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1.让小车运动起来PPT课件+习题+教学设计+视频素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856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1.让小车运动起来教学ppt课件
展开1.让小车运动起来
【教材简析】
学生在三年级是已经发现有时物体是相对静止的,有时是运动的。那么这样让不同类型的车运动起来,本课的研究就是从这个问题开始的。本课共设计了2个主要活动:第一部分,调查不同类型的小车动力来源;第二部分,用垫圈作为动力,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包括用多大的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用不同大小的力小车的运动速度会有什么变化。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小车用不同的动力类型;而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本课作为单元起始课,需要进行必要的单元导入,基于导语中的力学生活问题进行思考和研讨,进而引出单元教学内容,引出第一课教学内容。第一课教学内容,旨在吸引学生关注让小车运动起来的科学问题,通过思考生活现象,引出问题,激发思考,引导探究和思考归纳作为教学的主要思路。在夯实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科学兴趣。
【学情分析】
力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学生日常生活中自己人力运动,以及生活中各种物体的力学运动等,都是有生活体验的,但是他们对力学原理和知识是模糊的、片面的、零碎的,需要通过科学系统地学习,建构力学原理和概念,进而掌握力学方法和技能,进而学着思考生活中的力学问题。例如本课中学生已经见过并体验过各种各样的运动的车辆,也对这些车如何运动起来有一定的了解。在前面的科学学习中,他们初步认识过“力”,初步知道力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但是他们并没有从科学实验的角度研究小车运动与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梳理和思辨生活中各类车子的动力方式,知道不同类型的车有不同的动力类型;通过观察、思考、实证和研讨,知道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基本认识力的基本作用。
科学思维:用观察、比较、归纳、演绎的方法,能参与和获得本课力学知识。
探究实践:调查了解不同类型的车的不同动力系统;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会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态度责任:在实验探究中,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之间的兴趣,意识到要用实验数据作为证据的重要性。体会到生活中车辆类型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动力类型满足生活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难点:有序地进行合作探究,并用实验数据说明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车、垫圈,棉绳、秒表、班级活动记录单
小组:小车、垫圈,棉绳、秒表、计算器、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单元导入:
基于教材单元导语,思考生活中存在哪些力的现象,又是怎样存在的,以及力的作用等。旨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素材,引导学生聚焦单元教学内容,激活经验,引出问题,进而进一步引入教学内容。
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图片、班级记录表
1.出示划艇图片
提问:怎样让静止的划艇运动起来?怎样让划艇运动更快?怎样让它停下?(预设:学生关注到是力影响了物体的运动)
2.图片一次展示马车、推车、火车、汽车、自行车、太阳能小车。
提问:它们都是怎么动起来的?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车?都是怎么动起来的?
教师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3.出示小车,设问:你能让它动起来吗?揭示课题:让小车运动起来(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照片素材,动员学生思考生活中各类车子的动力方式,通过观察、梳理、归纳的方式思考力学问题,并尝试自己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激趣导入,激活思维,引发兴趣。
二、探索小车运动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小车、棉绳、垫圈、挂钩、秒表、计算器、学生活动手册
1.出示小车、绳子、垫圈,设问:你能用这些材料让小车运动起来吗?
2.学生交流想法。
教师适时追问: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才合适?(并演示小车的绳子太长或太短会怎样)
3.设问: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拉力是怎么产生的?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是垫圈的重力产生了拉力。
5.出示重力资料,引导学生认识重力。
6.教师引导:拉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垫圈的数量来表示。(教师展示小车)你觉得让小车运动起来需要几个垫圈。
7.学生进行猜测。
8.学生实验探究。
9.教师追问:这与你之前的推测一致吗?你有什么发现?
10.提出问题:如果用更大的力拉动小车,小车的运动速度有什么变化?怎样用实验验证?
11.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完成活动手册。
【设计意图】科学实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实验标准,才是有效的实证,才能提供科学的数据作为实证的支撑。实验前的方法思辨和设计是重要内容,继而引出有效的实验活动,并为实验数据的梳理和原理的得出提供有效支持。
三、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
1.学生反馈交流实验结果及发现。
2.小结:只有拉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小车才会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3.设问:实验中,你是怎样让运动的小车停下来的?
4.追问: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需要给它力;如果要使运动的小车静止呢?
