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1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2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第4章 免疫调节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4章 免疫调节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当人体注射了用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后,体内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细胞毒性T细胞消灭被疫苗侵染的细胞
    B.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抗体
    C.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
    D.形成能识别禽流感病毒的记忆B细胞
    2.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下列关于疫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某些疾病来讲,注射疫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
    B.免疫缺陷病患者应谨慎注射减毒疫苗
    C.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
    D.接种疫苗是免疫预防的常用方式,抗体和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常用于免疫治疗
    3.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记忆B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4.人乳头瘤病毒(HPV)可导致子宫颈癌,目前已有多种HPV疫苗投入市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PV侵染宿主细胞后,抗体进入宿主细胞与HPV发生特异性结合
    B.HPV疫苗可充当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特异性识别
    C.接种HPV疫苗后,B细胞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
    D.已接种HPV疫苗的机体被HPV感染时,体内的记忆B细胞可迅速作出反应
    5.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后能获得终身的免疫保护
    B.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C.接种某种流感疫苗后,人体仍然可能会感染流感病毒
    D.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人体可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
    6.下列有关灭活疫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灭活疫苗丧失了对细胞的侵染性,但保留了其抗原性
    B.接种灭活疫苗只能激活体液免疫,不能激活细胞免疫
    C.理论上,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灭活疫苗来预防
    D.需适当增大接种量和多次接种才能使机体获得足够的免疫力
    7.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是三种常见传染病,分别由三种致病菌导致。我国政府在儿童中推广“百白破”三联体疫苗的免费接种,大大降低了发病率,接种后( )
    A.只引发体液免疫而不发生细胞免疫
    B.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
    C.浆细胞特异性识别疫苗从而产生相应抗体
    D.体内出现一种能抑制上述三类致病菌的抗体
    8.广东省将免费为具有广东省学籍、2022年9月起新进入初中一年级且未接种过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14周岁以下女生接种国产双价HPV疫苗。共接种两针,接种第一针6个月后接种第二针。关于HPV疫苗接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免疫系统的组成上看,HPV疫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HPV疫苗可以诱导机体的免疫系统发挥免疫防御功能
    C.HPV疫苗刺激辅助性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使B细胞分裂、分化
    D.第二次接种HPV疫苗时,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
    9.人若不小心被猫抓伤出血,需要到医院多次接种狂犬病疫苗,以预防狂犬病,根据伤情还应该注射抗狂犬病血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抗狂犬病血清的保护时间要比狂犬病疫苗持久
    B.注射疫苗是预防某些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C.多次接种疫苗可引起机体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D.狂犬病疫苗常用灭活的或经过减毒的狂犬病毒制成
    10.[2023·福建省漳州教学质量检测]器官移植是治疗脏器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但移植后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患者需要终生警惕的问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受者来讲,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
    B.受者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对移植器官产生排斥反应
    C.供者与受者主要的HLA必须完全相同,才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D.利用自体干细胞培养相应的器官进行移植,可减轻免疫排斥反应
    11.某肾病患者进行手术,针对该患者可能出现的免疫排斥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 )
    A.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T细胞参与的细胞免疫
    B.进行肾脏器官移植前,无需考虑与患者的HLA是否一致
    C.器官移植前可以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以减轻免疫排斥反应
    D.患者在术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
    12.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关于器官移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应确保供者与受者的HLA一致或相近
    B.应确保供者器官中没有潜藏的病毒
    C.移植手术前保持供者器官的活性
    D.手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使机体免疫力越低越好
    13.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不会有免疫排斥反应
    B.受者在手术后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会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D.攻击移植器官的免疫细胞主要是释放抗体的浆细胞
    14.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配型相合
    B.免疫抑制剂只作用于B细胞
    C.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D.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15.将某小鼠的皮肤移植给多只同种小鼠后,将受皮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A,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统计植皮的存活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移植的器官未存活主要是因为其作为外来异物被抗体攻击
    B.使用环孢霉素A植皮存活率高可能是因为该药物抑制了小鼠的免疫反应能力
    C.移植的器官不能完全存活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功能
