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课《小石潭记》(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十一课《核舟记》(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15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第二课时学案设计
展开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准确翻译课文,学习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学习重点、难点:
准确翻译课文,感受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
学法指导:
1、朗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阅读时,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感受这件艺术品的巧夺天工之美。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 文体“记”。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我们在以后还会学很多此类文章,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等,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也是全文中心,即“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2、 数量词的用法。
①古代省略量词应补出。 ②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应调整到名词的前面。
3、微雕。
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 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
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
4、苏轼游赤壁。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诬以诗诽谤朝廷,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他以读书和游览自娱,表现了旷达的胸襟。元丰五年他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矾游玩,一次是农历7月16日,一次是农历10月15日,并写下著名的前后《赤壁赋》,文中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其中的名句。
二、预习任务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口译全文。
2、同桌合作,思考下列问题。
① 作者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核舟,这核舟有什么特点值得他写?
② 围绕这些特点,作者介绍了核舟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③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这只核舟的雕刻技艺的?
④作者花那么大的篇幅向我们介绍这只雕刻精美的核舟有什么目的?
答案:
①体积小、容量大
②船舱——船头——船尾——船背
③总——分——总
④反映古代艺人技艺的奇巧灵怪
三、预习检测
1、给加粗的字注音并会写这些字。
罔不( ) 袒胸露乳( ) 矫首(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尝贻余核舟________(2)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3)佛印绝类弥勒__________(4)则题名其上_____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情与苏黄不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船头三人的位置及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文章描写的工艺品或对工艺品的说明,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wǎng tǎn jiǎ
2、(1)赠送 (2)靠近 (3)非常像 (4)写
3、(1)船从头到尾长大约有八分多一点。(2)神态跟苏、黄两人不相关联
(3)总计这只核舟上刻有五个人,八扇窗。(4)这是挑选桃核中狭长的刻成的。
4、5略
【课中导读】
一、疏通课文
1.小组合作,释词译文。
2.提交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3.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4.归纳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字多义等基础知识。
二、整体感知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介绍了________。作者是抓住“________”(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一特征来写的。(核舟 核舟雕刻技艺的高超、灵怪 奇巧)
2.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体积上:小;构思上:巧;雕刻的人、物、字数量上:多)
3.核舟的主题是什么?(大苏泛赤壁。)
4.课文各自然段各写了什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第1段:简介核舟雕刻者生活的时代、姓名、精湛技艺、核舟的来历。点明“核舟”主题:大苏泛赤壁。
第2段:说明核舟大小,结构布局,依次写了船舱、船篷、小窗、栏杆和对联。
第3段:介绍船头部分,着力表现苏轼和黄鲁直、佛印三人的动作、神情。
第4段:介绍船尾部分,着重刻画了撑船人的动作、表情。
第5段:介绍船背上的题名和篆章。
第6段:总结说明了核舟上所刻的人、窗和其他物品的数量,以及所刻文字的字数,赞叹雕刻者的技术。
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写的。
5.划分课文结构,并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雕刻品“核舟”主题。
第二部分(第2—5段)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总计核舟的人、物、文字数目,写作者对雕刻家技艺的赞美。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第1段:
1.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盖大苏泛赤壁云。)
2.找出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并说说这句话的作用。
能以径寸之木……鸟兽、木石。突出王叔远是“奇巧人”,有不同凡响的雕刻技艺。
3.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二)朗读第2---5段,分析讨论:
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可分为几个层次?
每2-4段是一层,说明的是正面;第5段是一层,说明的是船的背面。作者是按照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的顺序说明的。
(三)研读课文第2段
1.介绍“核舟”体积时,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又写了许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说明舟小,衬托景物之多,突出王叔远的“奇巧” ,从而也突出了说明中心。
2.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十六个字?
这十六个字是《赤壁赋》中的名句,刻上它们,暗示核舟所刻的是“大苏泛赤壁”,使“核舟”内涵丰富。
(四)研读课文第3段
1.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着重说明什么?
