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体温的控制教案设计
展开日期 |
| 周次 |
| 课时 | / | |
课题 | 3.5 体温的调节 | |||||
教材 解读 | 目标 | 1.了解体温及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 ||||
重点 | 产热与散热的平衡调节。 | |||||
难点 | 体温平衡调节的控制过程。 | |||||
学情 | “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并没有学习生理 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 |||||
教学 准备 | 学生测量一天的体温填好表格。 | |||||
环节 | 师生活动 | 占用时间 | ||||
教学 过程 设计
| 一、引入: 二、讲述: 变温动物、恒温动物 1、变温动物 它们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 2、恒温动物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具有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 如鸟类、哺乳类动物。 思考:人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吗? 人类与恒温动物一样。具有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 恒定的体温 1、人体内部的温度保持在37℃左右 思考1:人类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 保持正常体温是人体物质和能量转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体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物质和能量转换正常进行,严重时会导致人体死亡。维持恒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 思考2:人的体温是一个固定值吗? 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2、体温的测量 通常说的体温指的是人体内部的温度,临床上常用口腔温度、腋窝温度、直肠温度来表示。 ⑴ 不同部位测得的温度值有所不同。 同一个人在同一环境里,你认为哪个部位温度最高? 活动:自选测量部位,进行体温的测定。 你测量的部位是( ),测得的体温是:( ) 思考:个家庭的数据(腋窝温度)可得出什么结论? 一般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一般女子的体温比男子略高。 发 热 口腔温度超过37.3℃,腋下温度超过37℃,直肠温度超过37.6℃,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认为是发热。发热一般分为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高热(38℃以上)与低热(体温37-38℃左右)。发热持续2-4周称为长期发热。 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此时白细胞生成增多,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人体战胜疾病。但发热过高或过久会使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以及代谢发生严重障碍。小儿体温超过41℃时,脑细胞就可能遭受损伤,甚至出现抽搐,并逐步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发热时人体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加,加上食物的消化吸收困难以及一系列的病变。所以过高过久的发热是对人体不利的。因此遇到高热病人应及时采用退热措施,并立即请医生诊断、治疗。
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人类为什么能够维持恒定的体温呢? 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1.产热过程 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下的产热量百分比
你刚才画的是柱形图,能根据上表的数据,转换成其它的统计图吗?你有几种方案?请把它们画下来? 2.散热过程 ⑴ 散热方式 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皮肤散热的方式主要是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两种。皮肤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在常温下,皮肤汗液分泌少,蒸发散热所占比例不大,以直接散热为主;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时,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思考:当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主要通过哪些方式直接向外散热? 主要通过人体皮肤血管中的血液和呼出气体散热。(运动时产热多、散热也多) ⑵ 散热与血管口径大小调节 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多少与皮肤温度有关,而皮肤温度可通过血流量来控制。 3.中暑现象 ⑴ 中暑的表现 中暑的表现有体温升高、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⑵ 中暑的原因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由于未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人体体温调节能力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便会出现中暑现象。 ⑶ 中暑的急救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松解衣扣。扇风、凉水擦身降温,在清醒时补充水分。 体温调节受脑控制 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2、在低温环境下调节 3、在高温环境下调节 思考1: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你会怎么去防暑降温和防寒的? A、炎热夏天防暑降温措施: ①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室内起码要有电扇通风、降温;② 降低劳动强度,高温下工作时间不宜过久;③ 备好防暑降温饮料,尽量多补充淡盐开水或含盐饮料;④ 保证充足睡眠,多吃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⑤ 尽量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 B、寒冷的冬天防寒的措施: 注意多运动、多穿衣服保暖,多吃些御寒的食物,提高人体抗寒能力,保证充足的睡眠。 4、通过自觉行为调节体温 动物会寻求温度适中的环境,如在冷环境中趋向热源,热环境中迁到冷源风口等。动物还有姿势的变更,如暑热时伸展肢体,严寒时则个体蜷缩、拱肩缩背或拥挤成群、踏步或跑动等。人为保温御寒、降温避暑,有添衣、脱衣,甚至安装空调等主动的影响环境的行为。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
| ||||
当堂 检测 | 1.人们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往往会出汗, 面部通红。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皮肤具有( ) A.排泄和分泌功能 B.保护和调节体温功能 C.排泄和调节体温功能 D.感受外界刺激和排泄功能 2.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颤”。此反应的效应器及其生理效应是( ) A.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 B.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减少散热量 C.皮肤的血管;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散热量 D.皮肤立毛肌;立毛肌急剧收缩,增加产热量 3.剧烈运动时,产热的部位有哪些?人体是如何防止由于过热而带来的危害的? 人体的产热部位主要有内脏和骨骼肌,而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成为最主要的产热部位。 人体通过本身血管的舒张,皮肤血液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以及汗液蒸发增加散热量来防止由于过热造成的损害。同时人们还可以通过外界的因素,如通风、降温等手段,减少过热给人体带来的损害。 4.人体有哪些散热途径? 大部分是通过皮肤以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物理方式散失的。小部分随呼吸、排尿、排便而散失。 大部分是通过皮肤以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物理方式散失的。小部分随呼吸、排尿、排便而散失。 | |||||
培优 扶差 |
| |||||
作业 | 1.作业本 3.5 体温的调节
| |||||
板书 设计 | 3.5 体温的调节
| |||||
教学 反思 |
| |||||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第4章 电路探秘第4节 变阻器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第4章 电路探秘第4节 变阻器第1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