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检测 第一章综合素质评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09215/0-16921895467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检测 第一章综合素质评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09215/0-169218954679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检测 第一章综合素质评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09215/0-16921895468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检测 第一章综合素质评价
展开第一章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2022·海南】下图是戴在某普通中学生手掌上的简易按摩仪,它的长度最接近( )
A.5 cm
B.15 cm
C.30 cm
D.40 cm
2.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有外国记者将硬币竖立在车厢的窗台上(如图所示),发现硬币能长时间保持静止,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站台
B.铁轨
C.车厢的窗台
D.路边的树木
3.【2022·烟台】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中有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的“轻舟”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轻舟 B.山峰 C.船夫 D.船舱
4.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 )
A.垂直起飞 B.垂直降落
C.定速巡航 D.空中悬停
5.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会时,甲车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
6.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 )
A.一定运动更快 B.一定运动更远
C.运动时间一定更短 D.可能运动更慢
7.【2023·安徽模拟】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 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 s刹车。假设后车以50 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则在这0.5 s的时间内,后车前行的距离大约为( )
A.3 m B.7 m C.12 m D.25 m
8.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 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km/h
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m/s
C.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km/h
D.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m/s
9.【2023·西安模拟】上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A.不应超过10 min B.不应超过6 min
C.不应短于10 min D.不应短于6 min
10.一辆长20 m的货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 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 s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 s
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 s
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 s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1.【2022·潍坊】随着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该车从出发点到达派送点,完成任务后返回出发位置,其行驶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派送点返回出发点用时19 min
B.派送点到出发点的距离为1.6 km
C.0~10 min内派送车的平均速度为4.8 km/h
D.10~13 min内派送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12.【2022·广州】小芳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断此过程小芳( )
A.步长约为2 m
B.每分钟步行15 km
C.平均速度为4 km/h
D.步行3 km用时15 min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3.图中所测物体长度为________cm;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可以______(填“消除”或“减小”)误差。
14.图中手表显示的时刻为上午________,其分度值为______。
15.下图是两种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方法:图甲中让两者运动相同的________,图中________运动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得________(填“快”或“慢”)。图乙中让两者运动相同的________,图中________完成运动所需的时间长,所以自行车运动得________(填“快”或“慢”)。
16.【2022·贺州】小明从贺州园博园出发返回到贺州一高,通过路程1 000 m,骑共享单车用了200 s,他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骑行中以共享单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17.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明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_______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________,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_______m/s。
18.【2023·银川单元检测】光电门是物理实验中用来测量时间的一种常用设备,如图甲所示,S是光源,K是光接收器,当有不透明物体通过光电门时,物体会遮住光源,接收器K接收不到光信号,计时器便开始计时,当物体通过后,接收器K重新接收光信号,计时结束,即可记录物体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某同学用光电门测量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速度,小车上安装有遮光板,A、B是安装在斜面上不同位置的两个光电门。
(1)若小车上的遮光板宽度为d,小车通过光电门时,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t,则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________。
(2)若已知遮光板宽度d=1 cm。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以一定的初速度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两光电门计时器记录的时间分别为tA=0.01 s,tB=0.005 s,则小车通过A、B两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A=________m/s,vB=________m/s。
(3)由实验可知:小车沿斜面向下做______(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
19.观察、实验、推理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物理学家伽利略因观察到比萨大教堂穹顶上吊灯因风不停摆动,发现了摆的重要特性。某兴趣小组根据当时情况,准备了小钢球(大小可忽略不计)、弹性很小的结实轻细绳等器材组成了图甲装置。在无风的情况下,把小钢球拉离到距最低位置(A)x处释放。如图乙所示,小钢球将来回摆动。兴趣小组猜想影响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因素有摆绳长l、小钢球质量m、起始时将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A)的距离为x。由此进行实验,用停表记下小钢球往返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序 | 摆绳长l/m | 小钢球质量m/g | 起始时将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的距离为x /cm | 小钢球往返一次的平均时间t/s |
1 | 1 | 50 | 5.0 | 1.99 |
2 | 1 | 50 | 7.0 | 2.00 |
3 | 1 | 50 | 9.0 | 2.00 |
4 | 1 | 100 | 9.0 | 2.00 |
5 | 1 | 150 | 9.0 | 2.00 |
6 | 2 | 50 | 9.0 | 2.83 |
7 | 4 | 50 | 9.0 | 3.99 |
(1)由表中________ (填表中实验次数序号)三组数据可知: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起始时将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的距离x无关。
(2)由表中第3、4、5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3)由表中第3、6、7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摆绳越长,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越________。
(4)我们生活用的摆钟(如图丙),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有人发现正在工作的摆钟往返一次的时间变长了(即钟的走时比准确时慢),则需将摆锤往________(填“上”或“下”) 调。