着力表现苏轼、鲁直和佛印三位游览者神情态度。
2.“苏、黄共阅一手卷”和佛印“矫首昂视”的神态呼应前文什么内容?
呼应“各具情态”
3.作者在说明舟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是谁,为什么?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五)研读课文第4段
1.这一段是按什么结构说明舟尾布局的?
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
2.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愉悦、轻松、活泼自乐。
(六)研读课文第5段
1.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2.写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面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这是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七)研读课文第6段
1.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
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的结论。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
2.第6段连用了9个“为”字,你怎样理解?
“通计一舟”,连续用了9个“为”字进行细致的罗列,用形象、简洁而又带有立体感的描述,把核舟再现在读者面前。以显示核舟所刻容量之大,艺人技艺之高。
3.第6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八分有奇”,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揭示中心,表达了对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的由衷赞叹。
四、探究写法和主题
1.本文采用了何种说明顺序介绍核舟?
具体说明时按空间顺序:船舱一船头一船尾一船背。而全文介绍核舟是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说明的。
2.本文最突出的写法是什么?
纵观全文,“总一分一总”的写法最为突出。文章开头先从总体上概括介绍雕刻者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则是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最后总括全文,统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内容之丰富,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介绍核舟?
主要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核舟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其意晓然。
4.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雕刻品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显示出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高超技艺。
5.题目《核舟记》的“记”是不是“记叙”?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_______。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___________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刻工。 (答案示例:说明文 描述、摹写)
五、动手画图
作图要求:
1、一个长2.9cm,宽2cm的长方形;
2、在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椭圆;
3、在椭圆图内尽可能大地画一条乌篷船(带篷的船);
4、在船头画三个人(两人坐着,一人斜躺);
5、船尾画两人;
6、在船舱画四扇窗户;
7、在每扇窗户上写两个字。
【课后导练】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选自《核舟记》)
【乙】谢太傅云:“顾长康①画,有苍生来所无。”
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②俊朗有识具③,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④。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⑤,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⑥中。”
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选自《世说新语·巧艺》,有删改)
【注释】 ①顾长康:东晋画家顾恺之,字长康。②裴楷:字叔则,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的大臣、名士。③识具:见地,才略。④目精:眼珠。⑤妍蚩(chī):也作“妍媸”,美和丑。⑥阿堵:这个,此处指眼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能以径寸之木 以:________ (2)清风徐来 徐:_________
(3)或数年不点目精 或:________ (4)人问其故 故: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高可二黍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子宜置丘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文段所写的王叔远、顾长康都有精湛的技艺,但其技艺又各具特色。【甲】文段写王叔远在雕刻时,讲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段写顾长康在绘画时,讲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
附参考译文:
太傅谢安说:“顾长康的画,是自有人类以来所没有的。”
顾长康给裴叔则画像,脸颊上多画了三根胡子。有人问他是什么原因,顾长康说:“裴叔则俊逸爽朗,很有才略,这恰恰是表现他的才略。”看画的人寻味起画像来,确实觉得增加了三根胡子更有气韵,远远胜过还没有添上的时候。
顾长康画谢幼舆的像,把他安置在山崖乱石中。有人问他什么原因,顾长康说:“谢幼舆说过:‘在一山一水间游乐,自以为超过他人。’这位先生应当置身在山崖沟壑中。”
顾长康画人物画,有的时候画完之后几年都不去画眼睛。别人问他原因,他说:“人身体的美丑,没有什么特别微妙之处;真正的传神之笔,正是那眼睛。”
顾长康谈论作画时说:“要画出‘手挥五弦’的动作很容易,要画出‘目送归鸿’的神态就很难。”
参考答案:
1.(1)用 (2)慢慢地 (3)有时 (4)原因
2.(1)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2)这位先生应当置身在山崖沟壑中。
3.依据材料原来的形状进行雕刻,各有各的情态 根据人物的特点描摹,力求传神
初中核舟记第一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核舟记第一课时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学,课中导读,课后导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老王第二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老王第二课时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检查,探究课文,语言欣赏,拓展延伸,课堂检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