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优秀课时练习
展开
1.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医务人员进入病房必须要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为了减少医务人员与病人接触,小华设计了一种输液提示器,能在护士站观察到药液量的变化。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为使电压表示数随之减小,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中点向右移时( )
A. 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B. 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C. 电压表 V的示数变大 D. 电压表 V与电流表A2之比变小
3.火车某节车厢有两间洗手间,每扇门的插销都相当于一个开关,只有当两间洗手间的门都关上时,车厢中的指示灯才会发光提示旅客“洗手间有人”。能实现上述设计的电路图是图中的( )
A.B.
C.
D.
4.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甲乙两灯均发光,两电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其中一个灯泡突然熄灭,一只电表示数增大,另一只电表示数减小到几乎为零。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甲灯短路 B.乙灯短路 C.甲灯断路 D.乙灯断路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无示数 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有示数
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有示数 D.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无示数
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 )
A. 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B. 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小
C. 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D. 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压表V2示数变大
7.洋洋设计了一个自动测高仪,给出了四个电路,如图所示,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其中能够实现身高越低,电压表示数越小的电路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 V恒定不变,电阻R1=10 Ω,R2=5 Ω,则闭合开关S后,电路中的总电阻为____Ω,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
9.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①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②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
③对数据进行处理。
(1)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无读数,电压表有读数但不变。判断电路的故障是________。
(2)排除故障,得出实验数据,绘制成乙图像。根据乙图像,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某小组的同学在处理数据时发现,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恰好等于R的阻值,这是一种巧合吗?于是同学们想利用其他小组的实验数据来进一步论证,他们选用了前面小组R=10Ω的数据,发现和自己小组的结果一致。于是就得出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恰好等于R的阻值的结论。请你对该小组的论证提出自己的看法________。
10.如图所示,电阻R1的阻值为5 Ω。
(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片P滑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为6 V,电流表示数为0.3 A,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是多少?
(2)若R2的阻值为20 Ω,当开关S1、S2均闭合,滑片P滑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11.用甲图测小灯泡电阻灯泡正常发光的电压为2.5V。
(1)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小灯泡的电阻为 Ω。
(2)若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都发生偏转,而小灯泡不亮。其可能原因是 (说出一种即可);
(3)若一个电表发生故障,但有已知的定值电阻R0可提供的情况下,下列电路中不能测出小灯泡电阻的是 。
12.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小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小薇先画出了电路图,请你在图2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分别将导线a、b正确地连接到相应的接线柱上。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看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
(3)排除故障后,小薇测出通过L1的电流I1之后,想测量干路中的电流I,她思考一会儿后,就在原来已连接好的电路中将导线(即在本题第2小问题完成后的图中)进行改动,请你写出她具体的操作 。
(4)干路中的电流如图3所示,可读出:I= A.接着她又测出通过L2的电流I2,就想根据这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但同组的小林认为该实验还没有结束,他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他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 。
13.如图所示,甲为电路的连接情况,R1=20Ω,R2为滑动变阻器,乙为R3的I﹣U图象,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1闭合,S2断开时,若滑片P在a端,则电流表示数为0.6A;若滑片P在b端,则电压表示数为8V.求:
(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3)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P在a端时,求电流表的示数。
14.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U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电流表A的示数为I,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 , 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移动滑动变阻器得到在不同电流下的U1—I图线和U2—I图线,如图乙所示。
(1)随着电路中电流的增大,电压表V1的示数U1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
(2)在U—I坐标中两条图线在Q点相交,此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是_____Ω;
(3)请根据图像求电源电压U 和定值电阻R0的阻值。
参考答案
1.C
【解答】解: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整个药液袋的重力减小,对弹簧的拉力减小,弹簧的伸长量减小,所以滑片会向上移动;
A、由图可知,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滑片的上移不会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则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的示数也不变,故A不符合要求;
B、由图可知,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滑片向上移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B不符合要求;
C、由图可知,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滑片向上移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C符合要求;
D、由图可知,变阻器与灯泡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D不符合要求。
故选:C。
2.B
【解析】首先分析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和电表所测的物理量,然后根据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变阻器R2并联,电流表A1测R1的电流,A2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当滑片P从中点向右移时,变阻器R2的阻值变大,而它两端的电压不变,那么通过它的电流I2变小。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不变,电阻也不变,那么通过它的电流I1保持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根据并联电路I总=I1+I2可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故A错误,B正确;电压表始终测量电源电压,其示数保持不变,故C错误;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A2的示数为总电流,根据可知,二者的示数之比等于总电阻。R1的阻值不变,而R2的阻值增大,那么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变大,即它们的比值变大,故D错误。故选B。
3.A
【解答】解:
A、由电路图可知,只有两开关都闭合时灯泡发光,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闭合任意一个开关,灯泡都发光,不符合题意,故B不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闭合S2时指示灯亮,再闭合S1时指示灯不亮,且会发生电源短路。故C不合题意;
D、闭合S1时指示灯亮,再闭合S2时指示灯不亮,且会发生电源短路。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4.B
【解析】如果甲灯短路,则两电表示数都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如果乙灯短路,则乙灯熄灭,电压表示数几乎为零,电流表示数增大,故B符合题意;甲灯断路或乙灯断路时,两灯都熄灭,故C、D不符合题意。
5.B
【解析】只闭合开关S1时,电路是R1的简单电路。当开关S2闭合时,电阻R1、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有示数,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电流表示数增大,故B正确。
6.A
【解析】首先根据电路图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然后确定电表所测的物理量,最后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对电表的示数变化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根据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V1测R1的电压,V2测变阻器R2的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