    D.移植的器官未存活的机理与自身免疫病的产生机理相同
    1.[2023·河南高二校联考开学考试]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的有效手段之-。下列关于接种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次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获得了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这种免疫是特异性免疫
    B.接种过新冠疫苗的健康人短期内一定不会被新冠病毒入侵
    C.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痊愈后,血清中可能含有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
    D.接种过新冠疫苗后人体具有一定的预防能力是因为产生了记忆细胞和抗体
    2.[2023·浙江宁波北仑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某种新冠疫苗后不会再感染新冠病毒
    B.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
    C.接种破伤风疫苗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
    D.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3.[2023·河南商丘高二校联考开学考试]中国科学家杨璐菡团队在《Nature》发表论文,宣布做出可用于临床的异种器官移植雏形——“猪3.0”。据测试这些小猪的器官和人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可满足安全、成功移植到人体的要求,减少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免疫排斥是由于供体和受体细胞表面的HLA不同
    B.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与B细胞活化有关
    C.在进行器官移植时,需要考虑在用免疫抑制剂药物与预防感染之间寻求平衡
    D.猪3.0的开发可缓解器官移植中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
    4.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近期,一种国产吸入式“奶茶”疫苗作为加强针纳入紧急使用。该疫苗是一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机体对抗新冠病毒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自稳的功能
    B.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核酸
    C.“奶茶”疫苗接种不用肌肉注射,不用留观30分钟,也不用担心有过敏反应
    D.作为加强针使用,“奶茶”疫苗能使机体内新冠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数量增加
    5.为探究某种疫苗对病毒的预防能力,科研人员选取健康小鼠注射疫苗。在适宜条件下饲养一个月后,进行了病毒侵染实验。如图为实验期间对小鼠抽血检测病毒含量和对应抗体含量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1、2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体内的病毒含量
    B.曲线3说明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产生更多抗体
    C.免疫缺陷病的患者可注射减毒活疫苗来预防疾病
    D.注射疫苗可能是某些疾病目前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
    6.研究人员发现病原体感染机体,会导致白色脂肪组织中储存大量记忆T细胞,在机体受到再次感染时,可以发起快速强力的记忆应答反应,这表明白色脂肪组织除了储存能量,还是机体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实验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实验鼠的抗原1与抗原2应该是同一种抗原
    B.仅用图示实验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并不具有说服力
    C.实验鼠B体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由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D.实验鼠B在接受白色脂肪组织移植之前应接种抗原1处理
    7.下列关于免疫学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使机体产生相关抗体、巨噬细胞和记忆B细胞
    B.接种牛痘疫苗使机体获得抵抗天花病毒感染的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
    C.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用于疾病的临床检测
    D.某些免疫抑制剂使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8.治疗被狗咬伤的患者,为保险起见,医生通常给患者先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再接种狂犬病毒疫苗,且连续进行三次疫苗接种。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是因为血清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B.接种狂犬病毒疫苗是因为疫苗中含有抗狂犬病毒抗体
    C.初次接种狂犬病毒疫苗后记忆B细胞能分泌抗体并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D.三次接种狂犬病毒疫苗能使患者针对狂犬病毒产生更强烈的特异性免疫
    9.(不定项)下列有关免疫学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花疫苗的发明和使用,根除了天花这种传染病
    B.注射一定量的细胞因子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C.新生儿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可避免各种疾病的侵扰
    D.利用自身干细胞培育相关器官,可解决器官移植中“免疫排斥”的问题
    10.(不定项)研究发现,膀胱癌细胞表面的PD­L1能和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从而使细胞毒性T细胞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免疫逃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移植器官细胞表面有HLA而避免被免疫细胞攻击
    B.机体通过体液免疫反应清除体内癌变的细胞
    C.注射抗PD­L1抗体能促进免疫系统清除癌细胞
    D.若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减少,则机体易患癌症
    11.核酸疫苗自问世以来就显示出传统疫苗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传染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预防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下图是以小鼠为实验动物的核酸疫苗研发及其激活小鼠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A中注射到小鼠体内的核酸疫苗,能在小鼠体内表达,该物质称为________。
    (2)机体的特异性免疫有两条途径,①到⑤属于________,该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会分泌________,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
    (3)过程C中的⑥为____________细胞,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注射疫苗的小鼠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后可快速发挥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初生牛犊自身免疫力低,必须到4周龄以后,才开始具备自身特异性免疫力,然而,初生牛犊能够通过初乳从母体获得这种免疫。所谓初乳,即母牛分娩后5~7天内所产生的乳,与常乳比较其特点主要是:①免疫球蛋白比常乳高20~25倍;②初乳中含有四种蛋白酶的抑制素,可以保护免疫球蛋白不被消化而直接吸收。
