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含解析),共17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3分)如图 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 3︰4 B. 4︰3 C. 1︰2 D. 2︰1
2.(3分)一冰块熔化成水后,一定不变的物理量是( )
A. 温度 B. 质量
C. 体积 D. 密度
3.(3分)用盐水选种时,需要配制密度为1.063×103kg/m3的盐水。现已有500mL的盐水,其质量为0.52kg,要达到上述要求,采取的方法是( )
A. 加水 B. 加盐
C. 既不加盐,也不加水 D. 无法判断
4.(3分)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 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C. 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 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5.(3分)两个实心物体a、b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的密度是b的密度的2倍 B. b的密度是a的密度的2倍
C. a的密度是0.5×103kg/m3 D. 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6.(3分)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 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 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油的体积
D.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7.(3分)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里仔细测量
B. 把一粒米放在一杯子中,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
D. 先测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8.(3分)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由热变冷的铝锅 B. 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
C. 铁球被压成铁饼 D. 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
9.(3分)嫦娥五号经过二十多天的任务后,成功将装有1731g月球土壤的密封样本罐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成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中国航天再一次创造了新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地球环境比月球环境湿润,月球土壤质量变大了
B. 1kg的月球土壤比1kg的地球土壤的质量小
C. 1731g月球土壤在月球上称量应该是2000g
D. 将月球土壤从样本罐里取出,质量为1731g
10.(3分)将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放入冰柜中,瓶内的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
A. 分子间隙 B. 内能 C. 质量 D. 体积
11.(3分)小明用调好的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B. 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C.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 将物体拿出一部分
12.(3分)如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
A. 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 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 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 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13.(3分)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则剩下的酒精( )
A. 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 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D. 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14.(3分)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D. 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15.(3分)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压力F甲>F乙,则它们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大小关系是( )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 无法确定
二 、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16.(3分)根据下表提供的“一些物质的密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ρ/(kg•m﹣3)
物质
ρ/(kg•m﹣3)
铜
8.9×103
铁
7.9×103
水
1.0×103
酒精
0.8×103
空气
1.29
氧气
1.43
A. 充满氧气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
B. 将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拉力所做的功相同
C. 将一个铁圆柱体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所受浮力与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其中图线a表示在酒精中的情况
D. 将质量不等的两个铜块,做成横截面积相等的铜丝,质量大的铜块做成的铜丝电阻大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0分)
17.(6分)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 .
(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 kg/m3.
(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请你写出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的优点: .
18.(6分)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步骤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1)取一只烧杯,向其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托盘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包括其中的液体)的质量为76.4g;
(2)另取一只100mL的量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中,如图a所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 mL;
(3)再用托盘天平测量此时烧杯(包括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b所示,托盘天平的读数为 g;则该液体的密度ρ= kg/m3.
19.(6分)小亮同学帮妈妈做饭时,发现茄子漂在水面上。他想:“茄子的密度是多大呢?”他用天平和量筒测定茄子的密度,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_上,把游码放到标尺的左端的______处,当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______调。
(2)切取一小块茄子,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它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用细铁丝将茄子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测出水和茄子块的总体积V2.茄子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
(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用上述方法测出的茄子块体积______,茄子块的密度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0.(6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有很多家庭周末都选择去饭店吃饭,消除买菜、做饭之累。但每次张宏的妈妈总是不愿意,说有很多地沟油流入餐饮行业。张宏认为:与压榨油相比,地沟油含有较多的盐,无论怎么提炼,盐都无法避免,于是想和班上同学用测量密度的方法来检查油品是否是地沟油或是否勾兑了地沟油。
(1)甲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操作情况如图(a)所示,其中的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的操作是: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103.2g后,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b)所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是_____mL;测量烧杯中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c)所示,则其总质量是_______g,由此可算出该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3)丙同学的操作是: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1,再用量筒取一定体积V的食用油倒入烧杯,再测量烧怀和杯中食用油的总质量m2,由此求出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这种方法测量的结果比真实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者偏小或者不变)
21.(6分)为了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实验。
(1)第一小组同学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天平、量筒、烧杯等,她们的操作步骤如下:
先将天平放置于水平桌面上,观察到天平是 ____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②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分度盘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③将待测液体倒入空烧杯中,用天平测量出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1=92.6g,然后将烧杯中适量的待测液体倒入空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待测液体的体积为V=______mL,再次用天平测量出烧杯和剩下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2=59.8g,则量筒中待测液体的质量为 ______g。
④通过以上步骤,测得这种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______kg/m3。
(2)第二小组同学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烧杯、细线、体积为V0的铁块等,请你将他们的方法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铁块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②______
;
③该组同学测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p=______(表达式用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
22.(10分)某同学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其操作步骤如下:
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
C.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用镊子在另一个盘中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D.计算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则为被测物体的质量;
E.整理器材.
