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五章测评01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五章测评02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五章测评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章测评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差异性 B.单一性
    C.整体性 D.区域性
    2.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下列选项与其相符的是(  )
    A.风力大 B.沙漠广布
    C.光照强烈 D.植被茂盛
    解析第1题,图中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第2题,自然环境各要素与环境的总体特征协调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故植被茂盛。
    答案1.C 2.D
    修建水库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读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对图示空白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  )
    A.甲——水位下降 B.乙——改善局部气候
    C.丙——增加 D.丁——加重
    4.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区域性 B.开放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解析第3题,修建水库形成人工湖泊,水位上涨,受其影响,地下水位上升,故甲为水位上升;受人工湖泊的影响,局部地区空气湿度增大,降水量增加,故乙为改善局部气候;河流上游修建水库,蓄水拦沙,导致下游河流泥沙堆积减少,故丙为减少;水库的调节作用使河流下游地区洪水灾害减轻,故丁为减轻。第4题,图示是修建水库后,水文条件发生了改变,进而使土壤、生物、气候等发生改变,体现了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环境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3.B 4.C
    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流沙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据此完成第5~6题。

    5.“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
    A.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
    B.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
    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6.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
    A.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温暖,利于繁殖
    B.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C.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D.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解析第5题,图中沿海地区为沙漠,降水量小,河流稀少,输沙量极小,B项错误;“倒沙入海”会给沿海海域带来营养盐类,有利于鱼类生产繁殖,C项错误;“倒沙入海”奇景与填海造陆无关,D项错误;受离岸风(东南风)的影响,风力侵蚀搬运流沙,造成“倒沙入海”奇景,A项正确。第6题,受离岸风的影响,海水上涌,饵料丰富,鱼类众多,火烈鸟聚集于此,便于捕食,C项正确;该地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低,A项错误;附近没有雨林,B项错误;附近浅滩会被潮水淹没,不利于筑巢,D项错误。
    答案5.A 6.C
    长白山高山苔原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上部(海拔2 000—2 500米),以灌木苔原为主,很少有草本植物。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原先位于长白山苔原带西坡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为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变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高山苔原带最先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的区域是(  )
    A.较低海拔的缓坡地带
    B.较低海拔的陡坡地带
    C.较高海拔的缓坡地带
    D.较高海拔的陡坡地带
    8.草本植物入侵后,当地(  )
    A.生物量增加
    B.生物耗水量增加
    C.土壤肥力降低
    D.土壤水分减少
    解析第7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较低海拔地区的草本植物入侵为重度入侵,坡度为30°—35°,故高山苔原带最先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的区域是较低海拔的陡坡地带。故选B项。第8题,结合图示可知,无入侵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随着入侵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故草本植物入侵后,当地土壤肥力降低,C项正确;草本植物入侵后,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故无法判断生物量和生物耗水量是否增加,从图文材料中也无法判断土壤水分是否减少,A、B、D三项错误。故选C项。
    答案7.B 8.C
    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9.图中①③两地的自然地带(  )
    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10.图中②③④三地的自然地带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土壤
    解析第9题,图中①③两地的自然地带都是热带草原带。但①地是因海拔高,气温低,降水相对较少形成的;③地是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第10题,图中②③④三地的自然地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从森林带、草原带到荒漠带,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答案9.A 10.C
    读美国本土自然地带分布图,完成第11~12题。

    11.甲→乙→丙自然地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2.影响①→②→③自然地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土壤
    解析第11题,甲→乙→丙自然地带的变化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12题,①→②→③自然地带的变化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
    答案11.B 12.A
    (2020江苏卷)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两山地属于(  )
    A.昆仑山脉
    B.秦岭
    C.祁连山脉
    D.横断山脉
    14.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
    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
    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
    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
    解析第13题,由题干可知,甲、乙两山地纬度相同,经度都位于100°E附近,而且甲山地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可以判断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横断山脉,D项正确。昆仑山脉、祁连山脉都处于温带地区,秦岭处于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秦岭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北坡基带为落叶阔叶林,A、B、C三项错误。故选D项。第14题,由于乙山地地处横断山区,而且位于甲山地的东边,山高谷深,受西边重重山岭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越过山地,气流在背风坡下沉,形成焚风效应,乙山地的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烈,所以,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C项正确。乙山地基带受焚风效应影响,热量充足,A项错误。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与山谷风影响无关,B项错误。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是因为基带受焚风作用强烈,气候干热,并不是基带原生植被被破坏,D项错误。故选C项。
    答案13.D 14.C
    在自然界中,人们常常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山地的阴阳坡植被的差异悬殊。读我国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完成第15~16题。