    (1)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学中又被称为________,它们在机体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细胞是________。
    (2)初生牛犊通过牛初乳能获得来自母体的天然被动免疫,长大到1~2岁龄的小牛则主要通过肌肉或皮下注射口蹄疫弱病毒才可以预防口蹄疫的发生,由后一种方式获得的是人工自动免疫,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免疫球蛋白来自________,后者的免疫球蛋白来自________________,极少数人服用初乳后出现过敏反应,此时的初乳被称为过敏原,这种过敏反应发生在________(选填“初次”或“再次”)服用初乳时。
    13.现有A、B、C三个品系的小鼠,将A小鼠的皮肤移植到B小鼠身上,发生了免疫排斥反应;实验小组从A小鼠中抽取T淋巴细胞注入已受孕B小鼠的早期胚胎中,胚胎发育后出生得到子代——B′小鼠,再将A小鼠的皮肤移植到B′小鼠身上,B′小鼠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小鼠的皮肤移植到B小鼠身上,发生了免疫排斥反应,此时A小鼠的皮肤对B小鼠而言相当于________,小鼠对移植的皮肤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若要降低器官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排斥反应,可给受体注射________________。
    (2)将A小鼠的皮肤移植到子代B′小鼠身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试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保证实验的严谨性,该实验需补充一组实验以验证子代B′小鼠的免疫功能是正常的,试利用题中实验材料设计补充实验,并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必备知识基础练
    1.答案:A
    解析:用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不会进入细胞内,因此不会产生细胞免疫,A错误;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后,浆细胞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抗体,B正确;体液免疫过程中存在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C正确;注射了用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后,会发生体液免疫形成能识别禽流感病毒的记忆B细胞,D正确。
    2.答案:C
    解析:到目前为止,疫苗是人类发明的对抗传染病的一件有效武器,对某些疾病来说,注射疫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A正确;减毒的疫苗仍具有一定的繁殖能力,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免疫缺陷病患者应谨慎注射减毒疫苗,B正确;疫苗不必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只需要含有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定抗体的部分结构即可,C错误;接种疫苗是免疫预防的常用方式,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常用于免疫治疗,D正确。
    3.答案:C
    解析:接种疫苗后,机体会分泌抗体,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的特点是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B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能迅速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抗原,使得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接种乙肝疫苗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的机制,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C正确,A、B、D错误。
    4.答案:D
    解析:抗体只能在细胞外起作用,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内起作用,A错误;抗原呈递细胞无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B错误;B细胞分裂、分化时,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少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C错误;已接种HPV疫苗的机体被HPV感染时,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体内的记忆B细胞可迅速作出反应,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由浆细胞分泌抗体,D正确。
    5.答案:A
    解析: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后,机体获得抗破伤风杆菌抗体和记忆B细胞,但抗体和记忆B细胞有一定的存活时间,不能获得终身的免疫保护,A 错误;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清含有新冠肺炎抗体,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B正确;接种某种流感疫苗后,机体只产生针对该种流感的抗体,但对其他种类流感病毒不起作用,人体仍然可能会感染流感病毒,C正确;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D正确。
    6.答案:B
    解析:灭活的疫苗是用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其对细胞失去了侵染性,但仍具有抗原性,A正确;接种灭活疫苗,既能激活体液免疫又能激活细胞免疫,B错误;接种灭活疫苗可用于预防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C正确;多次接种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足够的免疫力,D正确。
    7.答案:B
    解析:疫苗可以同时刺激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错误;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B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疫苗(抗原),C错误;抗体的作用有特异性,所以一种抗体不能作用于三种抗原,D错误。
    8.答案:A
    解析:免疫活性物质指的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HPV疫苗属于抗原,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HPV疫苗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抵御病原体的入侵,这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B正确;HPV疫苗刺激辅助性T细胞,促进其释放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B细胞分裂、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C正确;第二次接种HPV疫苗时,记忆B细胞能快速分裂、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相应抗体,D正确。
    9.答案:A
    解析:因为血清中含有的是抗体,不是抗原,不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而抗体在体内存活时间较短,A错误;注射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是预防某些传染病的有效措施,B正确;多次接种可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引起机体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应答,C正确;狂犬病疫苗常用灭活的或经过减毒的狂犬病毒制成,D正确。
    10.答案:C
    解析: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对于受者来讲,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A正确;异体移植的器官,会引起人体的细胞免疫而发生免疫排斥,B正确;供者与受者的HLA只要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C错误;利用自体干细胞培养相应的器官进行移植,可减轻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
