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猫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了解作者作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3.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的特殊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58年10月17日他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翌日因飞机失事遇难殉职。主要著作有《家庭的故事》《桂公塘》《山中杂记》等 。
本文写于1925年。20世纪20年代,郑振铎深受五四时期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猫》正是在这一时期 创作出来的。
懒惰( ) 怂恿( )怅然( ) 蜷伏( ) 叮嘱( ) 惩戒( ) 虐待( ) 潜逃( ) 污涩( ) 凝望( ) 红绫( ) 屋脊( )
(zuān)钻研(zuàn)电钻
(sǎn)松散(sàn)散步
(zhá)挣扎(zhā)驻扎(zā )扎染
(zhēng)挣扎(zhèng)挣脱
衔(xián)衔着衍(yǎn)繁衍街(jiē )街道
怅(chàng)怅然胀(zhàng)膨胀
诅(zǔ)诅骂沮(jǔ)沮丧阻(zǔ)阻拦
蜷(quán)蜷伏倦(juàn)疲倦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蜷伏:弯着身体卧着。悲楚:悲伤凄楚;悲苦。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妄下断语:胡乱、随意地作出判断。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三次养猫的经历的,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1.划分文章层次。2.画出文中描写猫的语句。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第二部分(3-14):
第三部分(15-34):
叙述“我”家养第一只猫的故事。
叙述“我”家养第二只猫的故事。
叙述“我”家养第三只猫的故事。
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并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
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详写了第三只猫的故事,略写了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的故事。
第一只猫很讨人喜欢,可有一天却病死了。第二只猫比第一只更活泼,可某日又被路人捉走了。后来,一只可怜的小猫闯进了全家的生活,“我”误认为小猫偷吃了家里的芙蓉鸟,用木棒打了它,它死在了邻家的屋脊上。“我”的良心受到了谴责,所以,此后“我”家永不养猫。
1.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第一只猫的形态?
从“刚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
(1)自身的形态:刚来时“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意”“懒惰”“郁闷”。(2)逗着玩的形态:刚来时“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不肯出来”“不理会”。
2.家里的人对第一只猫的态度怎么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3.第一只猫的结局怎么样? 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第一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1.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的。“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写它的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写它的本领。
2.第二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感情?
这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3.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猫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家里人责怪周家的丫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一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 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好几块”“忧郁”“懒惰”。
芙蓉鸟被害案
1.案发现场情况:2.犯罪嫌疑人:3.作案证据①案发前的表现: ②案发后的表现:
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4.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5.真凶:6.案件定性:7.案件反思:(1)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 “我”的心情是怎样的?(2)在这个冤案中,“我”错在哪里?从反思中说明“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知错就改 严于自省 勇于承担责任 同情弱者
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得不够。
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
若有若无,大家都不喜欢,不大注意它。
被冤枉、误打、流浪而死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猫》这篇课文,了解了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作者在养猫经历中的感情变化,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①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猫的外貌。“滚来滚去”的动作用得准确,与“白雪球”相照应,更显出猫的活泼可爱。
1.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②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动作描写,“扑”“抢”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可爱样子,表现了小猫的活泼好动。
③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动作描写,一系列行为充分体现了第二只猫“更有趣、更活泼’,字里行间流露出我们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④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上去了。
小猫爬树的细节,表现了小猫的活泼和它给“我”带来的乐趣,也表现了我对小猫的喜爱。
2.本文重点写第三次养猫的故事,那么写前两只猫的故事的部分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不能。三次养猫的故事是层层推进的,写前两只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做铺垫,也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只猫的命运在前两只猫的烘托、对比下更显悲惨,从而使主题表达更加鲜明。
3.三只猫分别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三只猫遭遇不幸后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发展变化?
第一只猫:快乐→酸辛、难过第二只猫:愉快→怅然、愤恨第三只猫:厌恶→难过、自责
4.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弥补的。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对第三只小猫亡失的愧疚、难过之情
强烈的痛苦、深深的自责和遗憾之情。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运用比喻修辞,将原来对猫的“暴怒”“虐待”比作刺“我” 的良心的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 发现真相后内心的悔恨。
5.作者借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人生哲理?