5.小结:让运动的小车静止,也需要用力,这个力是阻力。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力是动力。
【设计意图】实验结论的推敲不仅仅停留在实验数据,同时也需要反思整合实验过程,以及实验设计是否科学标准,这样可以更好地得出实验结论。
四、拓展(预设5分钟)
1.出示踢足球的图片,讨论足球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如脚踢静止的足球,可以使足球运动起来;脚踩住足球,可以使足球静止;通过脚踢的用力大小控制足球的运动速度等。
【设计意图】课堂的作用是调动生活经验,激发科学思维,调动科学实证,有效得出结论,而学习的最终是学以致用。推开“窗户”带着科学认识去发现生活中的相关事实,用发散思维的方式演绎和迁移科学原理,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心领神会。
五、板书设计
【疑难解答】
1.教学中怎样动员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设计?
科学讲究实证,实证讲究科学标准,没有科学标准的实验设计是无法为科学实证服务的,或者是南辕北辙的。实验设计能力是学生科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小学阶段重点通过科学教学活动,落实对比实验的基本方法,即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相同。如何落实这是一个潜移默化,不断强化和落实的过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学中首先要倡导为什么要对比实验的教学探讨,如何实验设计关键是找好改变的条件,以及怎样改变更加有效等问题。实验前的设计活动应该倡导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设计活动,通过班级师生全员参与的方式设计实验,这是值得倡导的。
2.教学中怎样体现学以致用的理念?
学富五车,不会应用,头脑中学习的东西就会变成“垃圾”,或者是无效无用的。科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这是课标所倡导的。课堂上如何实现,作为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明显,课堂上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课件图片和生活感受,充分的体验可以夯实科学学习的基础。通过有效的科学实证后得出的科学结论,学生自然会进一步思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背后的原理,此时教师需要枚举生活中典型的科学现象,或者有学生发散性思维去迁移和同化。最终的目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揭示生活问题,应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形成生活技能,激发创造生活的能力、勇气和兴趣。
课程基本信息 | ||||||||||||||||||||||||||||||||||||||||||||||||||||
课例编号 | 17 | 学科 | 小学科学 | 年级 | 四年级 | 学期 | 第一学期 | |||||||||||||||||||||||||||||||||||||||||||||
课题 | 《让小车运动起来》 | |||||||||||||||||||||||||||||||||||||||||||||||||||
教科书 |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 |||||||||||||||||||||||||||||||||||||||||||||||||||
学生信息 | ||||||||||||||||||||||||||||||||||||||||||||||||||||
姓名 | 学校 | 班级 | 学号 | |||||||||||||||||||||||||||||||||||||||||||||||||
|
|
|
| |||||||||||||||||||||||||||||||||||||||||||||||||
学习目标 | ||||||||||||||||||||||||||||||||||||||||||||||||||||
1.了解不同类型的车有不同的动力类型。知道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2.会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 ||||||||||||||||||||||||||||||||||||||||||||||||||||
课前学习任务 | ||||||||||||||||||||||||||||||||||||||||||||||||||||
准备实验材料 | ||||||||||||||||||||||||||||||||||||||||||||||||||||
课上学习任务 | ||||||||||||||||||||||||||||||||||||||||||||||||||||
【学习任务一】 活动1:了解不同动力类型的车 活动2:利用材料,想办法使小车运动起来
【学习任务二】 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记录表
【学习任务三】 做好《用气球驱动小车》学习准备。 玩具小车、粗细不同的吸管、大小不同的气球
| ||||||||||||||||||||||||||||||||||||||||||||||||||||
推荐的学习资源 | ||||||||||||||||||||||||||||||||||||||||||||||||||||
1. 2. …… | ||||||||||||||||||||||||||||||||||||||||||||||||||||
3运动和力
本单元属于物质世界科学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物体的运动及其受到的力”设计教材逻辑的。首先,教材以秒表、软尺、弹簧测力计、垫圈等工具获取实验数据,研究不同的力对小车运动状态的影响;其次,通过敲击音叉实验和小车的撞击实验来验证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最后,经历一个完整的项目式学习过程,设计制作一辆小车,包括从不同角度绘制设计图、数据量表,通过自评和他评,改进并完善产品性能等,指向技术工程领域。
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不直观,但是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材选取了学生最熟悉的小车作为本单元的研究对象,围绕着小车运动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同时搭建一系列的活动支架,让学生更关注探究过程本身,建立起力的相关概念。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对力和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一些有关力和运动的现象存在困惑,所以学生是乐于探究本单元知识内容的。但是由于力的抽象性,学生不易理解且会产生各类混淆概念,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将抽象的力转变为可视化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1.关注科学概念的进阶建构。学生对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知之甚少,本单元的教材设计体现了力的概念建构的逐步进阶过程。教学时教师要注意针对学生在三年级时建构的力的相关基础来设计探究活动,从而促进对力的概念的深层理解。
2.关注技术工程领域的学习。在研究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的活动中,需要不断渗透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学习内容,比如在“用气球驱动小车”的活动中,通过改变充气量的多少、喷管的粗细来改变小车行驶的距离,体会装置的优化设计可以提升产品的性能。
3.建立失败仍有价值的意识。学生在设计制造产品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认知水平和技能的影响,制造出“失败”的产品,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次有价值的解决问题的机会,不害怕失败,发挥创新精神。
第1课 让小车运动起来
(教材P41~43)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 1 课时
课题 | 让小车运动起来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 目标 |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2.知道不同类型的车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科学探究目标 1.调查了解不同类型车的动力系统。 2.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并会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3.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2.意识到要用实验数据作为证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的车辆类型是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 ||