    11.答案:B
    解析: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的结果,而细胞免疫是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反应,即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依赖于T细胞的作用,A正确;在肾脏移植前,应考虑捐献者与患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才可移植,B错误;血浆置换术可以去除受者体内天然抗体,避免激发免疫反应,所以在器官移植前,可以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以减轻免疫排斥反应,C正确;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即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所以患者在术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避免或减轻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
    12.答案:D
    解析: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器官供者与受者的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故应确保供者与受者的HLA一致或相近,A正确;应确保供者器官中没有潜藏的病毒,以避免对移植个体造成损伤,B正确;移植手术前保持供者器官的活性,以保证其移入后能正常发挥机能,C正确;器官移植后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故应使用一定的免疫抑制剂,但并非使机体免疫力越低越好,D错误。
    13.答案:B
    解析:在器官移植中,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不同,就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若是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相对来说引起的排斥反应较小,A错误;器官移植最大的问题是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器官移植病人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正确;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使淋巴细胞减少,降低免疫能力,C错误;在器官移植中,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被移植的器官,造成排斥反应,D错误。
    14.答案:B
    解析: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配型相合,A正确;免疫抑制剂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的增殖和功能,B错误;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使淋巴细胞减少,降低免疫能力,这会导致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C正确;器官移植最大的问题是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器官移植病人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D正确。
    15.答案:B
    解析:移植的器官未存活主要是因为作为外来异物被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A错误;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反应出现的时间比乙组小鼠出现的时间晚,外源供皮存活的时间长,说明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小于乙组小鼠,进而说明环孢霉素A能够减弱免疫排斥反应,B正确;移植的器官被免疫排斥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C错误;移植的器官未存活的机理与自身免疫病的产生机理不同,机体排异是正常的免疫反应,而自身免疫属于免疫失调,D错误。
    能力素养综合练
    1.答案:B
    解析:多次接种新冠疫苗,可引起机体发生体液免疫,产生大量抗体和记忆B细胞,获得对该病毒的抵抗力。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接种过新冠疫苗的健康人对新冠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是相对有限的,且新冠病毒为RNA病毒,其遗传物质结构不稳定,易发生突变,因此接种过新冠疫苗的健康人在短期内可能会感染原来种类的新冠病毒或其他种类的新冠病毒,B错误;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痊愈过程中,体内会产生抗体。所以痊愈后,血清中可能含有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C正确;多次接种新冠疫苗,可引起机体发生体液免疫,产生大量抗体和记忆B细胞,进而获得一定预防能力,D正确。
    2.答案:A
    解析:新冠病毒的变异性很强,有多种类型,注射某种新冠疫苗后只会对该种新冠病毒产生免疫力,仍可能感染其他新冠病毒, A 错误;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 B 正确;接种破伤风疫苗属于主动免疫,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能在体内长期留存,提供抵抗破伤风的长期保护,而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是利用其中的抗体获得免疫力,注射的抗体在机体内不能长期留存, C 正确;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D 正确。
    3.答案:B
    解析:器官移植时排斥反应之所以发生,是由于供体和受体细胞膜上抗原不同,如果受体和供体两者的HLA抗原完全相同,就不会发生排斥反应,A正确;器官移植时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与T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有关,与B细胞活化无关,B错误;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需要考虑在用免疫抑制剂药物与预防感染之间寻求平衡,C正确;猪3.0的器官和人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可满足安全、成功移植到人体的要求,减少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缓解器官移植中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D正确。
    4.答案:D
    解析:新冠病毒来自外界,因此,机体对抗新冠病毒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A错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一定能检测到病毒核酸,但可能检测不到病毒抗体,B错误;“奶茶”疫苗接种不用肌肉注射,不用留观30分钟,但未必不会有过敏反应,C错误;作为加强针使用,说明接种者已经使用过之前的疫苗,体内存在相应的记忆B细胞,因此,“奶茶”疫苗能使机体内新冠病毒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数量增加,进而提高免疫力,D正确。
    5.答案:D
    解析:对照组为未注射疫苗的小鼠,实验组为注射疫苗的小鼠,病毒侵染后实验组产生抗体较多,抑制病毒在小鼠体内增殖,因此曲线2为实验组小鼠体内病毒含量,曲线1为对照组小鼠体内病毒含量,A错误;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抗体,B错误;疫苗通常为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接种后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缺陷病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较差,注射减毒活疫苗可能会有感染风险,C错误。对于某些疾病来讲,注射疫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D正确。
