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 相似27.2 相似三角形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 相似27.2 相似三角形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知识巩固,方法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北京四中 董嵩一、知识回顾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1.定义.2.平行截出相似(预备定理).3.三个判定定理(1)三边(2)两边和夹角(3)两角二、知识巩固例1.如图,在□ABCD中,EF//AB,DE:EA=2:3,EF=6,DB=10,求CD和BF的长. 例2.如图,P是□ABCD的边BC延长线上任意一点,AP分别交BD和CD于点M和N.求证:AM2=MN•MP. 例3.如图,已知.断∠BAD和 ∠CAE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例4.如图,已知AC和BD相交于点E,CE•AE=BE•DE,△ABE与△DCE是否相似? 【变式应用】如图,AD、CE是△ABC的高,AD和CE相交于点F,求证:AF·FD=CF·FE. 例5.如图,已知CD为Rt△ABC斜边上的高.求证:(1)(1)△ABC∽△ACD∽△CBD(2)CD2=AD•BD; AC2=AD•AB; BC2=BD•AB.(3)AC•BC=AB•CD.(4)若AC=4,BC=3,求AB、CD、AD和BD的长. 例6.如图,D是△ABC的边BC上的一点,AB=2,BD=1,DC=3,△ABD与△CBA是否相似? 例7.如图,△ABC中,D是BC中点,E是AD上一点,CE的延长线交AB于F,求证:AE:ED=2AF:FB. 三、方法总结1.基本图形结构 2.图形之间的联系3.证明方法小结(1)根据已知,选择最佳判定方法;(2)若证等积式,先化比例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3.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 相似形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公开课第3课时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4 角优质第3课时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