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同步基础练习
展开7.1 燃烧和灭火同步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热水主要起加热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B.若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气,白磷在热水中也能燃烧
C.对比铜片上红磷和热水中白磷的现象可知灭火原理之一是隔绝空气
D.对比铜片上红磷和白磷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下列化学品与所贴警示标志相符的是( )
A.浓硫酸 B.汽油 C.白磷 D.酒精
3.如图,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后,用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左侧V形管中发生反应为分解反应
B.此实验探究的燃烧条件是:燃烧需要氧气
C.该微型实验的优点是装置简单,节约药品
D.将注射器撤掉,向V形管中通入CO2,白磷很快停止燃烧,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
4.木柴燃烧时,把木柴架空一些,目的是( )
A.使热量散失 B.使木柴着火点降低
C.使木柴与氧气充分接触 D.使木柴变成易燃
5.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6.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软水是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净水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C.工业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D.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7.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C.剪烛芯使蜡烛熄灭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8.一种风力灭火机可喷出类似十二级台风的高速空气流将火吹灭,其灭火原理是( )
A.隔绝氧气 B.吹走可燃物
C.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9.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识,错误的是( )
| |||
A.存放浓硫酸的试剂柜 | B.运输酒精的槽罐车 | C.面粉加工厂 | D.居民住宅区 |
10.每年都有火灾发生,如果知道一些防火知识,就可以避免火灾或减少损失,下列做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
A.在堆满杂草杂物的地方燃放烟花 B.计算机房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油锅中的油着火,可浇水熄灭 D.室内一旦起火,要赶快打开门窗通风
11.下列情况中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身上衣服着火时可就地打滚 B.电器设备失火,可立即用水浇灭
C.炒菜时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的火灾
1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来水属于纯净物 B.煮沸可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C.生活污水需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D.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试管①中充满氦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升温至80℃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①和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14.家庭厨房中蕴含大量化学知识。
(1)家用燃气灶做饭时,燃气和空气分别通过进气管和进风管进入燃气灶,再通过电子打火装置点燃。从燃烧的条件上看,电子打火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
(2)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更容易沾满油渍,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15.《韩非子•五蠹》中记载:“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钻燧取火”通常理解为钻木取火,从燃烧的条件分析,“钻木”的作用是 。为了熄灭火堆,可用泥土覆盖,从灭火原理分析,覆盖泥土的作用是 。
16.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利用天然气做饭,发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需要 (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
(2)为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污染,人们将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车用汽油的抗爆性用辛烷值表示,辛烷(C8H18)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如图是某兴趣小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①向装置内依次加入白磷和80℃的热水,此时白磷不燃烧;②通入氧气,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容器内气体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对比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 。
1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白磷a燃烧但白磷b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三.实验题(共6小题)
1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和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如图甲所示,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红磷的优点是什么? (写一条即可)
(3)如图乙所示,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将白磷和红磷分别装于Y形管的两支管中,将两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可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什么?
20.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打开分液漏斗后,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通过该实验能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
21.某化学小组进行探究实验时,利用Y型管对多个实验进行创新改进。
(1)图1中,对比甲、乙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2)图2中,能证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2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设计实验A、C能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是
。
(2)有位同学说不用实验B,只用实验C就可证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条件,请描述支持他结论的实验现象
。
2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挤压滴管,观察到左侧装置中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3)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通入氮气,燃烧的磷很快熄灭,体现出的灭火原理为 。
2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已知:P2O5有毒,且能与水反应)。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处红磷不燃烧和b处白磷燃烧,得出燃烧需要 。实验结束后,向湿棉花上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白磷燃烧后所得产物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显 (填“酸”、“中”或“碱”)性。
四.解答题(共2小题)
25.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跟化学有着紧密的关系。
(1)用扇子很容易扇灭蜡烛火焰,请从灭火原理的角度解释。
(2)二氧化碳灭火器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是什么?
26.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给固体加热时,为什么试管口需要略向下倾斜?
(2)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7.1 燃烧和灭火同步基础练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C; 2.D; 3.B; 4.C; 5.A; 6.A; 7.D; 8.C; 9.B; 10.B; 11.B; 12.C;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②中白磷燃烧、①③中无现象;燃烧需要氧气; 14.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15.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隔绝氧气; 16.调大;C2H5OH+3O22CO2+3H2O;2C8H18+25O216CO2+18H2O; 17.大于;与氧气接触; 18.4P+5O22P2O5;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三.实验题(共6小题)
19.4P+5O22P2O5;测定结果更精确(合理即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0.2H2O22H2O+O2↑;与氧气接触; 21.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Y型管中左侧的白磷燃烧,右侧的红磷不燃烧; 2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实验C中,没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23.2H2O22H2O+O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隔绝氧气; 24.温度达到着火点;酸;
四.解答题(共2小题)
25.(1)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26.(1)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者火点以下。;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8/22 16:15:43;用户:初中化学;邮箱:xueshen03@xyh.com;学号:30236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