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个步骤有遗漏,另有一个步骤有错误.请在下列括号中填上步骤的字母代号,并在横线上补充和改正.
22-1.有遗漏的步骤____,补充:____;
22-2.有错误的步骤____,改正:____.
四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23.(4分)某同学想用天平称量一块岩石的质量,实验前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面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称量时将岩石放入天平左盘,当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岩石质量是______g,若将该岩石带到月球,其质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4分)铝的密度是2.7×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 ;“嫦娥五号”于2020年12月17日携带着约1.7千克珍贵月壤(月球上的土壤)返回地球,这些月壤被带回地球后,其质量 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4分)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加油站的油价会随着季节浮动,这是因为汽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若夏季汽油的密度为 0.7g/cm3 ,价格是6.65元/升,冬季汽油的密度为 0.74g/cm3,油价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元/升。
26.(4分)把质量为5kg的铝块加热到550℃,其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把它割去一半,其密度 __________;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27.(4分)质量为31.6㎏的金属块,体积为4×10−3m3,它的密度是 ______ g/cm3,当把它切去一半后,它的质量是 ______ ,它的密度是 ______ kg/m3。
28.(4分)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____cm3,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题图天平平衡,左盘中2个甲球.1个乙球,右盘中1个甲球.3个乙球,可知1个甲球的质量等于2个乙球的质量,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所以甲.乙两种球的密度之比为2:1,答案为D.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B;
【解析】解:A、冰熔化成水后,温度可能不变,也可能升高;
B、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一定不变;
CD、冰熔化成水后,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故选:B。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
此题主要考查了温度、密度、质量的特点和体积变化的规律,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变大。
3.【答案】B;
【解析】500ml=0.5l=0.5dm3=0.0005m3,现有盐水的密度:ρ=m/v=0.52kg/500ml=0.52kg/0.0005m3=1040kg/m3,所以还是要加盐的。
4.【答案】B;
【解析】由图象可知,当Va=Vb=2×10﹣3m3时,ma=1kg,mb=4kg,则a、b的密度分别为:ρa===0.5×103kg/m3,ρb===2×103kg/m3,∴ρa<ρb,即a物质的密度最小,且b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密度的4倍,故AC错误,B正确;∵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故D不正确.
故选B
5.【答案】A;
【解析】A.B.C.由图象可知,当Va=Vb=2×10-3m3时,ma=4kg,mb=2kg,则a、b的密度分别为:,,所以,且a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2倍,故A正确,BC错误.
