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浙教 第3章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PPT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5010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上科学浙教 第3章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PPT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5010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上科学浙教 第3章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PPT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5010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上科学浙教 第3章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PPT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50103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上科学浙教 第3章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PPT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50103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上科学浙教 第3章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PPT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50103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上科学浙教 第3章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PPT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50103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上科学浙教 第3章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PPT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50103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节 升华与凝华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1.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物质升华时吸收热量,凝华时放出热量。
2.能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3.能用物态变化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知识点1 升华和凝华 重点
1.实验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
(2)&1&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3)升华是一个吸热的过程:物质升华时要从周围环境中吸热,会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所以升华有致冷的作用。
(2)&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3)凝华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4.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升华和凝华升华是固态物质表面的分子克服其他分子对它的引力进入空气中的过程;而凝华则是气体分子碰到固态物质的表面,并被固态物质分子的引力所束缚的过程。
5.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的应用
典例1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三态间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
知识点2 云、雨、雪、雾、露、霜 重点
典例2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4& 雾凇的形成 B.&5& 河水结冰C.&6& 樟脑丸逐渐变小 D.&7& 露珠的形成
典例3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与其他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不同的是( )
A. 严冬,窗户上的冰花B. 冰箱里的“白霜”C. 严寒的天气里雪人变小D. 秋天的早晨,树枝上挂满霜
[解析] 严冬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水蒸气在窗户上凝华形成的,冰箱里的“白霜”是冰箱里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冷凝器上凝华形成的,严寒天气的雪人变小是因为雪升华成了水蒸气,秋天早晨树枝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方法点拨判断升华或凝华现象的方法判断升华或凝华现象,关键看物态变化是不是在气态与固态之间直接发生的,若过程中经历了液态,则一定不是升华或凝华现象。
典例4 (应用实践)众所周知,干冰经常用来营造舞台上亦真亦幻的仙境效果,但它也可以偶尔客串一下菜肴。如图甲所示是特制的器皿,下面空的部分放进去干冰颗粒,然后在器皿上方盛放菜品,就形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干冰菜肴。这是干冰在空气中很快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空气中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大量“白气”。
甲 乙
[解析] 干冰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为小水滴,形成“白气”。
易错警示“白气”不是二氧化碳气体部分同学容易对干冰升华的情况认识不清,误认为干冰升华时形成的“白气”是二氧化碳气体。其实“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无色无味,是看不到的。
典例5 如图所示,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色碘蒸气逐渐消失,锥形瓶内壁附着一层紫黑色固体
[解析] 在锥形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微微加热,瓶内出现紫色气体,是因为固态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这说明碘发生了升华。停止加热,紫色碘蒸气会逐渐消失,瓶内壁附着一层紫黑色固体,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凝华。
(1)碘的升华、凝华实验是典型的升华、凝华实验。固态碘是紫黑色的颗粒,碘蒸气是紫色气体,我们均可以通过实验直接观察到。
(2)用酒精灯加热使碘吸热升华,表明升华需要吸热。
(3)冷却时,碘蒸气凝华成小颗粒附着在瓶内壁,表明凝华需要放热。
典例6 民谚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请用所学科学知识解释“霜前冷,雪后寒”现象产生的原因。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6节 汽化与液化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上册第6节 汽化与液化课堂教学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1现象探究,特别提醒,4沸点的概况,你知道吗,沸腾实验的注意事项,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理解液化的注意点,汽化和液化的对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构成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构成图文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特别提醒1,拓展培优,题型1分子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证明引力的存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细胞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细胞教学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1细胞学说的提出,胡克用的显微镜,胡克绘制的软木塞细胞,细胞的形态,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细胞各结构的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