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 1.古诗二首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 1.古诗二首第1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 1.古诗二首第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 1.古诗二首第3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 1.古诗二首第4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 1.古诗二首第5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 1.古诗二首第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 1.古诗二首第7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 1.古诗二首第8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 1.古诗二首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 1.古诗二首,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要素 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和停顿。学习目标认识“莺、拂、堤”等11个生字,会写“诗、童、趁”等8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难点)通过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重点)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独特韵味,感受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引入新课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高鼎 (1851~1861) 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诗人简介 yīnɡ莺堤dī  fú拂柳liǔ醉zuì yǒnɡ咏丝sīzhuānɡ妆绦tāo裁cái剪jiǎn字词识读字词识读组词:诗歌 诗人 造句:熟读古诗,有利于我们更好理解诗歌。部首:讠笔画:8shī字词识读组词:童话 儿童造句:我们的童年多么快乐。部首:立笔画:12tónɡ字词识读组词:趁机 趁早造句:小偷趁她东张西望的时候抢走了她的包。部首:走笔画:12chèn字词识读组词:碧绿 碧蓝造句:雨后碧空如洗,万里无云。部首:石笔画:14bì字词识读组词:梳妆 妆容造句:她出门之前要先梳妆。部首:丬笔画:6zhuānɡ字词识读组词:绿色 绿化造句:绿油油的麦苗随风飘动。部首:纟笔画:11lǜ字词识读组词:丝带 丝线造句:妈妈的丝巾漂亮极了。部首:一笔画:5sī字词识读组词:剪刀 剪纸造句:爸爸买的这把剪刀非常的锋利。部首:刀笔画:11jiǎn长似多音字字词识读边读边想,这首古诗描绘了怎么样的景象?课文解读村居【清】高鼎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dǐnɡyīnɡfú dī liǔ zuì课文解读yuān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 醉 春烟。释义: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迷醉 陶醉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课文解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释义: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急忙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散学:放学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课文解读诗的前两句:草长莺飞,把春天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看到了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使人们的眼前仿佛涌动着春的脉搏。诗人一个“醉”字,生动地写出了春日大地艳阳高照、烟雾弥漫,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的姿态。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课文解读整体感知诗的后两句:这两句写出了人物的活动。儿童放学归来,迎着春风放风筝,同时也在放飞希望,放飞幸福快乐的时光,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刻画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映衬出春天的勃勃生机。课文解读整体感知村居草——长 莺——飞杨柳——拂堤儿童——归——忙——放生机勃勃课文解读主题概括:《村居》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课文主旨随堂练习右图展现的是_____季的景色。图中的孩子们在放风筝,他们的心情是_________的。春愉悦春天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唐朝诗人贺知章,仅用了短短2句话,就把这春天美好的一切描绘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找一找春的气息吧!课文解读贺知章(约659—约744),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合称为“吴中四士”。主要作品:《回乡偶书》《采莲曲》《咏柳》等。课文解读 边读边想,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解读咏柳【唐】贺知章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yǒnɡtánɡhèzhānɡzhuānɡchuísītāocáijiǎn课文解读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课文解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释义:一棵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就像是用碧绿的玉石装扮成的。从树上垂下无数条柳条就像绿色的丝带。课文解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释义:这满树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一样裁剪出这满树的柳叶。似:如同,好像裁:裁剪课文解读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回答,即明知故问,自问自答课文解读课文解读此处通过一问一答的设问形式,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并引起读者的深思。课文解读诗的前两句:“妆”字写柳树像是精心打扮过一样;“高”字衬托出柳树袅袅婷婷的风姿;“碧玉”表现了柳树鲜嫩新翠。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柳树的全貌,突出了柳树绿、高的特点。“垂”写出了柳枝的长和柔;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形象展现了柳枝的美丽。这一句,把柳枝茂密、柔软、下垂的特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课文解读整体感知诗的后两句:“细叶”一词,写出了柳叶细巧的特点。巧用设问,用“谁裁出”表达自己对柳叶的赞叹。课文解读整体感知咏 柳总写:碧玉———树高爱柳树爱春天爱大自然柳条 万条——绿丝绦柳叶 细叶——谁裁出分写 想象:春风——似剪刀课文梳理主题概括:《咏柳》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柳树、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课文主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