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1《各种形式的能量》教案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4301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1《各种形式的能量》教案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4301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1.各种形式的能量教案及反思
展开1.各种形式的能量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的第1课。我们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和能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或变形都是能量在“工作”。本课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能量有哪些表现形式?这些能量让身边的物体发生了哪些变化?第二部分探索,让学生联系生活,回忆生活中还有着哪些能量形式。第三部分研讨,学生通过交流,发现物体变化往往还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第四部分拓展,调查家里的家用电器使用情况,为下一课做铺垫。
【学生分析】
关于能量,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及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知道灯泡发光是电提供了能量,汽车运动是汽油提供了能量,就连人的活动也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能量。他们还知道一些和能量有关的词汇,如电能、水能、光能、风能……但与此同时,能量对学生而言,又是抽象的。由于能量不可见,只能观察到具体能量所产生的某种效应,因此教科书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出发,让学生认识能量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自然界存在声、光、电、热、磁等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
2. 机械能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观察,寻找能量存在的证据。
科学态度目标
激发起探索自然界不同形式能量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各种形式的能量与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交流,认识到自然界存在着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
难点:通过观察,能够发现物体变化时能量转化的证据。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公园场景图片、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聚焦部分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我们的身边,能量有哪些表现形式”,旨在暴露学生对能量的已有认知,学生可能会回答电能、太阳能、水能、声能、光能等名称。第二个问题“这些能量让身边的物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意在通过具体事例,如电能可以使灯泡发光,风能可以让树枝摇动,热能可以把水烧开等,将看不见的能量与现实事物的运动、变化建立联系,让学生意识到能量是客观存在的,能量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两个问题将从头至尾贯穿本课的教学。
设计意图:汽车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对汽车驱动方式的讨论,引出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更加便于学生对“能量”概念的理解。
二、探索
探索部分由两个活动组成。
探索活动1:了解让汽车运动起来的能量。
能量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要了解能量可以从生活中具体的事物展开讨论。教科书以生活中常见的汽车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讨论使汽车运动起来的方法有哪些,使车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教科书中的插图其实已经进行了说明,要使普通的汽车动起来必须加汽油,能量来自化学能;要使电动车动起来必须充电,能量来自电能;要使太阳能车动起来必须有太阳光的照射,能量来自太阳能(光能);要使磁悬浮列车动起来必须有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量来自磁能,这部分内容的讨论,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能量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为后续联想生活中的其他能量表现形式做铺垫。
探索活动2:寻找身边的能量形式。
教科书呈现的磁铁、电风扇、超声波清洗眼镜的图片,都是希望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展现并记录身边存在的声、光、电、热、磁等不同的能量形式。把科学学习与生活高度关联,意识到生活中处处皆科学,这是科学课堂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交流“我们身边的能量形式”时,教师可以借助班级记录表来汇集学生的信息,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另一方面又可以暴露错误认知。班级记录表中的记录内容从现象到本质,从第二列当中学生可以发现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能量表现形式,从第列中可以发现因为能量的作用,物体在发生着变化,而且同时伴随着能量的转换,从一种能量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能量形式。 教科书中还介绍了一种新的能量形式——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物体运动起来就具有机械能,比如转动的风扇,就是电能转换成了机械能。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交流,共同回忆生活中诸多的能量存在形式以及能量带来的变化
三、研讨
研讨部分的第1个问题“哪些能量形式可以让车动起来?”,旨在进步帮助学生理清能量之间的转换,化学能、电能、太阳能等都可以让车动起来,以车为例说明不同形式的能量都可以转换为机械能。它与探索活动1中的两个问题呈递进关系,从方法到来源到形式,对能量的认识在不断地推进。
不要求学生了解图中所有的能量形式,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当然对公园里能量表现形式的讨论不必局限于教科书中的插图,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公园里的真实场景,两者要有机结合。插图只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思考的载体,引发联想,真实公园的场景才是学生观察分析的重要目标。从能量的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事物,学生的认知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班级记录表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物体变化时,总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在起作用,而且伴随着能量形式之间的转化。公园场景的交流,是一个再次回到生活、联系生活、应用知识的过程。
四、拓展
拓展部分给学生布置了一份调查作业,调查家里10种用电器的功率、容量等信息,估算用电器的使用时长,了解家里的用电状况。这些内容都是为下一课了解家里电能的消耗打基础。
设计意图:电能作为平时学生接触最多的一种能量形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过调查家用电器,让学生了解更多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信息,为下一课《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做好铺垫。
【板书设计】
1.各种形式的能量
让车运动的能量:化学能、电能、太阳能、电磁能等
身边的能量:太阳能、电能、风能、声能等
调查家用电器:电器信息、用电情况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1.各种形式的能量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a href="/kx/tb_c16187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各种形式的能量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研讨,拓展,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1.各种形式的能量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1.各种形式的能量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1.各种形式的能量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1.各种形式的能量一等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