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6.【答案】A;
【解析】解:测液体密度时,若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来测液体的体积,这种做法会因烧杯壁粘有少量液体而使测出的体积偏小,导致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大。
为防止容器壁粘有液体带来的实验误差,应先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出液体的体积,最后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用密度公式ρ=mV算出液体的密度;所以选项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不必要且不合理的。
故选:A。
在测液体密度时,玻璃容器中的液体向外倒的过程中,容器壁一定要粘液体,所以不能全部倒出,将会带来实验误差,在做实验时,必须考虑容器壁粘液体的问题。
测液体密度,若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来测体积,这种做法会因烧杯壁粘液体而使测出的体积偏小,导致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大;若先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再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质量,这种做法会因量筒壁粘液体,而使测出的质量偏小,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小。
7.【答案】D;
【解析】解:A、一粒米的质量太小,无法直接测量,故A错误;
B、一粒米与杯子一块儿测,米的质量很难显示出来,不切实际,故B错误;
C、测量的次数再多,也不能解决质量太小,无法读数的问题,故C错误;
D、采用累积法,是测量微小质量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D。
测一粒米最大的难度在于,米的质量太小,甚至小于天平标尺上的分度值,因此,直接测量是无法准确读数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最常用的是累积法。
累积法是测量微小量时一种常用的方法,它不仅适用于测质量,也可以用于测长度等其它物理量。
8.【答案】B;
【解析】略
9.【答案】D;
【解析】略
10.【答案】C;
【解析】解:水在结冰的过程中,
A、分子间距离增大,也就是分子间隙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
C、所含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故C符合题意;
D、所占空间变大,也就是体积变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分子间距离随温度或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2)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3)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状态、形状、位置等因素无关;
(4)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叫体积。
此题主要考查了不同物理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正确理解概念是解答的基础。
11.【答案】A;
【解析】略
12.【答案】D;
【解析】解:气球下压过程中,只是位置的改变,球内气体多少没有变化,所以其质量不变;
下压过程中气球受到水的压强增大,所以气球体积减小,根据ρ=mV知,质量不变,体积减小,所以密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②气体的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③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该题考查了三个知识点:质量的性质、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和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3.【答案】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明确各个物理量的真正含义后,可顺利解决此题。
①密度、比热容、热值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燃料的密度、比热容、热值一般不变;
②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
A.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酒精用去一半后,种类、状态、温度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此选项错误;
B.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决定于燃料的种类,酒精用去一半后,种类没有变化,所以热值不变,此选项错误;
C.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酒精用去一半后,种类、状态没有变化,所以比热容不变,此选项错误;
D.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物质总量减半,其质量减半,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4.【答案】A;
【解析】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水中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电影院的荧幕做的很粗糙,光线射到上面能发生漫反射,使坐在电影院的任一角落里,都能看清屏幕上的图象,故D错误.
故选A
15.【答案】A;
【解析】解:∵p=
F
S
,
又∵p甲=p乙F甲>F乙,
∴S甲>S乙,
∵物体为正方体,
∴ℎ甲>ℎ乙,
∵规则的正方体对地面压强可以用公式p=
F
S
=
G
S
=
mg
S
=
ρVg
S
=
ρShg
S
=ρgh计算,
∴ρ甲<ρ乙.
故选A.
16.【答案】ABC;
【解析】A.从表中要以得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充满氧气的气球不能飘在空中,而是会落向地面,故说法错误;
B.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铜块,铜的密度大,所以质量大,重力也大,在提升相同的高度时,所做的功更多,故说法错误;
C.读图可知,当物体完全浸没时,图线a表示所受浮力大,根据浮力公式F浮=ρgV排,说明a所浸没的液体密度大,因此是浸没在水中,故说法错误;
D.质量不等的两个铜块,做成横截面积相等的铜丝,质量大的铜块做成的铜丝长度一定大,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故说法正确.
本题要求选错误答案.
