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燕子教案设计
展开2.燕子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认读“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等词语。强调多音字散和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1—3自然段。
3.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4.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激发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2.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3.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 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打一动物)
2. 出示图片:瞧,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看到这幅画面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联想到上节课学过的《绝句》、有关燕子的词句,也可能想到有关春天的词语)
3.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郑振铎爷爷的散文《燕子》。
板书课题:“燕”是个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头,“口” 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灬”表示尾巴。书写时各部分要紧凑。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郑振铎爷爷笔下的燕子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到文中去发现。
自读要求: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象画面,思考:你读到了一只怎样的小燕子。
2.检查生词认读情况
出示词语:似的 凑成 吹拂 赶集 聚拢 形成 伶俐 横掠
翼尖 偶尔 沾了 荡漾 倦了 闲散 纤细 几痕
注意读准:
a “似的”的“似”是翘舌音,“凑成”的“凑”是平舌;
b“横掠”的“掠”、“纤细”的“纤”易读错;
c读准后鼻音:“形成”、“伶俐”的“伶”、“横掠”的“横”;
读准前鼻音:“痕”
d多音字 “散”和“杆”。
“杆”,读“ɡān”(木头制成的细长的):旗杆、电线杆。
“ɡǎn”(器物上细长得到棍状物):枪杆。
3.分段读课文,师生互评。
(1) 思考:你觉得这是一只()的燕子。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 交流:
整体印象:活泼可爱。
梳理:外形、飞行、休息 三个方面。
4.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逐段给画面取名字。
教师提问:这篇课文的每个自然段都是一幅生动有趣的图画。读一读,说说你“看到”了哪几幅画面?
引导学生交流,板书:燕子外形图
春光燕子图
燕子飞行图
燕子休息图
三 边读边想象,感受燕子的外形美
1.出示句子: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2.哪些词语让你眼前浮现了画面?是怎样的画面呢?
3.出示短语,边读边想象燕子的外形。
“乌黑的羽毛”——羽毛的颜色;
“轻快有力的翅膀”——翅膀的动作;
“剪刀似的尾巴”——尾巴的形状。(点出这是一个比喻)
指导朗读:出示句子,想象画面,读出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4.那作者为什么不写小燕子的眼睛、嘴巴、爪子呢?
原来,在我们描写动物时,要选取有特点的部位来描写。【板书:抓特点】
5.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燕子外形的?
整体到局部。【板书:有顺序】
6.练一练: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来写上一小段吗?
(1)改一改:
出示《搭船的鸟》中片断: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你能改一改吗?
, , 。加上
。凑成了那样 翠鸟。
(2)写一写:
出示三张动物图片,选择一幅图片,抓住特点按照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写一写。
如果能用上四字词语来形容它们的外形会使你的描写更加生动哦!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一段,感受燕子的外形美。
(4)指导背诵第一段。
过渡:迎着春风,小燕子飞来了。读一读第二段,想一想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
四 边读边想象,感受春天的光彩夺目
1. 指读第二段: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烂漫无比、光彩夺目)
2. 课文中作者抓住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来表现春天的光彩夺目?边读边圈画。
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相机引导说说感受)
3.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的生动、具体。
(1)以“雨”为例,引导学生在前面和后面逐次添加修饰成分,边加边想象画面,使画面逐渐具体生动。
出示句子: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
①逐步引导:什么雨?什么样的细雨?如毛的细雨怎样?
②让学生边加边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③再读并想象画面。
(2)用“加一加”的方法同桌互学其他景物。
布置任务: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在柳、风、花、草、叶前面加了哪些词?用“加一-加”的方法读句子想画面,然后和同桌交流。
(3)小结:作者抓住了春天最常见的景物,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烂漫的春光图。
4.“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是怎样的景象?
点拨:各种树木、花儿、草儿,长的非常茂盛,繁多,充满了生气,一下子赶到春天里来了,就像赶集似的,热闹极了。
5.指导朗读,用舒缓、轻柔的语调朗读描写“轻风”“细雨”“柔柳”的语句;指导学生理解“赶集”,想象“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热闹和欢喜,读好描写草、叶、花的语句。
6.引导学生回顾古诗,感受在春天的大背景下加人小动物给春天带来的生机。
引导交流:古代诗人笔下的春天,不仅有花草树木,还有鸟兽虫鱼。你看,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他把鸭子写进了春天。杜甫的《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他把燕子、鸳鸯写进了春天。这些古诗中有了这些小动物,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7.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感受春天因为有燕子的加入更加富有生趣。
出示句子: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引导交流:边读边想象画面。画面中既有色彩,也有声音,还有味道,细细品味作家笔下的春天因为有了小燕子的加人,会有哪些不一样的感觉?
