情境。教材从数学的角度来寻找,发现,思索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能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够使用数学的观点看问题,使数学生活化。同时提供了素材以及进行探索规律的机会,主要通过做实验以及对实验结论的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树立保护水资源,节约能源等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 ||
学情分析 | 把情境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从这些问题中选取能够体现重要学习目标的问题,鼓励学生探究,然后交流分享,在分享中促进学生反思、提升,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 ||
教学策略 | 让学生经历生活中寻找,获取数学信息的过程,从数学角度观察生活,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知识的浩瀚和无垠。激发学生对数学及其他学科的求知欲。 | ||
教学内容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88页 | ||
教学目标 | 1.经历实验、预测、调查、访谈、比较等过程,了解预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滴水会浪费多少水的办法。 2.从数学的角度(如调查、计算)分析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所漏掉的水的价值,体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3.经历综合运用知识和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
教学重点 | 经历“一年会滴多少水”的推算过程及运用这个数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
教学难点 | 针对“滴水实验”的任务,能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环节 | 导学案 | ||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 听,这是什么声音。是的,这是水滴滴落的声音。这是谁家的水龙头没有拧紧,在滴水呢,我们先帮他关上。那么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年会滴多少水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 ||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 1.活动任务 生1:首先要知道单位时间内的滴水量。 生2: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测一测。
2.设计方案 设计滴水实验,推算出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一年大约会浪费多少水。 设计什么实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生1我想用盛满水的水杯扎个眼代替水龙头,看看这个纸杯平均一分漏掉多少水。再算一算一个小时,一天,,依次类推就可以求出一年的水量。 3.小组讨论,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 讨论之前老师提醒一下同学们需要讨论的方向:你们需要考虑需要哪些数据,怎样能测量出这些数据?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的方案。
4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一分钟滴水20ML 一小时滴水20*60=1200ML 一天滴水1200*24=28800ML 一年滴水28800*365=10512000ML
5交流反思,和同伴交流并分享实验结果 生1:为什么我们得到的数据不一样呢? 生2:我们组实验了两次才成功。 生3:当你试验几次数据不一样的时候,是因为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误差,应该取这几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6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描述1分漏掉的水大约有多少。 水龙头一分漏掉的水约是20毫升,相当于我们喝的一大口水。 (2)利用上面的数据,借助生活经验,描述一个没拧的水龙头一年大约浪费多少水。 按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一年漏水10吨计算,全国大约有30万所学校用自来水,如果按每个学校有1个水龙头漏水,这些学校全年就会浪费300万吨水,如果1人1年用30吨水,这些水就可以供10万人用一年。 7读一读,想一想 出示课件的内容 (1)读了上面的资料,你有什么感想? 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节约用水。 (2)请留心观察生活,在你身边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你知道哪些节约用水的好方法? 浪费:洗衣水、洗菜水用完直接倒掉;洗脸用流动水……;节约:用淘米水洗菜,用洗衣水擦地、冲马桶等。 今天,我们通过数学实验,综合运用了数学知识,解决了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小小一滴水引发的数据触目惊心。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节水的短片。
| ||
三、达标检测 |
| ||
四、课堂小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 ||
五、教学板书 | 滴水实验 一分钟滴水20ML 一小时滴水20*60=1200ML 一天滴水1200*24=28800ML 一年滴水28800*365=10512000ML | ||
