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2019)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二节 地质灾害同步练习题
展开第六章 第二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40分钟 总分:65分
(知识点1:地震;知识点2:滑坡;知识点3:泥石流)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知识点1]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国家测得地震的震级有差异,这是因为同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
B.不同的国家测得地震的震级有差异,这是因为距震中远近不同震级不同
C.离震中远近不同的地方烈度不同,说明一次地震烈度不同
D.离震中远近不同的地方烈度相同,说明一次地震烈度相同
【答案】1.C
【解析】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不同的国家测量震级的差异,与测量的技术手段等因素有关;烈度是指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在同一次地震中,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反之越小,说明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知识点1](2021年浙江温州开学考试)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地质灾害,目前全球每年发生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约1 000次。利用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布预警信息,为逃生抢占时间。据此完成第2~3题。
2.地震预警系统能提前发布预警信息,主要是利用( )
A.地震发生之前的前兆信息 B.遥感技术获取的地面信息
C.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D.GNSS所获得的岩层位移
3.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居民家庭往往配有地震急救包,包内放置的物品应有( )
①安全帽 ②充电宝 ③手电筒 ④矿泉水 ⑤针线 ⑥哨子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答案】2.C 3.B
【解析】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地震发生时,纵波速度快于横波,可以利用横波与纵波的速度差,监测到纵波时立即发出预警,在横波到来前可以争取到短暂的逃生时间,C项正确。A、B、D项均能提示地震可能发生,但无法确定地震发生的具体时刻,因而无法精确发布预警信息。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急救时应重点关注生存和求救的必须、必备物品,而且急救包的空间和重量限额明显。安全帽可以保护头部,①正确;手电筒可以提供急救光源,③正确;矿泉水可以即时补充水分,④正确;哨子可以发出救援信号,⑥正确;充电宝、针线在地震急救中用途较小,属于非必须物品。
[知识点2]下图为发生在某地的自然灾害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示自然灾害为( )
A.洪涝 B.台风
C.滑坡 D.泥石流
5.导致此次灾害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工程建设 B.植被破坏
C.火山喷发 D.大量降雨
【答案】4.C 5.D
【解析】第4题,图示中的土体在暴雨的冲刷下,沿着山地斜坡整体下滑,属于滑坡。第5题,由图示可知,导致此次滑坡的重要自然原因是大量的降雨;工程建设和植被破坏是人为原因;图示没有火山喷发。
[知识点3]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第6~7题。
6.对比甲、乙、丙、丁四地,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最小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不包括( )
A.冲毁铁路 B.阻塞河道
C.冲毁城镇 D.损坏林木
【答案】6.D 7.C
【解析】第6题,据经纬度可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暴雨集中,结合等高线的分布可知,甲、乙、丙三地都位于河谷中,发生泥石流的概率较大,而丁不位于山谷之中,发生泥石流的概率较小。第7题,若丙处发生泥石流,可能冲毁铁路,阻塞河道,损坏林木;丙处峡谷面积较小,地形坡度较大,不会有城镇发展。
[知识点1](2022年江苏无锡期末)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11月17日13时54分,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海域(北纬33.50°,东经121.19°)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据此完成第8~9题。
8.此次地震对盐城产生的影响甚微,关于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震级较小 B.地面建筑物抗震系数较高
C.盐城地区覆盖层以岩石为主 D.发生地离陆地较远
9.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中(楼房),如果不能及时撤离,要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
②在教室里,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应用书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 ③在行驶的汽车内,不要停车,加速逃离 ④在野外,要赶紧往山上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8.C 9.A
【解析】第8题,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建筑物抗震系数等有关。“此次地震对盐城产生的影响甚微”说明烈度很小,根据材料“发生5.0级地震”,说明震级较小,烈度很小;地面建筑物抗震系数较高,更不容易倒塌;材料中并未涉及盐城地区覆盖层为岩石,且江苏省地形较为平坦,烈度与覆盖层关系甚微,C项符合题意;此次地震发生在大丰区海域,距离陆地较远,烈度很小。第9题,地震时,在家中(楼房),如果不能及时撤离,要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①正确;在教室里,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应用书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避震,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②正确;在开车时遇到地震,马上找空旷的地方停车,③错误;在野外,总体把握到开阔地避震的原则,④错误。
[知识点2、3](2022年北京西城区期末)2021年某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提示:当前地质灾害防控形势较为严峻,请广大市民进入山区前务必关注灾害预警信息、景区关闭信息,强降雨天气不要到山区游玩或露营。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该提示最有可能发布于(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11.游客进入山区若遇强降雨,易遭遇的地质灾害及原因有( )
①地震,因地壳变得活跃 ②滑坡,因土壤水饱和 ③泥石流,因水流量猛增 ④山洪,因地势陡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0.C 11.B
