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2册同步练习(解析版答案)第5章 第2节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氨和铵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2册同步练习(解析版答案)第5章 第2节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氨和铵盐第1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2册同步练习(解析版答案)第5章 第2节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氨和铵盐第2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2册同步练习(解析版答案)第5章 第2节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氨和铵盐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章 第2节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氨和铵盐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能把Na2SO4溶液、NH4NO3溶液、KCl溶液、(NH4)2SO4溶液这四种无色溶液区分开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加热)(  )

    ABa(OH)2溶液   BNaOH溶液

    CNaCl溶液 DBa(NO3)2溶液

    2.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的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

    C.氨水很稳定,将烧瓶内的红色溶液加热颜色不会发生变化

    D形成喷泉的主要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3.爱吃虾的同学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买来的虾,闻起来有刺鼻的氨水味,是虾坏了,还是有不良厂商进行药物处理了呢。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系丁教授研究结论是海虾的消化道里也能分解出氨。所以吃海鲜要用醋去腥味,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下列关于氨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由多种粒子构成的,液氨的组成中只有氨分子

    B.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

    C.氨水显弱碱性,故通常保存在金属容器中

    D.在1 mol·L1氨水中,NH3·H2ONH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 mol·L1

    4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生活中的合成纤维、塑料、染料的生产会应用到氨气。氨气还可以制备一系列无机物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Cl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4Cl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3具有还原性

    D.上述转化关系中只有3个氧化还原反应

    5.关于如图进行的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烧瓶内是氨气,要产生喷泉,则烧杯中溶液一定呈酸性

    B.若乙烧瓶内是二氧化碳,烧杯中是碱溶液,打开弹簧夹用热毛巾焐热烧瓶片刻即可产生喷泉

    C.若丙装置中XHCl,则烧瓶内可产生白雾

    D.若丙装置中通入气体为Cl2,则烧瓶内一定无喷泉产生

    二、非选择题

    6利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1)关闭装置中的止水夹,向分液漏斗中加适量水,打开活塞,说明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2)利用装置制取氨气,不能选用的试剂为浓氨水和         (填字母)

    A.氢氧化钠 B.碱石灰

    C.硝酸钾 D.生石灰

    (3)根据实验要求,仪器连接的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a           

    (4)收集氨气,按如图装置进行NH3性质的探究实验。

    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        ,原因是              ,稳定后,关闭旋塞1

    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氮肥是主要的化学肥料之一,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碳酸氢铵是中国主要生产的氮肥品种之一,它属于铵态氮肥(铵盐)。下列有关铵盐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

    B.检验铵盐中含有NH的操作是取少量某盐放入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

    DNH4Cl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

    2.某同学探究氨和铵盐的性质,相关实验操作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加热NH4Cl晶体制备氨气

    B.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硝酸的玻璃棒靠近,观察到白烟

    C.将浓氨水滴到CaO上,会有氨气生成

    D.除去碘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铵,可采用升华的方法

    3.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Z反应又生成X,则X(  )

    A(NH4)2SO4 BNH4NO3

    CNH4Cl DNH4HCO3

    4下列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二、非选择题

    5某兴趣小组周末去游乐园游玩,被游乐园中心美丽的喷泉吸引,联系到课堂中学习的氨气的性质,产生了探究喷泉产生原因的浓厚兴趣。该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如下3个装置。

    (1)如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装置。

    在收集氨气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                                            

    利用图1中的A装置还可制备的气体有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一位学生用制得的氨,按图2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是                                                      

    (3)另一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设计了图3装置。首先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产生喷泉的是             

    ACaCO3粉末和浓盐酸

    BNH4HCO3溶液与稀NaOH溶液

    CHClAgNO3溶液

    DHCl和酚酞溶液

    (4)某同学又向图3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某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你知道该物质可以是             

    A.硝酸铵 B.食盐

    C.浓硫酸 D.硫酸铜

    6.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NH3的反应研究NH3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          

    (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A,还可制取的无色气体是            (填字母)

    ACl2  BO2 

    CCO2 DNO2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现象证明NH3具有       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                                

