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同步培优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同步培优练习第1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同步培优练习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同步培优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同步培优练习,共4页。


    3.1 分子和原子同步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走过花圃闻到花香,主要是因为(  )
    A.分子是很小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下列描述的现象中,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解释的是(  )
    A.从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香 B.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
    C.6000L气体能被压缩到40L的钢瓶中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3.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氧气加压液化装入钢瓶中:加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花园里,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D.敞口放置的溶液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4.下列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有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B
    金刚石和石墨性质有差异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
    加油站附近能闻到汽油味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变得比冬季长
    原子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5.用肥皂膜套在空瓶口上(瓶中为空气),然后把瓶子放在盛有热水的容器中,其变化如图所示。热水中瓶内气体(  )
    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隔变大 D.分子数目增多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C.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间隔变小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7.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D.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
    8.“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对于诗中前半句描写的情景用化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很小但有一定质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9.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 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 D.液态酒精和酒精蒸气都有可燃性——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10.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C.氢氧化钾溶液、石灰水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都含有OH﹣
    D.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它们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
    (2)把装有少量固体碘的密闭试管放入热水中,试管内逐渐充满紫色的蒸气:   。
    12.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1)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
    (2)二氧化碳气体能被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的原因    。
    13.现有下列物质①空气②冰水共存物③干冰 ④汞⑤人呼出的气体⑥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 ⑦氨气⑧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后剩余的固体。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
    14.如图所示,甲、乙两烧杯里分别盛放浓盐酸和浓氨水,盛有浓盐酸一端的玻璃管附近白烟更浓,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15.“从微粒的角度研究物质”是化学独特的研究方法.请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空气中包含多种气体分子),右手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说明   .挤压到一定程度之后,注射器内气体压缩变得困难,说明  .
    (2)如图2所示,烧杯A装入浓氨水,B、C盛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烧杯B液体变红,说明   .烧杯C的作用是   .
    16.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C60表示一个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条件改变时   。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相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7.以如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8.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
    (2)液氧和氧气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19.请从微观粒子的观点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学校每天为同学们测量体温,量体温时,汞柱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2)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容易干的原因是什么?
    20.根据如图以水的变化为例,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C; 2.A; 3.D; 4.B; 5.C; 6.A; 7.C; 8.A; 9.B; 10.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碘分子间有间隔,受热后升华变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 12.分子构成不同;分子间有间隔,加压可使分子间隔变小; 13.②③④⑦;①⑤⑥⑧;②③⑦;④; 14.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扩散得快; 15.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随着微观粒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之间的斥力越来越大;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对比; 16.分子;分子之间的间隔改变;分子构成不同;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7.锥形瓶口滤纸变成红色;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对比作用,说明酚酞的变色与空气无关;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8.(1)分子之间有间隔;
    (2)分子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19.(1)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
    (2)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得越快.; 20.   ;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8/9 10:36:33;用户:初中化学;邮箱:xueshen03@xyh.com;学号:30236074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