    15.与阴坡相比,该森林植被阳坡所占比重小,主要是因为阳坡(  )
    A.坡度陡,土层薄 B.光照强,气温高
    C.蒸发弱,水分少 D.腐殖质少,土壤贫瘠
    16.该森林植被最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解析第15题,与阴坡相比,阳坡光照强、气温高、蒸发强,造成水分条件差,故B项正确。第16题,读图可知,该山地林带主要分布高度为1 800—1 900米,过渡带之上的自然带为高山苔原带,故该森林植被可能为针叶林。
    答案15.B 16.D
    (2020全国卷Ⅲ)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第17~19题。
    17.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18.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19.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解析第17题,由材料可知,堪察加火山群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降水差异小。因此影响林线和雪线的主要因素是气温。与阴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光照、热量更充足,有利于森林的生长,故林线更高。与阴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故雪线更高。A项正确。第18题,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林线升高,说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暖。雪线降低,说明降水增多。因此,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暖湿,A项正确。第19题,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导致林线下降,雪线升高甚至消失。若干年内,原有景观逐渐恢复,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答案17.A 18.A 19.B
    2018年5月18日,“货运通关系统”在中俄运输新线路“大连至新西伯利亚”一线(下图)启动。据此完成第20~22题。

    20.从大连至霍尔果斯的公路沿线,自然地带出现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分
    B.海拔
    C.热量
    D.土壤
    21.关于图中a、b、c、d四处对应的自然地带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b为温带荒漠带
    C.c为山地针叶林带
    D.d为山地草原带
    22.博格达峰P坡的雪线高于Q坡,主要原因是(  )
    A.P坡纬度低,光热充足
    B.Q坡为西风迎风坡,降水多
    C.P坡为阴坡,降水不足
    D.Q坡为缓坡,积雪量大
    解析第20题,从大连到霍尔果斯的公路沿线,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植被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其自然地带的变化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规律是水分差异导致的,故A项正确。第21题,图示山麓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基带为温带荒漠带,A项错误;随着海拔的升高,水分条件略有好转,b自然带为山地草原带,B项错误;Q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低,应该为阴坡,即北坡,地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分条件好,c处形成山地针叶林带,C项正确;按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对应的自然地带是高山草甸带,D项错误。第22题,该山脉位于北半球,P、Q两坡纬度大体相当,A项错误;P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高,是阳坡,C项错误;一般来说,缓坡处雪容易积存,积雪量大,雪线低,坡度对雪线高度影响小,但Q坡的雪线却明显低于P坡,说明其影响因素不是坡度,D项错误;Q坡自然地带分布位置较低,应该为北坡,Q坡是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此处降水较多,B项正确。
    答案20.A 21.C 22.B
    在一定高度的山体,会由下而上出现随等高线延伸的不同带状自然地理环境,称为垂直自然地带,从谷底到山顶常见为乔木—灌木—草甸。研究发现横断山区金沙江河谷(28°15'N)出现植被逆向分布状况。下图为横断山区局部图。据此完成第23~25题。

    23.形成山体自然地带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
    ①光照 ②热量 ③水分 ④土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根据材料推测,金沙江河谷底部的植被类型可能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干旱灌丛
    D.亚热带干旱灌丛
    25.金沙江河谷植被逆向分布的主要成因不包括(  )
    A.气流下沉增温
    B.山谷蒸发旺盛
    C.地壳运动剧烈
    D.山体相对高度大
    解析第23题,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随着海拔变化,热量、水分条件改变,自然地带类型更替。形成山体自然地带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水分,②③正确;光照不是决定自然地带类型的主要因素,①错误;植被类型影响土壤类型,④错误。第24题,图示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植被,金沙江河谷底部应是亚热带植被,A、C两项错误;从谷底到山顶常见为乔木—灌木—草甸,横断山区金沙江河谷出现植被逆向分布状况,结合图示金沙江河谷底部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降水少,形成干旱河谷,判断河谷底部植被可能为亚热带干旱灌丛,D项正确;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迎风坡一侧山麓,B项错误。第25题,金沙江河谷植被逆向分布的主要成因不包括地壳运动剧烈,C项符合题意;植被逆向分布主要受气温和水分因素影响,气流下沉增温,导致山谷降水少,蒸发旺盛,形成干旱的环境,A、B两项不符合题意;山体相对高度大,河谷底部位于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明显,降水少,形成干旱环境,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23.B 24.D 25.C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马达加斯加岛(下图),距离非洲大陆最近的地方约380千米,南北长约1 700千米,东西宽约600千米,为世界第四大岛屿。2 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2017年该岛人口已超过2 500万,年增长率约为3%;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约80%为特有物种。如珍稀动物狐猴,已完成长达5 500万年的进化历程。狐猴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近年数量剧减,处于濒危状态。