    (6)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 g,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值为              (用含mn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5章 第2节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氨和铵盐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能把Na2SO4溶液、NH4NO3溶液、KCl溶液、(NH4)2SO4溶液这四种无色溶液区分开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加热)( A )

    ABa(OH)2溶液   BNaOH溶液

    CNaCl溶液 DBa(NO3)2溶液

    解析:Na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NH4NO3溶液、(NH4)2SO4溶液分别与Ba(OH)2溶液混合加热,前者有氨气放出,后者既有氨气放出,又有白色沉淀,由此可鉴别出Na2SO4NH4NO3(NH4)2SO4溶液,剩余一种为KCl溶液,故选A

    2.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的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该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

    C.氨水很稳定,将烧瓶内的红色溶液加热颜色不会发生变化

    D形成喷泉的主要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3.爱吃虾的同学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买来的虾,闻起来有刺鼻的氨水味,是虾坏了,还是有不良厂商进行药物处理了呢。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系丁教授研究结论是海虾的消化道里也能分解出氨。所以吃海鲜要用醋去腥味,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下列关于氨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由多种粒子构成的,液氨的组成中只有氨分子

    B.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

    C.氨水显弱碱性,故通常保存在金属容器中

    D.在1 mol·L1氨水中,NH3·H2ONH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 mol·L1

    解析:氨气的水溶液为氨水,氨水中有H2ONH3·H2ONHOHNH3等多种粒子,液氨是由氨分子组成的纯净物,A项正确;氨水中,NH3·H2O的浓度(H2O除外)最大,B项正确;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故一般情况下,氨水存放在橡皮袋里,C项错误;据氮原子守恒,c(NH3·H2O)c(NH)c(NH3)1 mol·L1D项正确。

    4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生活中的合成纤维、塑料、染料的生产会应用到氨气。氨气还可以制备一系列无机物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NH4Cl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4Cl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3具有还原性

    D.上述转化关系中只有3个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NH4Cl是常用化肥,而NaHCO3为小苏打,不能用作化肥,A错误;Na2CO3受热不易分解,B错误;NH3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故氨气具有还原性,C正确;上述转化关系中有3个氧化还原反应:NH3NONO2HNO3D正确。

    5.关于如图进行的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若甲烧瓶内是氨气,要产生喷泉,则烧杯中溶液一定呈酸性

    B.若乙烧瓶内是二氧化碳,烧杯中是碱溶液,打开弹簧夹用热毛巾焐热烧瓶片刻即可产生喷泉

    C.若丙装置中XHCl,则烧瓶内可产生白雾

    D.若丙装置中通入气体为Cl2,则烧瓶内一定无喷泉产生

    解析:因氨气极易溶于水,故烧杯中可以是水,水呈中性,A错误;通过赶出烧瓶中二氧化碳而使NaOHCO2反应,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引发喷泉,B正确;NH3HCl===NH4Cl,产生的是白烟而非白雾,C错误;发生反应:8NH33Cl2===6NH4ClN2,生成固体NH4Cl,气体体积减小,烧瓶内可能产生喷泉,D错误。

    二、非选择题

    6利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1)关闭装置中的止水夹,向分液漏斗中加适量水,打开活塞,说明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分液漏斗内液面不再下降

    (2)利用装置制取氨气,不能选用的试剂为浓氨水和C(填字母)

    A.氢氧化钠 B.碱石灰

    C.硝酸钾 D.生石灰

    (3)根据实验要求,仪器连接的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abcefd

    (4)收集氨气,按如图装置进行NH3性质的探究实验。

    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产生白色的烟,原因是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小颗粒,NH3HCl===NH4Cl,氯化铵小颗粒形成白烟,稳定后,关闭旋塞1

    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烧杯中的硝酸银溶液会倒流进入B瓶中,B瓶中生成白色沉淀(提示:A气体压强大于B)

