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核心素养】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核心素养】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核心素养】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共31页。
同学们,历史上有关儿童早慧的故事有很多,你知道哪些?补充材料:①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②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两个故事都出自《世说新语》,主人公分别是孔融、王戎。今天我们来认识这本书中另外两个聪明智慧的孩子。引 入《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 (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临川王,文学家。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作品有《世说新语》《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1.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之别。2. 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品行,拉近与古人心理距离。3. 了解“谦辞”和“敬辞”并注意积累之。咏 雪任务一:整体感知1.自由大声朗读,读准字音。①正音 雪骤 差可拟 无奕zhòu chāyì②读准节奏 提示:可从文意、句子成份或词性等角度去判断停顿。 示例: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 / 任务一:整体感知③小组交流,集体朗读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任务一:整体感知要求:①默读课文,圈点批注; ②小组合作,互相答疑; ③教师引导,解析难点。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文章的义理。不久,一会儿。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趁、乘。急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疏通文意高兴的样子。像什么。(1)白雪纷纷何所似?(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宾语前置句,即“所似何”。判断句标志,翻译时要加判断动词“是” 。特殊句式疏通文意任务一:整体感知3.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力求生动有趣。任务二:精读研析明确:从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认为“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更好。文章结尾只对谢道韫作了介绍,也隐含着谢安对谢道韫“咏絮之才”的肯定。这是咏雪,更是咏才情。1.把大雪纷飞之景分别比喻为“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任务二:精读研析参考1:我认为“柳絮因风起”好,因为“柳絮”是轻盈的,这个比喻了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同时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盐”是颗粒状,沉沉的,缺少美感,缺乏意蕴。参考2:我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雪粒应是片片直落,不会出现轻飘曼舞的样子。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所以“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任务二:精读研析提示1: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把玩诗句的雅兴。提示2:从“公欣然”和“公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与小辈们之间亲密的感情。2.《咏雪》记述的是一次家庭聚会,哪些地方透露出了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提示3:从谢安“大笑乐”并没有让胡儿难堪之举,可以看出全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室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任务二:精读研析资料:谢安的提问是对诸人想象能力的考验,想象力的活泼表现出创造力的活泼。对白雪的比喻重要的不在于比拟的相似性,而在于给人在心理感受上所带来的快乐和美感。——骆玉明《〈世说新语〉精读》可见,这是咏雪,也是咏才情,更是咏家风。任务三:演读情节 示例:【场景一】谢太傅:(面带微笑,手摇羽扇)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 朗:(抬头望天,若有所思)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不置可否,自信回话)未若柳絮因风起。《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明代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某些人致不穷。”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设计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并在组内演读。 《咏雪》通过叙述谢家儿女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透露出谢家家庭生活的雅趣和富有文化气息的家庭氛围。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咏雪的诗句?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2.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家庭讨论,请试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写一个比喻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 对曰:“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 ” (没有统一答案,比喻合理即可)陈太丘与友期行任务一:整体感知1.自由大声朗读,读准字音与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任务一:整体感知要求:①默读课文,圈点批注; ②小组合作,互相答疑; ③教师引导,解析难点。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约定。正午时分。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才。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疏通文意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语气词,表示感叹。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拉,牵拉。回头看。丢下我走离开了。疏通文意1.通假字:尊君在不2.古今异义:①太丘舍去 古: 今:②下车引之 古: 今:③元方入门不顾 古: 今:离开跟“来”相对拉,牵拉引导回头看注意、照管“不”同“否”重点字词①课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尊君在不君与家君令尊(对别人父亲的尊称)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我的父亲(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3.谦辞与敬辞重点字词②补充介绍文后补充的知识点: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任务二:精读研析示例一: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示例二: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任务二:精读研析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父亲依照约定行事,当友人失约时,决然舍去。元方从父亲身上知道了“交友”以信的道理。第二,他懂得“信”的重要。友人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元方据理抗辩,有理有据,有礼有节,落落大方。第三,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2.本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陈元方的“方正”?任务二:精读研析 ①友人问元方“尊君在不”这一句中,“尊君”是一个敬辞,友人用语文雅,有很高的修养;②当友人得知陈太丘没有等他时,他便“怒”,又可见他是个急脾气的人,率性而为;③当他听完元方有理有据的批驳时,他不仅“惭”,而且“下车引之”,可见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知书达礼的客人。3.你对友人的印象如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智辩父亲友人的故事,赞扬了陈元方的聪明机智、方正明理,同时从另一个方面告诫人们要知错就改,做事要讲诚信、有礼貌。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示例: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做言而有信的人。 要懂礼貌、讲文明,学会尊重他人。 要知错能改,善于反思自己的缺点。2.辨别下列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敝人、卑职、陛下、令尊、见谅、足下、令郎、老朽、麾下 敬词:陛下、令尊、足下、令郎、麾下 谦词:敝人、卑职、见谅、老朽 1读熟课文(断句要正确)。23理解并积累文言词汇。课外阅读《世说新语》。