【解析】第10题,根据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提示信息,可知北京地区此时有强降雨天气,由于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可以推断此时可能是7、8月,因此C项正确。第11题,地震是由于地壳变得活跃后产生的地面震动的现象,属于地质灾害,不是由强降雨引发的,①错误;当山区遇强降雨时,会因雨水强烈下渗,造成土壤中的水饱和,并在地下形成滑动面,从而引发滑坡,②正确;在山区河谷地区,由于强降雨,会导致山洪暴发,河水暴涨,侵蚀和搬运能力大量增强,会携带大量泥沙、石块、枯枝落叶冲出沟谷,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③正确;山洪是气象灾害,不属于地质灾害,④错误。
[知识点2](2022年江西赣州期中)某地历史上曾经发生滑坡,部分滑坡体残留在坡面。2018年,该坡面出现裂缝,自6月起,连续出现强降雨。7月12日古滑坡复活滑动。下图示意该剖面的结构。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诱发此次古滑坡复活的直接因素是( )
A.降水 B.坡度
C.断裂 D.岩性
13.研究表明,不同的断裂对滑坡的影响差异较大。此处裂缝显著促进滑坡,主要由于裂缝的( )
A.数量 B.长度
C.倾斜方向 D.宽度
【答案】12.A 13.C
【解析】第1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滑坡形成的原因可以从地质、地形、土壤、植被、降水和其他等几个方面分析。2018年该坡面出现裂缝,并且该坡面植被匮乏,防水固土能力弱,坡面坡度也较大,重力势能大;6月份开始出现连续性强降雨,7月12日就出现滑坡复活滑动,出现裂缝之后土质变得疏松,连续性强降雨使得本就疏松的土壤伴随着水流形成滑坡,因此此次滑坡复活的直接因素是降水,A项正确;直接因素是近期内发生改变的诱因,而坡度、断裂以及岩石的岩性在短期内没有发生显著的改变,故不是诱发滑坡复活的直接原因。第13题,由图示信息可知,坡向和裂缝方向一致,雨水降落到坡面之后,受到重力势能的加持并且没有植被的阻截,由于裂缝方向与流水方向一致,流水可以直接保持原先的速度和势能直接侵入到裂缝底部,加剧土壤的侵蚀,从而促进滑坡的产生,C项正确;裂缝的数量、长度、宽度三项对滑坡的影响相对较小。
[知识点2、3](2022年福建武平期末)2020年夏天,因气候异常降水激增,各地多发洪水。某地省道线遭遇10年罕见洪水,路基被冲(见图乙)。据此完成第14~15题。
甲 乙
14.图乙中的灾害容易发生在图甲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强降水天气过后,图示地区需重点防范( )
A.暴雨、泥石流 B.地震、滑坡
C.地震、泥石流 D.滑坡、泥石流
【答案】14.C 15.D
【解析】第14题,读图可知,路基被冲的路段最容易发生在河流的凹岸,侵蚀岸,图中①段和④段位于平直河岸,②段位于凸岸,③段位于凹岸,因此最容易被侵蚀冲坏的路段是③段。故C项正确。第15题,强降水天气过后,因此不用再防暴雨,A项错误;强降水不会引发地震,B、C项错误;图中显示,公路沿河修建,有可能是山区,山区的强降水天气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20分)
16.[知识点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20年4月12日19时36分,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北纬24.03°,东经122.29°)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距台湾岛约60千米。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千米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266次。
材料二 下图为台湾部分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
(1)台湾岛附近海域是我国地震灾害的多发地区,其原因是什么?(4分)
(2)本次地震中产生的诱发性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近30年来,地震中人员伤亡数量有减少趋势,但造成的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为什么?(6分)
(4)地震发生时,作为普通民众应如何防灾减灾?(6分)
【答案】(1)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较活跃,属环太平洋地震带。
(2)滑坡 泥石流
(3)随着科技的进步, 我国防震抗震设施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减少的趋势,但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资产密度增大,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4)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学习防灾减灾知识;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演练;准备防灾减灾应急包;掌握防灾减灾方法和技巧,如:不要慌乱,注意观察情况;尽可能关闭电源、煤气等;强震时就近躲避在坚固物体下或靠近墙角, 注意保护好头部;就近选择躲避在卫生间等较小空间等。(任答三点即可)
【B素养提升练】
读某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第1~2题。
1.由图中内容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多西少 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
C.青藏高原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 D.地震都在板块交界处
2.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科技发展,经济损失下降
B.人口密度加大,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升
C.经济飞速发展,防震、抗震设施落后,经济损失上升
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下降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灾情东重西轻,地震分布基本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新疆、青藏高原和台湾是我国地震多发区。第2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使得地震造成的死亡人口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灾害经济损失显示出上升的趋势。
3.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B地区地处天山山脉北坡,分析其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的原因。
(3)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降低泥石流的危害?
【答案】(1)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2)一方面,在夏季持续高温作用下,天山山脉北坡的冰雪处于强烈消融状态,会产生大量冰雪融水;另一方面,天山山脉北坡的暴雨多发生在夏季,极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水流。这种因冰雪消融或暴雨产生的大量水流,顺着坡面汇入河谷及两侧丰富的松散碎石堆积物中,在重力作用下沿陡峭的河谷快速下滑,导致天山山脉北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
(3)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大型工程(如修路、开矿等)对山体的破坏;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地理第二节 地质灾害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地质灾害随堂练习题,共8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堂检测,共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复习练习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