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根据R总=R1+R2可知,总电阻减小,根据“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根据U1=I1R1可知,电流增大,而R1的阻值不变,那么电压表V1的示数U1增大;
根据U总=U1+U2可知,U1变大,而U总不变,那么电压表V2的示数U2变小。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7. C
【解析】A、无论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如-何变,电源电压不变;B、电压表的内部电阻较大,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时相当于直接接在电源两端;C、D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两端的电压之和,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解答】解:A、 R和R´是 串联,电压表并在电源两端,当被测量者的身高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A不符合题意;
B、 R和R´是 并联,电压表串在电路中,当被测量者的身高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B不符合题意;
C、 R和R´是 串联,电压表并在R´的两端,当被测量者的身高增大时,R´的电阻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C符合题意;
D、 R和R´是 串联,电压表并在R的两端,当被测量者的身高增大时,R´的电阻增大,其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8.15 2
【解析】总电阻R=R1+R2=10 Ω+5 Ω=15 Ω,电流I=U/R=3 V/15 Ω=0.2 A,电压表示数U1=IR1=0.2 A×10 Ω=2 V。
9.(1)R开路(2)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这种说法错误,应该实验当R≠10Ω的情况下,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解析】(1)如果电阻R断路,那么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它的内阻很大,因此通过电路的电流很小,以至于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则测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2)在数学上,如果两个量之间变化的图像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那么它们成正比例关系;
(3)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客观准确性,该小组的同学应该选择与自己电阻值不同的数据选择的电阻值不同的进行分析。
【解答】(1)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无读数,电压表有读数但不变。判断电路的故障是R开路;
(2)根据乙图可知,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因此得到结论: 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
(3)我对该小组的论证提出的看法是:这种说法错误,应该实验当R≠10Ω的情况下,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10.(1)15 Ω (2) 1.5A
【解析】(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
滑片P滑至最左端时,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电源电压U=6 V,所以R总=U/I=6 V/0.3 A=20 Ω,所以R滑=R总-R1=20 Ω-5 Ω=15 Ω。
(2)当开关S1、S2均闭合,滑片P滑至最右端时,R1与R2并联,所以,I总=I1+I2=U/R1+ U/R2=
6 V/5 Ω+6 V/20 Ω=1.5A。
11.(1)0.2 12.5 (2)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太大或电源电压太低 (3)D
【解析】(1)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由欧姆定律可得,小灯泡的电阻为:。(2)若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都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为通路,而小灯泡不亮,则说明电路中的电流过小,由欧姆定律可得,其可能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太大(或电源电压太低)。(3)A.S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S闭合时,R0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得出第1次操作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可求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得出待测电阻的大小;B.S断开时,电流表测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求出电源电压;S闭合时,电流表测并联电路的总电流,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两电阻并联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不变,故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求待测电阻大小;C.S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的表达式;S闭合时,为R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它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的表达式,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可求待测电阻大小;D.无论开关断开与闭合,电压表都测电源电压,不能测量待测电阻的大小。故选D。
12.解:(1)由电路图可知,灯L1与电流表串联,灯L1与电流表作为一个整体和L2并联,如下图所示:
(3)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说明L1支路不可能短路,只能是断路,即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L1或电流表开路;
(4)要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串联在干路中,具体的操作:将b导线改接到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时;
图3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则干路电流I=1.2A;
实验中只测量了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为了得出普遍结论,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测出多组数据,然后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L1或电流表开路;
(3)将b导线改接到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
(4)1.2;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测出多组数据,然后得出结论。
13.解:
(1)当S1闭合,S2断开时,滑片P在a端,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I可得,电源电压:U=IaR1=0.6A×20Ω=12V;
(2)当S1闭合,S2断开时,滑片P在b端,R2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1两端的电压:U1=U﹣U2=12V﹣8V=4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b,即
,
解得:R2=40Ω;
(3)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P在a端时,R1与R3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由图乙可知,当R3两端的电压U3=6V时,通过的电流I3=0.3A,
则R3的阻值:
R320Ω,
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
R10Ω,
干路电流表的示数:
I1.2A。
答:(1)电源电压为12V;
(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40Ω;
(3)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
14.(1)减小(2)0
(3)解:由图像可知:电源电压U=4.5V
U1=1.5V时,电路中的电流I=3.0A
两端的电压Uo=U-U1=4.5V-1.5V=3.0V
的电阻
=
【解析】(1)根据甲图可知,灯泡与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变阻器和灯泡的总电压。首先根据U0=I0R0判断R0两端的电压变化,再根据U1=U总-U0判断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
(2)两个电压表的图像相交,说明它们的示数相同,据此分析即可;
(3)根据(1)中的结果可知,直线是电压表V1的示数图像,曲线是电压表V2的图像。根据乙图可知,当电流为0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4.5V,这相当于灯泡发生断路,此时V1与电源并联,那么电源电压就是4.5V。当电压表V1的示数为1.5V时,电流为3A,根据公式U0=U-U1计算出此时定值电阻的电压,再根据 计算它的阻值。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灯泡与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变阻器和灯泡的总电压。根据公式U0=I0R0可知,当电流增大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0增大;根据公式U1=U总-U0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减小。
(2)电压表V1的示数等于变阻器的电压和灯泡电压之和,而电压表V2的示数等于灯泡的电压;如果两个图像相交,那么它们的示数相等,即变阻器的电压为零,根据U=IR可知,变阻器的阻值为零;
(3)由图像可知:电源电压U=4.5V;
当U1=1.5V时,电路中的电流I=3.0A;
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U-U1=4.5V-1.5V=3.0V;
R0的电阻 = 。
初中科学第4节 变阻器优秀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4节 变阻器优秀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课一练】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1植物的生命调节 (1) 同步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一课一练】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1植物的生命调节 (1) 同步练习(含答案),共11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精品课后作业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