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植物生长素课时练习
展开1.关于生长素的发现,下列科学家的实验,必须始终在单侧光照射下进行的是( )
①19世纪末,达尔文的实验 ②1913年,鲍森·詹森的实验 ③1918年,拜尔的实验 ④1926年,温特的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过程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
B.鲍森·詹森提出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影响分布不均匀
C.拜尔证明“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D.温特设计空白对照实验进一步证明“影响”是化学物质
3.某同学重复了温特的胚芽鞘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去尖端胚芽鞘a将不生长
B.实验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能促进去尖端胚芽鞘b生长
C.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中有无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
D.该实验也能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进行极性运输
4.[2023·山西运城高二统考]关于生长素的发现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单侧光是造成胚芽鞘弯曲和生长的原因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
C.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化学物质引起的
5.将燕麦幼苗分别种植在单侧见光的盒内,甲苗的顶端套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甲苗直立生长,乙苗向光弯曲生长。此实验证明( )
A.尖端是感光部位
B.向光性与尖端无关
C.植物生长与光无关
D.尖端产生促进生长的物质
6.科学家经过不断探索,发现了生长素。如图是两位科学家探究植物生长的实验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鲍森·詹森选择的琼脂片不能透过生长素
B.鲍森·詹森证明了生长素可由尖端向下传递
C.拜尔证明了胚芽鞘的向光性与生长素有关
D.拜尔的实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的影响
7.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蛋白质
B.生长素主要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
C.随太空飞船进入太空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极性运输
D.生长素主要分布在分裂旺盛的部位
8.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主要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
B.生长素是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
C.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
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
9.下列有关生长素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B.缺氧时,根尖的生长素运输不会受到影响
C.极性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
D.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10.研究表明:生长素在植物的某些部位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这种运输称为极性运输。下列关于极性运输叙述正确的是( )
A.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该运输需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
B.生长素只能通过极性运输将生长素从合成部位运输到植物体全身
C.给侧芽涂抹适宜浓度的14C标记的IAA,能在顶芽收集到14CIAA
D.生长素在水平放置的根尖中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属于极性运输
11.下列关于生长素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能量
B.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但不能诱导细胞分化
C.生长素能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的发育
D.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而促进果实的生长,因此生长素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
12.[2023·北京海淀高二统考]植物顶端优势现象与生长素作用有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侧芽
B.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较低限制其生长
C.去顶芽可缓解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D.生长素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
13.下图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促进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是g
B.生长素的浓度从g提高到e,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C.植物的横放根向地生长时,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e
D.该图能体现生长素具有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
14.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下列描述部位与P点对应正确的是( )
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尖端下部的背光侧
B.植株横置时,茎生长部位的近地侧
C.植株横置时,根生长部位的背地侧
D.具顶芽植株的侧芽部位
15.生长素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植物生长。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顶端优势现象是因为生长素在侧芽处积累过多抑制生长
B.根的向地性和茎的向光性都体现了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
C.生长素是通过影响细胞内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
D.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根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
1.[2023·新疆巴音郭楞高二校联考]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 )
A.影响生长素的合成
B.使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部位
C.使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发生改变
D.使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含量高
2.[2023·四川高二模拟]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
B.科学家在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发现了生长素
C.胚芽鞘尖端只有受到单侧光照射才产生生长素
D.胚芽鞘的向光性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引起其在尖端的分布不均造成的
3.[2023·甘肃天水秦安县一中校考模拟]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尖端 尖端 尖端
B.尖端 尖端 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下面的部分 尖端下面的部分 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 尖端下面的部分 尖端下面的部分
4.[2023·广东广雅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农桑辑要》中记载:“苗长高二尺之上,打去冲天心,旁条长尺半,亦打去心,叶叶不空,开花结实”。该操作可以解除植株的顶端优势,合理分配营养,提高棉花产量。去除顶端优势、调节营养物质分配都与生长素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变来的小分子化合物
B.棉花植株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至侧芽需要消耗能量
C.打去“冲天心”利于“旁条”合成生长素,从而促进“旁条”生长
D.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促进营养物质向棉铃运输,从而促进棉铃生长
