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春完美版ppt课件
展开第1课 春(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
2.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深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
2.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学习比喻修辞手法,赏析比喻修辞手法给文章带来的美感,逐步学会将其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2.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分析总结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所表现的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欣赏了朱自清笔下优美的春景图,感受到了他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那么,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文字带领我们进入这绝美的画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新知探究
一、知识回顾
【活动内容】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说作者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这些春景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内容,概括主要描写的景物画面,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所描写景物的共同特点,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做铺垫。
二、文本研读
【活动内容】出示课件内容:课文第2段是如何从宏观上勾勒出春天景色的?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2段,标出关键词句,自己概括出答案,同桌之间交流。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上节课概括出五幅春景图的基础上,尝试自行分析文段的结构,感受课文内容安排的巧妙之处。
【活动内容】出示课件内容:作者在描绘了前四幅春景图后,为何还写“迎春图”?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中描写五幅春景图的段落,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本文由景及人的写作思路,为后面讲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做铺垫。
三、品味语言
【活动内容】出示课件中的课文选段(句),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教师先以课件中例句为示范,讲解比喻等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比喻修辞作为讲解的重点),然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运用了相关修辞手法的句子进行分析,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5.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四、问题探究
【活动内容】结尾三段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思考结尾三段有没有特定的写作顺序。如果有,是按照什么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对结尾三段修辞手法的分析,自然引出对课文内容及其顺序的讲解。通过对这三段写作顺序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感悟文章的哲理。
【活动内容】课文以写景为特色,除了写景,还有哪些特点?圈点勾画出写景之外的语句,并分析概括。
【设计意图】明确写景散文常用的三个层次——“景、情、理”。引出“情景交融”的写法,再次点明“大自然的规律”这一哲理。
【活动内容】课文体现了朱自清散文语言怎样的特点?文章的语言是由“词”和“句”构成的,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也就是分析文章的“遣词”和“造句”的特点,引导学生从这两点进行概括分析。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分析、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深入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
课堂小结
作者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赋予春以感情和生命,同时抓住了春的主要特征,从不同角度,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争荣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之情。这篇散文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布置作业
观察并欣赏大自然,选取一处景物进行描写,200字左右。
要求:可以从景物的形、色、味以及你的感受等多方面描写,也可以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力求语言生动形象。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狼完整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狼完整版ppt课件,文件包含18教学课件狼第1课时pptx、18教学设计狼第1课时docx、18知识导学狼第1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猫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猫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16教学课件猫第2课时pptx、16知识导学猫第2课时docx、16教学设计猫第2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16教学课件猫第1课时pptx、16知识导学猫第1课时docx、16教学设计猫第1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