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教学课件ppt
展开1.学习思路本章讲的是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注意学习的中心是资源与安全,以耕地、水、矿产、石油、海洋空间资源为例,了解如果缺少这些资源就会直接威胁我国的国家安全,从而掌握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2.学习技法(1)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重点落实“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宏观上,要站在国家安全的角度,认识我国耕地资源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理解耕地资源、粮食问题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具体上,注重运用综合思维分析粮食安全问题,注意区域案例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分析。
(2)水资源与国家安全。能够辨析广义水资源与狭义水资源,重点是能够根据现阶段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概况,分析水资源的问题(时空分布不均和水污染),最终根据这些问题总结出合理的保护措施。(3)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矿产资源的概念和分类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学习时应该结合我国现阶段矿产资源的概况,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的联系,重点理解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总结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措施。
(4)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从不同尺度(从全球到我国)了解石油资源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特点,结合图片和文字资料,分析我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石油资源的战略意义以及石油资源与我国国家安全的关系。(5)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根据教材内容和课下自己查阅的资料,了解海洋对沿海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能够分清海洋空间资源的内容,理解并归纳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
小科普:耕地资源与土地资源的辨析耕地资源是由自然土壤发育形成的,能够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并具备可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成熟的自然环境。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
想一想1: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一线以东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答案】气候和地形。想一想2:我国为什么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答案】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新视点:中央储备粮及动用条件中央储备粮,指中央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和食用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动用中央储备粮。(1)全国或者部分地区粮食明显供不应求或者市场价格异常波动。(2)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需要动用中央储备粮。(3)国务院认为需要动用中央储备粮的其他情形。未经国务院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中央储备粮。
1.下列关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合理的是( )A.在陡坡上开垦梯田 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可能地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C.洞庭湖大面积围湖造田 D.农村新建住宅要尽可能选择荒坡地 【答案】D [解析]陡坡不适宜开垦梯田,应该发展林业;草场应该因地制宜,合理放牧;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环境;农村新建住宅要尽可能选择荒坡地。
2.下列表述符合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理念的是( )A.山区土地广阔,适宜耕作B.草原牧区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 C.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但是土地贫瘠,不适宜发展耕作业 D.和城市相比,乡村道路更广阔【答案】B [解析]山区坡度陡,适宜发展林业;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适宜发展耕作业;和城市相比,乡村人口密度小,车辆少,道路相对较窄;草场牧区适合发展畜牧业。
3.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答案】C [解析]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耕地比重小;以高原、山地为主,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粮食总产量是指耕地面积与单位耕地面积产量的乘积。据此完成第4~5题。4.影响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因素不包括( )A.耕地数量B.耕地质量C.气候资源的空间配置D.机械化水平5.对我国粮食总产量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B.滑坡 C.旱涝 D.台风
【答案】4.D 5.C [解析]第4题,机械化水平主要影响劳动生产效率,不会影响粮食总产量。第5题,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造成粮食减产严重,对我国粮食总产量影响最大。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的中南部,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78%,年入黄河泥沙量约占黄河泥沙总量的1/6。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控制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延安市积极实施了退耕还林政策,成果显著。植被覆盖率从2000年的46%提高到2014年的67.7%,水土流失也得到了有效遏制,输沙量减少了58.4%。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5年的282天。