5.[2023·重庆西南大学附中校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特点的是( )
①温特将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胚芽鞘朝对侧弯曲生长 ②生长素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③植物顶芽生长较快,而侧芽生长缓慢 ④横放的豆芽在生长过程中,根弯向地面生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3·陕西延安校考一模]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侧光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并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B.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C.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必不相同
7.生长素是发现最早和应用最广的一类植物激素,植物根的向水性也是由生长素引起的。引起植物向水性现象产生的生长素的合成部位、运输方向、运输方式及作用部位分别是( )
A.尖端以下、向下运输、自由扩散、尖端以下
B.尖端以下、向上运输、主动运输、根尖
C.根尖、向下运输、自由扩散、根尖
D.根尖、向上运输、主动运输、尖端以下
8.如图是水平放置的绿豆幼苗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 )
A.A B.B
C.C D.D
9.(不定项)水平放置的蚕豆幼苗,一段时间后根向下弯曲生长,茎则向上弯曲生长。这是因为( )
A.重力影响,使生长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边
B.光线影响,使生长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边
C.根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
D.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
10.(不定项)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说明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
B.用生长素处理西红柿未授粉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西红柿
C.单侧光照会导致胚芽鞘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
D.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11.在发现生长素的探索过程中,鲍森·詹森还做过一个实验(下图),并为后来温特最终发现生长素奠定了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等植物激素作为________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几乎所有生命活动。
(2)图中的B没有弯向光源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是极性运输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刻画了竹子扎根破碎岩石,顽强生存的场景。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关于植物向光性的发生机制,有人提出了“生长素不对称分布假说”,即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使背光侧生长快于向光侧。某科研小组为了验证这一假说,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 A、B、C、D 四种方案,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然后再测定其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胚芽鞘尖端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种收集生长素的方案中________方案是正确的,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假说成立,该实验的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B、D两组实验中的云母片换成琼脂片,则两组实验结果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仔细观察下列四个图,图一是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二是水平放置于地面的玉米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三是已出现顶端优势的植株;图四是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实验一段时间后,燕麦胚芽鞘________生长,原因是________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纵向伸长生长较快。
(2)图二中实验一段时间后,玉米幼苗根________生长,原因是________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生长________。
(3)图三所示三个芽中,________处的生长素浓度最低;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具有极性,运输方式为________。
(4)图四中BC段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芽生长的关系,则在同一植株中用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和茎生长的关系时,B点应分别__________移动。
第1节 植物生长素
必备知识基础练
1.答案:A
解析:①19世纪末,达尔文的实验需要在单侧光下进行,来研究向光性,①符合题意;②1913年,鲍森·詹森的实验需要在单侧光下进行,研究琼脂块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②符合题意;③1918年,拜尔的实验需要在黑暗中进行,③不符合题意;④1926年,温特的实验将燕麦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进行实验,不需要光照,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②符合题意,A正确,B、C、D错误。
2.答案:D
解析:鲍森·詹森提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A错误;拜尔提出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B错误;温特进一步证明“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C错误;温特设计空白对照实验,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能使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弯曲生长,进一步证明“影响”是化学物质,D正确。
3.答案:D
解析:在去尖端胚芽鞘a的左侧放上空白琼脂小块,去除尖端后没有生长素的产生,空白琼脂块中也不含生长素,故胚芽鞘a不能生长,A正确;图中去尖端胚芽鞘b弯向右侧生长,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能促进去尖端胚芽鞘b生长,B正确;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中有无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C正确;极性运输是指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但不能反过来运输,而本实验只能证明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倒过来运输”得不到证明,因此,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进行极性运输,D错误。
4.答案:A
解析: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单侧光是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原因,生长不需要单侧光,A错误;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正确;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
5.答案:A
解析:甲苗顶端套上不透光的小帽,直立生长,乙苗向光弯曲生长,说明尖端是感光部位,A正确;向光性指向着单侧光生长的特性,本实验说明向光性与尖端有关,B错误;本实验缺乏对照,无法说明植物生长与光是否有关,C错误;本实验无法证明尖端是否产生促进生长的物质,D错误。
6.答案:D
解析:鲍森·詹森的实验选择琼脂片的原因是化学物质能够透过琼脂片,从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传递给下部,A错误;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没有证明这种影响就是生长素,B错误;拜尔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以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的影响,拜尔实验显示胚芽鞘弯向放尖端的对侧生长,从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错误,D正确。
7.答案:B