    (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自然景观的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丰富且极为独特的原因。
    (3)推测马达加斯加岛狐猴数量剧减的原因。
    解析第(1)题,图示狐猴分布区为热带雨林分布区,该处热带雨林成因可从地形、信风和暖流方面分析。第(2)题,丰富可从环境多样角度分析,独特可从地域孤立而进化慢、人为干扰少角度分析。第(3)题,可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等角度分析。
    答案(1)类型:热带雨林。形成原因: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再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从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景观。
    (2)岛屿长期远离大陆,地域相对孤立,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受人类影响时间短,干扰少;岛屿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区域差异显著,生存环境多样。
    (3)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面积减少,狐猴生存空间(栖息地)、食物减少;(生产、生活造成)环境污染,狐猴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非法捕杀狐猴获利;全球气候变化,狐猴生存环境改变;(狐猴为特有物种)生存、进化能力较弱。(答出其中3点即可)
    27.(12分)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丙地区自然地带为       带,其成因主要是什么? 
    (2)南美洲西海岸,从甲处到丁处自然地带分布特征是                        ,其形成因素主要有     、    。 
    (3)甲、丁两处东侧山地,海拔相似,但垂直自然地带分布差异显著,其主要表现有哪些?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解析第(1)题,丙自然地带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离岸风且位于背风坡,加上附近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形成热带荒漠带。第(2)题,纬度不同引起热量差异,使自然地带沿南北方向更替,又因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自然地带南北狭长。第(3)题,甲地纬度较丁地高,纬度不同造成山麓自然地带、自然地带的种类和数量、雪线高度不同。
    答案(1)热带荒漠 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寒流影响。
    (2)自然地带沿南北方向延伸、更替 热量 地形
    (3)山麓自然地带不同;自然地带种类与数量不同;积雪、冰川带的下限(雪线高度)不同。纬度位置。
    28.(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喜马拉雅山脉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长3 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 000米以上,拥有8 000米以上的高峰十几座,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沟谷地区是该区生物的天然“避难所”,也是本地区生物扩散和交流关键的“生态走廊”。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坡局部卫星影像,图中白色部分为冰川,浅色线状事物为河流。

    (1)分析喜马拉雅山脉多高峰的原因。
    (2)简析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降水、河流和地形三者之间的关系。
    (3)分析喜马拉雅山脉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解析第(1)题,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位于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剧烈;两侧均为大陆板块,板块厚度大,山峰海拔高。第(2)题,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高差大,夏季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影响,南坡降水多;读图可知,南坡河流众多,受地形影响,流速快,侵蚀强烈,形成众多峡谷。读图可知,高海拔处冰川发育广,多冰川侵蚀、堆积地貌。第(3)题,喜马拉雅山脉垂直高差大,水热条件垂直地域分异显著,物种丰富;喜马拉雅山脉范围广,南北坡差异明显,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多样,生物种类多,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据材料“喜马拉雅山脉的沟谷地区是该区生物的天然‘避难所’,也是本地区生物扩散和交流关键的‘生态走廊’”可知,喜马拉雅山脉利于特有动植物生存;沟谷地势较低,沟通不同生态系统,利于本区生物迁移和扩散。
    答案(1)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地壳抬升剧烈,形成高大褶皱山脉;两侧均为大陆板块,板块厚度大,山峰海拔高。
    (2)山脉南坡高差大,抬升西南季风,降水多;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流速快;侵蚀(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强烈,形成众多峡谷;高海拔处冰川发育广,多冰川侵蚀、堆积地貌。
    (3)山脉垂直高差大,水热(气候)垂直地域分异显著,物种丰富;喜马拉雅山脉范围广,南北坡差异明显,自然环境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及其组合多样,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地形崎岖,沟谷(峡谷)众多,环境独特,(生物的天然“避难所”较多)利于特有动植物生存;沟谷地势较低,沟通不同生态系统,利于本区生物迁移和扩散。
    29.(14分)读甲、乙两山的自然地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两座山自然地带垂直分布示意图
    (1)比较甲山和乙山垂直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座山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2)概述甲山各自然地带在山地南、北坡出现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乙山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低于北坡,说明原因。
    解析第(1)题,对比甲、乙两山自然地带垂直分布情况可知,乙山垂直带谱更加丰富;乙山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山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相同类型的自然地带,甲山出现的高度比乙山低,因而可以推测出乙山所处纬度位置较低。第(2)题,读出甲山南、北坡各自然地带分布高度情况,可知同一自然地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这是由于该山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热量条件较好。第(3)题,雪线的高低与气温、坡向和降水量有关。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山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由于该山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南坡的雪线低于北坡。
    答案(1)差异:①乙山垂直带谱更加丰富;②乙山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山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③相同类型的自然地带,甲山出现的高度比乙山低。乙山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2)差异:同一自然地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原因:该山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条件较好,因此南坡自然地带的海拔相对于北坡较高。
    (3)该山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

    相关试卷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当堂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题,共3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干热河谷”的成因是,该山可能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五章测评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