(1)说明退耕还林政策对延安市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防治作用。【答案】退耕还林政策,提高了延安植被覆盖率,降雨时,减轻了雨滴对地面的冲刷,增加下渗,减缓地表径流速度,拦截泥沙,减少流水对地面的侵蚀作用,减轻了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的增加,有利于减缓风速,抑制风沙扬起,促进沙尘降落,减少了风沙危害,提高了空气质量。
(2)以延安市为例,说明如何处理好退耕还林与保护耕地的关系。【答案】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中南部,位于季风区,但气候过渡性特征表现明显,生态问题严重。退耕还林有利于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水土流失和风沙灾害等生态问题造成的耕地流失,有效地保护了耕地资源。保护耕地资源,提高粮食产量,保障了粮食安全,利于退耕还林的实施。
[考向1:我国耕地资源概况]下图示意2011—2015年中国耕地总面积变化情况。据此完成第1~2题。
1.2011—2015年,我国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主要原因是( )①开垦荒地 ②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加快 ③农民弃耕 ④交通建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中国农产品的产量不断提高,但大豆仍需大量进口,其主要原因是( )A.国产大豆品质差B.国产大豆价格高C.国产大豆产量低D.居民生活质量提高,需求量增大【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导致农村大量土地弃耕抛荒。第2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逐步实现了高产高效,因此国产大豆的品质不可能差,产量也不会低,价格也会逐渐降低。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国产大豆不足以满足我国居民快速增长的需求,因此大豆仍需大量进口,D项正确。
材料一 不同生态区的耕地面积、经济水平发展变化会对我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变化造成重大影响。1985—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了北粮南运的格局,这对我国不同生态区的土地利用、资源分配、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
材料二 下图示意中国各地区粮食产量变化。
(1)分析我国1985年后逐渐形成北粮南运格局的主要原因。【答案】北方耕地面积大(北方多平原),粮食播种面积大,产量高,商品率高;北方地区(黄淮区和东北区)粮食增产明显;南方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小;工业化、城镇化大量占用耕地,耕地面积减少。(2)说明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对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答案】加剧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扩大种植面积,造成土地沙漠化;大水漫灌,加剧区域土壤盐渍化;林地和湿地面积减小,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3)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可对南方地区粮食种植采取哪些措施?【答案】加快土地流转,推行规模化生产种植;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供科技支撑;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与具体内容
我国不同区域中低产田的主要问题与质量提升的重点任务
[考向1:耕地保护]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1979—2013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量由1 086万吨增加到5 912万吨。2015年,原农业部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指出我国农作物的亩均化肥用量为21.9千克,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千克),是美国的2.6倍,是欧盟的2.5倍。针对以上问题,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1)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分析我国亩均化肥用量过高的原因。(2)简述针对这种状况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1)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压力大;中低产田多,土壤肥力低。(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广有机肥的使用,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技术,科学施肥,提高使用效率(精准施肥,改进施肥方式);加强农产品质量的市场监管。
[考向2:粮食安全](2022年山东临沂期末)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藏粮于地”强调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即在粮食供过于求时,轮作、休耕一部分土地,在粮食紧缺时,再将这部分土地迅速用于粮食生产,从而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右图示意我国2016年耕地等级构成。据此完成第2~4题。
2.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会( )A.提高粮食生产成本B.减少粮食浪费C.减少粮食需求量D.保障粮食供给3.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 )A.提高农业科技 B.实行精耕细作C.扩大耕地面积 D.提高耕地质量
4.黄淮海平原土壤盐渍化地区实现“藏粮于地”的有效措施是( )A.发展台田B.种植绿肥C.轮作、休耕D.扩建大棚【答案】2.B 3.D 4.A [解析]第2题,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是根据粮食供给状况对土地进行轮作、休耕等,以保护土壤肥力,减少土地退化,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可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A项错误。粮食仓储中会出现生虫、鼠咬及陈化现象,造成粮食浪费,“藏粮于地”可以减少此类粮食浪费,B项正确。
