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文)试题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42100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文)试题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42100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文)试题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421001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文)试题
一、单选题
1.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对结论:“自然数中恰有一个偶数”正确的反设为( )
A.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B.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
C.都是奇数 D.都是偶数
【答案】B
【分析】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应先假设命题的反面成立,求出要证的命题的否定,即为所求.
【详解】解: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应先假设命题的反面成立,及要证的命题的否定成立,而命题:“自然数中恰有一个偶数”的否定为“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求一个命题的否定,属于中档题.
2.某单位为了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制定节能减排的目标,先调查了用电量(单位:度)与气温(单位:)之间的关系,随机选取了天的用电量与当天气温,并制作了对照表:
(单位:℃) | 17 | 14 | 10 | |
(单位:度) | 24 | 34 | 38 | 64 |
由表中数据得线性回归方程:,则由此估计:当气温为时,用电量约为( )
A.56度 B.62度 C.64度 D.68度
【答案】A
【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别计算出和,然后代入中进行计算求得回归方程,最后将代入回归方程中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计算,,
代入线性回归方程中,可得,解得,
∴线性回归方程为,
当时,,
由此估计当气温为时,用电量约为56度.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据处理能力,属于常考题.
3.抛掷一枚均匀骰子2次,在下列事件中,与事件“第一次得到6点”不相互独立的是( )
A.第二次得到6点
B.第二次的点数不超过3
C.第二次的点数是奇数
D.两次得到的点数和是12
【答案】D
【分析】根据相互独立的概念依次判断即可.
【详解】事件“第二次得到6点”,“第二次的点数不超过3”,“第二次的点数是奇数”与事件“第一次得到6点”均相互独立,
对于事件“两次得到的点数和是12”,若第一次得到6点,则第二次也一定是6点,故不相互独立,
故选:D.
4.现在,很多人都喜欢骑“共享单车”,但也有很多市民并不认可.为了调查人们对这种交通方式的认可度,某同学从交通拥堵不严重的A城市和交通拥堵严重的城市分别随机调查了20名市民,得到如下列联表:
| A | 总计 | |
认可 | 13 | 5 | 18 |
不认可 | 7 | 15 | 22 |
总计 | 20 | 20 | 40 |
附:.
P(K2≥k) | 0.25 | 0.15 | 0.10 | 0.05 | 0.025 | 0.010 | 0.001 |
k | 1.323 | 2.072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10.828 |
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是否认可与城市的拥堵情况有关”
B.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是否认可与城市的拥堵情况有关”
C.可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是否认可与城市的拥堵情况有关”
D.可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认为“是否认可与城市的拥堵情况有关”
【答案】D
【分析】计算出,比较所给数据,可得结论.
【详解】由题意,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得,
又,
所以可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认为“是否认可与城市的拥堵情况有关”.
故选:D.
5.已知事件A,B相互独立,P(A)=0.4,P(B)=0.3,给出下列四个式子:①P(AB)=0.12;②P(B)=0.18;③P(A)=0.28;④P()=0.42.其中正确的有( )
A.4个 B.2个
C.3个 D.1个
【答案】A
【详解】根据事件A,B相互独立,P(A)=0.4,P(B)=0.3,知在①中,P(AB)=P(A)P(B)=0.4×0.3=0.12,故①正确;在②中,P(B)=P()P(B)=0.6×0.3=0.18,故②正确;在③中,P(A)=P(A)P()=0.4×0.7=0.28,故③正确;在④中P()=P()P()=0.6×0.7=0.42,故④正确,答案选A.
6.已知袋子内有6个球,其中3个红球,3个白球,从中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个球,那么在已知第一次抽到红球的条件下,第二次也抽到红球的概率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借助于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求解,即所求概率为从5个球(2个红球和3个白球)
中取出一个球,则该球是红球的概率.
【详解】方法一:由题意得,从6个球(其中3个红球,3个白球)中取出一个红球后,
则袋子中还有5个球(2个红球和3个白球),
所以再从中取出一个球,则该球是红球的概率为.
故选C.
方法二:设“第一次抽到红球”为事件A,“第二次抽到红球”为事件B,
则,
∴.
故选C.
【点睛】条件概率的求法:
(1)利用定义,分别求P(A)和P(AB),得,这是通用的求条件概率的方法.