①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真相;②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想一想】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养第二只小黄猫时家中也养了一对黄色芙蓉鸟,鸟也被吃了,“我” 会怎么想、怎么做?请你以第一人称来叙述。
【自由讨论】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
1.抓住特征,描写生动三只猫各有各的特点,令人难忘。如第一只猫有趣、活泼,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这样的描写能引起读者的想象,使小猫的动态跃然纸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心理描写,细腻真挚文中不仅写了猫,还写了人,尤其是人的所思所想。“我”家三次养猫,感受不同,结局不同,心情也不同,或欢欣,或难过,或怅然愤恨,或追悔莫及,都情态必现,很有感染力。
3.构思巧妙,匠心独具作者善于设置伏笔,如写第三只猫不招人喜欢,又老爱凝望鸟笼,为其后来的被冤枉埋下伏笔。开头一句“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中间一句“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承上启下。文章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前后呼应。三个故事三起三落,层层推 进, 情节环环相扣,结构完整而严谨。
本文通过叙述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告诉人们,仅仅依靠一点可疑的迹象就主观臆断得出结论是错误的,依靠自己的强势和暴力随意惩戒只会伤害无辜。
拒绝主观臆断平等对待生命
白象是我家的爱猫,本来是我的次女林先家的爱猫,再本来是段老太太家的爱猫。白象真是可爱的猫!不但因为它浑身雪白,身大如象,又因为它的眼睛一黄一蓝,叫作“日月眼”。它从太阳光里走来的时候,瞳孔细得几乎没有,两眼竟像话剧舞台上所装置的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见者无不惊
奇赞叹。收电灯费的人看见了它,几乎忘记拿钞票;查户口的警察看见了它,也暂时不查了。……每天一吟读书回家,或她的大姐陈宝教课回家,一坐倒,白象就跳到她们的膝上,不客气地睡了。她们不忍拒绝,就坐着不动,向人要茶,要水,要换鞋,要报看。有时工人不在身边,我同老妻就当听差,送茶,送水,送鞋,送报。我们是间接服侍白象。……
一、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默读课文,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毛色花白,不好看。很瘦,毛被烧脱好几块,更难看。
不为大家所喜欢,若有若无。
二、第一只猫死后,“我”安慰三妹说:“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三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第一句话表现了第一只猫的死带给我们的感受虽然是难过的,但还不至于太伤心,也为后面第二只猫的到来做铺垫。
第二句话表示我们全家伤心的程度加深了,在结构上起着总结上文的作用,又为下文被动收养流浪猫做了铺垫。第三句话比上一句程度更深,一个“永不”显示了作者态度的决绝,放在文章最后,既呼应了开头,又延伸了文意,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三、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但它亡失之后,“我”却“更难过得多”。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我”冤枉了它吗?
“我”更难过是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主观臆断,认定鸟是被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却无法辩诉,最后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 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从这件事中,“我”意识到光凭个人的好恶,带着私人的偏见去对待第三只猫是多么的不公平, 因而良心受到谴责,追悔莫及。
作者写猫,并不仅仅局限于猫本身,而是借此阐发了人生哲理,揭示了关爱动物、爱护弱小、反思人类自身弱点的主题,也体现了作者勇于自我反思的自省意识及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
四、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各句的表达效果。
1.(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比喻。将小猫比喻为“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突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
2.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
比喻。将猫比喻为人的伙伴,强调我们全家对这只小猫的深厚感情。
3.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拟人。把用于人身上的词语用在猫身上,形象生动。
4.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比喻。强调“我”的悔恨和遗憾程度之深,生动形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课文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图片欣赏,学习目标,字词辨析,你喜欢哪只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背景图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第1课时,整体感知,默读课文,理解内容,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体会情感,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猫公开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猫公开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课时,学习目标,必备知识,走近作者,郑振铎,创作背景,必记字词,字音字形,词义理解,初读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