解析: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吲哚乙酸,A 错误;生长素主要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B正确;随太空飞船进入太空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会发生极性运输,因为极性运输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C错误;生长素能促进生长,其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D 错误。
8.答案:C
解析:生长素主要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A正确;色氨酸是生长素合成的前体物质,生长素主要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B正确;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在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也含有,只是含量较少,C错误;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
9.答案:B
解析:在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极性运输时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A正确;生长素的运输是通过主动运输完成的,缺氧时,会影响根尖细胞的呼吸作用,进而影响主动运输的能量供应,所以根尖的生长素运输会受到影响,B错误;极性运输是通过主动运输完成的,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C正确;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D正确。
10.答案:A
解析: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植物细胞运输生长素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A正确;胚芽鞘的尖端部位在受到单侧光刺激时还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还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错误;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侧芽是形态学下端,顶芽是形态学上端。给侧芽涂抹适宜浓度的14C标记的IAA,不能在顶芽收集到14CIAA,C错误;生长素在水平放置的根尖中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是属于受到重力影响的横向运输,D错误。
11.答案:C
解析:生长素不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调节作用,A错误;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既能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也能促进细胞分化,B错误;生长素在器官水平上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C正确;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D错误。
12.答案:B
解析: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侧芽,A正确;顶芽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侧芽,侧芽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B错误;去除顶芽减少侧芽的生长素来源,降低侧芽生长素浓度缓解其生长受抑制的现象,C正确;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D正确。
13.答案:B
解析:识图分析可知,图中H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g为促进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A正确;生长素的浓度从g提高到e时,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B错误;植物的横放根向地生长时,受到重力影响,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根的生长,因此其浓度大于图中的e,C正确;图中体现了低浓度生长素(在e浓度之前)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大于e浓度)抑制生长,因此能体现生长素具有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D正确。
14.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P点时生长素浓度偏高,但此时促进作用较弱,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单侧光下的胚芽鞘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生长效果较好,与图中P点不对应,A错误;植株横置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生长效果较好,与图中P点不对应,B错误;植株横置时,根的背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效果较好,而图中P点时生长素浓度偏高,且促进作用较弱,与图中P点不对应,C错误;P点的含义是生长素浓度较高时生长所需时间加长,即此时的生长素浓度起抑制作用,它可能是具有顶芽的侧芽部位,D正确。
15.答案:B
解析:顶端优势就是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A正确;茎的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B错误;生长素具有调节作用的本质是通过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C正确;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根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D正确。
能力素养综合练
1.答案:D
解析: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A错误;胚芽鞘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B错误;茎尖是感光部位,向光性的产生不是茎尖感光能力发生改变引起的,C错误;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就是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即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使背光一侧分布得多,生长得快,因而表现为向光弯曲,D正确。
2.答案:B
解析: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有极性运输也有非极性运输,A错误;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B正确;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与光照无关,光照只是影响生长素的分布,C错误;胚芽鞘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大于向光侧,再通过极性运输导致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大于向光侧,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而导致的,D错误。
3.答案:B
解析:幼苗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为胚芽鞘尖端,感光部位也是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由尖端产生后向下端运输,促进胚芽鞘下端部位的生长,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因此尖端下面的伸长区部分会发生弯曲生长,A、C、D错误,B正确。
4.答案:C
解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小分子化合物,A正确;棉花植株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至侧芽时需要通过细胞膜进行主动运输,运输时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打去“冲天心”,去掉顶芽,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旁条”即侧芽生长,C错误;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棉铃是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素能促进营养物质向棉铃运输,促进棉铃生长,D正确。
5.答案:D
解析:①温特将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胚芽鞘朝对侧弯曲生长,是由于放琼脂块的一侧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对胚芽鞘的促进作用强,生长速率快于未放琼脂块的一侧,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特点,①错误;②生长素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这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②错误;③植物顶芽生长较快,而侧芽生长缓慢,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特点,③正确;④横放的豆芽在生长过程中,根弯向地面生长,由于近地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受到抑制,远地侧生长素含量少,促进生长所致,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特点,④正确。