故选ABC
17.【答案】(1)右;(2)C;16.4g;(3)0.82×l03; (4)偏小;密度小,可以减轻飞机和汽车的质量,以提高速度、节约能源等.;
【解析】(1)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人最小的祛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即说明此时右盘所放的砝码的质量较小,故应该像右调节游码,使得天平再次平衡;
据图可知,此时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故此时待测物体的质量是:m=10g+5g+1.4g=16.4g;
(3)据丙图中的②可知,此时的体积为60mL,据丙图中的③可知,此时的体积为40mL,故复合材料的体积是:V=60cm3﹣40cm3=20cm3;
故该材料的密度是:ρ===0.82g/cm3=820kg/m3;
(4)由于测量过程中,复合材料上面会沾有一些水,故使得测量的体积偏大,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偏小;
据题可知,该复合材料的密度偏小,故在生活生产中,可以用该材料减轻飞机和汽车的质量,以提高速度、节约能源等;
18.【答案】(2)60;(3)28.2; 0.803×103.;
【解析】量筒在读数时,要和量筒内凹液面的底部相平;天平在读数时应将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的示数相加,再利用密度的公式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2)读图a可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60mL;
(3)由图b可知,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20g+5g+3.2g=28.2g,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2﹣m1=76.4g﹣28.2g=48.2g,
液体的密度ρ==≈0.803g/cm3=0.803×103 kg/m3
19.【答案】水平台 零刻度线 左 ρ=mV2−V1 偏小 偏大 ;
【解析】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到标尺的左端的零刻度处,若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因此要向左移动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间。
(2)茄子的质量m;
茄子的体积V=V2−V1;
茄子的密度ρ=mV=mV2−V1;
(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故测得的V2偏小,因此茄子的体积V=V2−V1偏小,根据ρ=mV知测得的茄子的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1)水平台;零刻度线;左;(2)ρ=mV2−V1;(3)偏小;偏大
(1)天平使用之前要调平,指针的偏转方向判断天平哪端下沉,调节过程中,平衡螺母向下沉的反方向移动,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2)利用密度公式ρ=mV求茄子的密度;
(3)根据质量和体积的变化,结合密度公式分析解答。
测固体的密度是初中物理比较基本的实验,该题考查用天平和量密度的计算,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20.【答案】(1)①用手直接加减砝码;②砝码和物体的位置放反了;③加减砝码时,游码没有移至零刻度处;
(2)30;78;0.84×103;
(3)ρ油=m2−m1V;偏小;
【解析】
此题是我们实验室测量液体密度时的基本操作方法,依据了密度的公式,表达式也较易得出,对实验步骤的把握是我们应该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注意的,这关系到测量的准确度。要解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天平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用规则、注意事项等,都要考虑到。
(1)正确使用天平: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物体放左盘、砝码放右盘,拿取砝码要用镊子,读数=砝码数+游码示数;
(2)弄清楚量筒和天平的分度值再读数,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数+游码示数;
根据ρ=mV求出密度;
(3)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m油=m2−m1,根据ρ=mV求出密度;
(4)根据三位同学的操作情况--是否有错误、是否减小误差等方面来作出评价。
(1)图(a)中的操作错误是:①用手加减砝码;②砝码和物体的位置放反了;③加减砝码时,游码没有移至零刻度处;
(2)图(b)中食用油的体积是V=30mL=30cm3;
烧杯和杯中剩余食用油的质量:m剩=50g+20g+5g+3g=78g;
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m总−m剩=103.2g−78g=25.2g,
食用油的密度ρ=mV=25.2g30cm3=0.84g/cm3=0.84×103kg/m3;
(3)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m油=m2−m1,
食用油的表达式ρ油=m油V=m2−m1V;
丙同学实验测量时先测量空杯的质量,再测液体的体积,然后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这样做法会使一部分液体留在量筒里使测量的液体的质量小了,导致实验误差大。
故答案为:(1)①用手直接加减砝码;②砝码和物体的位置放反了;③加减砝码时,游码没有移至零刻度处;(2)30;78;0.84×103;(3)ρ油=m2−m1V ;偏小。
21.【答案】等臂 右 40 32.8 0.82×103 将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浸没到装有待测液体的烧杯中(铁块不要碰到容器底和侧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F1−F2gV0;
【解析】解:(1)①天平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
②调节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左侧,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③由图乙可知,量筒中待测液体的体积V=40mL=40cm3,
量筒中待测液体的质量m=m1−m2=92.6g−59.8g=32.8g;
④待测液体的密度ρ=mV=32.8g40cm3=0.82g/cm3=0.82×103kg/m3;
(2)②在测量待测液体的密度时,需要根据称重法得出铁块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所以第二步是将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浸没到装有待测液体的烧杯中(铁块不要碰到容器底和侧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③铁块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F1−F2;