教学 重难点 | 重点:实验探究小车运动快慢和拉力大小的关系。 难点:用实验数据说明小车运动快慢和拉力大小的关系。 | ||
教学 准备 | 为学生准备:小车、垫圈若干、小钩、棉绳、秒表、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1套、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 | ||
流程 | 教学设计 | 二次备课 | |
聚焦 | 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划艇图片。)怎样让静止的划艇运动起来?(预设:用力划桨。)怎样让划艇运动得更快?(预设:用更大的力划桨。)又怎样让它停下呢?(预设:停止划桨;反向划桨。) 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马车、推车、汽车、火车、自行车、太阳能小车的图片。)它们都是怎么动起来的?(预设:马车靠马拉,推车靠人推,汽车靠发动机,……) 3.揭题:(教学提示:出示小车。)你们能让它动起来吗?(板书:让小车运动起来) |
| |
探索 与研讨 | 探索一:让小车运动起来 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小车、棉绳、小钩、垫圈。)你们能用这些材料让小车运动起来吗?谁来说说看?(预设: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小车车头正中间,然后在绳子的另一端挂上垫圈,让垫圈从桌沿自由落下,拉动小车运动。) |
探索 与研讨 | 2.追问: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才合适?(教学提示: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演示拉小车的绳子太长、太短或恰好与桌子的高度差不多时,小车的运动情况。) 3.提问: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拉力是怎么产生的?(预设:由垫圈的重量产生的;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 4.讲解:垫圈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通过棉绳对小车产生了拉力。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有一种吸引力,这种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向下的力就叫作重力。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比如提水时,感觉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背书包时,感觉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向上抛出的球,最终会落回地面;水总是往低处流等,这些现象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5.提问:我们可以用挂在小钩上的垫圈数来表示拉力的大小。你们猜一猜,让小车刚好运动起来需要几个垫圈?(预设:3个;5个;……) 6.布置任务:接下来让我们自己动手实验一下吧!(教学提示:出示实验帮助卡,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7.小结:只有拉力达到一定程度,小车才会运动起来。 探索二: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1.提问:如果用更大的力拉小车,小车运动的快慢会有什么变化?(预设:小车运动得更快。)怎样用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呢? 2.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3.研讨汇报。 4.小结:挂的垫圈数量越多,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短,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 5.研讨:(1)实验中,你是怎样让运动的小车停下来的?(预设:用手挡住小车。) |
|
探索 与研讨 | (2)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需要对它施加力。如果要使运动的小车静止呢?(预设:给小车一个阻力。) 6.讲解: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即启动,需要动力;使运动的小车静止,即停止,需要阻力。 |
|
拓展 与小结 | 1.拓展:播放足球比赛的微视频,引导学生讨论足球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预设:脚踢静止的足球,可以使足球运动起来;脚踩住足球,可以使足球静止;通过控制踢球的力的大小控制足球的运动速度;……) 2.小结:我们可以用力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大小的拉力可以让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
|
板书 设计 | 3.1 让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动力——启动; 阻力——停止。 |
|
教学 反思 | 本节课开头将问题聚焦到利用垫圈的重力作为动力,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设计能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案。接着,提出两个问题:使小车运动起来需要几个垫圈的拉力以及力与小车的运动速度有什么关系?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提出猜想,并开始进行科学探究。结束探究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得出实验结论。最后,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运动状态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本课学习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将科学与生活有效结合在一起。 本课引导学生体验了探究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思维和科学创新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课标要求。 |
|
课后 作业 |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 三、选择题。 3.在“让小车动起来”的实验中,关于拉小车的绳子长度的选择,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绳子越长越好 B.小车运动到终点时,绳子一端的垫圈接近地面 C.小车在起点时,绳子一端的垫圈刚好碰到地面 参考答案 三、3.B |
|
第1课时《让小车运动起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2.不同类型的车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科学探究目标
1.调查了解不同类型车的动力系统。
2.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3.会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4.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2.意识到要用实验数据作为证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的车辆类型是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教学重点】
通过让小车运动起来,知道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是运动的物体静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车、绳子、曲别针、垫圈、计时器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与评价 | 学生学习活动 | 评价要点 |
一、导入 (5 分钟) | 物体有时是静止的,有时是运动的。怎样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呢?怎样改变运动的快慢呢? | 学生任务:结合生活经验, 思考问题。 |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了解学生是否能够认识运动与力有关。 |
二、聚焦 (5 分钟) | 几千年前,人类就发明了车。 提问:你知道哪些类型的车?它们都是怎样动起来的?