    解析:(1)关闭装置中的止水夹,向分液漏斗中加一定量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液面不下降,可说明气密性良好。(2)实验室为快速制取氨气,可以将浓氨水加入氢氧化钠、生石灰或碱石灰的固体上。(3)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的装置连接顺序为制气、净化、干燥、收集、尾气吸收。(4)A容器压强为150 kPaB容器压强100 kPaA容器压强大于B容器,先打开旋塞1A容器中的氯化氢进入B容器,氨气和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l,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所以B瓶中的现象是出现白烟;氨气、氯化氢为气体反应生成的氯化铵为固体,压强减小,再打开旋塞2,硝酸银溶液倒吸入B瓶中,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氮肥是主要的化学肥料之一,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碳酸氢铵是中国主要生产的氮肥品种之一,它属于铵态氮肥(铵盐)。下列有关铵盐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BC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

    B.检验铵盐中含有NH的操作是取少量某盐放入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

    DNH4Cl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

    2.某同学探究氨和铵盐的性质,相关实验操作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BC )

    A.加热NH4Cl晶体制备氨气

    B.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硝酸的玻璃棒靠近,观察到白烟

    C.将浓氨水滴到CaO上,会有氨气生成

    D.除去碘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铵,可采用升华的方法

    3.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Z反应又生成X,则X( B )

    A(NH4)2SO4 BNH4NO3

    CNH4Cl DNH4HCO3

    解析:铵盐与烧碱共热产生NH3YNH3NH3NONO2HNO3NH4NO3ZHNO3XNH4NO3

    4下列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

    解析:Cl2SO2等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A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NO不稳定,遇到空气会被氧化为NO2所以B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C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采用防倒吸装置,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

    5某兴趣小组周末去游乐园游玩,被游乐园中心美丽的喷泉吸引,联系到课堂中学习的氨气的性质,产生了探究喷泉产生原因的浓厚兴趣。该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如下3个装置。

    (1)如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装置。

    在收集氨气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减少与空气的对流,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

    利用图1中的A装置还可制备的气体有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合理即可)

    (2)一位学生用制得的氨,按图2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是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

    (3)另一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设计了图3装置。首先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产生喷泉的是A

    ACaCO3粉末和浓盐酸

    BNH4HCO3溶液与稀NaOH溶液

    CHClAgNO3溶液

    DHCl和酚酞溶液

    (4)某同学又向图3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某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你知道该物质可以是C

    A.硝酸铵 B.食盐

    C.浓硫酸 D.硫酸铜

    解析:(1)采用的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NH3收集氨气用的是向下排空气法,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减少氨气与空气的对流,加快收集的速率,同时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用该制气装置还可以制备O2(2)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由于氨气易溶于水,使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引发喷泉。(3)3是利用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由气体自身产生的压强将液体压上去而产生喷泉,故A可以。(4)在锥形瓶中加入酒精,则需将酒精汽化才能形成喷泉,故需加入在冷水中能够放出大量热量的物质才可以,即加入浓硫酸。

    6.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NH3的反应研究NH3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或碱石灰)

    (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A,还可制取的无色气体是BC(填字母)

    ACl2  BO2 

    CCO2 DNO2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现象证明NH3具有还原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CuO2NH33Cu3H2ON2

    (4)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吸收未反应的氨气,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

    (6)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 g,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值为(用含mn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1)装置中仪器a为分液漏斗;仪器b是利用分液漏斗中滴入的浓氨水使锥形瓶中的固体溶解放热促进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钙固体、碱石灰固体等均可。(2)利用装置A制取无色气体,氯气为黄绿色气体,A不符合;可以制备O2,利用固体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B符合;可以制备CO2气体,利用稀盐酸和大理石的反应,C符合;NO2是红棕色气体,D不符合。(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氨气被氧化铜氧化表现还原性,结合原子守恒配平写出化学方程式:3CuO2NH33Cu3H2ON2(4)依据流程分析,E中浓硫酸吸收过量的氨气,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影响实验效果。(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是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保持压强平衡再读数。(6)干燥管D增重m g,则水的物质的量=,装置F测得气体(N2)的体积为n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物质的量=,依据元素守恒得到氮原子和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检验铵盐的方法,21 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氨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