六、教学反思 | 优点: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们还必须找好实践活动的落脚点,考虑好以什么数学知识为依托,使得这个实践活动具有“数学味”。重在实践与探究,而不是简易的实验操作。 缺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类型有多种,本课属于“数学实验”中的探索性实验,重点在探究,不是简单的实验操作,也不是简单的推理计算。因此教学中,在设计实验方案的环节上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所以在课堂上要鼓励和尊重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制定实验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实验方案的设计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格外注意。 改进措施:生数学实践活动的意义不在于研究的结果有多么的准确和有多大的社会价值,而是在于他们在亲身经历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价值,数学的有趣、好玩。但实际教学中,学生如果存在着实验设计、操作等困难,就较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地开展评价活动。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 第2课时 编码 | |||
课题 | 编码 | 课型 | 新授课 |
教材分析 | 本节课所讲的是小学数学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第一节的内容, 这部分 内容是学生对“数”有了较深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统计学里的收集、处理信息奠定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本节课非常重要。 |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认数的时候,教材就已经出现了像门牌号、车牌号这样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二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 ||
教学策略 | 根据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认知水平,从而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境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 进行对数字编码的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 ||
教学内容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91-92页 | ||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探索认识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等常见数字编码的结构和含义,体会数字编码编排的特点及方法。 2、探索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实践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编码、应用编码的意识。 | ||
教学重点 | 体验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会运用数描述某些事物的特征。 | ||
教学难点 | 学会用数字编码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环节 | 导学案 | ||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 师:(课件出示0-9数字)这些有趣的数字,虽然它们的个数有限,但它们的排列是无限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请看这个数110。(课件演示) 书架上有110本书。 大新桥街110号。 报警电话110。 思考:相同的数字在这三句话中分别表示什么? 师:报警电话110,它表示数量吗?表示顺序吗?它表示的一种编码。 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今天我们就从编码的角度研究数字,看看它们有哪些用处。 板书课题:编码 | ||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 师:不久前,本市接到报警电话,某银行发生盗窃,警方通过一些信息,立马知道了谁是犯罪嫌疑人。 警察:我们在现场找到了一张不完整的身份证复印件,背面还记有一个银行卡号。 警长:我已经知道是谁了!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警察是如何破案的吗?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民警找到了哪些线索。 师:民警根据调查走访确定了5位嫌疑人 师:犯罪现场遗留了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 师:探长是怎样判断出谁是犯罪嫌疑人的呢? 生1: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都是编码。 生2:编码中隐藏着一些信息。 师:同学们可聪明,身份证号与银行卡号都是由数字组成的编码,当中含有很多信息。探究其中所含的信息,可以像警察一样很快找到真正的凶手了。 1.认识身份证编码 师:你知道身份证号码中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吗?根据下面的身份证号码,你能找到什么线索? (1)身份证编码规则讲解: 1-6位为地址码,其中1、2位是省代码,3、4位是市代码,5、6位是县区代码。 7-14位为出生日期码,其中7-10位是出生年份,11、12位是出生月份,13、14位是出生日期。 15-17位为顺序码,即同一地区同一天出生的人按顺序编号,第17位单数为男,双数为女。第18位为校验码,是由前17位数字根据一定的公式计算出来的,一般为1-9,若计算出来是10,则用X表示(X是罗马10的意思)。 (2)师:根据上面的身份证号码,你认为谁可能是犯罪嫌疑人? 生:犯人的出生日期是1972年9月8日。 师:根据身份证上残缺信息知道了犯罪嫌疑人的出生年月日,锁定3个1972年出生的嫌疑人,排除另外2人。同学们推理的非常好! 师:这3个嫌疑人,又如何确定是谁呢?接下来怎么办? 生2:银行卡号中会不会也隐藏一些信息? 师:银行卡的编码方式是怎么样的呢? (3)师:下面是银行卡的编码方式,根据信息判断谁是犯罪嫌疑人。 现场的银行卡标识代码是甲银行的,排除掉两名嫌疑人(2号和3号嫌疑人),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是5号嫌疑人。 