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精品课件ppt
展开导学案设计
10 爬山虎的脚
课题 | 爬山虎的脚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目标 | 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体会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 ||
教学重点 | 1.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连续。 2.学写观察日记。 | ||
课前准备 | 1.爬山虎的实物,课上引导学生观察。(教师)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3.查找有关爬山虎的资料和作者叶圣陶的资料。(学生) |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
教学过程 | |||
第二课时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教学提示 |
一、回顾导入,设疑启思(用时:6分钟) | 1.启发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题目质疑。 | 1.默读课文,思考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2.默读课文,提出疑问,引起下文。 | 学贵有疑,根据课文题目质疑,就是让学生各自找到自己阅读的突破口,要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用时:10分钟) |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第2~5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的?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爬的?爬山虎的脚与墙有什么关系? 2.小组交流,合作完成学生活动卡设计(二)。 | 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合作完成活动卡设计(二)。 | 学生自学时,教师可提示学生对照问题,找到相关段落仔细阅读,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动手画一画,看看理解得是否准确。 |
三、汇报交流,深入理解(用时:12分钟) |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1.爬山虎的叶子。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得这么美?(课件出示满墙爬山虎的图片。) 2.爬山虎的脚。 (1)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是什么样的? (2)爬山虎是怎样爬的?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的词可以改变位置吗?为什么? (3)触着墙的和没触着墙的脚有什么不同? | 根据学生活动卡设计汇报学习收获: 1.(1)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空隙”等词语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体会观察的重要和用词的准确。 (2)看图片,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爬山虎的叶子的美。 2.(1)重点抓住“茎上长叶柄的地方……也是嫩红的”这句话,边读边想象爬山虎的脚。观察教师提供的爬山虎实物,直观理解:叶、叶柄、反面、细丝样的脚。动笔画一画,进一步感知它的样子。 (2)到黑板上用手模仿爬山虎爬的动作。自由读第4自然段,体会“触、巴、拉、贴”几个动词用得准确。 (3)用手演示爬山虎脚的变化。体会爬山虎的生长与墙的密切关系。 | 1.首先要读懂作者描写的妙处,比如在写叶子时用词的准确,描述的细致,同时可以反过来思考,这些确切的描述都是在确切地观察的基础上诞生的。 2.“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是课文学习的重点。教师应结合课文和实物让学生们观察思考,再用自己的话说出爬山虎是用什么来爬墙和怎么爬的。然后回顾课文中作者又是怎样来介绍的,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3.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 |
四、回归整体,感悟写法(用时:12分钟) |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把爬山虎的脚写得这样生动? 2.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袋”内容,学写观察日记。 | 1.讨论问题,进行交流: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这个意思,作者进行细心而连续的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使爬山虎的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把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抄下来。 3.阅读并交流课后“资料袋”内容,激发留心观察生活和事物的兴趣。学写观察日记,交流明确格式、内容。 | 本环节可以让学生学着作者的观察方法用自己的话对爬山虎脚的特点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进行描述,并用一段话写下来。目的是巩固所学的内容,再用所学的方法去实践。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日月潭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日月潭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10《日月潭》第2课时课件pptx、10《日月潭》第2课时教案docx、10《日月潭》第2课时导学案设计docx、10《日月潭》课时测评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10《牛郎织女一》第2课时课件pptx、10《牛郎织女一》第2课时教案docx、10《牛郎织女一》课时测评docx、10《牛郎织女一》第2课时导学案设计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10《竹节人》第2课时课件pptx、10《竹节人》第2课时教案docx、10《竹节人》课时测评docx、10《竹节人》第2课时导学案设计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