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无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205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无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205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无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205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无答案
展开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 选择题(单选题,每题 2 分)
- 在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 《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C18,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 18 个( )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 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
A.酒精 B.铜 C.氯化钠 D.水
- 下图所示实验主要说明(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 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 氧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 下列符号和数字与描述相符是( )
A.一个镁离子:Mg+2 B.两个铁离子:2Fe
C.三个氨分子:3NH3 D.结构示意图为,其质子数为10
-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
A.核外电子层数 B.核内中子数 C.原子量 D.最外层电子数
- 科学家最近研发出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相对原子质量为70,则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1 B.39 C.70 D.101
-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 分子间的空隙:
-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 地壳中元素含量:
- 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水和冰中含有相同的分子
- 分子才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 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 科学家因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结合图示,有关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是 6.941g
C.表示核内有 3 个电子 D.离子符号是 Li+
-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元素的符号是He B.原子序数:乙>丙>甲
C.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4.01 D.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从如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
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 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 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 在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锰的组成中都含有( )
A.氧元素 B.氧气 C.氧分子 D.以上各项都有
- 某元素原子A的质子数为z,已知B3﹣和A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则B元素的质子数为( )
A.z﹣2+3 B.z﹣2﹣3 C.z+2+3 D.z+2﹣3
二. 主观题
- (3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现有下列几种物质:
①水 ②二氧化碳 ③氯化钠 ④铁 ⑤氧气 ⑥金刚石.请用序号填空: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 (4分)分子是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的最小粒子。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水和冰 ;水和二氧化碳是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是因为 。
- (2 分)元素Z的核电荷数为8,阴离子Z2-与元素Y的阳离子Y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 。
- (4 分)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1 所示,请结合图 2 回答下列问题:
1)铷原子的质子数是 。
2)写出图 2 中 C 粒子的符号 。
3)图 2 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字母序号)。
4)图 2 中与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序号)。
- (6 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关系如图 1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是 。
②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
2)
如图 2 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有关的几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②钠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③氯化钠是由 (填序号)两种粒子构成的;氯气是由 (写化学符号)构成的。
- (9 分)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用序号填空,下同) ,属于阴离子的有 ,属于阳离子的有 ,属于同种元素的有 ,达到稳定结构的有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是 。
通过以上各图还可总结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在于:
1)
2)
3)
- (5 分)如图是一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有关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属于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丙或丁”)。
2)图 B 表示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3)从图 A、B 可知,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 (填“相似”或“不同”)。
- (3 分) 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图是水分解的微观模拟图,〇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 C 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A 到 B 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
3)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 (5 分)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1)
甲、乙两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
。
2)甲、乙两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后物质的化学性质
(填“发生”或“未发生”)改变,原因是 。
- (6 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以下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
IA |
|
|
|
|
|
|
0 |
1 | 1 H 氢1.008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2 He 氦4.003 |
2 | 3 Li 锂6.941 | 4 Be 铍9.012 | 5 B 硼10.81 | 6 C 碳12.01 | 7 N 氮14.01 | 8 O 氧16.00 | 9 F 氟19.00 | 10 Ne 氖20.18 |
3 | 11 Na 钠22.99 | 12 Mg 镁24.31 | 13 Al 铝26.98 | 14 Si 硅28.09 | 15 P 磷30.97 | 16 S 硫32.06 | 17 Cl 氯35.45 | 18 Ar 氩39.95 |
1)氢元素和氦元素是不同种元素,最本质区别是原子的 不同;碳元素和硅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最主要的原因是原子的 相同; 第 15 号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成“非金属”),氖元素位于第 周期。
2)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核电荷数为 11 的原子所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 。
- (5 分)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 2~3 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由实验可知能与酚酞反应的是浓氨水。
2)为了展示兴趣小组的研究成果,兴趣小组的一位同学给全班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节目,道具如图所示。
①该节目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棉花团由白色变成 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
②从上述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 ,该性质不能解释的现象是(填字母)
。 A.固体的溶解 B.气体的扩散 C.物质的热胀冷缩 D.液体的挥发.
- (8 分 )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已知铁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求:
1)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保留整数)。
2)铁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 (8 分)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基准的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计算:(保留三位小数)
1)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2)一个镁原子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