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6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盐类的水解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4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1课时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pH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5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及pH的简单计算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5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5 次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精练
展开1.氯化铵晶体溶于重水(D2O)中,溶液呈现酸性,下列叙述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
A.N水解生成NH3·H2O和HD2O+
B.N水解生成NH3·DHO和HD2O+
C.N水解生成NH3·D2O和HD2O+
D.N水解生成NH3·DHO和D3O+
答案:D
解析:N在重水中发生水解生成NH3·DHO,同时D2O结合D+形成D3O+。
2.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2-+H2OHS-+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升高温度,增大
C.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D.加入CuSO4固体,HS-浓度增大
答案:B
解析:某确定物质的水解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稀释时平衡常数不变,A项错误;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移,c(S2-)减小,c(HS-)增大,所以增大,B项正确;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增大,C项错误;加入CuSO4固体,铜离子结合硫离子生成硫化铜沉淀,水解平衡逆向移动,HS-浓度减小,D项错误。
3.将下列固体物质溶于水,再将其溶液加热、蒸发结晶、再灼烧,得到化学组成与原固体物质相同的是( )。
①胆矾 ②氯化铝 ③硫酸铝 ④碳酸氢钠
A.③B.①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胆矾的组成为CuSO4·5H2O,溶于水得CuSO4溶液,因硫酸难挥发、蒸发结晶、再灼烧得CuSO4;碳酸氢钠灼烧得碳酸钠;AlCl3发生水解反应:AlCl3+3H2OAl(OH)3+3HCl,加热时HCl不断挥发,平衡右移,不断生成Al(OH)3,灼烧得Al2O3;Al2(SO4)3溶液中Al3+发生水解,因硫酸难挥发,最终仍得Al2(SO4)3。
4.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
A.Na2CO3、NaHCO3、NaCl、NH4Cl
B.Na2CO3、NaHCO3、NH4Cl、NaCl
C.(NH4)2SO4、NH4Cl、NaNO3、Na2S
D.NH4Cl、(NH4)2SO4、Na2S、NaNO3
答案:C
解析:Na2S、Na2CO3和NaHCO3水解后溶液都显碱性,pH>7,但C水解程度比HC大,故pH:Na2CO3>NaHCO3;NH4Cl和(NH4)2SO4水解后溶液都显酸性,则pH<7,(NH4)2SO4中N浓度大,故pH:NH4Cl>(NH4)2SO4,NaCl和NaNO3均不水解,故pH=7,C项正确。
5.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无色溶液:Ca2+、H+、Cl-、HS
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I-、N
C.FeCl3溶液:K+、Na+、S、C
D.常温下,=0.1 ml·L-1的溶液:Na+、K+、Si、N
答案:D
解析:H+与HS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条件下,N有强氧化性(相当于HNO3),可将I-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Fe3+与C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0.1ml·L-1,即c(OH-)=0.1ml·L-1,是碱性溶液,四种离子均可大量共存,D项正确。
6.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pH=7的NH3·H2O与NH4Cl的混合溶液中:c(Cl-)>c(N)
B.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c(OH-)=c(H+)
C.0.1 ml·L-1的硫酸铵溶液中:c(N)>c(S)>c(H+)
D.0.1 ml·L-1的硫化钠溶液中:c(OH-)=c(H+)+c(HS-)+c(H2S)
答案:C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pH=7时,c(H+)=c(OH-),则c(N)=c(Cl-),A项错误;B项,若酸为强酸则正确,若酸为弱酸则溶液显酸性,c(H+)>c(OH-),错误;盐的水解程度比较小,故c(N)>c(S)>c(H+),C项正确;根据质子守恒得,c(OH-)=c(H+)+c(HS-)+2c(H2S),D项错误。
7.已知25 ℃时HCN的电离常数K=6.2×10-10。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l·L-1的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中,经测定溶液呈碱性。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CN-)>c(Na+)
B.c(CN-)>c(HCN)
