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实践活动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教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实践活动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教学课件,共11页。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新课标十大跨学科实践活动——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1. 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是一代代科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1)原子的构成: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根据实验证据进行推理,再用原子模型来表征原子的内部结构。(2)分子的构成:十九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②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④分子在不断运动;⑤原子不能独立存在。从所学的知识看,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①⑤ (填序号)。①⑤ (3)离子的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变为离子,如图3-K-1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原子的是 ①②④ ,表示阳离子的是 ③ ,表示阴离子的是 ⑤ 。(均填序号)图3-K-1①②④ ③ ⑤ 2. 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α粒子轰击金箔。【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运动方向 不会 (填“会”或“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不会 【解释与结论】(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B (填字母)。B (2)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原子核 。原子核 (3)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如图3-K-2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填字母)。图3-K-2a (4)如图中符合卢瑟福实验结论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是 C (填字母)。A. 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B. 枣糕模型C C. 核式结构模型(5)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ABD (填字母,多选)。A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