同学们,历史上有关儿童早慧的故事有很多,你知道哪些?补充材料:①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②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两个故事都出自《世说新语》,主人公分别是孔融、王戎。今天我们来认识这本书中另外两个聪明智慧的孩子。引 入《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 (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临川王,文学家。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作品有《世说新语》《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1.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之别。2. 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品行,拉近与古人心理距离。3. 了解“谦辞”和“敬辞”并注意积累之。咏 雪任务一:整体感知1.自由大声朗读,读准字音。①正音 雪骤 差可拟 无奕zhòu chāyì②读准节奏 提示:可从文意、句子成份或词性等角度去判断停顿。 示例: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 / 任务一:整体感知③小组交流,集体朗读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任务一:整体感知要求:①默读课文,圈点批注; ②小组合作,互相答疑; ③教师引导,解析难点。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文章的义理。不久,一会儿。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趁、乘。急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疏通文意高兴的样子。像什么。(1)白雪纷纷何所似?(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宾语前置句,即“所似何”。判断句标志,翻译时要加判断动词“是” 。特殊句式疏通文意任务一:整体感知3.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力求生动有趣。任务二:精读研析明确:从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认为“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更好。文章结尾只对谢道韫作了介绍,也隐含着谢安对谢道韫“咏絮之才”的肯定。这是咏雪,更是咏才情。1.把大雪纷飞之景分别比喻为“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任务二:精读研析参考1:我认为“柳絮因风起”好,因为“柳絮”是轻盈的,这个比喻了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同时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盐”是颗粒状,沉沉的,缺少美感,缺乏意蕴。参考2:我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雪粒应是片片直落,不会出现轻飘曼舞的样子。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所以“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任务二:精读研析提示1: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把玩诗句的雅兴。提示2:从“公欣然”和“公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与小辈们之间亲密的感情。2.《咏雪》记述的是一次家庭聚会,哪些地方透露出了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提示3:从谢安“大笑乐”并没有让胡儿难堪之举,可以看出全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室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任务二:精读研析资料:谢安的提问是对诸人想象能力的考验,想象力的活泼表现出创造力的活泼。对白雪的比喻重要的不在于比拟的相似性,而在于给人在心理感受上所带来的快乐和美感。——骆玉明《〈世说新语〉精读》可见,这是咏雪,也是咏才情,更是咏家风。任务三:演读情节 示例:【场景一】谢太傅:(面带微笑,手摇羽扇)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 朗:(抬头望天,若有所思)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不置可否,自信回话)未若柳絮因风起。《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明代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某些人致不穷。”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设计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并在组内演读。 《咏雪》通过叙述谢家儿女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透露出谢家家庭生活的雅趣和富有文化气息的家庭氛围。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咏雪的诗句?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2.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家庭讨论,请试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写一个比喻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 对曰:“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 ” (没有统一答案,比喻合理即可)陈太丘与友期行任务一:整体感知1.自由大声朗读,读准字音与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任务一:整体感知要求:①默读课文,圈点批注; ②小组合作,互相答疑; ③教师引导,解析难点。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约定。正午时分。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才。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疏通文意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语气词,表示感叹。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拉,牵拉。回头看。丢下我走离开了。疏通文意1.通假字:尊君在不2.古今异义:①太丘舍去 古: 今:②下车引之 古: 今:③元方入门不顾 古: 今:离开跟“来”相对拉,牵拉引导回头看注意、照管“不”同“否”重点字词①课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尊君在不君与家君令尊(对别人父亲的尊称)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我的父亲(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3.谦辞与敬辞重点字词②补充介绍文后补充的知识点: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任务二:精读研析示例一: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示例二: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任务二:精读研析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父亲依照约定行事,当友人失约时,决然舍去。元方从父亲身上知道了“交友”以信的道理。第二,他懂得“信”的重要。友人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元方据理抗辩,有理有据,有礼有节,落落大方。第三,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2.本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陈元方的“方正”?任务二:精读研析 ①友人问元方“尊君在不”这一句中,“尊君”是一个敬辞,友人用语文雅,有很高的修养;②当友人得知陈太丘没有等他时,他便“怒”,又可见他是个急脾气的人,率性而为;③当他听完元方有理有据的批驳时,他不仅“惭”,而且“下车引之”,可见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知书达礼的客人。3.你对友人的印象如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智辩父亲友人的故事,赞扬了陈元方的聪明机智、方正明理,同时从另一个方面告诫人们要知错就改,做事要讲诚信、有礼貌。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示例: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做言而有信的人。 要懂礼貌、讲文明,学会尊重他人。 要知错能改,善于反思自己的缺点。2.辨别下列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敝人、卑职、陛下、令尊、见谅、足下、令郎、老朽、麾下 敬词:陛下、令尊、足下、令郎、麾下 谦词:敝人、卑职、见谅、老朽 1读熟课文(断句要正确)。23理解并积累文言词汇。课外阅读《世说新语》。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