C.c(HCN)+c(CN-)=0.2 ml·L-1
D.c(CN-)+c(OH-)=0.1 ml·L-1
答案:C
解析:HCN的电离常数为6.2×10-10,说明HCN为弱酸。溶液呈碱性,说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因此c(Na+)>c(CN-),c(CN-)
8.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
C.加入适量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3COO-)>c(Na+)>c(OH-)>c(H+)
D.加入适量氨水,一定有c(CH3COO-)>c(Na+)+c(N)
答案:A
解析:由于CH3COOH为弱酸,存在于溶液中的CH3COOH随着反应的进行继续电离出H+,导致溶液呈酸性,且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A项正确;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由于生成的CH3COONa水解,溶液呈碱性,B项错误;c(CH3COO-)>c(Na+)>c(OH-)>c(H+)违背了电荷守恒,C项错误;加入适量氨水,溶液可能呈中性,当溶液呈中性时,c(CH3COO-)=c(Na+)+c(N),D项错误。
9.将标准状况下的2.24 L CO2通入150 mL 1 ml·L-1 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C)略大于c(C)
B.c(HC)=c(C)
C.c(Na+)=c(C)+c(HC)
D.c(HC)略小于c(C)
答案:A
解析:0.1mlCO2与0.15ml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NaHCO3各0.05ml,由于C水解能力比HC强,且C水解生成HC,因此溶液中c(HC)略大于c(C)。由物料守恒知2c(Na+)=3[c(C)+c(HC)+c(H2CO3)]。
10.(1)AgNO3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或“碱”)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在配制AgNO3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 (填“促进”或“抑制”)其水解。
(2)明矾可用于净水,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
(3)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请用平衡移动原理和必要的化学用语说明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1)酸 Ag++H2OAgOH+H+ 抑制
(2)Al3++3H2OAl(OH)3(胶体)+3H+ Al2O3
(3)C+H2OHC+OH-,加热平衡向右移动,溶液c(OH-)增大,溶液碱性增强,去污效果好
解析:(1)AgNO3溶液中存在:Ag++H2OAgOH+H+,所以溶液呈酸性;为抑制AgNO3水解,通常在酸性条件下配制AgNO3溶液。
(2)利用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能凝聚水中的悬浮杂质从而达到净水目的;AlCl3溶液中存在AlCl3+3H2OAl(OH)3+3HCl,加热时HCl挥发,蒸干时得到Al(OH)3固体,再灼烧得到Al2O3。
(3)C水解产生OH-:C+H2OHC+OH-,C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c(OH-)增大,溶液碱性增强,去污效果好。
11.常温下,取0.1 ml·L-1 HA溶液与0.1 m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不计),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填“>”“<”或“=”,下同)0.1 ml·L-1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3)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将HA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 7。
答案:(1)A-+H2OHA+OH- (2)> (3)>
解析:(1)0.1ml·L-1HA溶液与0.1m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由混合溶液的pH=8可知,A-发生了水解。(2)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而碱抑制水的电离,故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大于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3)NH4A溶液为中性,则HA与NH3·H2O的电离程度相同;HA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可知酸性HA>H2CO3,即电离程度HA>H2CO3,则电离程度NH3·H2O>H2CO3,N的水解程度小于C的水解程度,(NH4)2CO3溶液显碱性。
能力提升
1.某兴趣小组为研究碳酸钠水解平衡与温度的关系,用数字实验系统测定一定浓度碳酸钠溶液的pH与温度的关系,得到曲线如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碳酸钠水解是吸热反应
B.ab段说明水解平衡向右移动
C.bc段说明水解平衡向左移动
D.水的电离平衡也对pH产生影响
答案:C
解析: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升温,ab段pH增大,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说明碳酸钠水解是吸热反应,A项、B项均正确;温度升高,促进水解平衡向右进行,bc段pH减小,是因此升温促进了水的电离,KW增大所致,C项错误、D项正确。
2.室温下向10 mL 0.1 ml·L-1 NaOH溶液中加入0.1 m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OH-)