6.答案:C
解析: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但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与单侧光无关,A 错误;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细胞则比较迟钝,B错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到侧芽附近,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因此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C正确;由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可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D错误。
7.答案:D
解析:生长素主要由分裂旺盛的部位即根尖产生;而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为极性运输,即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根尖的形态学上端在下面,因此应该向上运输;生长素的运输为主动运输;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其作用部位为尖端以下的伸长区,D正确,A、B、C错误。
8.答案:C
解析:水平放置的绿豆幼苗由于受重力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近地侧浓度高,背地侧浓度低。与茎相比,根对生长素更敏感,由此可判定C、D所在曲线对应根,A、B所在曲线对应茎,则C表示根近地侧,此时表现为抑制生长,C正确。
9.答案:AC
解析:重力的影响使生长素由远地侧移向近地侧,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更为敏感,所以对根来说近地侧抑制生长,对茎来说近地侧促进生长,所以根会向地生长,茎会背地生长,A、C正确。
10.答案:ABC
解析:顶端优势是指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侧芽,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抑制,A正确;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西红柿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西红柿,B正确;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横向运输,使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C正确;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D错误。
11.答案:(1)信息分子
(2)胚芽鞘B的尖端也产生了生长素从向光侧到背光侧的运输,但由于背光侧插入了云母片,导致生长素不能运输到胚芽鞘尖端下部发挥作用,所以不会出现弯向光源生长
(3)不能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验证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4)根向地生长,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背地生长,利于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1)激素不作为反应物,不起催化作用,不提供能量,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所有生命活动。(2)植物表现出向光性是因为生长素分布的不均匀,导致了生长的不均匀,胚芽鞘B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背光侧因云母片的阻隔,导致生长素不能运输到胚芽鞘尖端下部发挥作用,导致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差别不大,所以不会出现弯向光源生长。(3)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该实验没有验证生长素能不能由形态学下端向上端运输。(4)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光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和无机盐。根向地生长,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背地生长,利于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12.答案:(1)胚芽鞘尖端是生长素的合成部位
(2)B 尖端没有隔开,可以使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琼脂块分开,可以使生长素收集后不相互扩散
(3)B中左侧琼脂块生长素含量低于右侧 光使尖端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
(4)相同 琼脂片不能隔断生长素的运输和扩散(生长素能通过琼脂片进行运输和扩散)
解析:(1)以胚芽鞘尖端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胚芽鞘尖端是生长素的合成部位。(2)本实验的目的是检验单侧光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使得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所以实验设计中不能阻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即云母片不能阻断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运输通路,同时要把琼脂块从中隔开,避免生长素在琼脂块中扩散,所以符合要求的设计为B,判断依据是尖端没有隔开,可以使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琼脂块分开,可以使生长素收集后不相互扩散。(3)如果假说成立,该实验的预期结果是B中左侧琼脂块生长素含量低于右侧。判断的依据是光使尖端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4)如果把B、D两组实验中的云母片换成琼脂片,则两组实验结果相同,原因是琼脂片不能隔断生长素的运输和扩散。
13.答案:(1)弯向光源 背光侧
(2)向地 根2 慢
(3)顶芽1 主动运输
(4)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生长的作用逐渐减弱 向左和向右
解析:(1)图一实验一段时间后,由于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发生由向光侧向背光侧的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导致燕麦胚芽鞘向光源方向弯曲生长。(2)图二中实验一段时间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导致根2的生长素浓度大于根1,而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高,根2的生长受到抑制,细胞生长慢,根向地生长。(3)图三所示三个芽中,顶芽1的生长素合成后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导致顶芽1处的生长素浓度最低,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4)图四中,在BC段,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生长的作用逐渐减弱,芽与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关系为:根大于芽,茎小于芽,因此,若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芽生长的关系,则在同一植株中用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生长的关系时,B点向左移动;若用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茎生长的关系时,B点向右移动。
必备知识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1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知识点2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知识点3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能力素养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高中生物第1节 植物生长素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1节 植物生长素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1节 植物生长素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1节 植物生长素精练,共10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植物生长素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植物生长素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