师:同学们像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这样把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表示明确的意义就是编码。大家用编码的知识破了案,真厉害。好!为自己的出色表现鼓掌。 (4)小练习 师:我们知道了身份证编码的秘密。你们能从这些数字中知道它主人的哪些信息? 生:那从这个身份证中我们知道了这个身份证的主人是1998年3月3日出生的 生:是一名女性。 师:身份证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法定个人身份证件,大家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身份证。 (5)学号编码 师:数字编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其实,学校里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自己的号码,这也是我们身边的编码,是什么呢? 生:学号 师:那你们认为这个学号编码应该体现哪些信息呢? 生:能体现所在班级 生:不与其他年级重复 生:能区分男女生 师:淘气学习了编码后,为全校每一名同学都编了一个号码,其中201203321表示“2012年入学的(3)班学号为32的同学,该同学是男生。 师:你能看出淘气编号的规则吗? 学号是由“入学年份+班级号+座位号+性别代码”组成的。 师:按照这个规则,200904172 表示的是哪一名同学? 生:2009年入学的(4)班学号为17的同学,该同学是女生。 (5)生活中的编码 我们的生活已步入到数字时代,我们来认识一下生活中出现的数字编码吧 旅馆房间号908:9表示楼层,08表示房间编号 电话号码:前四位表示归属地 邮政编码:前两位表示省份、直辖市代码,第三、四位表示地市州代码,后两位表示区、县、镇代码。 书本的条形码:条形码的编码遵循唯一性原则,以保证商品条形码在全世界范围内不重复,即一个商品项目只能有一个代码。 师: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数字编码的例子?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编码。这些数字编码有序便于统计,而且更方便,也便于查找等。实际上这就是我们研究编码的目的。 展示一组图片:车牌号码、电话号码、商品条形码…… (欣赏图片,让学生体会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学习探究数字编码秘密的需求。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到数字编码的意义和优越性。大量的图片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 | ||
三、达标检测 | 师:同学们学习了刚才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呢?我来考考你,做几道习题来检测一下吧! 1、小明的身份证号码是622429199509141657,但是他不会填,你愿意帮助他吗? (1)第1~6数字是( 地址 )码; (2)第7~14位数字是( 出生日期 )码; (3)第15 ~ 17位数字是( 顺序 )码,第17位数字是1,3,5,7,9表示( 男 ),数字是2,4,6,8表示( 女 ); (4)第18位数字是( 校验 )码 (5)小明的出生日期是( 1995年9月14日 )。 2、小马虎在课前搜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人的身份证号码,但是不记得分别是谁 的,你能帮帮他吗? 142427197201130857 爸爸 142427193710060845 奶奶 142427193609120838 爷爷 142427197305260826 妈妈 3、师:编码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非常广泛,它表达的信息非常简洁,也具有唯一性。你们想不想尝试自己编码。试着编一个学号码,包含的信息尽可能详细。 | ||
四、课堂小结 | 师:这些简单的数字按一定的次序排了一个队,就变成了有趣的编码。 师:生活中有许多不同的数字编码,各种不同的数字编码所代表的意义不同,并且这些数字编码都具有不同的编制规则。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 ||
五、课后作业 | 同学们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 ||
六、教学板书 | 编码 身份证编码: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验码 规则性 简洁性 唯一性
| ||
七、教学反思 | 这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探索编码的简单方法,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优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编码的兴趣。课的开始一个充满悬念的帮助探长破案故事引入新课,使学生很自然很愉快的进入到了学习状态。从而很顺利地引出身份证和银行账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使用性,起到了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2.本节课我注重了理解与运用。在学生了解、掌握了身份证编码的编排方法之后,进一步引导他们归纳编码的好处以及编码时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真正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编排特点。 不足: 本课是一节数学课,而不是一节身份证知识的普及课。纵观本课数学的思维性还应该加强。 改进措施: 实际授课前,应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生活中的数字编码及家人的身份证号码。提前收集身份证号码有利于课程前期的开展,更直观、易懂。运用了调查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建构了掌握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特征的平台。根据小学生对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感兴趣的特点,设计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营造让学生爱学、乐学的课堂教学环境。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 第3课时 数图形的学问 | |||