| 学生任务:观察车的样式, 思考它是怎样动起来的。 | 聚焦问题。 |
三、探索 (25 分钟) | 任务一:让小车动起来 活动:接下来我们也试一试如何利用材料让小车运动起来。怎样利用垫圈、绳子让小车运动起来? 任务二: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 活动:增加垫圈数量使拉力变大,用计时器记下小车运动相同距离的时间,比较不同垫圈数量时,小车运动的时间长短。 研讨: 问题一:怎样使静止的小车运动?怎样使运动的小车静止? 问题二: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总结: 1.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就必须对小车施加力,比如用垫圈的重力让拉小车的绳子具有拉力,使小车运动。而我们要使运动的小车静止也必须对小车施加阻力。就如我们实验中用手挡住小车一样。 2.垫圈达到一定数量也就是说拉力到达一定程度时,小车才会运动起来,结合实验数据我们会发现,垫圈少,重力小,拉力就小,小车运动的慢;而垫圈多,重力大,则拉力大,小车就运动的快。
| 学生任务一:思考如何让小车运动起来 过程:交流讨论,总结方法。可以将绳子和垫圈安装在小车上,将垫圈垂在桌面下方。运用垫圈重力,转化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使它运动起来。 学生任务二:各小组分别预测结论,并通过实验验证。 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如何使小车在终点处停下来呢?(用手挡住小车,可以让它停止。) 2.从挂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垫圈,直到小车可以动起来 3.再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观察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 4.记录每次垫圈的数量和小车运动的时间。 总结:垫圈多,重力大,则拉力大,小车就运动的快。 研讨任务:各小组之间依据记录单和实验数据,思考并讨论研讨问题,总结出研讨结果。
| 通过实验的方法实现了科学探究目标和态度目标,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会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意识到要用实验数据作为证据
|
四、拓展 | 提问: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 总结:对足球施加力可以改变足球的运动快慢。比如用脚踢静止的足球,启动足球,用脚踩住运动的足球时,可以使其变成静止状态。通过改变脚施加给足球的力的大小来控制足球运动的快慢,脚施加给足球的力越大,足球运动越快,力若小,足球便运动的慢。 | 学生任务:利用已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说明。 |
《让小车运动起来》教学设计
深圳市宝安区黄田小学 林瑞琦
【教材分析】
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主要任务是用垫圈作动力,探究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引发学生对“运动和力”的思考和研究。围绕核心概念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引导学生调查了解从古到今不同类型的车辆,发现它们的动力来源,为后续用拉力做小车动力的研究奠定认知基础;二是学生通过组装(重力作为拉力)小车,体验力对小车的运动状态(运动与静止)的作用,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包括多大的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用不同大小的力小车速度会发生什么变化等。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力是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让物体启动或停止”这一概念。最后,通过与儿童生活贴近的问题情境——踢球,“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学情分析】
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中,他们已经见过和体验过各种各样类型的车辆,也对这些车运动起来的原因有一定的了解。在三年级的学习中,也已知道有时物体是相对静止的,有时是运动的,对“力”可以使物体运动有模糊的认识。但是对于重力转化为拉力是比较陌生的。如果把垫圈和小车绑在一起,垫圈的数量越多,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这是学生不需通过实验也能知道的概念,但是如何从科学实验的角度来验证小车运动快慢与力的关系,是本节课中学生所要学习的科学方法与科学实证的严谨态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2.不同的小车具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科学探究目标
1.调查了解不同类型小车的动力系统。
2.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3.会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
4.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2.意识到要用实验数据作为证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的车辆类型是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同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实验探究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证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拉(推)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推)力越小,运动越慢。
【材料准备】
为学生准备:小车、绳子(绳子上系上小钩,绳子长度与桌子高度基本一致)、铁垫圈若干、秒表、计算器、实验记录单。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1.聚焦
教师提问:我们知道物体有时是静止的,有时是运动的。怎样使静止的自行车运动,使运动的自行车静止呢?怎样改变自行车运动的快慢?
