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评课ppt课件
展开1、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各个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时有什么特点或者优势?
为了参加全校各个年级之间的广播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
收集到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
要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我们该怎样挑选呢?
我们该如何设计表头呢?
将数据分几组合适呢?每组的范围取多少呢?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
(1)最大值是172,最小值是149;
(2)它们的差是 172-149=23(厘米);
目的:明确数据的变化范围.
(3)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是23.
组距: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
149≤x<152,152≤x<155, … 170≤x<173.
(分组时,采用“上限不在内”的原则.)
频数:每一小组数据的出现次数叫频数.
149≤x<152 温馨提示:谨记上限不在内原则!
从表中可以看出,身高在155≤x<158,158≤x<161,161≤x<164三个组的人数最多,一共有41人,因此可以从身高在155~164 cm(不含164 cm)的学生中选队员.
你知道如何选择参赛选手了吗?
4、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学生人数)
频数(学生人数)
等距分组,通常用每个长方形的高表示对应组的频数。
直方图能直观形象的看出各种数据分布情况
(1)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 决定组距与组数;(最大值-最小值) 组距注意:组数取正整数,采用“上限不在内”原则
(3)列频数分布表; 数出每一组的频数.(4)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横轴表示数据,纵轴表示频数,以该组内的频数为高,画出每个矩形.
简记为:一算二定三列四画
1.条形图各矩形间有空隙,直方图各矩形间无空隙.
2.条形图表示分类数据,直方图表示连续数据的分组数据.
条形图与直方图的异同:
相同点:都能呈现各组数据的多少和差距
组距为2与组距为3对比发现,组数太多,数据的分布就会过于分散.
想一想:如果组距取2或4,可将数据分成几组?
组距为4与组距为3对比发现,组数太少,数据的分布就会过于集中.
结论:从需要舍弃的人数和身高差距来看,组距是3时分组比较合适.
一般的,数据越多,分得的组数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为5~12组.
1、说说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还有哪些疑惑?2、自我评价,感觉自己本节课掌握情况,打分数自己评价。
教科书150页10.2中3题
分层作业:必做题:1.教科书150页10.2中第1题、2题 2.《初中必刷题》基础题选做题:《初中必刷题》提升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精品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学类A,漫画类D,科普类C,历史类B,决定组距和组数,列频数分布表,议一议,频数学生人数,身高cm,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评优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评优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各方法有什么特点,那如何进行分组呢,小长方形的宽是组距,3列频数分布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优秀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教版七年级下,2直方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选择合适的分组范围,选择合适的分组数量,确定每组人数,选择范围,身高变化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