课题 | 数图形的学问 | 课型 | 新授课 |
教材 分析 | 本节教学内容安排了“鼹鼠钻洞”与“菜地旅行”两个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与数一数等教学活动,逐步有序地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总结数图形的规律。 | ||
学情 分析 |
2.学生在三年级已学过《搭配中的学问》,本册第二单元又认识了线段,学生对有序的思考,线段图等已有初步的认知。数线段时,部分学生能得出结果,但无法做到有序。 | ||
教学 策略 | 本节课的教学着力点在于提升学生的经验水平,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利用画图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归纳规律能力 | ||
教学 内容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93页 | ||
教学 目标 |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 ||
教学 重点 | 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地经历不重复、 不遗漏地数图形的过程。 | ||
教学 难点 | 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 ||
教学 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课时 安排 | 1课时 | ||
教学 环节 | 导学案 | ||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 鼹鼠:大家好,我想和你做好朋友,我最擅长挖土和钻洞了,在洞里钻来钻去,我觉得很快乐。 | ||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 1.活动任务 鼹鼠:我会任选一个洞口进去,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出来。 师:说一说他有多少不同的路线?首先想一想鼹鼠可以从哪些洞口进入,哪些洞口出来? 生:鼹鼠可以从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洞口进去,从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洞口出来。
生1:我是这样画的,用线段图表示出来,线段的每个端点表示一个洞口。 生2:我是用字母表示的,ABCD分别表示四个洞口。 生1:你这个方法很不错呀,我可以把你的字母借鉴到我的方法里。
生1:我是这样想的。在这些线段中,最短的是AB BC CD,三条线段。较长的线段 AC BD两条线段。最长的是AD这一条线段。3+2+1=6,有六条不同的线段。 生2:我说一下我的想法。我是让鼹鼠从A点出发,分别从其他洞口出来,那么从A点出发的线段有AB AC AD三条线段。再从B点出发,分别从其他洞口出来,从B点出发的线段有BC BD两条。最后从C点出发,只能从D点出来,从C点出发的线段有CD一条,共计6条。 师:你们这两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逻辑,做到了不重不漏,表达的也很清晰。 4菜地旅行 鼹鼠:我不想钻洞了,我想去菜地旅行。开上我的车带你们去菜地旅行吧。本次车是从红薯站开往土豆站。本站是红薯站,也就是起点站,开往土豆站,也就是终点站,中间经过ABCDE5站,单程的意思是朝一个方向的形成,那么单程需要多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快来帮鼹鼠出出主意吧。 (1)根据情境画出示意图,有顺序地数一数,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生1:画一条线段,两端分别为红薯站和土豆站,用a和e来表示。中间有三站分别用BCD来表示。车辆从红薯站开往土豆站这是单程。 生1:我是这样数的,一次只坐一站,需要准备四种票,一次坐两站,需要准备三种票,一次坐三站,需要准备两种票,一次坐四站,需要准备一种票,共计准备十种票。 生2:我这样数,从a站上车,分别到BCDE站下车,需要准备四种票,从B站上车,分别到CDE站下车,需要准备三种票,从C站上车,分别到DE站下车,需要准备两种票,从D站上车只能到E站下车,只需要准备一种票,共计十种票。
师:同学们数的都非常正确,也都有自己的思路。真棒! (2)如果有6个汽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同学们自己动手算一算吧。 用刚才的两种不同的方法,动画演示并表上算式。算出来都是需要15种车票。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刚才的两种方法。当车站变为6个时,情况有什么变化? 生1:我来说一下车站从5站增加到六站时发生的变化。只有五站时,从点a到点e,需要十种不同的票。当多出一个车站点F时,就需要增加FE,FD,FC,FB,FA这五种车票。也就是增加了五种车票。 师:线段增加的条数与原来的点数有什么关系? (3)如果有7个汽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 车票呢?8个呢?你发现了什么? 5个站时,车票种数为:4+3+2+1。 6个站时,车票种数为:5+4+3+2+1。 7个站时,车票种数为:6+5+4+3+2+1。 8个站时,车票种数为:7+6+5+4+3+2+1。 生1:每增加一个点,这个点就会和原来的点分别形成一条线段,所以增加的条数就是原 来的点数。 生2:每个点都要和其他各个点形成一条线段。 师:同学们不仅帮鼹鼠计算了车票的,还研究出了有更多的车站时怎么买票,真是又乐于助人又好学。鼹鼠今天也玩的很开心。 | ||
四、课堂小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 ||
五、教学板书 |
在数图形的过程中,只有按照一定的方法和顺序去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 ||
六、教学反思 | 优点:借助一个小动物的形象展开教学,使课堂充满了童趣,让学生更能快乐的学习。设计的情境与生活联系密切。 缺点:内容过多,在教学中忽视了忽视了两种方法的巩固。高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从真实的事物抽象出简单明了的线段图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需要加强。 改进措施:教学是一门艺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在互动的基础上适时进行反馈,,课前精准的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