    6.答案:D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应是验证“机体受到再次感染时,可以发起快速强力的记忆应答反应”,且据图可知,实验鼠A注射了抗原1,使得脂肪组织中含有记忆T细胞,将脂肪组织移植到实验鼠B,当注射抗原2,不患病,说明记忆T细胞也能识别抗原2,即抗原1与抗原2应该是同一种抗原,A正确;由于缺乏对照实验,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应另设一组不移植脂肪组织直接使实验鼠B感染抗原2的对照组,B正确;在细胞免疫过程中,实验鼠B体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是由细胞毒性T细胞(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中)或记忆T细胞(二次免疫)增殖分化而来,C正确;若在接受白色脂肪组织移植之前对实验鼠B进行抗原1的接种试验,则其体内会产生相应的记忆T细胞,无法验证白色脂肪组织的作用,故为了排除自身产生的记忆T细胞的影响,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不应接种抗原1处理,D错误。
    7.答案:A
    解析: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可知,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产生抗体和记忆B细胞,巨噬细胞的产生与接种疫苗无关,A错误;接种牛痘疫苗使机体获得抵抗天花病毒的感染的能力主要是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以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用于疾病的临床检测,C正确;某些免疫抑制剂使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受阻,而细胞毒性T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因此某些免疫抑制剂使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D正确。
    8.答案:D
    解析: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是因为血清中含有抗狂犬病毒的抗体,这属于免疫治疗,A错误;接种狂犬病毒疫苗是因为疫苗是灭活的狂犬病毒,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B细胞,B错误;初次接种狂犬病毒疫苗后,B细胞分裂、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C错误;三次接种狂犬病毒疫苗能使患者针对狂犬病毒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增强相应的特异性免疫,D正确。
    9.答案:ABD
    解析:天花的根除是天花疫苗发明和使用的结果,A正确;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产生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进行免疫,故注射一定量的细胞因子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B正确;进行预防接种可以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但不可能避免各种疾病的侵扰,C错误;利用自身干细胞培育的相关器官进行器官移植时,不会出现免疫排斥现象,D正确。
    10.答案:CD
    解析:移植器官细胞表面有HLA,是标明细胞身份的标签物质,白细胞就能识别出HLA不同而发起攻击,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A错误;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清除体内癌变的细胞,B错误;注射抗PD­L1抗体,可阻断癌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特异性结合,能使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癌细胞,防止癌细胞免疫逃逸,有利于免疫系统清除癌细胞,C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减少,癌细胞不能被识别而免疫逃逸,则机体易患癌症,D正确。
    11.答案:(1)抗原
    (2)体液免疫 细胞因子
    (3)细胞毒性T细胞 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4)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或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
    解析:(1)过程A中注射到小鼠体内的核酸疫苗,能在小鼠体内表达,该物质能引起小鼠体内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称为抗原。(2)图中①为辅助性T细胞,②为B细胞,③为浆细胞,④为记忆B细胞,⑤为抗体,①到⑤属于体液免疫;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会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3)由图可知,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分裂、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⑥和记忆T细胞⑦,⑥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4)注射疫苗后,小鼠体内会产生相应的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后,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或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可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快速发挥作用。
    12.答案:(1)抗体 与相应的抗原(病原微生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及时清除抗原 浆细胞
    (2)牛初乳 机体自身产生 再次
    解析:(1)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学中又被称为抗体,其作用是与相应的抗原(病原微生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及时清除抗原。只有浆细胞能产生免疫球蛋白(抗体)。(2)初生牛犊通过牛初乳能获得来自母体的天然被动免疫,长大到1~2岁龄的小牛则主要通过肌肉或皮下注射口蹄疫弱病毒才可以预防口蹄疫的发生,由后一种方式获得的是人工自动免疫,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免疫球蛋白来自牛初乳,后者的免疫球蛋白来自机体自身产生。服用初乳后出现过敏反应,此时的初乳被称为过敏原,这种过敏反应发生在再次服用初乳时。
    13.答案:(1)抗原 免疫防御 免疫抑制剂
    (2)B′小鼠中含有A小鼠的T淋巴细胞,不将移植的A小鼠的皮肤识别为抗原
    (3)将C品系小鼠的皮肤移植到子代B′小鼠身上,B′小鼠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解析:(1)根据题意分析,A小鼠的皮肤对B小鼠而言属于能引发机体发生免疫调节的化学物质,因此相当于抗原。小鼠对移植的皮肤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若要降低器官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排斥反应,可给受体注射免疫抑制剂。(2)将A小鼠的皮肤移植到B′小鼠身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原因可能是B′小鼠体内含有A小鼠的T淋巴细胞,不将移植的A小鼠的皮肤识别为抗原,而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3)该实验要验证B′小鼠的免疫功能是正常的,可将C品系小鼠的皮肤移植到B′小鼠身上。观察发现B′小鼠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说明B′小鼠的免疫功能是正常的。
    必备知识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1
    疫苗
    知识点2
    器官移植
    能力素养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巩固练习,共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章 免疫调节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章 免疫调节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4章 免疫调节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4章 免疫调节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练习题,共6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