(2)借助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先求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A),再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求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即n(AB),得.
7.甲、乙两人独立地对同一目标各射击一次,其命中率分别为0.6,0.5,现已知目标被击中,则它是被甲击中的概率是( )
A.0.45 B.0.6 C.0.65 D.0.75
【答案】D
【详解】根据题意,记甲击中目标为事件,乙击中目标为事件,目标被击中为事件,则.
∴目标是被甲击中的概率是
故选D.
8.证明不等式()所用的最适合的方法是
A.综合法 B.分析法
C.间接证法 D.合情推理法
【答案】B
【详解】欲证明不等式,只需证,只需证,只需证,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分析法来证明不等式的方法的运用,属于基础题目.由于该命题欲证明不等式(条件入手不能推出结论,则考虑从结论入手利用逆推法来求解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即可,直到化简成为恒等式或与条件相符的式子为止.
9.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是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程序框图循环结构运算,依次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根据程序框图和循环结构算法原理,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次循环
第二次循环
第三次循环
第四次循环,退出循环输一次.
所以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基本结构和运算,主要是掌握循环结构在何时退出循环结构,属于基础题.
10.一份数学单元试卷中有4个填空题,某同学答对每个题的概率都是,那么4个题中答对2个题的概率是 ( )
A. B. C. D.
【答案】B
【分析】由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每个题答对与否互不影响,是相互独立的,
根据独立重复试验概率公式,
试验四次发生两次的概率为.
故选:B.
11.将正奇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则第21行从左向右的第5个数为( )
A.811 B.809 C.807 D.805
【答案】B
【分析】通过观察发现:第一行有个奇数,第二行有个奇数,,第行有个奇数,按此规律,可得第行从左向右的第个数是第个正奇数,从而可得结果.
【详解】通过观察,可知第一行有个奇数,第二行有个奇数,,第行有个奇数,
根据这个规律前行共有正奇数:个,
则第行从左向右的第个数是第个正奇数,
所以这个数是,
故选:B.
12.《九章算术》卷5《商功》记载一个问题“今有圆堡瑽,周四丈八尺,高一丈一尺 .问积几何?答曰:二千一百一十二尺.术曰:周自相乘,以高乘之,十二而一”.这里所说的圆堡瑽就是圆柱体,它的体积为“周自相乘,以高乘之,十二而一”. 就是说:圆堡瑽(圆柱体)的体积为(底面圆的周长的平方高),则由此可推得圆周率的取值为
A. B. C. D.
【答案】A
【详解】设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高为,由圆柱的体积公式得体积为:.
由题意知.
所以,解得.
故选A.
二、填空题
13.复数(是虚数单位)的实部为____.
【答案】2
【详解】复数,所以实部为2.
点晴:本题重点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和复数的概念,属于基本题,首先对于复数的四则运算,要切实掌握其运算技巧和常规思路,如,,其次要熟悉复数的相关基本概念,如复数的实部为,虚部为,模为,对应点为,共轭复数为.
三、双空题
14.如图,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的内接正方形,将一颗豆子随机地扔到该圆内,用表示事件“豆子落在正方形内”,表示事件“豆子落在扇形(阴影部分)内”,则(1)__________;(2)__________.
【答案】 /
【分析】利用几何概型面积比类型,结合条件概率的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圆的半径为,所以,
在正方形中,易得,所以,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为,圆的面积为,的面积为,
所以由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可得;
,
故由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可得.
故答案为:;.
四、填空题
15.“开心辞典”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给出一组数,要你根据规律填出后面的第几个数.现给出一组数:,…,则第8个数可以是__________.
【答案】
【详解】这几个数是,这样规律比较明显了,即,所以,故填:.
16.现有,两队参加关于“十九大”的知识问答竞赛,每队3人,每人回答一个问题,答对者为本队赢1分,答错得0分.队中每人答对的概率均为,队中每人答对的概率分别为,,,且各答题人答题正确与否之间互无影响.若事件表示“队得2分”,事件表示“队得1分”,则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事件表示“队得2分”,事件表示 “队得1分”,由次独立重复实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次概率计算公式求出,再由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和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求出,由此利用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能求出.
【详解】解:“队得2分”为事件,即队三人中有一人答错,其余两人答对,.
