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第3课时 绝对值2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展开1.2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
第3课时 绝对值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2、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 3、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
过程与方法 | 经历绝对值概念的形成,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 | |||
教学重点 | 掌握绝对值的概念. | |||
教学难点 | 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 | |||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 设计理念 | |||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 问题1.检查5个排球的重量(单位:克),其中超过标准重量的数量记为正数,不足的数量记为负数,结果如下: 一3.5,+0.7,一2.5,一0.6. 其中哪个球的重量最接近标准? 问题2:两辆汽车从同一处O出发,分别向东、向西方向行驶10千米,到达A、B两处(如图),它们行驶的路线相同吗?它们行驶路程的远近(线段OA、OB的长度)相同吗?
教师指出:A、B两点到原点O的距离,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A、B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的绝对值。 |
因为绝对值概念的几何意义是数形转化的典型模型,学生初次接触较难接受,所以配置此观察与思考,为建立绝对值概念作准备. | ||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 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只与这个点离开原点的长度有关,而与它所表示的数的正负性无关.
绝对值的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例如,上面的问题中|20|=20,|-10|=10显然,|0|=0 如在数轴上表示数-6的点和表示数6的点与原点的距离都是6,所以,-6和6的绝对值都是6,记作︱-6︱=6,︱6︱=6。(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同) 练习:(1)︱+2︱= ,︱1/5︱= , ︱+8.2︱= ; (2)︱-3︱= ,︱-0.2︱= , ︱-8.2︱= ; (3)︱0︱= 思考: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得出: 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上述性质可表述为: 当a是正数时,︱a︱=a; 当a是负数时,︱a︱=-a; 当a=0时,︱a︱=0。
巩固练习: 教科书课后相关练习.
|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先求出答案,然后观察原数与它的绝对值这两个数据的特征,并结合相反数的意义,最后总结得出求绝对值法则
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有较高要求,要注意思考的周密性,要让学生体会出不同说法之间的区别.
| ||
小结与作业 |
| |||
课堂小结 | 学生总结:①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 ②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 |
| ||
本课作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