20.小明同学为探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停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 0 | 1 | 2 | 3 | 4 | 5 |
从O点开始的路程s/m | 0 | 0.3 | 1.2 | 2.7 | 4.8 |
|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小木块通过的路程与____________成正比,表达式为s=_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小木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 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而且表达式中系数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在上面实验中,你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中的哪个方面因素来增大这个系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填一种方法即可)
四、综合应用题(21题8分,22题12分,共20分)
21.【2023·南京检测】某品牌纯电动汽车不仅环保,而且使用成本还不到传统汽车的。
(1)司机驾驶该车行驶在路上时,若以该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2)该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6 min,求通过的路程。
22.小明家离学校2 km,他以5 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 min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 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
(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一、1.B 点拨:由图可知,放在某普通中学生手掌上的简易按摩仪,它的长度与手掌接近,根据普通中学生手掌长度约为15 cm可知,B正确。
2.C 点拨:列车上的硬币相对于站台、铁轨、路边的树木位置都发生了改变,因此是运动的;硬币相对于车厢的窗台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3.B 点拨:研究对象是“轻舟”,所以不能选择“轻舟”做参照物,A错误;“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轻舟相对于山峰的位置不断变化,“轻舟”在运动,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山峰,B正确;“轻舟”相对于船夫和船舱,位置没有变化,则“轻舟”是静止的,C、D错误。
4.B 点拨:飞机垂直降落过程中,试飞员以飞机为参照物,会感觉地面“迎”他而来。
5.C 点拨:甲车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是向西运动的,又两车交会时,看到乙车向西运动,故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比甲车大。
6.A 点拨:已知高铁以30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磁悬浮列车以60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速度更大,则一定运动更快。由速度公式v=可知,当速度恒定时,运动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故只有A符合题意。
7.B 点拨:50 km/h= m/s≈13.89 m/s,后车前行距离s=vt=13.89 m/s×0.5 s≈
7 m。
8.A 点拨:由速度表可知此时汽车的速度为90 km/h,故A正确,B错误;不知汽车行驶的路程,无法确定汽车的平均速度,故C、D错误。
9.C 点拨:由警示牌知,最大车速v=120 km/h,s=20 km,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最短时间t=== h=10 min。
10.D 点拨:车速v=72 km/h=20 m/s,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路程s=s桥-s车=100 m-20 m=80 m,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t===4 s,故①错误,②正确。货车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s′=s桥+s车=100 m+20 m=120 m,则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t′===6 s,故③正确,④错误。
11.C 点拨:由图象可知,派送车从出发点到派送点,再返回出发点,用时为
19 min,距离为1.6 km,故A、B错误。0~10 min内派送车的平均速度v===4.8 km/h,故C正确。10~13 min内,派送车的路程不变,可见派送车静止不动,故D错误。
12.C 点拨:由图可知,步行的距离s=3 km=3 000 m,步数n=4 718,则步长约l==≈0.64 m,A错误;由图可知,步行用时t=45 min,则步行速度v=== km/min=4 km/h,故B错误、C正确;由图可知,步行3 km共用时45 min,故D错误。
二、13.1.85;减小
点拨:由图知: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 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物体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右侧与1.85 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1.85 cm;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
14.10:07:38;1 s
点拨:手表秒针指示的时间是38 s,分针指示的时间是7 min多,时针指示的时间是10 h多,故手表显示的时间为10:07:38。
15.时间;摩托车;快;路程;自行车;慢
点拨:图甲中让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相同的时间,图中摩托车运动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得快;图乙中让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相同的路程,图中自行车完成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长,所以自行车运动得慢。
16.5;静止
点拨:骑行的平均速度v===5 m/s;骑行中小明与共享单车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以共享单车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三、17.(1)0.600 0
(2)20
(3);0.9
点拨:对刻度尺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18.(1) (2)1;2 (3)加速
点拨:(1)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
(2)已知d=1 cm=0.01 m,则vA===1 m/s,vB===2 m/s。
(3)由(2)可知vB>vA,故小车沿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
19.(1)1、2、3
(2)小钢球的质量
(3)长
(4)上
点拨:(1)研究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起始时将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的距离的关系,要控制摆绳长、小钢球质量不变,故由表中第1、2、3三组数据可知: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起始时将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的距离无关。(2)由表中第3、4、5次实验数据可知,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小钢球的质量无关。(3)由表中第3、6、7次实验数据可知,摆绳越长,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越长。(4)根据(3)知:摆绳越长,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越长;摆绳越短,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越少。正在工作的摆钟往返一次的时间变长了(即钟的走时比准确时慢),应缩短摆长,则需将摆锤往上调。
20.(1)时间的二次方;0.3 m/s2×t2
(2)7.5 m
(3)将斜面倾角变大
点拨:(1)由表格中数据知,时间增大为原来的2倍,路程增大为原来的4倍,时间增大为原来的3倍,路程增大为原来的9倍……即小木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可以得到s=kt2,将表格中的1 s和0.3 m代入得,
k===0.3 m/s2,得s=0.3 m/s2×t2。(2)小木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 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0.3 m/s2×(5 s)2=7.5 m。(3)根据s=0.3 m/s2×t2知,物体做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该系数反映了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即要增大这个系数,应让物体下滑得更快一些,可以将斜面倾角变大或减小斜面的粗糙程度。
四、21.解:(1)运动
(2)通过的路程s=vt=36 km/h× h=3.6 km。
22.解:(1)设小明父亲经过时间t后追上小明,此时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
即s小明=s父亲,5 km/h×(5× h+t)=10 km/h×t,
解得t= h=5 min。
(2)出发5 min后小明通过的路程
s=v1t0=5 km/h×5× h= km,
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的相对速度
v=v1+v2=5 km/h+10 km/h=15 km/h,
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经历的时间
t′=== h,
小明父亲通过的路程
s′=v2t′=10 km/h× h= km≈0.28 km,
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的距离
s″=s总-s′=2 km-0.28 km=1.72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