粮食需求量是由市场决定的,与粮食储藏方式关系不大,C项错误。两种方式都是储藏,都可以保障粮食供给,D项错误。第3题,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是根据粮食供给状况对土地进行轮作、休耕等,以保护土壤肥力,减少土地退化,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所以该战略的关键是提高耕地质量,D项正确。提高农业科技和实行精耕细作是“藏粮于技”,A、B项错误。“藏粮于地”是着眼现有耕地,提高耕地质量,不是通过扩大耕地面积保障粮食产量,C项错误。
第4题,黄淮海平原土壤盐渍化地区实现“藏粮于地”的有效措施是治理盐碱地。发展台田可以控制地下盐分向地表土壤的迁移,可以治理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生产能力,A项正确;种植绿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肥,对盐碱地治理作用不大,B项错误;轮作、休耕可以保护土壤肥力,对治理盐碱地作用不大,C项错误;扩建大棚主要用于蔬菜、瓜果生产,粮食生产不适于大棚生产,D项错误。
拓展 |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教材第27页 探究1.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及滨海地区。2.海水稻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改良盐碱地,防止沙漠化面积进一步扩大,改善生态环境;在沙漠地区种植水稻,可以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当地气候,净化空气;在沿海地区大规模种植海水稻,可减少海水对海岸的侵蚀。
3.海水稻是耐盐碱的高产水稻,具有良好的抗盐碱、耐淹等特点。它的种植将给我国增添一个广大的粮食种植基地,进一步扩大粮食的生产面积,全方位满足我国居民对于粮食的巨大需求,将减少甚至终止我国每年从外国进口粮食的外汇支出;此外,海水稻还将给我国居民提供环保、安全、健康、口味好的粮食产品。
教材第29页 活动1.(1)区域:东南亚的泰国,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非洲的尼日利亚以及西欧的部分国家。共同点:水热条件好,地势平坦,人口稠密。(2)耕地资源的数量主要与气候、地形、水源以及人口、国土面积等因素有关。2.略。
教材第32页 活动1.(1)主要分布省区有江苏、四川、湖北、湖南、上海、台湾等,主要位于河流中下平原地区。(2)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土地资源北多南少,水土资源配置矛盾,造成南涝北旱的局面,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使粮食产量下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2.(1)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山东、河南、湖北、福建、广东、江西、海南。(2)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等。
教材第34页 活动1.主要忽略了科技进步(比如培育良种、改良耕作技术)因素。2.确保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防治耕地污染;提高耕种积极性;加强农业科技应用。教材第35页 活动1.否。复种指数越高,农作物的种植频次越高,收成次数也就越高,但是对地力的消耗就越大,土地的肥力就会下降,反而导致单产下降,降低粮食的产量。
2.不是。我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所占比例很小,地形崎岖的山地、高原地区垦殖指数高,会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教材第37页 活动1.(1)不能自给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主要有西藏、青海、山西、陕西、重庆、贵州、云南、广西、天津、北京、福建、浙江、广东、海南、上海。不能自给的原因:有些省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适合耕作的土地少;有些省区由于城镇化进程快,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有些省区由于人口增长快,粮食播种面积降低,经济作物比例上升。
(2)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人均耕地减少,而北方地势平坦开阔,人均耕地多,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粮食的产量。2.略。
我国中央储备粮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引发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共同发布的《严重粮食不安全热点地区早期预警分析》称,至少25个国家2020年面临严重饥荒风险,全球濒临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疫情发生后,为确保本国粮食供应,俄罗斯、越南、埃及、印度等多个国家限制或停止粮食出口,全球粮食供应链受到很大冲击。
为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我国建立了以中央储备为主导,省级储备为支撑,市县和企业储备为基础的粮食储备体系。但随着粮食储备量的持续增加,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有专家指出,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短期看是库存安全,长期看则是产能安全,因此“藏粮于库”不如“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农”。下表示意国家规定的部分主粮储存年限。
【思考探究】(1)指出长江以南地区玉米储存年限更短的自然原因。(2)指出“藏粮于库”产生的新的粮食问题。(3)对于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农”,请分别举出一项具体措施。【答案】(1)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多,空气湿度大,粮食易受潮霉变;长江以南地区气温更高,粮食易发热,影响质量。(2)仓库占地面积大,土地成本高;储藏年限长,储藏条件要求高,储藏费用高;粮食保质期短,陈粮消化难;易造成浪费现象。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 href="/dl/tb_c400870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说课课件ppt</a>,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难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获奖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粮食问题国家安全,学习目标,课程导入,课堂小结,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湘教版 (2019)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 (2019)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探究点二粮食安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