B.M、N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时,c(Na+)=c(A-)+c(HA)
D.N点所示溶液中c(A-)>c(HA)
答案:D
解析:A项,M点所示溶液中NaOH和HA恰好反应生成NaA,溶液的pH=8.7,呈碱性,则HA为弱酸,A-水解,则溶液中的粒子浓度c(Na+)>c(A-)>c(OH-)>c(H+)。B项,N点时为NaA和HA的溶液,M点NaA发生水解反应,促进了水的电离,N点HA抑制了水的电离,所以M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N点。C项,pH=7时,根据电荷守恒:c(Na+)+c(H+)=c(A-)+c(OH-),c(H+)=c(OH-),所以c(Na+)=c(A-)。D项,N点酸过量,溶液呈酸性,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故c(A-)>c(HA)。
3.向浓度为0.1 ml·L-1 NH4Cl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下列各量减小的是( )。
①c(H+) ②c(N) ③ ④ ⑤N的水解程度
⑥ ⑦
A.③⑤B.⑤⑥
C.③⑥D.①②⑦
答案:B
解析:①NH4Cl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N+H2ONH3·H2O+H+,加入少量NH4Cl固体,c(N)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溶液中c(H+)增大,错误;②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平衡正向移动,但c(N)仍比原平衡大,错误;③c(N)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但N的水解程度减小,故增大,错误;④N的水解平衡常数为Kh=,则,由于温度不变,Kh不变,故不变,错误;⑤加入少量NH4Cl固体,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但N的水解程度减小,正确;⑥结合水解常数Kh可知,,加入少量NH4Cl固体,Kh不变,c(NH3·H2O)增大,故减小,正确;⑦结合水解常数Kh可知,,加入少量NH4Cl固体,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但Kh不变,故增大,错误。
4.常温下,已知0.1 ml·L-1的一元酸HA溶液,其溶液的pH>1;0.1 ml·L-1的一元碱MOH溶液,=1×1012,将此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c(OH-)=c(HA)+c(H+)
B.c(M+)>c(A-)>c(OH-)>c(H+)
C.c(A-)>c(M+)>c(H+)>c(OH-)
D.c(M+)+c(H+)=c(A-)+c(OH-)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条件推知HA为弱酸,MOH为强碱,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MA,A-发生水解反应A-+H2OHA+OH-,B项正确,C项错误;根据质子守恒,A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D项正确。
5.常温下,0.2 ml·L-1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A为弱酸
B.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
C.该混合液pH>7
D.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
答案:D
解析:做图像题首先要弄清横、纵坐标轴的意义。本题图像给出的是各组分的浓度大小关系。其中,A-浓度最大,X、Y、Z浓度依次减小,由题意知,两者反应生成0.1ml·L-1的NaA溶液。A-浓度小于0.1ml·L-1,说明A-水解,即HA是弱酸,A项正确;根据元素原子守恒可知,c(A-)+c(HA)=c(Na+),即c(A-)+c(Y)=c(Na+),B项正确;A-水解使溶液呈碱性,C项正确;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c(Na+)>c(A-)>c(OH-)>c(HA)>c(H+),因此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D项错误。
6.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
(1)25 ℃时,将a ml 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向该溶液滴加b 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 ml·L-1。(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b=2×10-5)
答案:(1)N+H2ONH3·H2O+H+
(2)逆向
解析:(1)NH4NO3溶液呈酸性,原因是N发生了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2ONH3·H2O+H+。
(2)滴加氨水后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电荷守恒,中性溶液中c(OH-)=1×10-7ml·L-1,n(N)=n(N)=aml。NH3·H2ON+OH-,由Kb=2×10-5得c(N)·c(OH-)=2×10-5×c(NH3·H2O),n(N)=200n(NH3·H2O),则aml=200×bL×c(NH3·H2O),解得c(NH3·H2O)=ml·L-1。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做法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是, 分别将下列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ml·L-1的溶液,常温下,取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