学生思考:用力踩脚踏板,按住刹车……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这些问题都与“力”有关。
【图片展示马车、推车、火车、自行车、太阳能小车等各种动力类型的车。】
教师提问:几千年前,人类就发明了车。你知道哪些类型的车?它们都是怎样动起来的?
学生思考:提出各种各样车的类型和动力。
教师活动:提炼学生观点,进行板书。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知道不用类型的小车有不同的动力,意识到要使小车运动起来必须依靠力,为后续用拉力做动力小车的研究奠定认知基础。
2.探索
(1)组装动力小车
教师提问:(出示材料)不靠手去推或拉小车,只利用垫圈和绳子,想办法让小车在桌面上动起来,并且让运动的小车停止下来。
学生思考:利用手中的材料动手尝试思考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以及这个力是如何产生的。
教师提问: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比较合适?小车启动的拉力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思考:学生交流想法,总结归纳绳子的长度不可过长或过短;垫圈的重力,使得绳子产生拉力,带动小车运动。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感知材料,使得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获取使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思考尝试更多,比如垫圈如何使车运动起来,试着增加垫圈数会怎样等有价值的问题。
(2)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教师提问:预测一下,用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车刚好运动起来?如何用数据来证明我们的猜测?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学生的预测可能不准,1个、2个甚至更多的垫圈,使学生能意识到“不是任何小的力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并通过实验来验证。
教师提问:用更大的拉力拉小车,小车的快慢会怎样变化?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猜想?【根据学情,可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如:怎样来控制拉力大小?怎样来比较小车的快慢呢?】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希望能迁移三年级学过的知识“相同距离内比较时间的快慢来比较速度或相同时间内走过的距离,通过时间来比较速度”,初步制定方案,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善实验方案。
教师活动:(播放微课实验指导视频)实验步骤:①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实验时注意小车从桌子上坠落,可以用手挡住小车让它停止;②从挂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垫圈,直到小车可以动起来,记录刚好使得小车运动起来的垫圈数;③挂上刚好启动小车运动起来的垫圈数量,记录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运动时间,测量三次,求平均值;④再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重复以上实验步骤。
学生活动:小组实验,用实验搜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设计意图:从最简单的让小车动起来,再到深入思考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从猜测—设计(完善实验方案)—用实验数据作为证据,帮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并逐步构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
3.研讨
教师提问:怎样使静止的小车运动,怎样使运动的小车静止?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基于数据进行汇报研讨,生生交流,达成共识:“垫圈的重力或拉力达到一定程度,小车才会运动起来。垫圈越多,重力越大,拉力就越大,小车运动越快;垫圈越少,重力越小,拉力就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究,以实验数据作为证据论证观点,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4.拓展
出示踢足球的图片。
教师提问: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快或慢,启动或停止)
学生思考:用“运动与力”的关系来阐述观点,比如用脚踢静止的足球,截住足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板书说明】
(1)由于不同小组实验时刚好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垫圈数不一样,为了尊重组间的差异,保留学生自己的实验数据,因此每个小组在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时所挂的垫圈数也不一样,这样汇总成班级记录表形式难以呈现,因此采用小组汇报的形式呈现记录结果。
(2)文字以及图片板书随着各个教学环节有序展开,逐步生成。
【学生记录单设计】
“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的关系”实验记录单
班级:______ 第____组 记录时间:_____年____月___日
挂______个垫圈时,刚好使小车运动起来 | ||||
拉力大小 (垫圈个数) | 实验次数 | 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秒) | 小车运动快慢(慢速、中速、快速) | |
测量时间 | 平均时间 | |||
( ) | 1 |
|
|
|
2 |
| |||
3 |
| |||
( )+3 | 1 |
|
|
|
2 |
| |||
3 |
| |||
( )+6 | 1 |
|
|
|
2 |
| |||
3 |
| |||
我的发现 | 1、实验中,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需要足够的_________。 2、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7.设计制作小车 (一)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7.设计制作小车 (一)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8设计制作小车二pptx、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8设计制作小车二习题pptx、教科版4上第3单元第8课-设计制作小车二docx、制作小车mp4、汽车的发明mp4、汽车的结构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教科版 (2017)7.设计制作小车 (一)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 (2017)7.设计制作小车 (一)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7设计制作小车一pptx、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7设计制作小车一习题pptx、教科版4上第3单元第7课-设计制作小车一docx、08教科版4上第3单元3-7-1用工具组装小车mp4、设计小车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1.让小车运动起来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1.让小车运动起来习题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个一个,多个多个,一定程度,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水往低处流,随堂训练,判断题,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