由于完全浸没,所以V排=V0;
由F浮=ρ液gV排得,液体的密度ρ液=F浮gV排=F1−F2gV0。
故答案为:(1)①等臂;②右;③40;32.8;④0.82×103;(2)②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浸没到装有待测液体的烧杯中(铁块不要碰到容器底和侧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③F1−F2gV0。
(1)①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②天平调节平衡的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指针指在分读盘中央左侧,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③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相平;
已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和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可以得到量筒中液体的质量;
④已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ρ=mV得到液体的密度。
(2)②在测量待测液体的密度时,根据称重法得出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
③当物体完全浸没,V排=V,由ρ液=F浮gV排求出液体的密度。
此题中考查了关于液体密度测量的基本技能,包括天平、量筒的读数,运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以及测量误差的分析等。
22.【答案】(1)B(2)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1)C(2)物体放在左盘;
【解析】(1)实验步骤B(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点上,调节平衡螺母)叙述不够明确,应该指明调节平衡螺母的作用或达到的标准: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红线.
(2)实验步骤C有错误,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应该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故答案为:(1)B,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2)C,物体放在左盘。
23.【答案】左;57.4;不变.;
【解析】天平的使用规则是:天平测量前应放到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两端螺母使横梁平衡,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左右一样,天平平衡.发现横梁指针向右偏,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因为使用天平称量物体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且图示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所以金属块的质量为:50g+5g+2.4g=57.4g.
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若将该岩石带到月球,其质量 不变.
24.【答案】体积是1m3的铝的质量是2.7×103kg; 不变;
【解析】解:铝的密度是2.7×103kg/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体积是1m3的铝的质量是2.7×103kg;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所以月球土壤样品被带回地球后,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体积是1m3的铝的质量是2.7×103kg;不变。
(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此题主要考查了密度的物理意义及质量的特点,属于基本概念的考查。正确理解概念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基础。
25.【答案】热胀冷缩;7.03;
【解析】略
26.【答案】变小;不变;2.5;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到物质的密度及其特性,难度不大。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
由于气体能充满整个空间,所以用去一半后,气体体积不变,质量减半,利用密度的公式求出氧气现在的密度。
把质量为5kg的铝块加热到550℃,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体积膨胀,由公式ρ=mV知:密度变小;
因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其质量无关,所以若将它割去一半,余下一半的质量和体积减半,但密度不变;
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后,气体体积不变,质量减半,由公式ρ=mV可知,剩余氧气的密度为原来的一半,即12×5kg/m3=2.5kg/m3。
故答案为:变小;不变;2.5。
27.【答案】7.9 15.8kg 7.9×103;
【解析】解:(1)金属块的密度为:ρ=mV=31.6kg4×10−3m3=7.9×103kg/m3=7.9g/cm3;
(2)切去一半后的质量为:m'=0.5m=0.5×31.6kg=15.8kg;密度仍为7.9×103kg/m3。
故答案为:7.9;15.8kg;7.9×103。
(1)由公式ρ=mV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质量无关。
此题主要考查密度的特性及密度的计算,难度不大。
28.【答案】250;0.8×103;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关键是隐含的条件瓶子的容积等于液体的体积,解题过程注意单位的换算.
(1)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水后总质量求出水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变形,代入数值即可求出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
(2)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求出该液体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变形,代入数值即可求出该液体的密度。
解:(1)水的质量:
m水=m总1−m瓶=400g−150g=250g,
瓶子的容积:
∴V瓶=V水=m水ρ水=250g1g/cm3=250cm3;
(2)液体的质量:
m=m总2−m瓶=350g−150g=200g,
∴ρ液=mV=200g250cm3=0.8g/cm3=0.8×103kg/m3。
故答案为:250;0.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