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一轮复习小测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5758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同步测试题
展开《核舟记》一轮复习小测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有奇巧人( )2.罔不因势象形( )( )( )
3.尝贻余核舟一( )( )( )4.盖大苏泛赤壁云( )
5.高可二黍许( )( )( )6.启窗而观( )
7.箬篷覆之( )( )( )8.雕栏相望焉( )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10.石青糁之( )( )
11.中峨冠而多髯者( )( )12.如有所语( )
13.其两膝相比者( )( )14.佛印绝类弥勒( )
15.矫首昂视(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
17.珠可历历数也(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
19.其人视端容寂( )( )20.若听茶声然( )
21.其船背稍夷(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
23.长曾不盈寸( )( )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2.诎右臂支船( )
3.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5.左倚一衡木(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6.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7.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四、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2.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3.“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4.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5.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6.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
《核舟记》答案
一、1.奇妙精巧 2.无不 顺着 雕刻 3.曾经 赠 我 4.句首表示推测语气 5.大约 黄米 上下 6.打开 7.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盖 代词船舱 8.正对着 9.缓缓地 起 10.用石青 涂抹 11.带着高高的帽子 胡须 12.说话 13.他们的 靠近 14.极像 15.举 16.不相类似 17.分明可数的样子18.椎形发髻 19.视线 神色 20.好象……的样子 21.平 22.清楚明白 黑 23.竟然 满 24.长而窄
二、1.通又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2.通屈 弯曲3.通横4.通父男子的美称5.通拣 挑选6.通“横”,横着
三、
四、1.①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态毕备
2. 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嘻,技亦灵怪矣哉”
3. 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4.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官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5.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6. “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
7. 因为中间船舱的位置和对联的颜色非常醒目,而且窗上的对联也暗示了核舟的背景和主题。先写船舱,不仅可以增强浓厚的艺术情趣,而且也极其自然的引出下文中船头三人的情态的描述
《鱼我所欲也》一轮复习小测: 这是一份《鱼我所欲也》一轮复习小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故不为得也,死亦我所恶,则凡可以辟也,一箪,一豆羹,弗得则死,蹴尔而与之,为宫室之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曹刿论战》一轮复习小测: 这是一份《曹刿论战》一轮复习小测,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音,默写,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世说新语》一轮复习小测: 这是一份《世说新语》一轮复习小测,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理解重点词,重点句子翻译,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