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2024年高考复习名师重难点导学必修一:第二章 章末整合提升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857843/0-16956973934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2024年高考复习名师重难点导学必修一:第二章 章末整合提升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857843/0-16956973935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2024年高考复习名师重难点导学必修一:第二章 章末整合提升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857843/0-16956973935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2024年高考复习名师重难点导学必修一:第二章 章末整合提升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2024年高考复习名师重难点导学必修一:第二章 章末整合提升,共6页。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整合提升核心知识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基本公式中常涉及v0、v、a、t、x五个物理量,根据题干信息,选取合适的公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无位移x,也不需要求位移,选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2)无末速度v,也不需要求末速度,选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at2。(3)无运动时间t,也不需要求运动时间,选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2-=2ax。(4)无加速度a,也不涉及加速度,选用平均速度公式:x=t。【典型例题1】 (多选)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足够长),加速度恒定。前4 s内位移是1.6 m,随后4 s内位移是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6 m/s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6 m/s2C.物体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8 mD.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总共需时8 s[解析]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Δx=aT2知,物体上滑的加速度a=m/s2=-0.1m/s2,故B错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有x4=v0t4+a,代入数据,解得v0=0.6m/s,故A正确;物体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xm==1.8m,故C正确;物体回到出发点,位移为x=0,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at2,得t=12s,故D错误。[答案] AC【典型例题2】 (多选)猎豹在捕食时,要有突袭性。经测算,一只猎豹起跑后,经过2 s的时间便能奔跑20 m的距离。若将这一段运动近似看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则可知( )A.猎豹的加速度为5 m/s2B.猎豹奔跑这20 m后速度达到20 m/sC.猎豹在这段运动中的平均速度为10 m/sD.猎豹在起跑了1 s时速度为10 m/s[解析] 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at2,代入数据解得猎豹的加速度为a=10m/s2,故A错误;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2=2ax,代入数据得v=20m/s,故B正确;猎豹在这段运动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故C正确;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可得v1=at1=10m/s,故D正确。[答案] BCD核心知识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非常规图像1.a-t图像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可知,图像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v。2.-t图像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at2可得,=v0+at,图像的斜率为a,纵截距为v0。【典型例题3】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按如图所示的规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2t0的时间内始终沿正方向运动,且在2t0时距离出发点最远B.质点做往复运动,且在2t0时回到出发点C.质点在t0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度为a0t0D.质点在2t0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度为2a0t0[解析] 由图像可知,0~时间内,质点沿正方向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在~t0时间内,质点沿正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在t0~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反向,质点继续沿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在~2t0时间内,质点沿正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由对称性可知,质点在2t0时刻速度为零,在2t0时间内质点始终沿正方向运动,2t0时刻离出发点最远,故A正确,B错误;根据a-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可知质点在t0时刻速度最大,最大速度为vmax=,故C、D错误。[答案] A【典型例题4】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从t=0时刻开始,质点的-t(式中x为位移)图像,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可以推知 ( )A.质点做速度为大小为2 m/s的匀速直线运动B.质点做加速度大小为2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质点在前2 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 m/sD.质点在4 s末的速度大小为4.5 m/s[解析] 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可知,x=v0t+at2,解得=v0+at,对照题图可知,质点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的斜率a=m/s2,解得加速度a=1m/s2,图像的纵截距表示初速度,即v0=0.5m/s,则质点做初速度为0.5m/s、加速度为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t图像描述的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由图可知,t=2s时,=1.5m/s,即质点在前2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5m/s,故C错误;质点在4s末的速度大小为v=v0+at=4.5m/s,故D正确。[答案] D核心知识三 运动学中的STSE问题运动学是高中物理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是和生活、体育、交通结合紧密的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一般以汽车安全行驶、体育运动为情景来命题。【典型例题5】 国庆假期,高速公路对小型汽车实行免费通行。若某收费站最高限速18 km/h,限速标志牌竖立在收费站前50 m处。一汽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靠近收费站,在距标志牌30 m时司机看清限速标识,经0.5 s的反应时间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过程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 m/s2。(1)求刹车过程的最短时间;(2)若汽车到达收费站时恰好不超速,求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解析] (1)汽车的初速度为v0=36km/h=10m/s,某收费站最高限速v=18km/h=5m/s 汽车以最大加速度减速所用时间最短,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可知v=v0-at代入数据,解得刹车过程的最短时间为t=1s。 (2)设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0,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x1=v0t0匀减速阶段,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得v2-=-2a0(x0+L-x1)代入数据,解得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0=0.5m/s2。[答案] (1)1 s (2)0.5 m/s2【典型例题6】 (2022·湖南三湘名校教育联盟联考)高空抛物是很危险的行为,从高处下坠的物体在空中加速后,会以较大的速度砸向地面,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和财物损失。某次课后实践探究活动中,在清场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一弹性球从三楼走廊栏杆上自A处自由掉落,二楼的小明同学测量到弹性球从二楼天花板下边缘B处下落到二楼走廊栏杆上沿C处的时间是Δt=0.32 s,二楼天花板下边缘B处到二楼走廊栏杆上沿C处的高度h=2.10 m。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9.80 m/s2,=0.51,=1.12,天花板的厚度为d=0.15 m,所有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每层楼层高都相同。不考虑空气阻力对弹性球的影响。(1)国家标准是学校走廊栏杆高度不得低于1.10 m,请结合题中数据分析实验场所的栏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2)在一楼水平地面站有身高h1=1.70 m的假人,在弹性球经过二楼天花板下边缘B处,工作人员发现危险,迅速向走廊内侧拉扯假人,工作人员的反应时间是Δt1=0.5 s,请结合题中数据分析假人可以躲过危险吗?[解析] (1)弹性球从二楼天花板边缘B下落到二楼走廊栏杆上端C的平均速度:=6.56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弹性球经过BC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v1==6.56m/s弹性球到二楼走廊栏杆上端C的速度:v=v1+g=8.13m/sAC间的高度:H==3.37m栏杆的高度:h0=H-h-d=1.12m>1.10m,符合国家标准。(2)根据题意有hAB=g解得:tAB≈0.51s弹性球从三楼走廊栏杆上端A处下落到一楼假人头顶水平位置,下降的高度:h2=(2.10+0.15+1.12)m×2+1.12m-1.70m=6.16m下落所用时间:t2=≈1.12s弹性球从二楼天花板下边缘B处下落到一楼假人头顶水平位置的时间t=t2-tAB=0.61s因为t=0.61s>Δt1=0.5s,所以假人可以躲过危险。[答案] (1)符合国家标准 (2)可以躲过危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2024年高考复习名师重难点导学必修一:第一章 章末整合提升,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2024年高考复习名师重难点导学必修一:第四章 章末整合提升,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意,8N,4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2024年高考复习名师重难点导学必修一:第三章 章末整合提升,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m/s2或10m/s2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