点拨:带来美丽的身影,带来悦耳的歌声,带来精美的舞蹈等。
小结:因为有了燕子,春天更有活力,更加光彩夺目。
8.“平添”是什么意思?“增添”
师小结:“平添”就是更进一层,原本已经很有生趣了,而燕子的到来,使春天更加生趣盎然了。
9.练习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背诵第二自然段。
10.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燕子的外形美,感受到美丽的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更有生机和活力;让我们想象这这样的画面,再来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
五 指导书写
1. 观察“凑、拂、偶、倦"4个字的相同之处。台左窄右宽。★横画比较多。
引导:这几个字横画都比较多,如何写好这类字呢?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学生再次观察这4个字的横画,发现规律。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概括小结:长短有变化,距离要均匀。
(2)教师范写“凑”,并讲解书写要点。
左窄右宽,左低右高。横比较多,注意横画长短有变化,距离要均匀且平行,最后- -笔是点。
3.引导学生说说书写其他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4.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跟着郑振铎爷爷感受了燕子的外形美和春天的生意盎然,同学们还记得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一下子就把小燕子活灵活现地带到我们面前的呢?
2.学生回答:抓特点 有顺序(板书)
3.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郑振铎爷爷来感受燕子的美。瞧,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飞起来了……
二 学习三、四自然段(感受飞行美或者动态美)
1.指读三、四自然段。你感觉到哪一个词,哪一个句子描写燕子的美是独特的。画下来,多读几遍。
2.思考:这两个自然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板书:飞行美或动态美)
3.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速度快)你从哪些词语或语句中看出来的?
(1)“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
“斜”字把燕子飞行时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之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
(2)“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叽”字可以体会出,燕子飞得速度很快,好像一眨眼就飞过去了。
比较:如果把这个句子改成“燕子飞到高柳下”你们还有这种感觉吗?还能感受到燕子的轻快灵活吗?
总结: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一定要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文章才有味道,大家才喜欢看。
(3)“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掠”字的意思是轻轻擦过或拂过。这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灵活。
“沾”字可以感受到燕子飞得轻而快。
①先解决“小圆晕”大家知道小圆晕是什么吗?为什么不用小圆圈呢?晕和圈有什么不同?
晕就是日光或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七彩圈。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纹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让我们读读这句话,领略其中的美。
②对比学习:“荡漾”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括号中的哪个词语用在句子里更合适。
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荡漾 飘荡)开去。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飘荡:①在水上浮动。②在空中飘浮、飘来飘去。用荡漾更能表现出小圆晕的美,一起一伏,闪着彩色的光,从而表现小燕子飞行时轻快灵活。
4.想象画面:你能描述一下“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的情形吗?
点拨:小燕子轻快地飞到清澈的湖面上,轻轻的贴近了水面,俊俏的尾巴轻快的沾了一下水面。湖面上产生了一圈又一圈的美丽波纹,慢慢向四周荡漾开去。
5.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板书: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
6.小结:这两个自然段抓住燕子飞行的飞行特点,通过一些传神的动词“斜飞”“掠”“沾”写出燕子动态美。
7.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同学们带着你们刚才的想象,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看谁能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快,姿态优美。
三 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停歇美或者静态美)
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燕子飞行之美,那么停歇时的燕子又是怎样的呢?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1)抓住“图画”,请同学们说说这幅图画里有什么?
点拨:飞倦了的几对小燕子、纤细的电线杆、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
(2)辨析“几痕”和“几根”。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3)想象这幅图画里还可能有什么?
(4)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带着这种赞叹的情感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四 总结全文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大自然······)
2、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三四五自然段,领略了燕子的飞行之美和停歇在电线杆上时的图画之美。怪不得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作家写赞美春天的诗文,少不了燕子;歌唱家唱赞美春天的歌,也总少不了燕子。可以说如果少了燕子,春天就会少了一半的美。让我们饱含深情,再次齐读这三段,把可爱的燕子,把美丽的春天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伴随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使生活更有生机,更加灿烂。
五 拓展延伸,自由创作。
1、“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象?想一想,然后写成一篇短文。
(出示课件:春天美景,激发学生想象。)
2、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模仿燕子外形的写法,抓住这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写一段话。
(以上两题自主选择一题完成。)
板书设计:
2 燕子
外形美
春之美 抓特点
飞行美 有顺序
停歇美
语文三年级下册2 燕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2 燕子教学设计,共4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 燕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 燕子教案及反思,共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教案2)燕子: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教案2)燕子,共4页。