“队得1分”为事件,即队三人中有两人答错,剩余一人答对,
.
表示“队得2分,队得1分”,即事件,同时发生,则.
故答案为:
五、解答题
17.知,复数.
(1)实数取什么值时,复数为实数、纯虚数;
(2)实数取值范围是什么时,复数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
【答案】(1)见解析;(2)
【分析】(1)由虚部为0求得使z为实数的m值,再由实部为0且虚部不为0求得使z为纯虚数的m值;
(2)由实部与虚部均小于0求解.
【详解】解:当,即时,
复数为实数;
当,即时,
复数是纯虚数;
由题意,,解得.
当时,复数z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是基础题.
18.某学校高三年级有学生1000名,经调查,其中750名同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称为类同学),另外250名同学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称为类同学),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按类、类分两层)从该年级的学生中共抽取100名同学,如果以身高达作为达标的标准,对抽取的100名学生,得到以下列联表:
| 身高达标 | 身高不达标 | 总计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 40 |
|
|
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
| 15 |
|
总计 |
|
| 100 |
(Ⅰ)完成上表;
(Ⅱ)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与身高达标有关系(的观测值精确到0.001)?
参考公式:,其中.
临界值表:
0.050 | 0.010 | 0.001 | |
3.841 | 6.635 | 10.828 |
【答案】(Ⅰ)列联表见试题解析;(Ⅱ)不能.
【分析】(Ⅰ)根据题中数据,可直接得出列联表;
(Ⅱ)根据题中数据,结合求出,再根据临界值表,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Ⅰ)由题意可得:列联表如下:
| 身高达标 | 身高不达标 | 总计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 40 | 35 | 75 |
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 10 | 15 | 25 |
总计 | 50 | 50 | 100 |
(Ⅱ)由列联中的数据可得,
所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不能认为经常参加锻炼与身高达标有关系.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独立性检验,熟记独立性检验的思想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19.(1)若,都是正实数,且,求证:与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2)求证: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分析】(1)利用反证法证明;(2)利用分析法的证明
【详解】证明:(1)假设<2和<2都不成立,即2和2同时成立.
∵x>0且y>0,∴,且.
两式相加得,∴.这与已知条件矛盾,
∴<2和<2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2)原式子等价于2,
两边平方得到
恒成立,得证.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证明,考查了反证法以及分析法应用;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1、比较法 ,2、综合法,3、分析法,4、放缩法.
20.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进行射击比赛,甲的中靶概率为0.8,乙的中靶概率为0.9,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人都中靶;
(2)恰好有一人中靶;
(3)两人都脱靶.
【答案】(1)0.72
(2)0.26
(3)0.02
【分析】(1)根据题意,结合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即可求解;
(2)分别求得甲中靶、乙不中靶和甲不中靶、乙中靶的概率,结合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即可求解;
(3)根据题意,结合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1)解: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进行射击比赛,甲的中靶概率为0.8,乙的中靶概率为0.9,
所以两人都中靶的概率为.
(2)解:甲中靶、乙不中靶的概率为,
乙中靶、甲不中靶的概率为,
所以恰好有一人中靶的概率为.
(3)解:根据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可得两人都脱靶.
21.求证:
(1);
(2).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详解】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证得;
(2)根据题意,利用分析法证明,寻找使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即可.
详解:,
;
要证,
只要证,
只要证,
只要证,
只要证,
显然成立,
故.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均值不等式的应用,考查不等式的证明方法,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关键是寻找使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论证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22.某单位为了了解用电量y度与气温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某4天的用电量与当天气温.
气温 | 14 | 12 | 8 | 6 |
用电量度 | 22 | 26 | 34 | 38 |
(I)求线性回归方程;(参考数据:,)
(II)根据(I)的回归方程估计当气温为时的用电量.
附: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公式分别为:
,.
【答案】(1).
(2) 30度.
【详解】分析:求出的均值,再由公式,计算出系数的值,即可求出线性回归方程;
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得值,即为当气温为时的用电量.
详解:
把代入回归方程得,解得.
回归方程为;
当时,,估计当气温为时的用电量为30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性回归分析的实际应用问题,其中根据最小二乘法求解回归系数是解答的关键和计算的难点,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数学(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数学(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数学(文)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