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8年级上册第4单元专题卷02 阅读理解
展开
语文部编版8年级上册
语文部编版8年级上册第4单元专题卷
专题02阅读理解
一、阅读《背影》选段,完成各题。
①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②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③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A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B 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C 上面,两脚再向上 D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沉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文中画线句中“没什么要紧”和“不要紧”的字面意思似乎相同,但联系全文看,它们所指的具体内容不同:“我”说“没什么要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要紧;父亲说“不要紧”是指_______________不要紧。
2.根据你对课文的感知填空。
选文2、3段写父亲送我的情景,其中写了父亲的以下行为:照看行李——讲定价钱——____________——嘱咐我路上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别离去。
3.文中A、B、C、D处分别应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扑扑衣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土,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
B.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
C.泥土表明当时车站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父亲能为儿子买橘子而感到内心满足,同时在暗示儿子,说自己并不累。
D.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说明不是真轻松,表明父亲能为儿子买橘子而感到内心满足,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5.朱自清的文章语言简洁、朴素自然、感染力强。赏析“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一句中的“找不着”能否换成“看不见”了?为什么?
二、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各题。
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②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③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④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⑤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⑥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6.文中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7.请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8.文中画线句子“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9.作者在第二段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辽阔的高原景色图画,这是不是远离主旨的闲笔?
10.借鉴《白杨礼赞》的写作手法,请你也以某一种树木(或花草)为题,描绘这种树木(或花草)的外形特征,并揭示它的象征意义。(不超过200字)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为什么而活着
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遇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1)
②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于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2)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③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的心灵。(3)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
④爱情和知识,尽可能地把我引上云霄,但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4)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可厌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⑤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11.“我希望知道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一句是从选文中抽取出来的,根据文意,这句话所处的最恰当的位置应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下列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的结构方式为总——分——总。
B.在作者看来,爱情是人与人之间最深刻最美的联系。
C.将“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作为人生目标体现了作者的大我意识。
D.在作者看来,追求爱情是第一位,其次是知识,再次是“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13.下列对选文第二段加点词“这”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给“我”带来狂喜的爱情。
B.解除我孤寂的爱情。
C.让我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的爱情。
D.让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空景象的神秘缩影的爱情。
14.下列对选文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文采用了间接说理的方式。 B.行文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C.选文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选文语言生动感人,富有表现力。
四、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昆明的雨
汪曾祺
①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②我想念昆明的雨。
③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④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⑤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⑥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
⑦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枞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枞,他跳下去把鸡枞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枞随处可见。
⑧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⑨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⑩我想念昆明的雨。
(有删节)
15.通读全文,作者笔下“昆明的雨季”具有怎样的特点?
16.本文是一篇充满美感的散文。请品析第⑧段画线句子“美”在何处。
17.第⑨段写到:“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联系上下文,具体说说有怎样的“情味”。
18.著名作家梁文道说:“汪曾祺的文字就像一碗白粥,熬得刚刚好。”这句话道出了汪曾祺散文语言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第⑦段画线句作具体分析。
19.本文开篇写画,文末以诗作结。这样安排,有何妙处?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谈生命
冰心
①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②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③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歌唱,他会听见黄莺轻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④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20.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
21.从选文中你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又是怎样的?
22.“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呢?请根据文意或语境写出你的理解。
23.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①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②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③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六、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美丽如初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详地弥漫着。我提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喜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水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地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水远美丽如初。
24.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25.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
26.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27.写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
28.作者为什么觉得“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参考答案
1.作者说“没什么要紧”的是指自己独自乘火车去北京没什么要紧; 父亲说“不要紧”是指自己的事暂时放一放不要紧。
2.拣定椅子 嘱托茶房 穿过铁道买橘子
3.蹒跚、探身、攀着、缩
4.D
5.不能换,因为“找不着”写出“我”一直盯着父亲的背影看,直到再也找不到了,表现了我对他的感激、牵挂和难舍之情。而“看不见”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6.不矛盾。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讲的,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它极常见,极易生长,所以说它“极普通”;说它“实在是不平凡”,主要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就是作者赋予它正直、朴质、坚强不屈等美好的精神品格。
7.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8.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两个“没有”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抑”,但是一转,变抑为扬,肯定的是“伟丈夫”。突出了白杨树的独特风格与个性,很自然地由赞美树过渡到赞美人。
9.不是。这段交代白杨树生长的典型环境,揭示白杨树“不平凡”的的生活底蕴。设置壮阔背景,烘托了白杨树“不平凡”的高大形象,如果没有这段描写,白杨树的形象就失去了依托。
10.描写出特征,特征与象征意义相符。
11.C 12.D 13.C 14.A
15.明亮的、丰满的、浓绿的和使人动情的。
16.从卖杨梅女孩富有苗族特色的穿戴、娇媚的吆喝等角度,写出了卖杨梅女孩娇美的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
17.雨引起的淡淡乡愁,与友人闲逛的悠然,酒店小酌的惬意,观赏雨中木香花的欢愉,午后小憩的恬淡。
18.于直白平淡中富有韵味。句中用“最多,也最便宜”“家家饭馆”“很好吃”等看似平淡的语言,却寄寓了作者对牛肝菌至真至醇的情感。
19.体现了构思的精巧:开篇写画,引出“昆明的雨”;文末以一首怀旧诗作结,深化了文章主题。
20.破壳出土——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叶成荫,呈现累累果实——秋天庄严灿烂,宁静怡悦——冬天归落大地;生命诞生,成长发展,创造辉煌,归根奉献。
21.生命的本质:蓬勃成长,顽强进取,坦然奉献,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生命的规律: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苦难、顺境与逆境相伴相随。
22.“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则可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角度,引出了下文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23.① “大海”作为生命的归宿,“光明”象征生命达到辉煌顶点,“黑暗”表示生命的终结。
②生命是一种过程,生生不息是自然规律,显示了“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
③希望人们能承受更多的与生命相生相伴的快乐与苦恼,用来构筑一生的完美。
24.景物特点:宁静平和(幽美)
作用: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特点;衬托人物的美丽和充满母爱的性格(心灵)。
25.因为母亲能“把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而我还未能。
26.示例:因为已经长大而独立,失去了倚在母亲怀里感受母爱的机会,失去了享受母亲等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机会。
27.(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28.示例:因为那些夜晚月色美、情感美,凝聚着母亲深沉而美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